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第五次战役,毛泽东寄予了很大希望,下了很大力气;彭德怀也寄予了很大希望,下了很大力气。
对中方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最”:
一“最”:投入兵力最多。志愿军共投入兵力77万,堪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上投入兵力最大的战役,超过了淮海战役。是第一次战役志愿军投入兵力的三倍多,是第二次战役投入兵力的两倍多,是联合国军投入的34万部队的两倍多。
二“最”:投入精锐最多。这次战役,第3、9、19兵团,还有原有的第13兵团,都参战了。
看番号便知,这可不是一般的部队,都是解放军主力中的主力、精锐中的精锐。赴朝部队中,战将如云,兵士如虎,个个都是善打恶仗、打狠仗的主儿,他们多年在战争的大海洋中摸爬滚打,个个创意十足、个性十足,打起仗来出神入化,简直太厉害了。打这场战争,就差搬几个老帅到朝鲜来了!
三“最”:火力最强。从苏联订购的陆军装备陆续运到,炮兵部队得到大大加强,防坦克歼击炮、反坦克手雷等新式武器开始在战场上运用,这是过去几次战役所没法比的。
四“最”:后勤保障最好。虽然仍有不少困难,但后勤保障今非昔比,枪支弹药供应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购置的汽车连续开进,粮食、衣被等供应得到一定加强。
这四个“最”,使志愿军如虎添翼。照以往交手情况,23万人能打赢第一次战役,38万人能打赢第二次战役,77万人打赢第五次战役,应该没有问题。
再看作战方针。
志愿军司令部确定的第五次战役作战方针是:实行战役分割与战术分割相结合,战役包围迂回与战术包围迂回相结合的方针。
在部署上,集中志愿军三个兵团及人民军一个军团于西线,在汶山里至春川间实施主要突击;以其中重要兵力从金化至加平劈开战役缺口,使联合国军东西割裂,不能互相增援,然后打弱敌,各个歼灭。再以志愿军三个军位于肃川、元山、平壤地区,人民军两个军团位于淮阳、沙里院地区,分别担任反登陆和反空降任务。
打穿插、分割敌人,然后再分别吃掉敌人,是解放军屡试不爽的作战方法,从理论上讲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次,也是采取这样的战法。
再看战役指挥,从第五次战役的全过程看,彭德怀和志愿军司令部,以及各大兵团的指挥,虽不能称得上完美,虽也有些失误,但问题不是很大。
力量没有问题、作战方针没有问题、指挥也没有大问题,这一仗是不是打得就没有问题了呢?
第五次战役的过程及其结果,大大出乎中国方面的预料。
出乎彭德怀的意料。
也出乎毛泽东的意料。
对中方而言,第五次战役如果勉勉强强称得上胜利的话,也是惨胜。
其一,这么多部队,打了50天,虽然取得毙伤俘敌8.2万余人的战果(其中志愿军歼敌6.7万余人),而志愿军也付出了伤亡多达7.5万余人的代价,双方损失几乎相等,中方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尤其是,没有成建制(一个师一个师、一个团一个团)地歼灭联合国军。
其二,在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志愿军突破三八线占领的土地,后来又被联合国军夺了回去,还差点稳不住阵脚,守不住阵地。就是说,作战双方在三八线两侧推磨,志愿军推过去,又被联合国军推了回来,并没有收复多少土地。通过这次大规模攻防战,志愿军进攻力量的极限被美国人搞清,使美国人下决心固守三八线,从此不再大幅后退。
其三,志愿军动用几十万部队大举进攻,竟然是在对手措手不及的反攻中结束的。志愿军大规模进攻受挫,使李奇微等联合国军将领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志愿军的攻击极限,从而使美国将领们完全冷静下来,开始主动地大规模地对志愿军发起攻击,有效地搞快速穿插,乃至分割包围。
当然,志愿军的大举进攻,也使美国政府和崇尚进攻的李奇微司令官不得不对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力量重新作出评估,迫不得已接受停战谈判,这是极大的战略成功。
可见,中国方面打这次战役,与美国人发动第一、二次战役的情况类似,都是在一方的主动进攻中开始,被动防守中结束。只是,第一、二次战役是美国人被打蒙,被打得快速逃退,而第五次战役,虽然联合国军发起了大举反攻,打了志愿军一个措手不及,但志愿军经过顽强抵抗,守住了战线,稳住了阵脚,没有出现大幅退却,没有丢失多少土地。
其四,第五次战役,志愿军损失了一个第180师,这在中国共产党军队的作战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与血战湘江、皖南事变、金门失利,并称为中国共产党军队的几次败绩。
美方宣称,在1951年5月下旬作战中,共俘获中方俘虏1.7万人,这一数字占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被俘人员总数80%以上,确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作战的一次严重损失。一个师的损失,也使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统帅认识到在现代化作战条件下,仅靠人数众多无法解决问题,甚至还容易陷入被动。从此改变打法,改变打大歼灭战的人海战术,开始与美国人搞零敲碎打,搞战术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