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今日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林可行 本章:运城今日

    运城概况

    地理地貌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最南部,地处黄河中下游金三角地区,东西长约201.87公里,南北宽约127.47公里,呈不规则三角形;全市总人口约490万,占全省的1/6,国土总面积13968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运城北倚吕梁山脉,南望秦岭,东接太行,西南两面濒临黄河。黄河干流形成了本市与陕西、河南两省的天然分界线。黄河流经运城8个县、市,全长395公里,黄河最大的两个支流渭河、汾河在该区汇入黄河。境内主要山脉是太行支脉中条山,主峰海拔2321米,呈西南——东北走向,绵延200余公里。

    运城市地处山西省的西南端,与陕西、河南隔河相望,东西长约201.87公里,南北宽约127.47公里,总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1.8 13.7℃,年平均降雨量在490 620毫米之间,无霜期为186 235天。全市辖2市1区10县,3个省级开发区,215个乡(镇办事处)和3334个村委会。总人口473万,其中农村人口404万,占总人口85.4%。

    运城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储量的矿藏有40余种。经地质堪探列入山西省矿产储量表的有21种。其中铜矿储量属全国第六位;盐湖资源总面积130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无机盐化工基地。

    多种类型的土地资源和温暖的气候条件相结合,形成了运城市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到目前为止,已知难管束野生植物约有1042种,其中大部分为经济植物,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名列全省之首,共有128科,539种,野生动物有56科,157种,象梅花鹿、褐马鸡、黑鹳、白鹳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运城市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文物古迹,风光名胜遍布全区。历史传说中的“后稷稼穑”、“嫘祖养蚕”、“舜耕历山”、“禹凿龙门”等故事均发生在这里。三国名将关羽、八仙之一吕洞宾、一代名妃杨玉环、思想家荀况、政治家柳宗元、史学家司马光。戏剧家关汉卿、唐代名相裴度、科学家裴秀、文学家王勃、王维、王绩、教育家王通、《登鹳雀楼》的作者王之涣以及开中华民族经贸之先河的春秋时期商人漪顿都是这里人。

    全市境内文物景点达1600处,占全省的60%,其中国家级9处,省级78处。著名的有全国武庙之冠——解州关帝庙;元代壁画——芮城永乐宫;故事发生地——永济普救寺;黄河大桥历史见证——永济黄河大铁牛等。目前,全市正在依次建设开发六大旅游区,即:关公旅游区、永济旅游区、芮城旅游区、龙门旅游区、历山旅游区、名人文化旅游区。近年来,运城市发挥关公文化的优势,连续举办了十四届关公文化节,通过“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促进全市对外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

    运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发展后劲明显增强。近年来,尤其是98年,确定了以公路建设为重点的百项跨世纪重点工程。通过投资拉动,全市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得到普遍提高。特别是交通条件大为改观。南同蒲铁路纵贯南北,候西铁路横亘东西,与洛阳、郑州和西安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运三、运风高速公路,将拓宽通往中原和西北的通道。到1998年11月份,我区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基本通油路的目标。运城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建设“两个大区”和“经济强区”为目标,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两个转变为重点,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创市场、增效益,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了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近年来,全市大力实施优势企业战略,通过资产重组、资本经营、低成本扩张,又新崛起了南风、制版、关铝、丰喜、亚宝、晋新、海鑫等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集团。南风集团是全国最大的无机盐、洗衣粉、硫酸钾生产基地;制版集团装备规模居世界第一;丰喜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小化肥生产基地;关铝集团是目前全省最大的铝冶炼基地。目前全市已形成了轻纺、化工、食品、冶金、制药、制版六大支柱产业和无机盐、洗涤剂、铝镁、版辊、化肥、药品、建材、针纺、食品、机械十大系列产品,工业综合实力已跃居全省三强。

    农业 运城市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素有山西的“乌克兰”之称。全市小麦、棉花产量和商品量均占全省的50%和70%以上。果、畜、菜、鱼、芦笋等农产品产量居全省之首。尤其是近年来通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苹果种植面积达212万亩,年产量达15亿公斤以上,是全国优质苹果产地之一。目前全市形成了麦、棉、果、菜、畜五大支柱产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前景十分广阔。

    运城是山西省农业大市,小麦、棉花的产量分别占到全省的5成和7成以上,同时又是全国三大果区之一,水果产量占全省8成以上,品质优良。

    工业  运城是新兴工业大市,山西铝厂、南风、海鑫、关铝、振兴、制版、亚宝、阳光等30多个大中型企业集团,发展了以铝业、制版、磁性材料、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纳米技术等为重点的30余个高新技术企业和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项目,奠定了全市发展工业大市的基础。

    教育  运城是我省的教育大市,源远流长的河东历史文化孕育了全社会兴教重学的优良传统,全市拥有各类学校5千余所、在校学生80余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6%,小学毕业率达99.8%。以康杰中学、运城中学为代表的一大批重点中学,为全国各类高等院校输送了大量的优秀学子,高考连年夺冠,各类职业中学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特色教育”享誉三晋,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旅游  运城又是文物大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著名的关帝庙、鹳雀楼、普救寺、蒲津古渡遗址、国宝黄河大铁牛、永乐宫、蒲州古城、后土祠等旅游景点星罗棋布,享誉海内外。

    市政  2000年年初,运城撤地设市后,市委市政府领导提出了把运城建设成为全省的农业大市、工业大市、教育大市、旅游大市和经济强市,建设成为黄河金三角地区具有河东文化特色的工贸旅游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从1999年至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由156.8亿元增加到229亿元,年均增长13.5%;财政收入由14.3亿元增长到27.4亿元,年均增长13.1%;经济实力由1995年的全省第8位跃居为第2位。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完成290亿元,比上年增长15%,财政收入完成34.2亿元。

    气候  运城市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年均气温11.8至13.7℃,一月零下1℃至6℃,七月24至28 ℃,年降雨量490至620毫米。霜冻期在十月中旬至次年三月低。无霜期186至235天。

    交通  运城市交通颇为方便,南同蒲铁路纵贯全市,途经闻喜、运城、永济等市县,至风陵渡出省境与陇海线接轨。境内有礼元至古堆铁路支线一条。公路方面以运城为中心,主要干线有:太原至茅津渡、晋城至禹门口、闻喜东镇至垣曲王圪垛、临猗至大宁、运城至风陵渡等线,以及闻喜至永济、风陵渡至平陆等支线公路。全市各县乡镇之间大都有简易公路相通,大车路遍及各地。黄河自禹门口以下可通行帆船,为全市唯一的水上航线。

    人文史迹  运城市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物古迹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相传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嫘祖教民养蚕于夏县。舜建都蒲坂(今永济),禹建都安邑(今夏县)。重要文化遗址有芮城的西候度;垣曲的南海峪岩洞;夏县的禹王城、东下冯、西阴;永济的独头、尧王台;河津的西王村、北里村;绛县的原窑河;平陆的七里坡等。重要文物古迹有芮城永乐宫,它不但建筑别致,而且有着精美的元代巨幅壁画,以其精湛的艺术魅力著称于世。此外还有解州关帝庙;永济普救寺鸳鸯塔、万国寺;万荣的飞云楼,秋风楼,稷山的青龙寺;新绛的稷益庙等,都是运城的重要文物古迹。

    运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以来,公候将相、学者志土,代不乏人。上古时期就有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后稷稼穑,嫘祖养蚕,黄帝战蚩尤等历史传说,春秋时富贾大商猗顿,汉代绛候周勃,三国名将关羽,隋未哲学家、教育家文中子王通,唐初“四杰”之首王勃,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唐玄宗宠妃杨玉环,大将薛仁贵、张守硅、宋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等,皆为本市历史名人。戊戌变法的六君子之一杨深季以及辛亥革命时期的张士秀、李岐山、景梅九等著名人士,在河东大地上都负有崇高声誉。

    名优特产  运城市主要土特产有:中条山的“黑金”漆树和人参;万荣、永济的柿饼;稷山的大枣;闻喜的煮饼;平陆的百合;河津琉璃制品;绛县澄泥砚以及永济桑落酒等,都享有盛名。 、

    从一名在历史典籍中只占很短篇幅的武将,到无人不晓、庙食遍天下的大帝圣人,关羽在一千多年的中国历史长河里长成了一棵儒、释、道三教都共同推崇的大树,枝叶甚至蔓延到了今天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细细翻检个中的历史细节,可以品读出许多有意思的时代心理。

    如果时间过了快两千年,还有谁被人时时叨念,那他绝对不会是欠了别人什么钱物,相反,必定是人们在这位早已作古的人物身上,依然能看见或者汲取一些即使摆到当下,也一样能够发出别样光芒的东西。

