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可以说,孔明的使命已经基本完成,一如所料,吴国大军终于出师了。
这日,孔明辞别了孙权,随后搭乘上一艘兵船。
同舟的全都是赶赴前线的将士,程普、鲁肃二将也在其中。
程普向来与大都督周瑜关系不睦,此次出师他也心存异议,不过此刻他却一连声地夸赞起周瑜来。
“要说起来啊,他年纪虽轻,却是个可畏的人哪!今天早上在江岸边出征仪式上,站在将台上向三军发布军令时的威严气势,真可谓堂哉皇哉!我对犬子程咨也是这么说的,我东吴出了个绝世英才啊!”
鲁肃在一旁附和道:“是啊!他呀青年时代完全一副风流才子的样子,想不到竟是外柔内刚。此次领军出阵,愈加能显出其英雄本性来哪!”
程普连连点头,继续说道:“我等一直以来对周都督缺乏深致认识,从今往后,尽管我年岁比他大,实战经验也比他丰富,但没得说的,我一定对周都督尽忠尽节,唯都督之命是听。——说出来真惭愧,出师之前,我专门拜会了周都督,向他表示我一片真心,为以前心里的芥蒂向他谢罪哩!”程普说着,依旧显得很忏悔的样子。
孔明站在二人身旁,但他一语不发,没有插一句话,只是独自倚在船舷,徜恍迷离地望着舷外的江水和天空。
往上游去大约七八十里处,大小兵船如蚁萃螽集,浩浩荡荡地铺散开去。沿江岸各处构筑起了水寨,周瑜在居中的位置处,选了个背靠西山的地方作为水陆两路的总指挥部。只见前后左右,寨子、栅门林立,连绵五十余里;旌旗翻卷,遮蔽了半边天日。
“听说孔明好像随后也要来……”周瑜在帐中一见鲁肃立即迫不及待地问道,“谁可替我前去迎接他?”
“要请他来这里么?”
“是的。”
“那么,就不必再找别人了,我去就是。”
鲁肃说罢,即刻赶往江对岸的寨子,陪伴正在休息的孔明往这边过来。
周瑜同孔明闲聊了一会儿,末了一本正经说道:“嗯,我有事情要向先生请教哩。”
“什么事?”
“关于白马、官渡之战①。”
“那是袁绍与曹操的决战吧?都督为何求教于我?”
“哎——先生饱读兵书,腹藏奇谋,依先生之见,曹操以寡兵而大胜袁绍,究竟原因何在?请详细为我一解。”
“士气、用兵之神速,曹操与袁绍皆有差异,最重要的是,曹军以奇兵偷袭袁军位于乌巢的粮仓,将其付之一炬,此乃曹操取得大捷的决定性原因。”
“不错!”周瑜情不自禁高兴地以手击膝赞道。“先生也是这样看?我以为此举即是官渡之战的胜负转折点。想一想,如今曹操总兵力八十三万,而我军实际人数只有三万,当年的曹操已然位置一变,占据绝对的优势,想要击破曹军,我们也可以断阻他的兵粮运送之道,如此方为上策。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曹军的囤粮之地在何处探明了么?”
“我已经派探子探得消息,说是曹操的兵粮全部囤于聚铁山。先生自幼居荆州,对荆州地理定了如指掌,今为了击破曹军,我愿借先生敢死之兵千余骑,趁夜深入曹军腹地,将其粮仓化作灰烬,如何?除了先生,恐再无人能够完成此壮举了!”
孔明立即明白了:这一定是周瑜想借敌人之手,加害于自己而想出来的计策。
可是——孔明却欣然同意了:
“遵命!”
约定了当晚出发,孔明便告辞离去。
一旁的鲁肃似乎感觉有些两难,便悄悄尾随孔明前往他暂住的寨子。
孔明一回到寨子,立即披挂上铁甲、佩带好长剑,全副武装,只等夜色降临了。
鲁肃偷偷窥视了一阵,实在忍不住,便现身出来,带着同情的口吻向孔明发问:“今夜出击,先生是怀着必胜的信念前往,还是觉得自己倒霉不得不去赴死?”
孔明含笑答道:“说出来有点大言不惭,我孔明不论是水上的船战、马上的骑兵战,还是轮车战车的混战、步卒铳手的荒野战,其战法之妙没有我不精通的,我怎么会抱着赴死之心出战哩?”
“可是,以曹操这样精明的人,对于全军生命之地的粮仓绝不可能粗心大意。率领少数人马潜入粮仓,无异于自投绝地啊!”
“那是足下抑或是周都督才如此吧。你二人加在一起,才抵得上我孔明一人之才能嘛。”
“你说二人才抵得上你一人,究竟是何意?”
