第六章 城破,弹尽,粮绝,殉国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李幺傻 本章:第六章 城破,弹尽,粮绝,殉国

    那些天,桂林城里,无处不激战,无处不厮杀,枪炮声,呐喊声,震天动地,自昼达暮,自暮达昼。

    老兵们说,一对一比拼,日本人不是桂军士兵的对手。

    老兵们还说,日本人害怕啊,他们躲在阵地后不敢出来,日军军官手持指挥刀顶着士兵的脊梁骨,逼着他们冲锋。

    这种情景,幸存老兵们都看到了。

    七星岩丢失后,漓江以东所有阵地都失守了。日军开始渡江。

    去过桂林的人都能看到,漓江很狭窄,江面也只有几十米,不能阻挡日军的进攻。但是,漓江成为了桂军阻挡日军的最后一道屏障。

    日军乘着快艇和竹筏开始渡江,桂军和民团士兵趴在西岸阻击。桂军士兵的枪法很好,而桂军里的神枪手更是弹无虚发,专门打划船的日军。后来,日军不得不把船上的死尸摞起来,阻挡桂军神枪手的子弹。

    骆首瞻说,当时如果有炮就好了,竹筏和快艇就是最好的目标,炮弹打过去,日本人想躲都没有地方。可惜,这时候炮弹已经用完了。

    骆首瞻还说,桂林保卫战中,炮兵发现有很多炮弹是臭弹,打出去后没有爆炸,顶多也就是把屋顶打穿了,炮兵们觉得很奇怪,就拆开来,发现里面是沙子。

    骆首瞻直到现在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在烽火连天的保卫战中,会有那么多的臭弹?他说,可能是有人在忌妒桂军的战功,暗害桂军。但我想,也有可能是奸商做了手脚,用沙子代替炸药。

    没有了炮弹,用步枪是无法抵挡日军疯狂的强渡,有几艘快艇驶到了西岸,日军的机枪架在岸边,掩护日军向前冲锋。后面,更多的日军架着竹排和快艇冲来,漓江江面上,是密密麻麻像蚂蚁一样的日军。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漓江上游驶来了几十艘竹筏。那时候正逢连阴雨,漓江河水上涨,流速加快,竹筏像离弦之箭一样向日军的快艇和竹排撞来,竹筏上,是手持大刀长矛和土枪的民团士兵,有的衣衫褴褛,有的光着上身。在东岸掩护渡河的日军炮兵急忙掉转炮口,一发发炮弹落在民团士兵的竹筏上,竹筏变成了碎片,飞上了天,民团士兵们落在了水中,水面变成了红色,然而,那些受伤的民团士兵还在手持刀枪,向日军的快艇游来。东岸的日军机枪对着河面射击,民团士兵们的尸体漂上水面。

    日军刚刚喘口气,漓江上游驶来了更多的竹筏,竹筏上是更多的民团战士,他们挥舞着刀枪,大声呐喊着。日军东岸的炮火和机枪不得不全部用来阻击这些英勇的民团战士。趁此机会,西岸的桂军组织了一次次反击,将冲上西岸的日军又赶回了漓江。

    桂林城的老人们说,那一天,漓江水面上都是死尸,有中国人的,也有日本人的,江水都变成了粘稠的血液,流不动了,死尸也不动了,日本人的竹排和快艇划不过去,就又退回了东岸。桂军和日军隔着漓江河水互相射击。

    日本资料中记载,这天强渡漓江的日军有两个大队,活着的仅有300人。

    这天,1700名日军的尸体和更多的民团战士的遗体漂满了漓江。民团战士,没有一个人留下姓名。

    这天是1944年11月8日。

    守卫漓江西岸、阻击日军的是一三一师三九三团。

    郭炳祺少将的日记比较详细记载了三九三团防守漓江的情景。

    三九三团沿江布防,兵力严重不足,日军在还没有攻占七星岩时,就用重炮轰击,用飞机轰炸桂军西岸的沿江防线,还派出小股特种部队偷偷渗入,想要摧毁西岸阵地,以便大队日军抢渡漓江。

