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章 一件皮衣引发的战争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贾志刚 本章:第一八五章 一件皮衣引发的战争

    孙武担任将军之后,向吴王阖闾提出一个建议:“专心练兵,不要骚扰楚国人。”

    “为什么?”吴王阖闾有些奇怪,因为现在分兵骚扰楚国的策略很成功。

    “俗话说:没有外患,必有内忧。楚国现在已经非常腐败,国君软弱,大臣贪婪,之所以还没有分崩离析,就是因为他们有外患,因此还能团结。如果没有外患,他们的内斗就会加剧,腐败就会升级,附庸国就会变心,整个国家就会丧失战斗力。那时候,就是我们讨伐他们的时机。”孙武的说法,站在了更高的高度。

    “这就是上兵伐谋了吧。”吴王阖闾眼前一亮,他越来越看出来了,孙武确实不是伍子胥和伯嚭可以相比的。

    于是,吴国停止了对楚国的骚扰。

    囊瓦索贿

    从吴王阖闾五年(前510年)开始,吴国不再骚扰楚国。

    一切都在孙武的预料之中。

    楚国令尹囊瓦感到很轻松了,现在可以集中精力搞点个人福利。当然,大家都是这个想法。

    第二年的时候,楚国的属国都来朝见楚昭王。当然,囊瓦等楚国的国家领导人们也都能发笔小财。

    蔡昭公专门制作了两块佩玉和两件皮衣,到了楚国,就给楚昭王献了一块佩玉和一件皮衣。后来楚昭王宴请蔡昭公,蔡昭公自己就把另外一件皮衣穿上,另外一块佩玉戴上了。

    没承想,蔡昭公的皮衣和佩玉被囊瓦看上了,于是派人来要。偏偏蔡昭公是个舍命不舍财的人,说什么也不给。

    “不给?扣了他。”囊瓦一生气,找了个借口,把蔡昭公就给扣押在楚国了。

    蔡昭公并不是唯一的倒霉蛋,他还有个同命相怜的。

    唐成公也来了,来的时候呢,带来两匹名叫肃爽的好马,这两匹马也被囊瓦看上了。于是,囊瓦也派人来要这两匹马,谁知道唐成公又是个舍命不舍财的主,也不给。

    “咳,不把土地爷当神仙,扣了。”囊瓦又找了个借口,把唐成公也给扣了。

    就这样,囊瓦扣押了两个国家的国君。

    到吴王阖闾七年(前508年),囊瓦见吴国总不来骚扰自己,还挺想念吴国。于是,囊瓦竟然还出兵讨伐吴国,挺进到了两国交界的豫章。

    楚军来了,怎么办?那还用说,打回去。

    结果,吴军采用了孙武的计谋,在豫章用水军诱敌,主力绕到楚军背后,然后两面夹击,打得楚军丢盔弃甲,大败亏输。随后吴军占领了楚国的巢,活捉了守将公子繁。

    打完败仗,囊瓦也不担心,因为吴国人并没有乘胜追击。

    “狗日的蔡侯,这么小气,那件衣服还不给我。”逃回郢都的第二天,囊瓦就想起这将事情来了。

    “狗日的唐侯,马也不给我。”然后,又想起了这件事情。

    还好,唐侯并没有让他恼火太长时间。

    第二年,也就是吴王阖闾八年,唐国派人来,说是唐成公在楚国待着没什么关系,可是几个侍卫家里不是老婆死了就是孩子病了,反正,派人来接替他们回去。

    楚国人同意了,于是,新来的侍卫们就去接替老侍卫们。在换防当天,兄弟们痛喝了一顿送行酒,老侍卫们都倒了,然后新来的兄弟们把那两匹好马偷偷牵出去,送给了囊瓦。

    囊瓦一高兴,第二天就把唐成公给放了。

    直到回到唐国,唐成公才算过账来:“唉,早给他,不早回来了吗?”