“我常常听到东吴人骄傲地自诩道:陆战有鲁肃,水战有周瑜。恕我失礼说一句,擅长陆战的足下你对于水战可是一窍不通,而以水战闻名的周都督阁下对于陆战也完全是个门外汉,一无所长。我想,必须智勇兼备,水战陆战同样擅场,方可被称作真正的一代名将!这个精通,那个不擅长,不就如同只有一个轮子的战车么?”
“哦?如此狂言可不像是先生你说出来的啊!我鲁肃倒也罢了,可是你说周都督是个半吊子的将才,这可是我近来所听到的最无稽、最过分的话了!”
“眼前事实便在,你试想一下不就明白了?借兵千骑,让我孔明率之前往聚铁山烧毁曹军的粮仓,这种考虑自身便是完全不懂得陆战的明证。只要我孔明今夜一死,周都督的昏愚之名恐怕也就立刻传遍天下了!”
鲁肃大惊失色,慌忙告辞,随即赶往周瑜帐中,将刚才的一番对话一五一十转告周瑜。
话说周瑜也是个意气用事之人,激情时常占理智上风。此刻听鲁肃叙述了孔明的一席话,立时改变了主意:“什么?!孔明竟然说我周瑜是个对陆战一窍不通的愚夫?只是个半吊子的将才?……那好!烦你再去孔明处一趟,让他不必出师了。今夜偷袭由我自己领兵亲往,我一定一把火将曹军粮仓烧成一片灰烬让他孔明瞧瞧!”
出其不意受孔明言语之辱,使得周瑜突发意气,决心拿出点本事让孔明见识见识。他立即向麾下将士发出夜袭的命令,兵数也增至五千,随着夜幕渐渐降临做好了出师的准备。
再说孔明从鲁肃口中听到此讯息,发出一声冷笑:“五千也好,八千也罢,派多少人马前去都将成为曹操刀下冤魂,说不定主将也会被他生擒。周都督为东吴的至宝,绝不可看着他招致如此下场。足下乃都督心腹好友,还望将利害好好说与他听,万万不可逞一时之意气啊!”
最后,孔明又再三嘱咐鲁肃:“只要东吴与我家主公刘豫州真心一体抗击曹操,何愁大业不成!矛盾对立、内争以至相互猜忌,则必为曹操乘隙而入。况且此次出师选择陆战为首役也甚为不妥,不利于激发吴军士气。宜发挥我江上战船的优势,首役一决雌雄,挫敌锐气之后,方可伺机再寻陆战之良机。”
四下暮色苍茫。
周瑜唤人牵来战马。五千兵士已经在薄暮中整装待发,只等周瑜一声令下。
就在此时,鲁肃驱马来到,将孔明的话报告给周瑜。
周瑜侧着耳朵仔细听罢,叹息一声:“啊,我周瑜之才终究不及孔明哪!”他急忙下令取消夜袭,彻底放弃了奇袭聚铁山的念头。
周瑜自然不是一个愚钝的统帅,奇袭计划本身充满了危险,即便孔明不说,他心里也是清楚得很。
然而,当晚的出师算是取消了,但出于对对方睿智的忌惮,周瑜对孔明的加害之意却并没有消除,甚至变得愈强烈、愈阴险。
——日后还会有机会的!
想必周瑜的心里一定在如此暗暗发誓。
就在情势倏变、一抹凶云渐渐笼罩在孔明身上的同时,位于江夏的刘备则在刘琦兵马的保护下,连同麾下所剩将士从江夏转移到了夏口。
刘备几乎每日都要登上樊口的山丘,口中念念有词道:“不知孔明那里如何了?”孔明自去后音讯全无,刘备只得将无尽的忧思寄情于滚滚的长江水。
他将充满不安的眸子凝视着江南的白云,心里默默念叨:“东吴的态度到底如何?”
近日,一艘前往东吴打探消息的船归帆而来,给刘备带来了这样一个消息:
“东吴马上就要向曹军开战了!数千兵船舳舻相继,连绵数里,正向上游溯流而去。此外,在三江江岸一带,也构筑起前所未有的水寨。至于北岸的形势,丞相曹操率领近百万大军陆续从江陵、荆州开拔,水陆并进,黑压压的兵马不分昼夜地向南移动哩!”
刘备不等听完,便已欢欣异常,脸上泛起团团血色:“太好了,我计已成矣!”