    所以,当2003年7月23日上午,10名专门从100多公里开外的陕西华山上星夜赶来的道士们在不甚敞阔,已然人声鼎沸的专门供奉与祭祀他的家庙里,一边排场布阵,一边口中念念有辞地用旁人难以听清的语句,为他颂唱着1843年诞辰的祈福歌时,你应该看得出,那几百名伫立当庭默默祷告的,从山西运城附近拥至的肩挂红绸的其后人,心中满盛的是何样的骄傲。

    运城旅游指南

    运城位于山西南部,隔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辖运城、永济、河津三市及芮城、临猗、万荣、新绛、稷山、闻喜、夏县、绛县、垣曲、平陆十县。运城古称河东,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为华夏文化的发源之一,传说中的尧都平阳、舜都安邑、禹都蒲坂大多发生这一地区,养育了关羽、柳宗元、王勃、薛仁贵、司马光等历史文化名人。

    运城的旅游资源以历史名胜为主,兼有秀丽的自然风光。运城的重点旅游景点有:解州关帝庙、常平关帝庙、五老峰、普救寺、开元铁牛、永乐宫等处,推荐景点有运城市的盐池及池神庙、永济的王官谷和万固寺、河津的禹门口、闻喜的裴家祠堂、新绛的绛州大堂、万荣的飞云楼和秋风楼、夏县的司马光墓,对黄河情有独钟的游客可在蒲州、风陵渡、大禹渡、茅津渡及垣曲县的小浪底饱揽秀色。运城距临汾140公里,游客可将运城旅游区与壶口、临汾旅游区串联起来,相关情况可参阅本站壶口、临汾旅游指南。

    游览运城,一般需要五到七天的时间,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增减参观景点。目前,太原的旅行社大多没有固定前往运城的旅游线路,由于运城分散于全区的旅游景点众多,如果想更方便、更全面的游览,建议自驾车旅游。运城的交通、住宿比较方便,也适合自助旅行,但因为路程、时间的关系,必然要放弃部分景点。

    太原距运城420公里,有大运二级公路连接,其中,太原至平遥的110公里和霍州至候马的125公里为一级公路,路况较好,全程约需7小时左右。位于五一广场的太原长途汽车站,从早晨六点到下午四点,基本每隔半个小时就有一班发往运城的依维柯客车,票价76元,另有由太原开往西安的豪华大巴也经停运城。

    铁路方面,太原至运城开通有子弹头高速城际列车,途中仅停临汾、候马、东寨三站,全程运行6小时10分钟,每天早晨8:00由两地对开,13:10到站,下午14:11和14:30分别由太原和运城对开,到站时间分别为19:21和19:41,票价55元。愿意坐夜车的游客可乘坐以下车次,7083次太原开往风陵渡的普客列车,21:10由太原发车,6:17抵达运城,卧铺票价60元左右;1486次成都开往太原的普快列车,21:41由运城发车,5:00抵达太原。其它车次请看运城火车站旅客列车时刻表

    运城市住宿比较方便,自助旅行的游客可下榻于红旗西路的张家北巷两侧,这一带小旅馆与网吧较多。其它情况请看运城宾馆饭店

    特别提示:游客最好携带手电,因为这一路需要在光线昏暗的情况下上塔、参观壁画。

    主要景点

    解州关帝庙在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北靠银湖(盐池),面对中条山,景色秀丽解州关帝庙位于运城西北20公里的解州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最大的关帝庙,主要建筑有御书楼、崇宁殿、春秋楼等。运城火车站至解州关帝庙开通有11路公交车,行车时间约40分钟,票价2元。解州关帝庙门票25元,导游费30元,游览时间约一个半小时左右。

    常平关帝庙位于运城南部偏西15公里的关公故里常平村,常平关帝庙又称关帝家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建筑有祖宅塔、关帝殿、娘娘殿、圣祖殿等,庙内的古柏和彩塑极具特色。运城池神庙至常平关帝庙开通有21路公交车,行车时间约30分钟,票价2元。常平关帝庙门票15元,导游费20元,游览时间约一个半小时。解州关帝庙距常平关帝庙8公里,不通公交车,游客如果想直接前往,可乘坐出租车或三轮摩托车,价格为12至15元,行车时间约20分钟。

    池神庙及盐池位于运城市区南端,有3公路公交车相通。运城盐池总面积130平方公里,开发约有4000年的历史,是全国有名的盐产地之一,风光秀丽独特,盐池北侧山坡建有池神庙,为古代祭祀池神之处。

    五老峰五老峰是山西五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景区内重峦叠嶂,悬崖峭壁,险峰怪石,星罗棋布,主峰玉柱峰恰似一根顶天立地的玉柱直插云端,奇峰险峻,需攀链才能登上顶峰平台。五老峰位于虞乡镇,东距运城45公里,西距永济25公里,运城与永济之间每隔20分钟即有一趟长途客车,行车时间约1小时20分钟,票价6元,在五老峰路口下车后,乘坐三轮摩托车即可到达景区山门,票价2元,进入景区,换乘小巴,沿盘山公路可上至登山石阶,票价3元。运城和永济目每天均有多趟直达登山石阶的旅游专线客车,运城方向由禹都市场发车,票价11元,永济方向由舜都大道北郊煤厂发车,票价7元。五老峰门票20元,由登山台阶到五老殿平台有两千余级台阶,约需一个小时,登山索道正在兴建,将于是2001年国庆投入使用。五老峰景区的管理机构和服务设施主要集中于五老殿平台,游客可由此前往各处景点。五老峰的主要景点有玉柱峰、棋盘山、红沙峪,目前正在兴建和开发的有五老殿、雷公洞、观景台、南寨子、瀑布等。玉柱峰距平台3公里,往返时间约2小时30分,行程较为艰险;棋盘山距平台1.2公里,往返时间约一小时;红沙峪距平台1.2公里,往返时间约一小时。游览以上三个景点加上往返运城、永济路程约需一天时间,如果游客没有游览完或对其它没有开发的景点较感兴趣,可以平台的帐篷旅馆内住宿,每人15元,游览未开发的景点,最好请当地人做向导,玉柱峰的摄影师陈春明对景区情况极为熟悉,本人请他做向导游览雷公洞、观景台的价格是60元,仍有回旋余地。

    五老峰国家风景名胜区

    五老峰位于永济市东南20公里的中条山上。这里层层峰峦,森森古木,各种生物覆盖着整个山野。花红草绿,山光水色,风光旖旎非凡,故有“北有五台观庙宇,南在五老看风光”之说。游人往西南远眺,见有四座山峰仙态神姿,隐现于云烟苍茫之中,将高1809.3米的玉柱峰环抱其中,“有偃蹇伛偻之状”,犹如五位老人抱拳作揖恭迎贵宾之势,故名五老峰。主峰玉柱峰,石壁如削,形同玉柱,直插云霄,又名“云峰”、“灵峰”,游人需攀链而上。峰顶上有3000平方米的坦地,北高南抵,有七大人文景点:南天门、灵宫庙、菩萨殿、秀士殿、千子堂、祖师庙等建筑遗址。以玉柱峰为中心,左有东锦屏峰,峰腰建药师洞;右有西锦屏峰,峰下有雷公洞;北为太乙峰,有五老殿、玉皇殿;南为棋盘峰。“四峰帮立不敢前,俨然商皓翌帝子”。还有五指峰、笔架峰等大小山峰31座,或作仙女弄姿,或像猿猴仰视,或如椽笔耸天,或若笔架横列,珠辉玉映,惟妙惟肖,共占地有50平方公里。其间寺庙观宫分布其间有64座,洞穴有12个,源泉有9处。仙人洞、雷公洞、水源洞、留有马蹄印的张果老洞等洞穴深造幽静,形状各异,对地质学、成因学、气象学、水文学、生物学等分支学科和考古学都很有研究价值。泉水清纯甘甜,川流不息。有明眼泉、玛瑙泉、芙蓉泉等,又有神奇的一碗泉,只有一碗大小,却舀之不尽,涌而不溢。这里的山奇水秀,无处不绿,还有松涛、云海、奇石、怪崖、松翠、流泉、飞瀑等景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游人到此,恰似在神奇的图画之中。

