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张启元 本章:第十三章

    周建明回到住地,已经快八点了。

    司机到餐厅打招呼去了,让给他做点晚餐。其实他一点也不想吃,天气太热没有胃口,心里窝火,堵得慌,也不想吃。他从来没有开过这么窝囊的会,四个议题有两个差不多给柳王明推翻了,有一个虽没推翻也给修改得面目全非了。

    虽说是书记碰头会,但市委十一个常委中五个正副书记,书记会统一了看法,常委们还能说什么。柳王明的专横拔扈,刘茂盛的转向,彭常青的昏庸,温俊铭的懦弱,在书记碰头会上都有充分的表现,而李树生在干部问题上似乎在让步。是他在市委核心层的地位开始动摇吗?还是他运用的策略?还是另有隐情?周建明有些看不懂。以他对李树生的了解,作为市委书记,李树生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对付柳王明的挑战。周建明认为,论才干,论能力,论实力,李树生都没有必要给柳王明让步,更不应该违背自己的意愿,屈从柳王明的跋扈。不管外面如何议论,省委还没宣布柳王明任职,你还是市委书记,你怕什么。柳王明有后台是真是假还不知道。就是有,也完全相信党的高级干部会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绝不至于放弃党性原则,而满足和迁就柳王明个人的私欲。关于市直单位几个班子的调整,周建明简直气得呕血。事先也是你李树生的意见,考察的结果,群众的呼声,也证明你对干部的看法是公道的、准确的,可一到讨论时,就不能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反而让柳王明的歪理站住了脚。一个地方党组织,在干部使用上,不能伸张正义,不能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不但危及事业,也毁了自己的威信。就说哪个财政局的项灵,当个副局长已经是满城风雨,还要提起来当局长,简直是茅厕不臭搅起来臭。原来根据李树生的想法,是考察两个人选,鉴于柳王明坚持要把项灵作为考察对象,李树生同意考察审计局主持工作的副局长李继舟和项灵两人。要论综合素质,项灵远不在李继舟同一个档次上。他是全国审计系统表彰的先进个人,劳动模范,以原则性强,业务精湛在全省审计系统数一数二。曾两次借调到国家审计署参加全国一些大型审计活动,并出色的完成任务。受到过朱镕基总理的接见。李继舟是西北财经大学的毕业生,父亲是大学教授,有良好家庭教养。主持审计局工作一年多来,各方面反映都很好。省审计厅两次商调李继舟,拟任厅综合处长。李树生说我们新阳注册审计师才一个,李继舟又德才兼备,我们自己要用,就留下来了。考虑李继舟综合素质,业务能力,特别是他作风正派,原则性强,在单位威信很高,凭他个人魅力足以推动工作,是个具有很强业务能力的专业干部。财政局目前的局势令人堪忧,如果让项灵任局长,从班子到下面的干部都不服气,很难统得起来。在考察中,一些中层干部公开说,项灵的主要特点是有“献身”精神,这样的形象,能领导好一个局的工作?书记碰头会上,周建明提出说,根据考察的情况,全面衡量两个考察对象的综合素质,我们部务会认为:李继舟是财政局长的最佳人选。说完这话,周建明考虑柳王明接受不了,又补充说,项灵从这次考察的情况看也不错,只是民主推荐的人少了一些。加上她没有主持过全面的工作,还看不出她全局的驾驭能力怎样,这个同志再锻炼一段还是很有潜力的。

    “财政局因为是我分管的,也是政府一个重要的职能部门。所以我要说说我的看法。”柳王明不等周建明的话说完,就接过话题。他两手往转椅扶手上一叉,身子朝椅背上靠过去,目光阴鸷地扫过在座的几位。

    “如果我没听错的话,你们组织部对项灵的考察,至少有几点是要肯定的:一是她工作表现是不错,这方面我们政府的同志可能有更多发言权。今年的预算拿出来最快,人大也非常满意,各方面反映是好的,这是我交给项灵的任务,要她自己牵头抓落实。过去每年人大会的报告,总是等财政预算盘子。今年财政收支形势非常好,六月份顺利完成了双过半任务,增幅在全省排在第二,项灵跑上跑下,做了大量的工作。一个女同志,不容易。第二,她是学财政的,业务素质不错,是科班出身。省财政厅厅长听过她几次汇报,见了我就夸项灵的业务能力。第三,你们也认为项灵是有培养前途的干部,既然这样,又为什么不放到局长的岗位上培养呢?驾驭全局能力,要在一个从未当过一把手的干部身上发现他的全局驾驭能力,那实在是形而上学。要一个从没当过市长的人具备驾驭全市工作的能力?不是笑话?现在干部是又多又少,多的是人数,少的是高素质、有培养前途的人选,尤其是女干部。组织部门每年都强调要注意培养女干部,这些都要落实在具体的日常的工作中。”