本来,刘备的性格并不是那种喜怒形于色的人,即使遇到什么大事,他也轻易不会欢喜雀跃。有时候,他会莫名其妙愣怔怔地盯着半空中,说不清楚到底是高兴还是不高兴,连他身边的近侍也弄得很是无趣,不敢多问。
然而此刻,刘备似乎是真心的欢喜雀跃了。
他立即召集臣下来到夏口城楼,开口对众人说道:“如今东吴已经起兵,可是孔明先生却依旧毫无讯息。不知谁可为我下江南探视东吴的兵阵,顺便打探一下孔明是否平安?”
糜竺自告奋勇道:“不才愿往。”
“爱卿愿意走一趟么?”
刘备暗想:正合我意也。
说起糜竺,此人倒是不乏外交才能,而且足智多谋,临机能断。他出生于山东,家里乃郯城首屈一指的富商。说来话长,还在刘备于广陵(今江苏扬州)一带揭竿而起打出“刘备”大旗的时候,兵少将匮,又没有钱粮,正是极度困难之时,这个富商之子却认定他将来前途无量,于是不仅拿出钱财充当兵饷,甚至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做夫人。自那以后,糜竺就担任刘备的财政大臣一直至今,在刘备麾下也算得上是个特殊人才。
“爱卿若去,则绝无差池。那就拜托了!”刘备甚是放心地同意。
糜竺领命之后,便立即备妥一艘小船,装上薰酒、羊肉、茶以及其他礼物,满满一船,然后顺江而下。
来到吴军扎阵的江岸边,对担任护寨的小将诉说了原委,随即被领去主帐,同周瑜会面。
“这可是极其恳切的军中慰问哩!”周瑜高兴地接受了礼物,并设宴款待糜竺。
“请足下向刘豫州公代致问候!”
周瑜客客气气地说道,可是对于孔明却故意只字不提。
翌日、又翌日,二人会谈不下两三回,可是周瑜每次都竭力回避提及孔明。
到了第三天早上,糜竺前去辞行。
此时周瑜才突然说道:“孔明先生现也在我军中哩。我想,如要讨伐曹操,还须请刘豫州也一并加入,共商大计。若是刘豫州肯亲临此地面会,就太好不过了!”
糜竺心里一惊,只得随便敷衍两句:“不知都督所说何为,不过,我一定会将都督的意思转告我家主公。”
糜竺辞别之后,鲁肃不解地问周瑜:“为何请刘玄德来阵中?”
周瑜只轻描淡写地答道:“自然是为了杀他!”
在周瑜心目中,他有一种坚信:除掉孔明、杀死刘备,都是为了东吴的将来。就这一点而言,鲁肃与他的想法显然是背道而驰,只是与曹操大战未开,己方内部首脑若先已有了纷争,说起来不是什么好兆头,事情的去就自然是由大都督定夺,故此他也不便表示强烈的反对,只是含糊其辞地说道:“这又何苦哩?”
在夏口的刘备,从归来的糜竺嘴里听说了事情原委。
“如此,我就亲自去吴军中走一遭罢!”
刘备立即拿定主意,并吩咐准备好船只。
关羽等重臣全都反对刘备的轻率举动:“从糜竺去了一趟却不让他见孔明这点来看,周瑜的真心实在令人生疑。不如言辞恳切写封书与周瑜,再探探情势为好。”
刘备却不听众人的劝谏,并且撂下一句:“孔明先生出使东吴好不容易促成我两家同盟,如今若是我不去,岂不是有违结盟的本意和信义么?我只有以信义为重,相信他也如我一样。”
随后命令赵云和张飞等留守家里,只带了关羽一员大将一同前往,同船的随员仅二十余人。
很快船至吴中军。江岸的守卫部队立即报告周瑜。
果然来了!
——周瑜满心窃喜,随即问守卫的兵士:“刘玄德带了多少兵马来?”
“随员仅二十余名。”
“什么?二十余人?!”
周瑜笑了,心中暗想:我事将成也!
旋即,刘备一行人在兵士引领下进了中军营门。周瑜走出营帐,互致宾主之礼后,迎入帐中,将刘备请至上座落座。
“初次相见,我便是刘备刘玄德。将军之威名不仅在南方,远在北方也是如雷贯耳,早有所闻,今日终得一见,幸甚幸甚!”刘备向周瑜拱手作揖说道。
“哦不,不!区区不才,何足挂齿,倒是在下久已仰慕刘皇叔之英名呀!只可惜如今是在军中,没什么可款待的。”
于是便在帐中支起酒宴,重礼厚遇,自然不在话下。
一直到此时为止,孔明都被蒙在鼓里,一点也不知道。忽听得江岸的兵士说起,今日宾客乃是从江夏而来的刘皇叔,孔明方才愕然:
“啊?!”
孔明急急地往周瑜的中军营帐疾走而去。到了营帐外,他停住了脚步,蹑手蹑脚地朝里面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