    听说唐成公回国了,蔡国人民就有点急了。

    于是,蔡国派人来到楚国,见到蔡昭公,强烈要求他把那衣服和佩玉给囊瓦,早点回国。

    没办法,蔡昭公忍痛割爱,把两件宝物献了出去。

    于是,蔡昭公终于也可以回家了。

    “哈哈哈哈,跟我斗?”囊瓦穿着那件皮衣,戴着那块佩玉,坐在那两匹好马拉的豪华车上,放声大笑,得意忘形。

    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得意得太早了。

    天下乌鸦一般黑

    被扣押了三年,蔡昭公很窝火。

    被扣押了三年,皮衣和佩玉还是没保住,蔡昭公就更窝火。

    回到蔡国的第二天,蔡昭公就又上路了,去哪里?晋国。

    “楚国人太可恶了,我们不能跟蛮子混,我们请求贵国出兵讨伐楚国,我们愿意做前导。为了表达诚意,我把儿子带来了,在晋国做人质。”蔡昭公要投入晋国的怀抱,要找楚国报仇。

    看来,蔡昭公真是豁出去了。

    这个时候的晋国六卿早已经换了阵容,韩起已经去世,儿子韩须接班;中行吴也已经去世,儿子中行寅接班;魏舒在韩起去世之后接任中军帅,此时也已经去世,儿子魏侈接班;赵成也已经去世,儿子赵鞅接班。上一届内阁就只剩下了范鞅和智跞。

    现在,是范鞅为中军帅,智跞为中军佐。而负责诸侯事务的,是中行寅。

    蔡昭公首先见到的就是中行寅。

    听完了蔡昭公的汇报,中行寅翻了翻白眼,看了看蔡昭公,突然眼前一亮。

    “楚国人真是太贪了,不过呢,说实话,你这身皮衣还真不错,这块佩玉也很精巧啊。”中行寅看上了蔡昭公现在这身行头了。

    蔡昭公一听,只知道楚国有个囊瓦,现在看来晋国也有个“囊瓦”啊。

    俗话说得好:天下乌鸦一般黑。

    “嘿,这身衣服,我也是借别人的。”蔡昭公还是那个舍命不舍财的劲头,也是赌气,心想:“你要啊,我偏不给。给了囊瓦就够心疼的,我吃饱了撑的再来给你送上门?”

    中行寅一看,不给?心想:“好啊,你不舍得,那我就让你白跑一趟。”

    中行寅去向范鞅汇报,按照以往的惯例,首先中行寅会告诉范鞅有什么好处。这一次,中行寅什么也没提,范鞅就知道蔡昭公看来不太会做事。

    “老蔡来,什么意思啊?”范鞅问。

    中行寅把意思大致说了一遍,然后说了:“元帅,现在咱们自己还顾不过来呢,国内又是水灾又是旱灾的,外面还有鲜虞人老骚扰我们。再者说了,楚国人也不好对付啊。我看,打发他走算了。”

    “也是啊,又没什么实惠。”范鞅也这意思,想了想说:“你打发他走吧,不过告诉他,三月的时候王室要搞个什么盟会,号召中原诸侯讨伐楚国的,到时候他可以去看看,说不定能实现他的愿望。”

    就这样,蔡昭公算是白跑一趟。

    中行寅的坏主意

    三月份,王室还真的搞了一个盟会。说是王室,实际上是王室的上卿刘文公搞的,他听说楚国现在不行了,想着号召中原诸侯讨伐楚国,抢点地盘过来充实王室的土地。当然,主要是给自己弄点实惠。

    对于这个盟会,大家都在暗地里笑刘文公太天真,这世界上谁也不是傻瓜,谁愿意给你当长工啊?虽然大家都觉得这件事情很无厘头,可是大家也都愿意来看看热闹。就这样,三月的盟会真就开成了。

    晋国派出了中行寅,这哥们路过郑国的时候,从郑国借用羽毛,然后就用这些羽毛装饰旗子,去了盟会。大家一看,好嘛,连这也要贪。

    卫国和蔡国也都参加了,还为了排名先后发生了争执。

    整个盟会,除了吃吃喝喝,谈到楚国的时候大家就打哈哈。刘文公后悔死了,白白花了许多接待费。

    蔡昭公也很郁闷,看这样子,在楚国的这口恶气是出不了了。

    中行寅也很郁闷,原本指望着蔡昭公这段时间能想明白,这次带点什么实惠过来,没想到还是这么不懂事。

    “整丫的。”中行寅想了一个坏主意,于是悄悄来找蔡昭公。

    “老蔡啊,你不是想打楚国吗?说实话,我们很支持你们。可是,你也知道,我们跟楚国签有和平协议,我们是讲信用的文明人,不能说撕毁就撕毁,怎么办呢?我来之前跟范鞅元帅商量好了,给你出个主意,让你报仇。”中行寅态度很客气,话说得也很真诚。

    “太好了,什么主意?”蔡昭公很高兴,看到了希望。

    “这次啊,沈国不是没有来吗?这是违反和平协议的事情。所以,你们就以沈国违反和平协议为由,讨伐沈国。你们讨伐沈国,楚国一定来打你们,到时候你们向我们求救,我们就有理由攻打楚国了,你看这主意怎么样?”

