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对于从事农业问题研究的温铁军来说,是一块有着特殊记忆的土地。
温铁军称自己是一位彻头彻尾的实践者。1985年,温铁军组织记者团骑着摩托车沿着黄河做社会发展问题考察,行程2万多公里,把西部看了个够。后来温铁军在回忆这段繁忙的经历时,坦言“一生之中有这样一次经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看到了西部孕育着巨大的能量。
就在温铁军沿黄河考察的时候,广州西部会议召开了,中国梯度理论也已提出。
“梯度理论”认为,沿海加工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当地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成本提高,资本自动由东向西转移。梯度理论确定后,成了中国改革开放15年来主要的指导思想。
温铁军对梯度理论持保留意见。在他看来,中国的发展战略如果只是沿海一条边,就好比是有弓架而没有弦。中国至少应该在沿海一条边发展的同时,形成内地发展的一条线,或者沿长江或者沿黄河,就可以实现东西部综合发展的思路。
但是温铁军对西部开放价值的强调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温铁军考察回来,沿海经济的迅速增长已把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中国东部,西部投入的力度显著不足,从而使梯度理论在中国未能显示效果。虽然确有少数资本向西部转移,但是,代之而起的是西气东输、西电东输、西油东输、西煤东运、西矿东运和进一步大规模的“西人东流”。
1993年中央提出八七攻坚战略,把解决西部地区为主的7000万贫困人口的扶贫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人们希望以开发式扶贫方式带动西部经济发展。而温铁军看到,此时正是房地产、期货、股票证券热三大投机一起上的时候,“在此情况下,西部贫困地区急于追求增长,急于求富的心态,造成一部分本应用于西部资源开发的扶贫资金,被转化为投机资金,进入股市、房地产市场,结果是‘瞎’了一部分项目,很多项目在西部表现不好”。等到西部真正开始投资上项目时,中央已经开始财政紧缩了。开发式扶贫操作上的不成功使西部又一次失去发展机会。
温铁军说过:“中国国情可不是说着玩的。”他在对西部的调查中发现,人们普遍认为的西部拥有20%~30%的人口,集中了70%的资源,东部70%左右的人口,资源只占20%~30%的说法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实际上西部地区之所以人均收入低,资源富集但人口稀少,是因为西部的知识精英及大量的劳动力都跑到东部去了,东部地区把所有的资源都转化为资本,而西部资源仍然处于自然状态。
西部是资本高度短缺区,财政大部分亏损,银行大部分都是贷差行,贷款大于存款,投资成了问题。在温铁军看来,东西收入之差、资源之差、人口之差都只是现象,因为它都是可以流动的。真正本质意义的差别是资本量之差。而如何调整现行体制,促使资金能够流向西部,是开发西部的关键之所在。但同时,温铁军也知道,如果没有体制上相对的优势,资本是流不到西部的。
温铁军看到,东部在整个资源转化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解决好初始产权问题,因此造成社会严重不公,随后出现人们收入分配上的不平等。而在西部开发过程中并没有吸取东部的教训,人们只强调开发、投资、上项目,绝没有提到西部资源向资本转化过程中,如何形成更为合理的体制,避免东部已经发生的问题。
他认为,西部不合理的安排在于西部的大量地下资源,如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等西部所富集的资源是垄断的。西部的调整在于资源向资本转化的过程中的开发权利,是一个资源转化权利的调整。只有调整到位,才能激发西部地方的积极性和潜在活力。
对西部极为了解的温铁军提出在西部开发中,农村经济发展是它的重头戏,而水、土、人三个方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他倡导一种中国式的开发方式。在他看来,中国有2亿多绝对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如果西线工程启动,应把劳动力用起来,尽可能少用大规模上机械的方式,同时可以把大量库存积压的消费品调到工地上,允许上工地的劳动力带家属,干一天活给三口人的粮、油、布等基本消费品。沿着工程线,无论是公路,铁路还是水利工程,沿线会自然形成居落或村落,甚至形成城镇,在工程上劳动一年可授地一亩或三亩,干三年授地十亩,三口之家就安居下来了。这至少能将劳动资源变成西部开发的资本,同时也解决了库存积压矛盾和整个消费品工业启动不了的矛盾。
温铁军强调,西部开发不是一个简单的投资问题,而是如何综合调整我们的资源、人口比例关系,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