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经济政策的建议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姚余栋 本章:一、关于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经济政策的建议

    对2001年我国经济政策的建议

    2001年是进入实施“十五”计划和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年。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几年来我国政府坚定不移地实行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2001年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健康增长,为2002年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压倒一切的目标,是解决我国所有经济和社会矛盾的前提。在面临多方挑战的情况下,能否保持我国经济在今后几年的持续稳定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政策的走向、力度和毅力。

    过去20多年,我国经济在健康发展中也有惊涛骇浪。朱镕基总理已明确指出要“知难而进”,我国政府已经和正在采取坚决有力的应对措施。从趋势上看,我国外需减弱的不利影响还将持续,短期内国民经济强劲增长的可能性不大,保持经济继续高速增长须宏观政策的长期支持。我完全赞同我国政府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扩大内需为手段、以经济改革为动力的政策方向。我大胆建议,2002年,我国经济工作的十六字方针是:“坚定从容,打持久战;两军相逢,勇者必胜”。2002年,尽管世界经济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预计,美国经济从衰退中开始复苏,世界经济增势仍缓慢。我国外贸出口不振,但国内需求继续上扬,利用外资规模和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在相当大程度上抵消了外需的下滑。2002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全年GDP增速约为7%。

    对2002年宏观经济形式预期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2001年经济政策的主基调。若该政策2002年继续执行,我从总需求方面对我国经济2002年走势作出预期。

    (一)国内消费继续保持增长,后劲不足。2002年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实际增长低于收入实际增长,而且由于收入差别拉大,使城乡消费反差明显。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完善阶段,人们对未来支出增大的预期较强。

    消费需求的增长不仅与居民持久收入水平有关,而且与居民财富积累的理想值有很大关系。当居民面临未来不确定时,预防性财富的理想值必然变高。在未达到财富的理想值时,储蓄意愿是刚性的。强劲的储蓄意愿必将削弱边际消费倾向,同时导致大量货币沉淀下来。在消费方面,国内居民消费会有“流动性不足”的困难。

    (二)出口形势严峻,可能会出现贸易逆差。对我国进出口的分析离不开对2002年世界经济发展走向的判断。在没有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日本经济的结构调整是艰难的、缓慢的和有倒退风险的;东亚经济的复苏将趋缓;欧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可阻挡,经济改革有所成效。但在过去几年,经济增长快时改革力度不够大,欧盟重新出现的高失业率将会给改革和一体化带来压力。在国际货币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欧元具有积极意义。在我看来,美国从1983年到2001年是新旧经济的转轨阶段(1990~1992年的短暂衰退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失误造成的),信息产业的投资收益在转轨阶段的不确定性大,还不是“新经济”。美国经济的大减速和可能的衰退,有利于其改善国际收支平衡。2002年欧元的流通给美元的调整带来不确定性,美元的走向不会大幅度贬值。

    从2001年美国经济引发的世界经济下滑中可以看出,美国经济状况已成为目前和今后我国经济最重要的外部因素。2001年以来美联储连续10次降低利率,表现出美联储利用利率手段刺激经济复苏的坚定决心。但利率的一步步下调,“流动性陷阱”效应增大。美国政府的财政刺激计划有一定作用,美国经济的重振是可以预期的。预计2002年美国经济开始复苏,2003年彻底走出低谷。这意味着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今后两年内都较弱,扩大内需的持久度加大。

    (三)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强劲,长期国债发行增长有难度。1998年以来,在外需减弱的大背景下,增势强劲的投资部分弥补了外需的不足,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占大头,集体投资增长占中头,社会和个体投资增长占小头。由于我国实际利率因前期通货紧缩而过高,个体投资增长受到抑制。

    从投资方面看,一方面国家的投资力度不减;另一方面,民间社会投资经过这几年的持续调整,已经进入平稳回升时期。如果通货紧缩的后继效应有根本改变,企业赢利空间增大,民间投资增长幅度可能明显提高。

    2002年国际资本市场别无选择,只有看好中国市场,特别是中国加入tO带来的商业机会,纷纷寻求在华投资机会。外资继续增长,这将是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四)价格上升的压力减弱。2002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和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微涨。从发展趋势上看,2002年导致物价走低的因素仍主要是市场需求不振,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物价低迷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扭转,价格上升的压力不高。

    2002年经济政策建议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预测,2002年,我国经济将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特别是:有效需求持续增长还具有不确定性,居民储蓄倾向增强,消费行为遇到“流动性不足”的限制;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找工作难度加大,实际失业率上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还不够强劲;银行贷款额度增速减慢;我国出口增长速度下降,可能遭遇更大的困难。为此,有必要及时调整2002年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在具体操作上,我以自己所学和有限的经验,提出以下10点经济政策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第一,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国的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左右,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大量的公共设施建设投资失误的风险小,投资的社会收益有把握。国债/GDP的比例目前还不高,即使达到100%也不怕;我国利率尚未放开,“财政挤出”效应不明显。现在不大手笔花钱搞基建,比如开修京沪高速铁路,更待何时?随着中国经济水准提高,今后干这些项目就会贵得多。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是一场及时的好雨,还有开发大西部。我国有钱(居民储蓄率高),有好项目,即使世界经济衰退,心里也不慌。