    “组织部的意见主要考虑是项灵在财政任副局长时间不长,担心她的驾驭能力,是不是服众?还有推荐的人不多,五十九人参加,项灵只得了九票,不到六分之一嘛!是不是这样,建明同志。”李树生接过柳王明的话说。

    “李书记,我们看干部不能完全以票取人,这样会毁了很多干部。组织部门这个观念不转变过来,会贻误我们的事业。现在各方面改革都在深入,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调整,很多客观真实的情况不是简单用票能反映出来的。比如,企业改制重组,要置换职工身份,要打破‘铁饭碗’,让职工下岗,减员增效。这时用得票多少去测评一个厂长经理的素质,去要求他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能得出正确的结论?那才怪嘞!”

    “我们始终认为项灵有培养前途,但安排在财政局任局长是不合适的。”周建明说的“不合适”,包括柳王明在内五位书记都听得懂。不过没有把她同柳王明的关系摆到桌面上来罢了。

    “我赞成项灵在财政局转正。财政工作很重要,从外面派个同志进去,要熟悉一段,适应一段。项灵一直在财政局工作,这段工作表现也不错,考察中也没有反映什么实质性的问题。如果让项灵调出,李继舟任财政局长,会弄得两个人、两个单位都要适应一段,弄不好会耽误两个单位的工作,那样就两败俱伤。”刘茂盛看到了柳王明示意的目光后,说了这一席话。

    “当家理财是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管事要管人。我看还是尊重政府领导的意见。”彭常青看看手表,已经七点多钟了,他肚子里早就“咕咕”地响,室内的空气也有些闷,他对书记们在一个局长的安排上这样较劲不太理解,想早点结束这个马拉松式的碰头会,于是,就心不在焉地表态。

    “我觉得应尊重组织部考察的意见。项灵当副局长的时间不长,再锻炼一段是可以的。一下子就提起来当局长,特别是财政局这样重要的部门,我不是很有底。”温俊铭知道,完全是因为她同柳王明有不正当关系,才有项灵当局长的动议。这样安排干部太荒唐,即使要提拔也不宜放在财政局。他知道说出这样的意见会让柳王明太难堪,但他觉得柳王明这样做十分无聊,太肆无忌惮了,简直就不把市委放在眼里,利用组织名义作为自己谋私“合法”的手段。项灵算什么?不过同你柳王明上过床,不到两年就从一个预算科长当上了局长。还有什么干部政策,还有什么公道可言。

    “你们是站着说话腰不痛。”柳王明把面前的茶杯重重的往桌上一放,火气明显是对着温俊铭来的。

    “花钱容易聚钱难。今年财政这个好形势来得不容易。现在都在抓发展,哪项发展离得开钱?你们说哪个方面不在要钱?除了我这个当市长的外,哪个要钱都简单,拿起笔来写报告。可我怎么办?作为一个市长,一个财政局长的人选都作不了主,今后完成财政收入计划我也不管了。李书记,你定吧。”柳王明的脸有些发紫,眼晕更黑了。

    “大家有什么意见都可以发表,老柳,你不要激动嘛,让大家把话说完,干部问题,大家讨论透一些有好处,这个关要大家共同来把。”李树生的话,声音不大,不紧不慢,极有分量和威慑力。

    李树生接着说,“组织部的意见也不是没有道理,‘重公认’嘛。项灵得票只有六分之一。财政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综合反映,财政收入取决于经济发展,靠哪个人抓收入是抓不出来的。大家抓好各方面的工作,最后都会反应在财政增收上。财政局长人选充分考虑政府的意见也应该,但干部标准应是一致的。当然,考察结果也没有反映项灵担任财政局长有什么问题,我看就原则上同意,提请常委会再讨论。”按正常情况看,李树生是决不会拍板让项灵当财政局长的。但这次他同意了,温俊铭和周建明的意见是对的。所以,他先要肯定他们的观点。

    “另外,组织部考察,李继舟同志表现不错,我们不能亏待了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同志。我提议李继舟同志也作为审计局长人选提请常委会讨论,大家看怎么样?”