    据史籍记载,早在晋代张僧鉴的《浔阳记》中就有“五老峰横隐苍空,其形势如河中府虞乡县五老山”的记载。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有“奇峰霞举,孤标峰出,罩络群泉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项”的描写。历代文人墨客都有文章诗赋予以赞美和记述,如碑文记述“条山秀甲三晋,五老峰嶙峋萃律秀丽更甲条山”,誉为三晋之第一胜迹了。据考察,在山上的古建筑遗址中,有南北朝的石雕佛像,有唐代的细绳纹砖,宋代的方形花砖,明代的彩塑人像,以及大量的碑竭石刻,说明古代五峰山早为游客的留连忘返之所,更是佛道之士修炼、禅坐、栖居之地。道教排列为“第五十二福地”。

    从众多的碑石上看,五老峰曾有千年的繁荣纪事,又有许多民间传说轶闻,宋代杨业在此屯兵练武,兵围普救寺的孙飞虎在此安营扎寨,道教八仙中的张果老、吕洞宾等人物都有许多传奇的趣闻,更增添了五峰山的神秘色彩。每年的七月初一到十五是朝峰庙会,南北商贾官吏云集人数多达数万。现存明万历年木刻《条山玉柱晴峰图》、民国初年印制的《新绘山西虞乡县西南五老峰胜景全图》都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繁荣景象。直到日军人侵前,从山下的虞乡西关到山上的玉柱峰顶,沿途开设的茶馆、饭律就达四十多处。山口的寺庙、梨园社戏轮番献艺,余音缭绕,民间娱乐活动及迎神赛会尽情抒怀,热闹非常。之后,出于多种原因,五老峰便逐渐衰落而鲜为人知了。

    改革开放给五老峰恢复了生机,分别列为县、地、省的重点旅游开发项目,1994年又被批准为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美丽险峻的五老峰热忱欢迎各方宾朋的到来。有关五老峰旅游,详见本站运城旅游指南。

    王官谷水帘王官谷位于五老峰东侧清华乡,因唐末著名诗人司空图在此隐居而扬名。王官谷主要景点为两瀑一洞,此外还有纪念司空图的三诏堂等建筑。王官谷口建有清代户部尚书阎敬铭故居王官别墅,系清末城堡式建筑,城堡下部为窑洞,上建庭院,别具一格,目前尚没有开发,对民居感兴趣的游客可以一游。王官谷距运城40公里,票价15元,游客如果不游览黄龙洞的话,半日即可往返。

    王官谷风光

    在永济县以东20余公里的中条山麓,有一处风景秀丽,山水皆佳的旅游胜地,这就是著名的河东风景区之—:王官谷游览区。

    据《虞乡县志》记载:“王官谷,地名。在王官古城之侧,因以为名。”谷幽壑深,奇峰异石。入谷便觉清静幽雅,似有“世外桃源”之感。历代游人不绝,多迷恋它的幽深雅静。其实它为历代游人所瞩目,主要还因为唐末著名诗人、诗论家司空图曾隐居于此,才使王官谷地以人传,名震河东,吸引着各方游客。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河中虞乡县(今永济县虞乡镇)人。晚唐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成通十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中书舍人。他在青年时代,胸怀大志,很想为李唐王朝作一番大业。到他五十岁左右时,由于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横扫东南半壁山河,形势发展迅猛异常,锐不可当,指日可取长安。李唐王朝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朝不保夕。他自知大势已去,危局不可挽回。在这历史的大动荡中,他洁身自好,激流勇退,便辞官退栖到中条山故居王官谷,过起隐居生活来。“宦游萧索为无能,移住中条最上层。……自此致身绳检外,肯教世路日兢兢”(《退栖》)。从此,他不再参与朝政,致身“绳检”之外,日与高僧名士啸傲于泉石林亭之间,隐逸养生。晚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朱全忠称帝后,召他为礼部尚书。他不但坚辞不就,反感羞辱,不食而卒,年七十有二。

    王官谷王官谷为司空图祖居之地。《虞乡县志》记载,谷傍有其先人别墅一座,依山傍水,泉石林亭,绿树合围,风景独秀。当我们按照志书上的记载,寻找它的遗存时,却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变迁之中而沓无踪迹了。入谷有一石径小道,盘山而进,曲折回环,似有“曲径通幽”之感。谷内有天柱峰、东西瀑布、贻溪清流、奇峰珠帘、明镜映天、百二盘山、休休亭、三诏堂等自然胜景和古建遗存。

    天柱峰是王官谷内的一座独立擎天,巍然高耸的奇峰。它挺拔雄峻,怪石鳞峋,苍松古柏高挂于悬崖峭壁之间。远远望去,峻岩林立,巍峨壮观。在天柱峰两侧有东西两道瀑布,相距半里许。冬天似冰柱倒挂,涓涓一线细流;夏日则飞湍直下,犹如垂天白练。水激石峭,白雾腾空。注目细看,瞬息万状。暑月,数十步外,冷气袭人,驻足小憩,顿觉凉爽舒适,心旷神怡。两瀑之水在峰前合二为一,形成一条湍急的溪流,沿谷而下,被司空图命名为“贻溪”。

    在天柱峰脚下,原有一座砖木结构的亭子,掩映在松柏之中。因年久失修,现在仅存颓垣残壁。据说这亭子是司空图隐居时所建,初名“濯缨亭”,后改“休休亭”。灌缨亭者,是以屈原《楚辞·渔父》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而取名的。后改体休亭,是因他感到乱世壮志难酬,只好隐居山林,遁迹世外,终日过着游山玩水,清淡自然的隐士生活罢了。他在这幽谷林深之处隐居二十余年,对山石林泉充满了自然的爱恋之情,促使他写下了许多山林遣兴,闲吟自适的诗歌和诗歌理论《诗品二十四则》,对后世颇有影响。他将诗歌分为雄浑、冲淡、纤称、沉著等二十四种风格,每一种风格都以一首优美的风景诗来描摹它的意境。如“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荫路曲,流莺比邻”;“露余山青,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等、这些诗句优美动人,比拟贴切,含意深刻,为历代诗论家所推崇。为中国诗歌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在此隐居时,还自比晋代诗人陶渊明,“将取一壶闲日月,长歌深入武陵溪”。并以的典故来命名王官谷为“桃源滨”。清代诗人吴雯有诗曰:“晚来鸥鹭侣,接翅桃源滨”。

    在休休亭之下约百米之处,有“三诏堂”。现在只存遗址,灌木丛生,一片苍翠。在唐末朱全忠篡权之后,曾三次诏司空图入朝任礼部尚书,他却坚辞不就。后人为纪念他这种高洁的品格,就在此修了这座庙堂。原堂门边有一副楹联曰:“一片野心都被白云留住,九重宠诏休教丹凤飞来。”表明司空图不谋权贵,甘居山林过着幽静清淡的生活。

    王官谷的两边是陡峭的高山,山上树木层层叠叠,蓊蓊郁郁。谷里的贻溪湍急而下,水击乱石,潺潺流响。贻溪出谷后,散入田间,可引以灌溉。昔日村民为引水灌田,常常争执不休。司空图为解决民众争水纠纷,曾创立了分水法。他让石匠在一块大石头上凿两个相等的洞,矗立在贻溪出口的水中,将水分成两股。东股流入东渠,西股流入西渠,分别灌溉东西村庄的农田。并刻石立碑,明载分水之法,为后人执守不越。传说司空图在分水时,亲自下到水中,被急流冲倒,一只毡靴被水冲到清华村口的岸边落出。后人为纪念他的功德,还在毡靴落岸的地方修了一座“司空侍郎庙”。此庙已毁于洪水,现在尚存遗址。

    开元铁牛又称黄河大铁牛,曾是唐代黄河蒲津渡浮桥用于固定的锚地,为国宝级文物,于1989年出土,同时出土的还有铁人、铁柱等物。开元铁牛票价15元,导游费20元。开元铁牛位于蒲州古城城墙外,以西2公里,即是黄河,为黄河河床最宽的地段之一,沿途还有已经封顶的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开元铁牛西距普救寺3公里,只有一班个体小巴相通,散客可以从普救寺包租三轮摩托车前往开元铁牛及其周边各景点,价格6元左右,全部景点参观往返约需两个小时。

    万固寺号称中条第一禅林,位于永济市西南12公里,距普救寺10公里,目前不通公交车,散客可以从普救寺包租三轮车前往,价格10元左右。万固寺门票15元,导游费20元,参观往返时间约两小时。

    永乐宫

    永乐宫位于芮城县正北3公里,为纪念吕洞宾而建,同时也是道教全真派三大祖庭之一。永乐宫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道教建筑群,殿内壁画被誉为元代艺术的宝库,可与敦煌壁画相媲美。永乐宫门票25元,导游费30元,游览时间约需两个小时左右,游览时间也取决于游客对壁画的喜爱程度。