    三九三团将日军特种部队全部歼灭。

    大队日军开始抢渡漓江时,三九三团因为没有炮火支援,伤亡惨重。团长陈村请求师部支援。师部无兵可派,所能做的,只是让三九三团固守防线,战至一兵一卒也不能撤离。

    其实,三九三团的战士们从桂林保卫战打响的那天起,一直在浴血抵抗。

    两天后,三九三团漓江西岸的阵地全部被日军摧毁,接着,日军施放烟幕弹,趁着浓烟又强行渡江,桂军猛烈阻击,日军伤亡惨重,无力再组织进攻。然而,有两百名日军窜上了西岸,依托烧毁的房屋与守卫的桂军激战。东岸的日军又鼓噪渡河。一三一师派遣师直属特务连全部进入阵地,肃清这股顽敌,而师部所有人也全副武装,准备战斗。

    日军无法强渡漓江,又想从中正桥通过。中正桥,就是一三一师补充营营长蒙世恩牺牲的那个地方。

    三九三团不得不从有限的兵力中抽出一部分,由北向南反攻中正桥,一七零师副师长巢威率领另一队战士,从南向北反攻,中正桥桥头堡失而复得。

    黄昏时分,由于中正桥是那时候连接桂林东西两面唯一的一座桥梁,日军派重兵继续抢夺,桂军顽强抵抗,桥头堡阵地又被丢失。

    夜半,退出桥头阵地的桂军顾不上休息,立即组织敢死队,每个人身上缠满了手榴弹,每人一杆冲锋枪,再次反击,又将桥头堡阵地夺回。

    据桂林城的老人说,当时,这座桥头阵地反复争夺,桂军杀进杀出,多达20余次。桂军将死尸堆成障碍,把机枪架在死尸上阻击日军。桂军里只要还能动的,都投入了战斗。有的人只剩下了一只胳膊,还在射击;有的人腿断了,也趴在地上射击。那个惨啊,想都不敢想。

    11月10日,三九三团伤亡惨重,日军趁机渡江,三九三团拼死抵抗,所剩无几。

    日军将机枪搬上城外尚未倒塌的房顶,向桂林城里射击。一三一师师部的战士,也将机枪搬上了城墙,与日军对射。郭炳祺少将在日记中说:“双方负隅对战,均无进展。”

    现在,一三一师只剩下了三九二团。

    三九二团守卫北门阵地,在郭炳祺少将的日记中,多次出现“敌坦克攻击我三九二团阵地”的字样,而日军出动最多的一次,居然有30辆坦克。

    黄孟奎是三九二团的准尉,他清楚地记得当初战斗的情景。

    北门外的阵地前,挖掘有壕沟,那是用来阻挡日军的。日军坦克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战士们都没有见过这种东西,他们看着坦克冲下了壕沟,暗自高兴,以为坦克再不能上来了。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坦克像甲虫一样,一辆辆从壕沟里爬了出来。黄孟奎说,日军坦克的前面安装有推土机那样的铁铲,他们将壕沟铲成斜坡后,就开了上来。桂军的机枪对准坦克扫射,但是,子弹打在坦克的钢板上,当当作响,不起任何作用。日军坦克将三九二团埋设的地雷全部压响,又将铁丝网和障碍物全部破坏后,才离开了。

    第二天,日军坦克又来了,他们对着桂军的机枪阵地发射炮弹,在这场不对等的战斗中,桂军的机枪阵地全部被摧毁,机枪手或死或伤,接着,日军向三营七连防守的阵地发起攻击,三营七连全连阵亡,无一幸免。

    日军继续攻击,桂军退回平头山和螺狮山,坚持防守。郭炳祺少将11月7日的日记中写道:“敌战车4辆冲到我北门附近,被我击毁1辆,敌退回。全团与敌交炽战斗中。”

    坦克无法攻下三九二团坚守的阵地,日军改用飞机,30多架飞机对着三九二团坚守的平头山和螺狮山疯狂投弹,三九二团团长吴展命士兵把两面旗帜插在山顶上,对战士喊道:“旗帜在,阵地在,谁也不能后退一步。”

    飞机过后,日军开始攻击,用火焰喷射器将两座山峰前的树木全部烧光。即使这样,三九二团仍不后退一步。不仅如此,三九二团在打退了日军的多次冲锋后,还展开逆袭,将敌军追赶到了几百米之外,然后趁机抢修工事。

    后来,日军又出动坦克,三九二团顽强坚守,郭炳祺少将11月8日的日记是这样写三九二团的:“敌不断增加兵力,战车增30余辆,不断向我猛烈攻击。我军仍能保守阵地与敌奋战。是日,敌炮兵火力强大。师部面前落下不少炮弹。”