    “好主意。”蔡昭公也不知道是脑子不好使,还是报仇心切,竟然丝毫没有怀疑。

    春天开完会,夏天,蔡昭公就率领蔡国军队讨伐沈国。蔡国虽然是个小国,可是沈国更小。三下五除二,蔡国灭掉了沈国。

    沈国是楚国的属国,蔡国灭了沈国,楚国当然不会善罢甘休。

    夏天蔡国灭了沈国,秋天,楚国就出兵攻打蔡国。

    放在过去,楚国大军一到,蔡国就彻底沦陷。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楚国已经腐败到家,军队也已经没有战斗力,各自为战,指挥不灵。因此,楚军也只能包围蔡国,无法强行拿下。而这,也是蔡昭公敢于跟楚国斗一斗的原因。

    楚军一到,蔡昭公的特使就前往晋国求救了。

    “我们晋国一向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从不粗暴干涉别国内政。我们强烈呼吁贵国和楚国坐下来,搁置争议,共同……”范鞅搞了一套套话来敷衍蔡国人,说到这里,蔡国特使可就急了。

    “范元帅,不是这么说吧?上次盟会的时候中行元帅对我家主公说好了啊,我们讨伐沈国,然后楚国来打我们,贵国就趁机出兵讨伐楚国啊。”蔡国特使有些愤怒,但是还不敢发火。

    “有这事吗?”

    “当然了,当时我就在旁边啊。”

    “那什么,请中行元帅。”

    没多久,中行寅来了。

    “中行元帅,你上次不说一旦楚国出兵,你们就攻打楚国吗?”特使看见中行寅,急忙说。

    “我,我说过吗?”中行寅开始抵赖。

    “说过啊,那时候我就在旁边啊。”

    “那,你弄错了。我那次是说,如果蔡国遭到楚国侵犯,我愿意帮你们去求情,实在不行,我出动我们家的兵力帮助你们。你想想啊,我怎么敢说出动晋国的军队呢。晋国军队出动,那只有范元帅才敢说啊。”中行寅说得自然,好像真是这么回事。

    “你,你——”蔡国特使气得说不出话来了,他一转身,走了。

    “哈哈哈哈……”身后,范鞅和中行寅放声大笑。

    蔡昭公傻眼了。

    “晋国人比楚国人更坏啊。”蔡昭公感慨,现在是被楚国人讨伐,被晋国人忽悠,活路在哪里?

    紧急会议。

    有人建议投降,实在不行就肉袒。

    “别肉袒了,肯定直接扔锅里了。”蔡昭公说。现在他头脑倒很清楚。

    有人建议逃跑。

    “跑,跑哪里去啊?”蔡昭公真是无路可逃。

    关键时刻,有人头脑清醒了。

    “我们为什么不向吴国求救呢?楚国最怕他们。”有人提出。

    “好。”蔡昭公又看到了希望。

    当晚,蔡昭公派出太子公子乾前往吴国求救。

    孙武妙计

    公子乾走的第二天,吴国人来了,谁?伍子胥。

    “哎呀妈呀,我儿子是飞过去的?怎么才走一天就把吴国人请来了?”蔡昭公又惊又喜,弄不明白。

    公子乾当然不会飞,因为吴国人根本不是他请来的,吴国人是自己找上门来的。

    当楚国讨伐蔡国的消息传到吴国之后,吴国人就召开了五人会议。哪五个人?吴王阖闾、阖闾的弟弟夫概、伍子胥、伯嚭、孙武。

    “看来,孙武的策略是对的,我们没有骚扰楚国,楚国的内部就出了问题。如今,楚国的属国都无法忍受而要公开背叛楚国,说明楚国已经国力衰弱了。现在,楚军包围了蔡国,我们是不是可以行动了?”吴王阖闾提出问题。

    “可以。”有人回答,谁?全部。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大王,我建议我们立即联络蔡国和唐国,联军讨伐楚国。这两个国家虽然没有战斗力,但是他们加入讨伐楚国的行列,对于楚国人的心理是沉重打击。”孙武提出建议,按照《孙子兵法》的原则。

    于是,伍子胥就这样来到了蔡国。

    “楚国人是强盗,晋国人是骗子,吴国大哥真是好人呐。”蔡昭公高兴得瞎猫碰上死耗子一般。

    唐、蔡两国纷纷响应,吴国准备出兵。

    怎样出兵?