    大禹渡位于芮城东南10公里,为黄河渡口之一,黄河在这里从晋豫峡谷中穿过,景色壮美。芮城汽车站每天上午八点有一趟途经大禹渡的长途车,从芮城县城南关发车的前往老庄的客车也途经大禹渡,但车辆较少,回程时不太方便,而且,公路距大禹渡仍有半小时路程,散客可以从芮城县包租三轮车前往,往返价格约为15元。大禹渡景区门票10元,不过,主要景色在进入景区大门前的山坡上即可看到,游客可以不进入景区。

    三清殿

    又称无极殿,是供“太清、玉属、上清元始天尊”的神堂,为永乐宫的主殿。殿内四壁,满布壁画,面积达403.34平方米,画面上共有人物 286个。这些人物,按对称仪仗形式排列,以南墙的青龙、白虎星君为前导,分别画出天帝、王母等28位主神。围绕主神,28宿、12宫辰等“天兵天将”在画面上徐徐展开。画面上的武将骁勇骠悍,力士威武豪放,玉女天姿端立。整个画面,气势不凡,场面浩大,人物衣饰富子变化而线条流畅精美。这人物繁杂的场面,神彩又都集中在近300个“天神”朝拜元始天尊的道教礼仪中,因此被称为“朝元图”。

    纯阳殿

    是为奉祀吕洞宾而建。

    纯阳殿内,壁画绘制了吕洞宾从诞生起,至“得道成仙”和“普渡众生游戏人间”的神话连环画故事。

    纯阳殿内对扇后壁的“钟、吕谈道图”,是一幅极为珍贵、人物描写极为成功、情景相融得非常好的一幅壁画。

    重阳殿

    是为供奉道教全真派首领王重阳及其弟子“七真人”的殿宇。殿内出采用连环画形式描述了王重阳从降生到得道度化“七真人”成道的故事。

    纯阳殿、重阳殿内的连环画,虽是叙述吕洞宾、王重阳的故事,但却妙趣横生地展示了封建社会中人们的活动。这些画面,几乎是一幅幅活生生社会生活的缩影。平民百姓的梳洗、打扮、吃茶、煮饭、种田、打鱼、砍柴、教书、采药、闲谈;王公贵族、达官贵人的宫中朝拜、君臣答理、开道鸣锣;道士设坛、念经等各式各样的动态跃然壁上。画中,流离失所的饥民、郁郁寡欢的厨夫、茶役、乐手,朴实善良而勤劳的农民与大腹便便的宫廷贵族、帝王将相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照。

    永乐宫原在的永乐镇,因黄河三门峡工程动工,处于淹没区内,所以,从1959年起,历经六年,将永乐宫全部迁移到芮城县城北。

    普救寺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永济县境内的峨眉塬头。这里是我国历史名剧故事的发生地。寺内有座方形砖塔,原名舍利塔,俗称莺莺塔。这座塔同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河南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内的“石琴”,并称为我国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和缅甸掸邦的摇头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六大奇塔。

    普救寺始建于何年,现已无从得知。但从古籍记载和出士文物考证推断,隋朝初年即已有普救寺了。不过,那时该寺的名称不叫普救寺,而叫西永清院。唐朝时,曾对该院大加修葺。五代时河东节度使叛乱,后汉皇帝高祖刘知远派郭威领兵征讨,久攻不克。郭威找院僧询问对策。僧人说,只要发善心,城池即可攻下。

    郭威当即折箭为誓,表示决不加害百姓。第二天,郭威的军队果然攻下州城,并遵守誓言,没有杀戳一人。从此,西永清院便更名为普救寺。宋朝,对普救寺再次进行修葺。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普救寺所在地区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寺院的殿堂僧舍、楼阁塔坊,全部毁圮。八年之后,即公元1563年,普救寺的建筑包括莺莺塔,才得以重新修复。到了清朝,普救寺虽也得到修葺,但至清末,寺院已很破旧。1920年又遭受了一次大火,以后又受到侵华日军的破坏,至1949年时,普救寺便只剩下莺莺塔、石狮、菩萨洞,其余建筑已不复存在了。1986年,政府拨出数百万元,对普救寺进行修复。如今,莺莺塔四周,回廊围绕;峨眉塬上,殿堂错落有致,僧舍鳞次栉比,一座按原样在原址修复的普救寺,又出现在三晋大地上了。

    普救寺的建筑由寺院和园林两部分组成,寺院部分在前,园林部分在后。山门上悬挂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寺名横匾。

    普救寺的寺院建筑,大致分布在三条轴线上。目前至后,西轴线上的建筑有大钟楼、塔院回廊、莺莺塔、大雄宝殿;中轴线上有天王殿、菩萨洞、弥陀殿、罗汉堂、十王堂、藏经阁;东轴线上有前门、僧舍、枯木堂、正法堂、斋堂、香积厨等。大雄宝殿内供着三尊石佛。这三尊石佛都是立像,其中释迦牟尼佛像高三点九米,均是八十年代修复普救寺时在塔后三十三米处的地下出土的。从佛像的艺术风格看,这当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据说,另外两尊佛像出土时没有头,现今的佛像头部是以后加上去的。

    历史名剧,描述了张生和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当年,张生赴京赶考,途中遇雨,到普救寺游玩。碰巧,在寺内看见了扶送父亲灵柩回乡时滞留在寺内的崔莺莺。两人一见钟情。张生当年的读书处西轩,就在大雄宝殿的西侧。莺莺和她母亲、侍女红娘居住的黎花深院,就在大雄宝殿的东侧。在这里有张生越墙会莺莺的跳墙处,也有张生上墙踩踏过的杏树。

    莺莺塔在明嘉靖三十四的那次大地震中也被毁掉了,现今我们看到的,是公元1563年重修的。塔内外呈四方形,塔檐呈微凹的曲线形式,这些都说明莺莺塔保留了某些唐塔的特征。

    回廊围绕着的莺莺塔,是用砖砌筑的。全塔十三层,高三十六点七六米。七层以上突然收缩,使整个塔显得更为灵巧。塔内各层之间有甬道相通,一般人可上至九层。但七层不能直接相通,必须从六层下到五层后才能上得去。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莺莺塔具有奇特的回声效应。在塔的附近以石相击,人们在一定位置便可听到类似青蛙鸣叫的声音。莺莺塔回廊西侧外有一个击蛙台,这是击石的最佳位置;台下不远的山坡上有一座小亭,名叫蛙鸣亭,这里是听类似青蛙鸣叫回音的最好去处。

    莺莺塔还具有收音机、窃听器和扩大器的效能。在莺莺塔下,人们可以听到从塔内传来的二点五公里外蒲州镇上的唱戏声、锣鼓声,附近村镇上的汽车声、拖拉机声,人们在家里的说话声、嬉笑声,以及鸡鸣狗叫声。另外,塔下的鸟叫声,通过莺莺塔的“扩音”之后,声音变大,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普救寺的后面,是一组园林建筑,假山、竹林、小桥、水池点缀其间,还有引人遐想的莺莺亭、拜月台,景色美丽,令人心醉。

    其它景点:闻喜县裴柏村出过59位宰相,被誉为中国宰相村,裴氏祠堂就位于大运公路西侧,交通极为方便。禹门口又称龙门,黄河在这里被收缩于峡谷之间,奔腾的河水有雷霆万钧之势。万荣县城内,有东岳庙,庙内飞云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城西南35公里庙前村有后土祠,祠内秋风楼为纪念汉武帝《秋风辞》而建,与飞云楼齐名。古城新绛,被国务院列为历史文化名城,主要景点有绛守居园池、绛州大堂、绛州三楼等。附:运城旅游地图

    运城各县之间交通较为方便,运城市与多数县城每隔半小时即有对开客车。运城距永济65公里,票价10元。永济至芮城之间没有直达车,需经风陵渡在高架桥下转车,永济至风陵渡39公里,游客游览完普救寺或万固寺后,可以从太风公路蒲州路口拦乘长途汽车,票价5元,行程一小时,风陵渡至芮城41公里,票价6元,行程一小时。芮城至运城75公里,票价10元,行程两小时。

    运城旅游区内景点较多,与临汾旅游区毗临,游客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时间灵活组合景点、安排行程,本站为普通游客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自助旅行路线。