    日军四面合围,桂林城已无坚守的必要,桂林城防司令部决定撤退。

    《广西文史资料》第20辑这样记载当时的情景:“日军为争夺平头山、螺蛳山等阵地,曾以四五倍兵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进行强攻。吴展亲临一、三连防守阵地指挥并组织逆袭与敌鏖战,短兵相接,阵地失而复得,反复多次,双方胶着,尸横遍野。11月8日江东地区沦入敌手,敌强渡漓江攻入城内盐街,渗透至桂东路、正阳路、王城及独秀峰,截断城内交通通讯联络,破坏我军指挥首脑,桂林城内遂陷入混战状态。9日下午,韦云淞司令召集紧急军事会议,决定以一三一师余部孤守城池,电令第三十一军军部、一七九师及直属队向西突围后于桂西的两江地区集结;并电令担任正面阵地防御的吴展三九二团作掩护,待城防司令部过阳江开始突围后跟在后面担任后卫……”

    这份资料中所说的一三一师余部,其实就是三九二团余部,因为三九一团和三九三团已经伤亡殆尽。而三九二团余部,其实也只剩下了一连和三连,因为防守各处阵地的其他连,也伤亡弹尽。

    这份资料中所说的阳江,现在叫桃花江。

    一三一师,只剩下了两个残缺不全的连。就是这两个连,担负起了掩护全军撤退的任务。

    当时,这两个残缺不全的连,腹背受敌,孤立无援,背水一战。吴展当时一定知道,担负掩护任务,就意味着死亡。所以,他将仅剩的战士集中在一起说:“事已至此,唯有与小日本拼死一战,连长阵亡,排长代理;排长阵亡,班长代理。我们战至一兵一车,也要掩护司令部撤退。”

    三九二团仅剩的两百名战士厉兵秣马,等着与日军决一死战。

    就在这时候,传来了一三一师师长阚维雍自杀殉国的噩耗。

    《广西文史资料》中记载,阚维雍将军自杀殉国的日子是1944年11月9日。

    这天下午,桂林城防司令韦云淞召开紧急军事会议,阚维雍参加了。回到师部后,阚维雍交代了突围事宜,并对师部所有人说:“桂林保卫战虽然失败了,但是中国是不会亡的。我决心与桂林共存亡,假如我死了,由副师长代为指挥。”

    随后,阚维雍把随身携带的牛皮背包交给卫士,里面装着毛巾牙刷牙膏等生活用品,还有一块小手帕,上面有他用钢笔写的字:“大忠大孝,成功成仁”。又把用手帕包着的一张纸交给了参谋。接着,阚维雍走进了电话机房,所有人等候在外。几分钟后,电话机房里传来了一声枪响,所有人冲进了房间里,看到阚维雍神情平静,脸色通红。大家抱着阚维雍哭喊着:“师长,师长……”

    阚维雍交给那名参谋的手绢里,包着一张纸,上面是一首诗:“千万头颅共一心,岂肯苟全惜此身。人死留名豹留皮,断头不做降将军。”

    郭炳祺少将和师部参谋人员,找来一副棺材,将阚维雍入殓后,埋在了散兵壕里。

    然后,师部匆匆转移。

    桂林失守后,一三一师被俘士兵向日军提出要求,将阚维雍将军从散兵壕中起出,重新安葬,日军被阚维雍将军的忠勇所感染,派一名大尉陪同被俘士兵重新安葬阚维雍将军,日军还在坟茔上立了一块木牌,上书:“支那陆军师长阚维雍将军之墓。”

    阚维雍将军自杀殉国后不久,陈济桓将军也自尽了。

    最后一次城防会议结束后,陈济桓将军拿出两瓶一直舍不得喝的好酒,和大家分享了,然后,拄着拐杖,握着手枪,拖着一条嘎嘎作响的残腿,一瘸一拐地来到炮兵阵地和高射机枪阵地,叮咛将火炮和高射机枪全部损坏,不要留给敌人,缓步离开。

    桂军守军开始全线突围。

    这时候,桂林城已经被日军团团包围,想要突围出去,又谈何容易。在激战中,陈济桓和司令部走散了,他带着身边仅有的几名士兵一直走到了猴山坳,手臂和嘴角都已受伤,血流如注,无力行走。