    书记们都表示赞成。

    后面关于民政局长、检察长和纪委副书记的安排就更是让周建明感到愤怒。对于汤占海任局长的提议,柳王明则完全是另一个标准。老汤虽然没有获得过半数的推荐票,但这要具体分析。他转业后来到民政局,分管办公室,长时间在下面蹲点。因为管机关的经费、后勤,环境卫生,批评过不少干部。有个干部到北京出差,让老汤审查报销旅差费。老汤不审则已,一审就较真起来。查出了里面夹带了两张前七个月的出租车发票,还在机关全体党员组织生活会上,当面批评这位干部。这样的事倒退三十年是很正常的,而在今天就让人大跌眼镜了。甚至机关不少干部都认为老汤有点过分了,太不会做人了。反而弄得老汤里外不是人。还有,老汤长时间泡在农村扶贫点上,机关干部一个月难得见上几面。他失去一些推荐票是正常又不正常。就是失票,也证明老汤是个好干部,证明他的原则性、事业心强,证明老汤该重用。

    “我不这样认为,一个领导干部,在一个单位工作几年,总共才不过三十几个人参加推荐,得不到半数赞成,那就要考虑是否能提拔。我看你们的考察材料写得不客观。老汤蹲点的那个村遭灾,他能解决农民的灾后自救?那是市政府关心嘛,安排了经费,拨了物资,靠他能解决问题?认定干部政绩要实事求实。不能随便下结论。”柳王明否决了汤占海任局长的意见,还狠狠地敲打了一下组织部,当然是朝周建明来的。

    “民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直接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大头在农村。我个人认为,要选一个熟悉农村工作、对农民有深厚感情,愿意做过细工作的同志来担任。可以考虑从现有的县区长中选一个同志。”说完,柳王明的眼光向着对面的刘茂盛。

    周建明从他们的眼神交流中可以断定,书记碰头会之前,柳王明一定同刘茂盛有过详细的方案。

    “我个人有个不成熟的意见,按照柳市长的思路,我赞成从县里找个同志来担任民政局长。在大多数人的眼光中,民政局是个好单位。县里的同志长期在一线工作,很辛苦。安排到大家认为好一点的单位,对他们的工作是一种肯定,作为组织上也体现对他们的关心。具体人选嘛,我倒认为云坊县的朱春平比较合适,工作比较细,又熟悉农村工作,这个人最大特点是有爱民之心。论资历,当过两个县的副书记,县长也当了近两年。”

    自然,由于充分准备,书记碰头会上柳王明得到了他想要的大部分成果。项灵、朱春平分别列上了财政局长、民政局长人选。李继舟算是搭车,成了审计局长人选。准备提请即将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上讨论。让周建明弄不大明白的是哪个朱春平,是什么时候同柳王明挂上了钩。据周建明掌握的信息,说朱春平曾经专门跟踪过市委领导的行踪,然后向柳王明汇报。虽然还没得到证实,但从柳王明力主他到民政局当局长的情形,看得出他们关系不一般。纪委两个副书记的人选,是个平衡的结果。内部提拔了一个审理室主任,调了市政府法制办主任到纪委任副书记,是政府办公室主任王道广的哥们,自然是王道广推荐的。政府办公室的同志反映,王道广是柳王明的管家,这个法制办主任算是王道广肚子里的蛔虫。柳王明在家,由王道广牵头,七八个人常常围坐在柳王明家里,或是议论市里的一些重大决策在市民中的反映,或是把民间对时政的看法向柳王明报告,包括对市里领导的议论,或是社会上对市委、市政府一些职能部门领导的反映。他们常常以民意代表的身份影响柳王明的观点。柳王明很相信他们,也依靠他们去扩大自己的影响,宣传自己的主张,收集他自己需要的一些社情动态。这些人的背后又有亲戚、朋友、同学、上级、部下和各种利益、血缘、裙带关系结成的网。柳王明也可以通过他们办一些拿不到台面上的私事,老家的亲戚找个临时工,小姨子、大侄子、外甥,拐弯抹角的、八杆子打不到边的亲戚朋友来找他搞什么工程,你不好拒绝,又不能亲自出面,只好让这些人张罗。利用这个网络中的人,不声不响地帮你办好了。当然,这些人有什么事,柳王明也必须认真去办,这是一种相互利用、互为条件的关系。利益是维持这种关系的粘合剂。柳王明不在家时,这帮人隔三岔五集会、喝酒、打牌,同他们线上的人在一起活动,收集着他们要的社会信息,办他们要办的事。周建明猜想,朱春平是不是也加入了这个小圈圈?

    书记碰头会的四个议题,周建明认为最成功的是陵溪交通事故处理。看得出李树生在书记碰头会之前,就动了脑筋,为今天书记碰头会作了铺垫。

    前天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市里四套班子的领导都参加了,会议通报了陵溪县交通事故情况,柳王明、李树生和省政府副省长都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抓好当前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了解内情的人都能听得出来柳王明和李树生讲话的弦外之音。

    “事故原因虽然还在调查之中,但对事故中的责任人我们决不姑息,无论牵扯到谁,都要严肃处理。陵溪县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找出你们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坚决防止再发生此类事故。各级党委要加强领导,重视安全生产。任何忽视安全生产的行为,都是对人民的犯罪。”