    第一天:乘子弹头列车由太原前往运城,下午乘3路、21路车前往常平关帝庙,回程时游览盐池、池神庙,晚宿运城。

    第二天:乘坐旅游专线车前往五老峰,下午乘坐旅游专线车前往永济,晚宿永济。

    第三天:乘坐旅游专线车前往王官谷,下午返回,晚宿永济。永济前往王官谷的旅游专线车不太稳定,如果没有专线车或游客兴趣一般,可以取消这一天的行程。

    第四天:乘坐2路公交车前往普救寺,包车游览开元铁牛、黄河、鹳雀楼、万固寺,乘坐长途车前往芮城,游览永乐宫,宿芮城。这一天时间较紧,游客最好提早出发并节约时间。

    第五天:乘坐长途车回运城。愿意前往大禹渡的游客可以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游览。在解州下车,游览解州关帝庙,乘坐11路公交车回运城。下午乘子弹头列车或依维柯汽车回太原,或乘长途车前往垣曲参观小浪底,或乘长途车前往临汾,游览壶口、临汾旅游区。

    小浪底旅游指南

    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大坝建在河南省济源市境内,1997年底顺利截流蓄水后,由此上溯形成了长达一百余公里的狭长型水库。小浪底水库最高蓄水高度为275米,2000年蓄水高度为230米,预计2001年蓄水高度为250米。小浪底库区内,高峡出平湖,自然景色壮美秀丽,险峻的孤岛、半岛散布水中,集三峡之险、漓江之秀于一体,又被誉为“小千岛湖”,成为新兴的旅游胜地。小浪底库区总面积278平方公里,垣曲县正位于水库回水区中段,水域面积占到库区总面积的60%,垣曲县古城镇,为小浪底旅游的中心。

    太原距垣曲县420公里,开车前往垣曲小浪底需要约八个小时。自助旅行的游客乘车也比较方便,太原市广场长途汽车站每天上午7:45、9:30、11:30各有一班依维柯客车前往垣曲县城。游客也可以先前往候马,子弹头列车早晨8:00发车,12:06到达候马;广场长途汽车站从早上六点开始,每隔半个小时就有一班前往候马的依维柯客车。候马距垣曲县城70公里,汽车站每隔半小时即有一班前往垣曲的小巴,票价10元,行程近两个小时。

    运城距垣曲县城110公里,票价15元,行程两个半小时。运城汽车站每天上午八、九、十点各有一班客车前往垣曲,运城至垣曲的客车更多地集中于五洲汽车站,乘客也可以在运城汽车站以北的路口等待。运城与垣曲县之间有一班依维柯客车,每天早晨八点由垣曲县汽车站发车,下午14:45分由运城市中条山办事处返回。

    小浪底旅游的中心古城镇位于垣曲县城东南30公里,古城镇的原址处于水库淹没区内,迁址新建后又名新古城。县城至新古城有客运小巴通车,票价5元,行程约一个小时。

    小浪底旅游事业刚刚开始发展,新古城的旅馆和饭店数量虽多,但大多档次较低,条件简陋,卫生设施不能令人满意。新古城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尚需时日。新古城旅馆的价格大致为三到五元,位于镇政府对面的府前宾馆条件稍好一些。

    由新古城前往小浪底库区旅游须乘坐游艇。能容纳80人左右的大型游艇和能容纳30人左右的小型游艇往返需要八个小时,票价100元,游艇提供餐饮服务,游客也可以自备午餐。能容纳四至六人的快艇往返需要三小时,票价150元。

    由太原前往小浪底需要两天三天时间,自助旅行的游客可做如下安排:

    第一天,乘车前往新古城,宿新古城。

    第二天,乘游艇游览小浪底,游览结束后返回垣曲县城,乘车前往候马转乘火车,1486次成都开往太原的列车,23:00由候马发车,次日早晨5:00抵达太原;1592/1593次杭州开往大同的列车,0:39由候马发车,6:01抵达太原。如果想补卧铺票的话,建议乘坐后一列火车,卧铺空位较多一些。当然,如果时间允许,游客可以宿于新古城或垣曲县城,第二天再返回。

    黄河小浪底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工程于1997年截流,2001年底竣工。小浪底位于河南洛阳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上距三门峡水库130公里,下距郑州花园口115公里,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

    小浪底水库位于穿越中条山、王屋山的晋豫黄河峡谷中,库区全长130公里,总面积278平方公里。小浪底大坝截流后,晋豫黄河峡谷与库区的柏崖山、红崖山、黄鹿山等20多个风景点及雄伟的水库大坝交相辉映,形成湖光山色、千岛星布、“高峡出平湖”的自然景观,使得小浪底水库同时成为由山水自然风光和水利工程组成的大型旅游区。

    小浪底水库内大量的半岛、孤岛、险峰,使自然景观近有曲折蜿蜒的河湾,远有烟色浩淼的湖面。从码头登舟,击水搏浪,出入高峡平湖,观赏沿岸山水风光,尽情领略母亲河的风采,以景观上的美、幽、奇、胜、典满足人们高尚的享受和回归自然的追求,在风格上既有田园风情的古朴典雅,又有现代时尚的豪华气魄。

    黄河三峡是小浪底与王屋山所孕育的精华,位于小浪底水库大坝上游20公里处,总面积40平方公里, 是小浪底风景区的精华所在。八里胡同位于黄河中下游最窄处,两岸断壁如削,中间河水奔涌,三条峡谷各具风采:孤山峡鬼斧神工,千切壁立;龙凤峡盘龙走蛇,曲折迂回;大峪峡开阔舒展,气象万千。特别是九蹬莲花栈,九蹬九级,次第升高,望之若莲花盛开,似出水芙蓉,号称“鲧山禹斧”。而且还有隋唐古栈道、陈谢大军黄河渡等多处丰富的文化胜迹,自然人文景点多达60 余处,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山水景观,完全可以和长江三峡媲美。

    小浪底水库截流后,已经吸引了大量慕名而来的观光游客,他们对壮美秀丽的景色赞叹不已,将小浪底誉为“小千岛湖”,认为小浪底集三峡之险与漓江之秀于一体,必将成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

    游览小浪底,可以由山西、河南两侧进入景区。小浪底库区总面积278平方公里,涉及山西的垣曲、夏县、平陆三个县,其中,垣曲县正位于水库回水区中段,水域面积占到库区总面积的60%。游客可由垣曲县古城镇乘船进入库区,饱览大好河山。

    运城历史

    运城地区居黄河流域中游,是中华民族古文明发祥地之一。据芮城西侯度古文化遗址发掘出土文物证明,早在100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运城地区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以及嫘祖养蚕,后稷稼穑等历史传说,都发生在这块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上。全区现存文物古迹、文化遗址多达数百处,仅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就有60多处。自古以来,人文荟萃,代不乏人。春秋霸主重耳(晋文公)、战国时代与孟子齐名的荀况、三国蜀将关羽、东晋文学家郭璞、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晚唐大文豪柳宗元、宋代名宰相兼史学家司马光、元代戏剧大师关汉卿、清末“戊戍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等名垂青史的文武俊杰,都孕育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运城地区地处晋、陕、豫3省的交通要冲,襟山带河,形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前205年(汉高祖二年)楚汉战争中,汉军以韩信、曹参等人奔袭安邑,是河东战场上一次大战。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纷纷起来反抗王莽的统治,当时河东地区已被绿林起义军占领。公元24年(更始二年)刘秀背叛绿林军,指挥邓禹率军两万攻打河东的绿林军,绿林军迎战数日,结果兵败。南北朝时期,542年(五代后梁大同八年)和546年(大同十二年)东魏和西魏为争夺河东之地,在玉壁城(今稷山县西南10公里处)进行了两次激烈战斗,史称“玉壁大战/,结果东魏兵败而还。1358年(元至正十八年),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反抗元朝统治,当山东曹州、濮县的农民起义军途经垣曲、闻喜、新绛时,诸县农民也加入了起义军,与元兵激战,义军寡不敌众退入中条 山,再渡河入河南陕县。1631年(明崇祯四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反对明朝的统治。同年10月,起义军渡河,在稷山、闻喜、绛县等地,与宁武总兵孙显祖部大战于稷王山麓。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该区展开了义和团运动,当时稷王山、峨嵋岭一带和垣曲、闻喜、新绛等地的广大农民纷纷参加了义和团,掀起了”反洋教、杀洋人、灭赃官“的农民革命运动。

    20世纪初期,河东地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开展起来。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张士秀、王用宾、景梅九、李鸣凤等民主革命人士积极响应,1912年(民国元年)在运城成立了河东军政分府,对维护山西的辛亥革命成果作出了特殊的贡献。1919年五四运动后,嘉康杰、安英俊、尉子嘉等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在他们的影响下,广大农民、进步知识分子、教师、青年学生积极投身民主革命活动。