    战士们要背着陈济桓一起突围,而陈济桓坚决不要,他支开士兵们后,看着愈来愈近的日军,含笑自尽。

    陈济桓将军自尽殉国后的几个小时,吕旃蒙将军也壮烈牺牲。

    吕旃蒙将军牺牲在德智中学旁。

    一七零师副师长巢威那天得知守军撤退的命令后,还带着两营士兵向日军逆袭。当时,日军又占领了德智中学,巢威率领士兵击退了日军,然后在德智中学召开会议,分配逆袭日军的任务。巢威亲自带领特务连担任攻击前锋,不幸面部两处受伤,牙齿也被打落大半,满口鲜血,倒地昏迷。

    士兵们抬着巢威,继续向敌发起猛攻,无奈日军越来越多,战士们激战彻夜,几乎全部战死,仅有数人力竭被俘。

    时为11月11日上午8时。

    巢威为桂林保卫战中,桂军中被俘的最高将领。

    日军俘虏巢威,如获至宝,逼迫他组织汉奸政府,为日本人服务。后来,巢威趁日军看守松懈,翻越墙壁逃脱。

    目前所能知道的是,三十一军参谋长吕旃蒙将军也牺牲在这场战斗中,他牺牲的地点也在德智中学附近,然而,想要查找到吕旃蒙将军牺牲的更多细节,却不得而知。巢威将军在以后的回忆文字中,也没有提到吕旃蒙将军。可能吕旃蒙将军是在巢威将军负伤后,来到德智中学接着指挥战斗的。又由于两个营的战士几乎全部牺牲,所以后人就不知道吕旃蒙将军牺牲的更多情况。

    现在,桂林市普陀山的博望坪有一座“三将军墓”,合葬的就是在桂林保卫战中牺牲的三位将军:儒将阚维雍、黑将陈济桓、悍将吕旃蒙。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皆有题词。

    吴展团长率领着三九二团仅有的两百名战士一直在坚守,掩护司令部和师部撤退。

    在得知司令部和师部已经渡过了桃花江后,三九二团坚持到了夜晚,才决定趁着夜色突围。

    突围途中,三九二团遇到了一支部队,双方发生了遭遇战,听枪声又不像日本的三八大盖声音。于是,三九二团打出信号枪,对方回应,这才知道桂林保卫战中的另外一个师——一七零师一直在坚守。

    一七零师也所剩无几,一三一师也只剩下三九二团最后的人马,两支守卫桂林的英雄部队合兵一处,一共只有三百多人。

    三百人边打边退,退到了桃花江边。这时,司令部和师部已经全部渡过江去,江上浮桥也被破坏,而后面追兵又至,情况万分危急。

    断后的部队还在坚守,而浮桥却已经被拆断,可见当时的指挥系统有多混乱。底层官兵在奋力拼杀,而上层当官的,为了自己能够逃脱,不顾断后士兵们的死活,竟然拆掉桥梁,把断后部队丢给日军。这种行为实在令人寒心。

    这时候,一些战士看到附近有被炸塌的房屋,便将那些烧焦的木梁抬来,用绑腿把两三根木梁绑在一起,做成木筏,不会游泳的战士爬在上面,抱着枪支,会游泳的战士在后面推着,就这样,有小部分战士渡过了桃花江。

    日军追来,来不及渡河的战士拼死抵抗,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渡过桃花江的战士,在吴展团长的带领下,继续向西突围,拂晓时分,部队再次与西线的日军遭遇,激战中,吴展团长为了掩护突围的战士,壮烈殉国。吴展团长身上还有一封遗书,遗书上写着:“我等誓与桂林城共存亡。”

    这时候,桂林保卫战中,守卫桂林的两个师,几乎全部战死。

    三九二团准尉黄孟奎渡过桃花江后,查点人数,看到全营只剩下了10个人。

    与日军遭遇后,这10个人边打边走,趁着夜色来到了一座山中。这时候,天色放晴,山下日军开始聚拢搜山。战士们商议,要突围出去,只能走夜路。

    这时候,每个人身上的子弹都已经不多了,而遇到搜山的日军,他们不敢打枪,担心会引来更多的敌人。

    好容易捱到了夜晚,他们开始悄悄突围,依靠天上的星光辨别方向,向西行走。遇到日军,就伏下身去;而日军走过后,再起身前行。

    那时候,桂林城里城外都是搜索桂军残部的日军。

    那时候,桂军一直没有放弃抵抗。司令部撤走了,军部撤走了,师部撤走了,守卫桂林的战士大部分撤走了,但是桂林城里一直枪声不断。那些负伤而无法撤走的桂军战士和民团战士,一直躲在房屋里和山洞中与日军战斗。