    第二,货币政策迅速由稳健转为适度积极。我国目前实行的货币政策导致实际利率过高,严重抑制了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社会民间投资增长有效启动是积极财政政策的目的,货币政策要配合。低的实际利率不一定启动投资,像美国经济目前的困境一样。但较实际利率一定压制投资。实际利率过高主要是由于过去三年的通货紧缩和2001年物价回升乏力造成的。中国人民银行在贷款利率下调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应大幅度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实际利率,为社会民间投资的启动和增长奠定基础。在“高通货膨胀-低实际利率-高经济增长”和“通货紧缩-高实际利率-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应该宁冒前者的风险而回避后者的风险。我国已经成功地治理了1993年的高通货膨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所以,我们应当有信心反高通货膨胀。

    中国人民银行应继续充分发挥公开市场操作灵活及时的特点,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但是,公开市场操作在中国国情下效能有限。货币政策执行一定要适合我国国情,不能模仿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政策工具。

    第三,在坚持人民币币值长期稳定的条件下,根据市场,加大人民币市场浮动范围。1994年后,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系。目前,我国经济受到外部冲击,出口下降,有必要调整国内价格。而汇率在外汇市场上波动也是一种便宜和重要货币调整方式。

    第四,坚定不移地继续拉动内需,打持久战。教育、家电、住房、汽车和旅游消费仍将是中国内需扩大的主要来源。特别是教育,是我国老百姓潜在消费支出的“大漏洞”。抓教育消费,一抓就灵。对公务员大幅加薪和实现职工带薪休假是可行的。从长远看,增加农民收入,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中小城市来,是保证消费持续增长的重中之重。当前应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小城镇建设,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第五,千方百计地扩大外贸出口,打坚韧战,熬过寒冬,等待美国和世界经济复苏。“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当前,保证对出口创汇多、信誉好的企业及时足额退税。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和出口地区的多元化,加入tO将是一个大促进。

    第六,坚定不移地整顿国内市场秩序,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大力促进国内地区间的贸易增长,建设一个整合有序的国内大市场。(根据我的研究工作,我国地区之间的贸易不畅通,是全国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盟国家间的贸易增大导致欧盟各国收入迅速趋同。)国内市场整合和开发大西部是我国解决地区收入差距拉大的两个法宝,是扩大内需的长远之路。上海经济已起飞,通过打通全国市场经脉,扩大上海经济对全国的辐射作用,这将有战略意义。

    第七,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同时下大力气,加速发展中小企业,为乡镇企业解困。国有企业改革和中小企业发展都应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没有企业制度创新,其他的一切都是不稳固的。乡镇企业因其制度上的缺陷,近几年发展速度不快,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在取得三年脱困的基础上,继续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主攻方向。而且,所有企业都应尽力创造就业机会,协助政府积极实施和扩大再就业工程。

    第八,劳动力市场改革比金融体制改革容易而且也安全得多,应把我国劳动力市场改革放到空前的战略高度,逐步和稳妥地取消户籍制度。我国失业率各地区不平衡,让劳动力在全国较自由地流动起来,有助于总体降低全国就业压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提高这部分农民收入,从而长期地扩大内需的治本之道。在进一步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长期来看,城市居民的生活要靠工作来保证,寻找工作是要作出努力的,若福利过头,将降低找工作的积极性(这在欧盟很普遍)。中国收入最低的还是农民,要为农民进城工作创造有利条件。目前金融改革吸引我国经济学界过多的注意力,以至于对劳动力市场改革关注和研究不足。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劳动力和人力资本是中国的绝对优势。经济学界若对怎样改革和建设一个世界一流的劳动力市场多作研究,我相信,其投资收益将是最大的。

    第九,金融体制改革要稳中求进,不要着急。中国的金融体系不能以银行为主,必须以健全的资本市场为主,才能对世界经济和技术革命性创新作出灵活反应,进行及时的经济结构调整,日本经济结构因对信息技术反应迟钝而停滞的教训对我们太深了。世界金融体系尚不健全,我国短期内不可能开放资本账户,四大国有银行转出的坏账要在10年内消化,不能一蹴而就。从2001年年中股市大跌可以看出,我国股市很脆弱,并存在泡沫的可能,有待继续发育和健全。创业板应早推出,通过“从干中学”逐步积累经验,但要高门槛。

    第十,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证明,改革是克服经济困难的根本动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基本确立的今天,应开始研究和设计“先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蓝图。根据江泽民主席提出的“三个代表”精神,我国应把建设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下一个经济改革目标。经济改革的目标从来都甚为重要。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实现我国第一步战略目标提供了经济制度保障;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我国基本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提供了经济制度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邓小平指出,第三步比前两步实现起来难得多。我恳切希望,我在一篇短文中提出的所谓“学习经济”思想,能对“先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目标的设计有所帮助。

    <hr />

    注释: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燃中国梦想》,方便以后阅读重燃中国梦想一、关于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经济政策的建议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燃中国梦想一、关于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经济政策的建议并对重燃中国梦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