    五人会议再次召开。

    “我建议围楚救蔡,我们直接攻打楚国,等楚军回来,我们再以逸待劳。”这是伍子胥的建议,也就是吴军出巢湖,过长江,自东向西攻击楚国本土。

    伍子胥的建议得到伯嚭的支持,吴王阖闾点点头。不过,他还是要听听另外两个人的想法。

    “这样太示弱了,我建议我们直扑蔡国,与楚军主力决战。”夫概是这个意见,他是一名猛将,喜欢直来直去。

    吴王闽间皱了皱眉头,问:“孙武孙先生,你看呢?”

    “我支持公子的意见。”孙武说。话音刚落,在座的另外四人都觉得出乎意料。

    “为什么?”伍子胥问。他觉得夫概的方案缺乏技术含量。

    “围楚救蔡,只能救蔡国。如果楚军不来与我们决战,而是固守遍池,我们就很被动。这是第一。目前已经是临近冬季,地里都没有了粮食,很难就食于敌。如果我们向东行进,一路山水不断,辎重运输困难,不等楚军来到,我们就会因补给不足而撤军。再来看公子的方案,如果我们直扑蔡国,就是逼迫楚军与我们决战,这样就能歼灭楚军主力;此外,我们可以走北线,沿淮河进入蔡国,这样,我们的粮食辎重就可以由船运解决,就没有了后顾之忧。所以,走淮河,由蔡国攻击楚国是更好的路线。”孙武一番话,说得清清楚楚。

    “哇噻!”在座的人都恍然大悟。

    沈尹戌妙计

    秋天楚国攻打蔡国,冬天,吴国就出兵攻打楚国。

    吴军多少人?精兵三万。

    《左传》记载:“冬,蔡侯、吴子、唐侯伐楚,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

    吴军北上,然后沿淮河向西,直到淮河口(今河南潢州西北)弃舟登陆,这时候已经是蔡国境内,而船只顺淮河而下,再运粮沿淮河而上。

    吴军登陆,会合蔡国军队,而唐国军队随后赶到。

    楚军统帅是囊瓦,听说吴军到来,二话没说,撤。

    楚军一口气撤到了豫章(今湖北省安陆县),然后渡过汉水,沿汉水西岸隔江布防。

    吴军不依不饶,翻越大别山,挺进到汉水东岸,与楚军隔江相望。

    囊瓦这时候很后悔,跟吴国人打仗,从来没有打赢过,而且从来没有全身而退过。原本以为吴国人已经变成了爱好和平的人民,谁知道这次竟然又来了。早知道他们会来,就不打蔡国了。

    到这个时候,进攻是绝对不敢的,想都不敢想。撤退呢?现在已经是自家的地盘了,还往哪里撤?再说了,如果把汉水让给了吴军,后面更是无险可守。

    怎么办?囊瓦这叫一个愁,自从当上令尹之后,还没有这么愁过。

    还好,楚军中还有一个有点想法的人,谁?司马沈尹戌。

    “令尹,准备怎么办?”沈尹戌来找囊瓦。

    “怎、怎么办?还能怎么办?据险死守,等吴军没有粮食了,自己撤退。”囊瓦说。他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恐怕不行,吴国现在用淮河运粮,估计等他们撤军,要到明年秋天了。”

    “那,那怎么办?”囊瓦倒真没有想到这一点,更加傻眼。

    “我有一个办法,吴军主力都在汉水对面,令尹在这里拖着他们。我率领本部人马从汉水上游,绕道随地过汉水,然后包抄到淮河口,烧掉他们的运粮船。随后占据大别山的大隧、直辕、冥阨三个关口,断绝吴军回蔡国的道路。这样,吴军无粮,并且没有归路,一定军心大乱。然后,令尹渡过汉水,我则率部从背面杀来,两面夹击,一定大败吴国人。”沈尹戌的主意很正,并且很有可操性。

    “好主意,就这样。”囊瓦喜出望外,命令沈尹戌立即出发。

    现在,楚国人要反客为主了。

    可是,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如果您喜欢,请把《说春秋之五·吴越兴亡》,方便以后阅读说春秋之五·吴越兴亡第一八五章 一件皮衣引发的战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说春秋之五·吴越兴亡第一八五章 一件皮衣引发的战争并对说春秋之五·吴越兴亡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