    骆首瞻说,桂林沦陷后,城里的枪声一直响了七天,不能撤离的守军一直没有放弃抵抗。白天,日军不敢单独行动,单独行动就成为了守军的活靶子;夜晚,日军的小股部队也不敢出来,一出来就遭到守军的埋伏。还有一些没有撤走的老百姓,他们也抢日本人的枪来打日本人。

    日军将桂林城封锁了,不让任何人出入,城里的日军加紧搜索,一间房屋一间房屋搜索,一个山洞一个山洞搜索,用火焰喷射器喷火。七天后,城里没有了枪声,最后的桂军士兵和民团战士,有的战死了,有的饿死了。

    黄孟奎趁着夜色,一直向西边走着,身后,城里的枪声愈来愈远,而西边,则有日军尚未占领的地区。走着走着,他又遇到了一些从桂林城中撤退出来的残军,也遇到了搜山的日军,激战后,大家继续撤离。走到天亮的时候,黄孟奎看到身边只剩下了三个人,而且都不是同一个团的。

    四个人结伴而行,经过三江县,来到了罗城县,在这里遇到了桂军四十六军新编十九师。新编十九师曾经在几个月前的衡阳保卫战中,在衡阳外围与日军厮杀,伤亡惨重,全师人员不足一千,此时,他们在罗城县休整。

    《广西文献》中曾记载了新编十九师的抗战功绩,还专门记载了一个名叫唐阿虎的士兵。唐阿虎,玉林人,少年习武,精通剑术,为害乡里,颇似晋朝的周处。1943年,新编十九师进驻柳州,唐阿虎入伍,任通讯兵。新编十九师进驻湖南高真时,一日,军中无事,唐阿虎身藏短剑,出外闲逛,遇到3名手持三八大盖的日军。日军依仗人多,想要活捉他,没想到被精通剑术的黄阿虎全部刺死,夺得步枪3支回营。那时,黄阿虎全身浴血,弟兄们以为他受了重伤,询问真相后,才知道黄阿虎勇战三寇,毫发无损。全营为他庆功。

    此后,黄孟奎就跟随新编十九师一起行动。

    1945年4月,黄孟奎在东兰县遇到了三十一军收容所,才知道自己所在的那个营中,500多人只剩下了30人,一三一师万余人,仅剩300人。

    一三一师仅余的血脉后来编为特务营,隶属四十六军。

    惨绝的桂林保卫战,从10月29日开始,到11月16日城中枪声结束,整整打了18天。装备低劣的桂军顽强抗击了5倍的强敌。

    桂林保卫战战果辉煌,据日军战报报告,桂林保卫战结束后,参与进攻的五十八师团每个中队仅剩下五六十人,而日本一个中队有180人左右,那就是说,五十八师团有三分之二的日军死在了桂林城下。那么。日军总死亡人数,不会少于万人。

    然而,这样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役,几十年来,一直不为人知。我也是在采访到参加了这场战役的老兵后,才了解到这场悲壮的战役。

    对于那场挽救中华民族的战争,我们知道得太少太少。

    1945年,战争形势发生了变化,中国军队在缅北和滇西展开了大反攻,中印公路开通,抗战进程加快。

    此时的的欧洲战场,形势也是一片大好。5月,柏林被攻克,德国无条件投降。

    8月,美军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同期,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日本关东军覆灭。中国战场上,正面战场军队和八路军、新四军展开了全面反攻,连连得胜。

    8月15日,天皇宣布投降诏书:“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此诏书标志日本接受无条件投降。

    9月2日,天皇签订投降书,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愿战争的硝烟永远散去……


如果您喜欢,请把《老兵口述抗战2:石牌、常德、衡阳、桂林四大保卫战》,方便以后阅读老兵口述抗战2:石牌、常德、衡阳、桂林四大保卫战第六章 城破,弹尽,粮绝,殉国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老兵口述抗战2:石牌、常德、衡阳、桂林四大保卫战第六章 城破,弹尽,粮绝,殉国并对老兵口述抗战2:石牌、常德、衡阳、桂林四大保卫战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