    运城地区又是中共党组织创建较早的地区之一,1926年运城地区第一个党组织正式建立,点燃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火种。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日本侵略军入侵。5月历0日,稷山县的陈捷弟、尹志平领导的县大队300余人,在县城歼灭日军100多人,击毙日军小队长,缴获武器弹药100多件,马100多匹。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内应外合,巧夺稷山》的报道,大大鼓舞了人心。从此,该区抗日武装力量日趋壮大,开辟了中条山游击根据地,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垣曲、平陆、夏县、闻喜、稷麓、安邑、康杰、万泉等价个抗日民主县政权,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取得胜利。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8月,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一个旅向中条山解放区进攻,全区军民奋起还击,将胡军全部歼灭在闻喜县东峪沟一带。10月,国民党军阎锡山部73师又向闻喜北垣一带进攻,全区军民随即给予痛击,俘获200余人,打死打伤100余人,缴获部分弹药。1947年5--12月,人民解放军对运城守敌3.6万余人先后发起3次攻击,取得了最后胜利。12月28日,运城地区全境解放。

    1949年设运城专区,专署驻运城镇,辖安邑、万泉、河津、稷山、新绛、闻喜、绛县、垣曲、夏县、平陆、解县、芮城、虞乡、永济、临晋、猗氏、荣河等17县及运城镇。1954年,撤销运城专区,并入晋东南专区,1970年设立运城地区,地区驻运城县。晋南专区的运城、新绛、绛县、稷山、万荣、永济、夏县、闻喜、平陆、垣曲、芮城、河津、临猗等13县划归运城地区。至1995年,运城地区辖运城市、永济市、河泽市和夏县等3市10县,下辖75个镇、130个乡、10个街道办事处。

    运城市位于省界西南端,地处黄河中游,北起吕梁山南麓与临汾市接壤;东界中条山与晋城市辖区毗邻;西、南隔黄河分别与陕西、河南相望。辖1区2市10县,计66镇138乡7个街道办事处。行政公署驻盐湖区。

    运城市,古称河东,战国时属魏,秦汉至两晋为河东郡,治所安邑(今夏县北)。北魏时属东雍州、鲜州和陕州的范围。隋代属河东郡,治所在蒲坂。唐代属河中府和绛州。北宋时属河中府绛州、解州和陕州。明属平阳府的一部分。民国初属河东道的一部分,1949年改为晋南行政公署,辖新绛分区一部分和运城市。1950年设运城专区。1954年与临汾专区合并为晋南专区,1970年又恢复运城地区,2000年改为运城市。

    作为一名真实的历史人物,他在许多年后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许多传奇,在历史上不仅没有落入史学家们的法眼,反倒被磨砺成了一块小小圆圆的鹅卵石,然后寂无声息地被置放到了历史长河中。在今天资讯极度发达,传媒无孔不入的现代,人们翻开一千多年前章法严谨、文字简约的史书典籍,对这位曾经是“万人敌”武将的记述篇幅不到千字,甚是寥寥。

    然而,在历史的河床上沉寂了几百年后,这位以武建功的隔世人物,却又如春风一夜催放的梨花,除了神勇之外,他的身上不断地被历朝历代的人们别有用意地叠加上了忠、义、仁、礼、智、信这样一些道德符号,并且打通了中国一千多年来的文化经脉,他还空前绝后地分别以佛家的护法、道教的天尊以及儒家的圣人的身份,出现在了无论朝野、三教不拒的精神殿堂里,成了后人回望中国文化时不容忽略的一个独特现象。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上扎根绵延千年之后,他长成了一棵庙食遍天下的参天大树,枝节甚至蔓延伸展到了远隔重洋的海外。他不仅被边关将士供奉到了城池之上,也被黎民百姓和商人供奉到了案桌之上,于是他还成了战神、守护神,还有财神,甚至,他还被那些讲义气、重承诺、感恩遇的江湖人士当成了见证江湖信义的代表。

    他就是出生在一千八百四十三年前的关羽,在今天的地球上,凡有华人身影的地方,基本上都能够找到一尊尊大小不一、材质不同的他的化身。在某种程度上,今天的关帝依然是现代中国人心中最可依赖的精神寄托之一,而关羽的形象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独特部分,也是连结海峡两岸中国人和海外华侨华人的一种精神纽带。

    公元2003年7月23日,农历六月24日,在关羽1843年诞辰这一天,记者来到了他的家乡山西运城,试图在乡人供奉的缭绕香火中,探究这位已经被神化了的人物,他是如何由一名普通的武将在中国历史文化的演进中完成蜕变;并且由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在其身上倾注的符号中,窥视中国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心理,试图摸索出一把可以打开中国民俗、信仰以及宗教文化的演变钥匙。

    由千百年中国传统文化土壤里钻出来的关公信仰,在今天社会的各个层面依然能够看到其影踪。小到寻常百姓在家供奉的守护神关公,运城街头小车里的摆放的护车神关公,大到商家、餐馆、酒店里供奉的财神关公,关公在现代中国人,也包括海外华人的心理世界里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

    旁观者的评价或许更加清晰。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焦大卫说过,“我尊敬你们的一位大神,他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他的仁义智勇直到现在仍有意义。仁就是爱心,义就是信誉,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难。上帝的子民如果都像你们的关公一样,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7月24日,关公文化研究倡导者、运城关公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孟海生向记者讲起一些与关公文化有关的趣事。56岁的孟海生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在当地的文学刊物上发表了连载《少年关公》,他曾经在1992年组织了一个关公文化展示团,在原来的广州体育馆展出,当时前来参观的人不少。

    从小就在解州关帝庙边上长大的孟海生对关公文化研究一往情深。1997年,他曾经到台湾参加过“海峡两岸关公文化研讨会”,当时学界达成了共识,就是内地更强调把关公作为民族文化的形象代表,而香港与珠三角地区则把关公作为财神,而台湾更强调关公的人格和神格;对关公,港台等地的是作为宗教进行迷信,而内地更多的是作为历史文化进行研究。在台湾共有1.7万座庙,其中1.4万座庙当中都供有关公,并且这些庙都是私人供奉、维护的。孟海生说,大陆和台湾除了地缘和人缘之外,还有神缘,比如台湾供奉的关帝,基本上都是从福建东山关帝庙分灵过去的。

    关帝信仰在香港地区的影响更为特别,透过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有意思的镜头:黑社会出去“劈友”之前,肯定要拜关公,而警察在出去抓黑社会,也必定会先在关公像前拈香祈祷。事实上,香港的黑社会组织由早年的洪门演变而来,此前就有关帝信仰,今天虽然已经分裂为多个独立社团,冲突也时有发生,但是关帝信仰仍然是各社团之内的守护神,以关帝作为象征所建立起来的地下司法系统,仍然是帮会解决冲突的有效机制。

    至于警察对关帝的信仰,则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之前,当时警员与黑社会关系密切,贪污现象非常普遍,甚至有的就是黑社会成员,而警察的人数也远少于黑社会成员。因此,当时的警员就希望通过关帝的力量和宗教崇拜,试图以同尊关帝为守护神的前提下,与黑社会成员建立共同身份,彼此之间建立起和睦的关系。在状况发生了改变的今天,黑社会的社团组织中依然存在关帝信仰,而在警察当中则已经变作一个不作强求的习惯,很有可能会最终消失。

    也有人用另类来解构正统。比如梁家辉与吴君如主演的电影《江湖告急》中,黄秋生扮演显灵救助梁家辉的关羽,他就有一句自问自答———“你知道当初我为什么会月下读《春秋》?我也是男人呀!”熟悉三国的人肯定知道,他是指屈居曹操营中的关羽,被曹操刻意安排与刘备的家眷共居一苑,关羽不但没有非分之想,而且特意每晚坐在屋前挑灯夜读《春秋》,通宵保护刘备家眷。黄秋生用一句人话为关羽“夜读春秋”作了一个让人莞尔的无厘头式解读。

    更为彻底的还是专栏作家王小山,他在自己的新书《亲爱的死鬼》中,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一个个扯碎开来,然后用最轻松有趣的方式进行了全新建构。比如在中被描写得绝逸群伦的关羽,这个时候在王小山的笔下开始有了人间的呼吸:关羽会在许昌的街头酒后高歌“把根留住”,半岁的贾宝玉在牵着关羽的胡子打秋千,离开曹营时封金挂印的关羽却没有归还赤兔马……在解读关羽“夜读《春秋》”时,王小山说得比黄秋生还要透彻:“在成为义气的代名词之前,关羽也是个率真自我的人,该杀人时杀人,该……但之后,他已经没有了率真的自由。更凄惨的是,他开始自觉地以榜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了。”在这里,王小山是把关羽当作一个需要关怀的男人来看待。

    “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式詹庙貌长新,无人不肃然起敬;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历朝加尊号。矧是神功卓著,真所谓荡乎难名。”这副清代关庙的对联,颇能概括关羽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历史文化地位和巨大影响。

    出身寒微的关羽只在家乡呆了19年,他在历史书上的第一次亮相便是“亡命奔涿郡”,传说当时他杀了当地的恶霸,然后身负命案出走到千里之外的河北涿州。而后结识了与他一起走上中国历史舞台的刘备以及张飞。至于此后镇压黄巾军起义,以及协助刘备逐鹿中原,最终三分天下的经历,都可以在晋人陈寿所著的《三国志·蜀书》中看到。只不过,记叙关羽生平的文字不及一千字,其中既有对他“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威震华夏”的肯定,也有对其“刚而自恃”、“以短取败”的批评。关羽在世时获得的荣誉,只是在41岁时被曹操表封为“汉寿亭侯”。一直到了公元260年,在他死去41年后,蜀汉后主刘禅才将他追封为据说还暗藏讥诮的“壮缪侯”。

    如果仅就史书的记载来看,关羽在历史上只能算是一名普通的武将,只要翻开“二十四史”,事迹相当甚或超过他的武将,不知凡几。因此,在关羽死后的数百年间,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官方,几乎看不到什么关于他的资讯。

    然而关羽并没有被历史的故纸堆所湮灭,在年轮匝过几百年后,一度静躺在历史河床上的他终于为别有用心的时人所发掘,并且被单独提请出来,开始以“公”、“王”、“帝”、“神”的角色出现,至明中叶以后,关羽的知名度超过孔夫子(特别是在民间),成为压过“圣人”的“武圣人”,颇出人意料。细细翻检这样的历史细节,可以品读出许多有意思的时代心理。

    释道的供奉

    这是见载于书籍的第一个关于“关羽显灵”的故事。南陈光大年间,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游历经过湖北当阳,遥望玉泉山山色如兰,上有紫云如盖,以为圣地。于是入山寻之,夜见怪物千状,有大神人美髯者与其谈话,自称汉将军关云长,“感师道行愿,舍此山作师道场,就护佛法”。于是,他即对关羽授五戒,使他永护佛法。

    他编造这个故事的用意,在于当时的南北朝,正是外来宗教佛教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展开从源流到教义的大论战之时,佛教几占上风。然而,外来文化最终还须本土化,即与传统文化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妥协,方能真正渗入民众的心中。这一点,俗家陈姓、父亲封侯地方的老和尚深深明白。他宣扬“关羽显灵”故事所在地当阳,是有着巫风淫祠民俗的楚地,当地人深信“解使鬼法”、“役使鬼物”,因此这一故事新编为当地民众深信不已,遂后更四处散播。

    于是,在历史上武功并不算显赫的关羽在佛教中担任护法神,后世更将其列为伽蓝神之一。从西土传入的佛教将中国历史上一位真实存在的人物纳入自家体系,中国人开始在寺院中看到自己人化身的神,被裹到了民俗信仰中的关羽成了嫁接外来宗教的最好桥梁。

    他的这一高超的佛教本土化举措意义深远,天台宗开始成为一个流传最广、历时最久的佛教宗派。此外,关羽也自此由俗世跻身神境,成为可供庶民供奉的神。即便是到了今天,在参观一些寺庙时,你还可以看到关羽陪侍佛祖的供奉。

    外来的佛教用得了关羽,土生土长的道教当然也不示弱,为了深孚民心,道教也利用关羽的牌子,捏造了一个“关公战蚩尤”故事:北宋大中祥符年间,运城的盐池水减,深赖盐业的课税难以完成。派下去考察的官员回来说是轩辕的死对头蚩尤在作乱,于是当时深信道教的皇帝宋真宗请来了信州张天师作法,召来“忠而勇”的“蜀将军关某”,最后是“披甲仗剑”的“美髯者”将蚩尤打败,运城的盐池水满如故,周匝百里。

    这一故事经由官方的宣扬,为关羽披上了一件神化的外衣,在千百年后的今天,晋南的地方戏曲锣鼓杂戏中,还有一个神话剧目,名字就叫做《关公战蚩尤》。如此跨越时空的拉郎配,当然是道徒们编造出来胡弄皇上和民众的。事实上,当时解州盐池干涸减产纯属自然,后来又被大水浸坏。直至崇宁四年修复后,才创开四千四百余畦。

    这样的故事在宋以来屡见不鲜。像在明代,有一次倭寇进攻浙江余姚城,城池危在旦夕,当地人到灵绪山关庙祈祷,最后得以击退倭寇的进攻。事后乡贤管氏、钱氏、叶氏倡议扩修关庙。关帝的道教信仰在民间的渗入程度可见一斑。、

    官民互动的造神运动

    在封建社会里,能够对关羽进行册封当然只有操控了整个朝纲的皇帝。所以无论是生前的将、侯,还是死后的追谥,以及后代的封王拜帝,无一不是来自封建帝王的御赐颁封。然而要将关羽送上神的位置,除了佛家和道教的供奉之外,还需要有广袤的民众信仰土壤。在这种土壤中长成的神人关羽,内里就藏掖着深刻而丰富的时代心理。

    自隋唐开始,已经有着意颂扬关羽的诗文。像唐人郎君胄夸关羽“将军秉天资,义勇冠今昔。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只不过,这一阶段的关羽仍然处在佛道两教的神化当中,而官方对民间的崇拜并未给予多大的关注,更无明显的影响,而作为“神”的关羽的一些典型的特征与情节尚未形成。

    到了宋、元以后,王朝的兴替以及外族的觊觎,催生了频仍的战火,国力积贫积弱,社会动荡不安,社会上的流民日多,无论朝野还是民众,在心理上都需要有一个强烈的信仰支撑。这时候,被神化了的关羽就成为一剂充满着幻想的强心针。

    像内忧外患的北宋宣和年间,笃信道教的徽宗皇帝深信道士能够帮助他摆脱危机,而道士又乞灵于关羽。于是,此前就已经加封关羽为“忠惠公”的徽宗,再次把“忠而勇”的关羽加封为“崇宁真君”(自此,天下关帝庙的主殿始称“崇宁殿”)。他寄望于关羽能够发扬“义”与“勇”,救宋朝于危亡。到了相隔不几年的南宋之初,甚至有人把《劝勇文》张贴关羽庙中,鼓励人们不要惧怕金人,而要勇于杀敌。

    除了将关羽纳入道教外,自封为教主道君皇帝的宋徽宗还给了关羽另两个称号,分别是“武安王”、“义勇武安王”。到了南宋高宗、孝宗,更是在王字前面添加上了近十个字的定语,像孝宗,就加封关羽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在字里行间,不难看出这些君主心中对臣子的要求,以及对巩固政权的热切愿望。

    对于在战乱中被迫浪迹江湖的底层游民来说,刚刚从宗法网络中流离出来的他们深感个体的孱弱,在谋求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社会秩序造就的萎缩、怯懦以及缺少个性和进取精神的缺陷让他们处处碰壁。于是,他们一边努力克服自己的欠缺,一边开始寻求意识上的补偿,并且试图将自己仰慕的品格比附到自己所崇拜的英雄身上,然后再经由通俗文艺演绎出来。在这种前提下,高大勇武、无所畏惧、重朋友、讲义气,同时与游民又有着大体相似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经历,最终依靠自己个人力量“发迹变泰”的人物,就极易被推捧为“神”。

    在宋朝,时人已经流行三国故事,有“说三分”以及“三国志平话”在民间流传。元末明初,罗贯中在其集三国故事大成的的120回书目中,涉及关羽的就有二十余回,其中14个回目更是不惜浓墨重彩,极力美化关公。塑造出来的关羽“神勇无双、忠义绝伦”,不仅完全符合上层统治阶层的道德审美标准,其早年出身寒微而且身负命案,后来靠自己的勇力一步步赢取声名,除晚年镇守荆州时稍微安定之外,一生基本上都在路上奔走,加上早年就流传的关帝会在危难时节显灵保佑底层民众,更容易让到处漂泊的人们产生由衷的认同感,关羽成了最为契合游民理想中的神人形象。

    让官方看到了关羽可以彰扬的圣人品行,也成了民间有口皆碑的道德楷模,关羽也开始成为上层统治者与底层民众信仰沟通的渠道。从此,关羽除了在官方拥有庙堂之高的地位之外,还赢得了来自民间底层的江湖之远的声名。

    庙食遍天下

    自元以后,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也同样供奉关帝,像元朝的皇帝就曾经两次封谥关羽。到了明清两代,皇帝给关羽神的地位不断加码,关羽头上的高帽也越戴越大,像明朝8岁登基、在位48年的万历皇帝,就将关羽加封为“协天大帝”甚至是“三界伏魔大帝”。清朝的顺治皇帝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在清朝入关以后的10个皇帝中,先后有8个皇帝共13次封谥关羽,最长的封号甚至长达26字,关羽的神格就此达到了巅峰。

    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就曾经下令在京城为关公建庙,为京师十四庙之一,官府年年都祭祀。清朝雍正皇帝甚至敕命天下直、省、郡、邑都必须设立武庙。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城内外有关帝庙200多座,占庙宇总数的十分之一,在众多庙宇中数量位居第一。于是,宋元以来一直潜藏于民间的关公崇拜开始化作大张旗鼓的国家行为,在上位者的提倡,使得更多的人们深信关羽的镇邪驱魔、安邦定国作用,关羽的神性也似乎越来越灵。最后,在明末清初,关羽终于取代了姜太公,成了封建社会的“武圣”,也变成了为全民所接受和崇拜的“关帝”。“关帝庙”遍及全国大小城镇农村,而且随着华侨的足迹遍布于全世界各地。今天,包括纽约也建有关帝庙。

    明清两代统治者之所以如此重视关羽,原因很简单,就是上层统治者看到了榜样的力量,他们不断围绕着被千百年来人们贴在关羽身上的忠、义、勇等道德符号做文章。像清朝入主中原后,除了大兴文字狱外,还大力提倡尊孔崇儒,崇尚程朱理学,大力倡导尊君、忠君的思想。为此,他们甚至为陪同崇祯皇帝吊死煤山的明朝太监王承恩立碑,褒扬史可法、黄道周等明末清初忠臣,并称他们是“足称一代完人”。在这种背景下,对于“彻底一忠”的关公,清朝当然会大加使用。最特别的是,清政府将自南宋以来各地供奉岳飞的“岳王庙”改为“关岳庙”,目的很明显,就是想用关羽的义来淡化岳飞的忠,以此消弭掉汉民族心中对异族统治的厌恶。

    为王朝所推崇的关羽成为了国家的保护神,他在民间的地位也同时达到了顶峰。底层游民开始将关羽视为行业的保护神,同时还把他当作是财神以及聚落保护神,而且也为秘密宗教、结社所尊崇,成了中国江湖社会中最普遍崇拜的偶像,并且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比如清朝顺治年间在福建成立的民间帮会组织天地会,其结盟入会仪式,除一般的歃血焚表盟誓之外,还要钻过刀剑架做的叉,然后在关公像前起誓:“有忠有义刀不过,不忠不义剑下亡”。三合会等组织,则要求下属组织奉祀关公,每逢关公诞辰、忌日,都要庆祝和纪念。在四川一带的一些帮会,有的还会以刘备牌、关羽牌和张飞牌来界分组织。至于其他的诸如小刀会、三点会、八卦会、祖师教等等民间帮会组织,也无不是在浓厚的关公文化氛围中发展起来的。

    相传关羽一辈子喜看《春秋》,但是却没有留下什么宏言阔论。倒是传说中曾经书写过几句诸如“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等劝世格言,然而他却被视作是儒家学说的最好实践者。创立儒家学派的孔子被儒教徒奉为圣人,对儒家学说贡献巨大的孟子则被尊为亚圣,倒是关羽这名没有用刀笔立言的武将,经过了千百年来的演绎、神化,已经在历史演进中被抽离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并且成了最有说服力的努力实践儒家学说的身教者,于是被世人尊为“关圣”。

    从一名在历史典籍中只占很短篇幅的武将,到无人不晓、庙食遍天下的大帝圣人,关羽在一千多年的中国历史长河里长成了一棵儒、释、道三教都共同推崇的大树,枝叶甚至蔓卷到了今天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而它的根就深深地扎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于是,如果把镜头重新拉回到明清时期的关庙里,就常常会出现这样一幅有趣的场面:庙里同时住着道士与和尚,儒生则奉朝廷之命前来拜祭,自宋明理学调和之后的三教此时在关帝庙里出现了最为和谐统一的图景。

    解州关帝庙:打造华人寻根家园

    从地图上看,由内蒙古河套完成了南流的黄河,在这里却忽然朝东北方向斜地里甩将出去,完成了“几”字形的最后一个转折,关羽的家乡山西运城就窝在了这个晋陕豫交界的最后一拐里。这块繁衍了几千年文明的土地上,今天还留有重建的“欲穷千里目”的鹳雀楼,以及见证过崔莺莺、张生“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爱情的普救寺等等古迹。

    如果你是坐火车到运城,那么一出站台就可以看到矗立在火车站广场上的那一尊关羽塑像,左手叉腰,右手提刀,骑在赤兔马上目送远方。假如你是由公路乘车前来,那么你可以从通往西安的高速公路入口处看到一处关羽的站像,右手提刀,左手二指并拢斜指西方。

    在黄河北岸的中条山南麓,盐池北岸和西侧,今天留存有两座相距10公里的关帝庙:常平关帝家庙以及解州关帝庙。常平家庙在金代之前就已经存在,而始建于隋文帝时期的解州关帝庙却是宇内最大的关帝庙,在历史上,解州曾经是运城的府治所在,管辖过常平。所以,在《三国志》里,我们可以看到陈寿说关羽是“河东解人也”。

    7月23日这天是关羽诞辰1843年,当地把有关活动首次安排到了常平家庙里举办。由运城到常平,需要越过盐池,这天早上大路两旁每隔一段就会站着一两名维持秩序的交警。只是在车子越过盐池后,在中条山脚下的路却不是那么好走。

    家庙专门从陕西的华山上请来了10名道士做祈福道场,几百名关羽后人也由当地的企业组织,由临猗、平陆、运城过来参加祭拜先人的活动。住在附近的82岁的张大爷由女儿搀了过来,他手里捧着一尊关羽的塑像,正要放到崇宁殿前的供桌上,那上面已经摆满了大大小小、不同材质的关羽塑像以及敬献给关帝的供品。张大爷说,等祈福活动完结后再把关老爷请回家,这样能保得安康。

    在民间信仰里,关帝是一个除了不能送子之外的全能的神,不过在家庙里,这个任务除了由供奉在后的关夫人承担之外,在崇宁殿外还有两棵高大的柏树,下边的树干上缠满了红绳,据说一棵叫男树,一棵叫女树,生了儿女的人们只要拿着红绳分别缠绕,可以为孩子祈福。

    “官像官,民像民,关老爷像的是解州人”,这是当地人常说的一句话,意思是不管怎么样,解州人都有关老爷照应着。运城百姓一般都会在家里供奉一座关公像,当地人还将关公当成是护车神,一般都会在车上摆上一尊关公像。记者就碰到过一位出租车司机,在驾驶座的右前边摆着一尊朝着车内的赵公元帅,左手边则摆放着一尊朝向前方的关羽塑像。运城当地有许多以关公、关帝或者关老爷来命名的商店、学校以及企业,一家公司还专门靠生产关公铜像起家。

    这个上午,在家庙边上的小操场里搭起的简陋会场里,当地政府还搞了一个小规模的庆典,庙内还有从邻县请来的绛县道教乐团和临猗一所小学的孩子进行杂耍以及歌舞表演。

    “我们要让关公故里成为华人的寻根家园。”7月24日下午,运城市文物局副局长兼解州关帝庙文物保管所所长侯学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现在海内外的关公信徒大约有2.4亿,而且很大一部分都生活在海外。对于生活在海外的华人来说,只要一提起中国,就会有家的感觉,再一个就是提到关公,也会产生同样的归属感。因此,作为关公故里的解州关帝庙,应当成为海外华人寻根的家园。”

    解州关帝庙文管所同时管理着常平家庙,现在还开发了家庙对面的关帝祖茔,同时还在祖茔边上搞了一个关帝汉城影视基地,并且已经在那里拍摄了七集电视连续剧《武圣关公出解梁》,正准备发行拷贝。他们打算与当地的关铝集团合作,准备在影视城所在的石磐沟里,树立起一个高59米、底座19米的世界最大的关公铜像,其中59是关羽的寿命,19代表他在家乡呆的年头。

    全书结束!


如果您喜欢,请把《决战运城:解放战争档案》,方便以后阅读决战运城:解放战争档案运城今日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决战运城:解放战争档案运城今日并对决战运城:解放战争档案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