    柳王明的这些话,明白地告诉大家,事故原因就在陵溪县,要不然为什么让陵溪县“总结经验教训?”既然是陵溪的教训,那当然政府是第一责任人。所以要“严肃处理”责任人,自然是要处理陈德珊。柳王明要各级党委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领导,要不就是“犯罪”,等于说安全生产事故所以发生,是党委不重视的结果。

    柳王明讲完后,电视电话会的画面从分会场切换到了在陵溪县主会场的李树生,他的左手边坐着副省长。周建明看见李树生微眯着眼,嘴里飘出缕缕青烟,挪了挪面前的话筒,不紧不慢地讲了一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突然话锋一转,加重语气,一字一句地说:“这起发生在陵溪县境内的交通事故,教训是深刻的,是惨痛的。什么是人民的利益?生命财产安全是人民的最基本的、最大利益。我们为人民的利益想问题,首先要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复责。”

    “发生在陵溪县境内的”,周建明听得出很有分寸和讲究。

    “我赞称柳市长的意见,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依法严肃处理,不论涉及到谁。”

    “我们要认真总结,举一反三,儆戒今后。从目前调查掌握的情况看,这样的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这里面可以看出我们管理上的许多漏洞。这使我想起了一个问题: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到了一定的时候,如何配套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强化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已经迫在眉腱”

    显然,李树生从更高的层面上把事故的原因归结到政府管理的缺位上。更主要的是,他为事故的处理和责任追究埋下了伏笔。

    到今天下午的书记碰头会上,周建明才完全明白了李树生昨天一番话的含义。

    书记碰头会上,柳王明一开始就定调子说,“这是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是近五年来新阳最大、影响最坏、死伤人数最多的一起交通事故。如果不处分责任人,很难向老百姓交待。”

    从柳王明的口气和神态,在座的几位市委书记都明白他的后话,那就是要利用这起事故,处分陵溪县长陈德珊,敲打李树生派系的人马。可是,柳王明犯了官场智斗的大忌:暴露意图太早,事先设计谋划不周,因情况掌握不准而把自己的软肋暴露给了对手。结果是没打到对手反而自己受了伤。

    刘茂盛、彭常青尽管听得明白,但涉及处分一个县长的问题,对事故情况又没有充分的了解,所以没有更多的发言权,也不敢贸然发表支持还是反对柳王明的意见。

    “老柳,我们还是先听事故调查组的同志汇报后,再来研究怎么处理吧。”

    “对,对,还是听听调查组的情况好。”刘茂盛附和着。

    市县政法委、公安局、交警、交通、劳动、安全生产委员会、保险公司等单位的同志,汇报了事故现场勘察和调查取证的结果,交警的同志和把肇事现场草图挂在墙壁上,让书记们边听边对照现场。

    调查组的同志把事故结果、事故原因、事故现场、技术鉴定、损失评估汇报完后,作为负责事故调查的市委副书记温俊铭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这起交通事故,虽然纯属意外,但从事故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可以发现我们工作上的问题,都暴露出我们在管理上的漏洞。”温俊铭语调严厉起来,他要把刚刚讨论干部问题时柳王明呛他的恶气全部吐出来。他的观点注释了电话会上李树生对问题的看法,也引起了柳王明的警觉。

    柳王明把目光朝他转过来。

    “车速过快、道路急弯、采石场占路、司机处置不当,是事故的表面原因。”

    “那你说说,深层原因是什么?”柳王明以不屑一顾的神态反诘温俊铭。

    “首先,肇事车原属一家国有企业的,卖给了欣达公司。但至今未办理过户手续,其营运线路未经运管部门公开拍卖。定员32座,却上了39位乘客。司机是个刚满十七岁的在校学生,还没取得正式驾驶执照。他的师傅因中午喝酒过量,一直在副驾驶位上睡觉。车速过快,到事故现场时遇上了急弯,还有采石场占据路面等情况,司机处置不当而翻下悬崖。”

    柳王明心里“咯噔”一下,他的确给运管处写过条子,批准一辆大巴营运线路。章致远说当年营运线路招标已过,参加第二年招标要等九个月时间,汽车停在车库太浪费。那个小司机,是田文革介绍给章致远的,是他朋友的小孩,高中读不下去,父母只好送他去学开车。因成绩不及格,没能拿到驾驶证。田文革要柳市长写条子给市交警队领导给他“通融”。他有点后悔自己在事故调查现场没有注意掌握这些具体情况。

    “时间不早了,我说点意见,你们几位书记如果有什么不同意见再补充。”李树生看了看手表说。“发生在陵溪的交通事故,调查组已经向书记碰头会作了通报。主要是考虑这件事影响大,负面影响大。惊动了中央和省领导,这在我市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国务院和省政府领导都有批示,要求我们查明原因,依法处理。市委领导要知道这件事。书记碰头会不研究案件的处理。我看调查组作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但事故只能说基本查清。还要继续调查,彻底查清事故各种原因的基础上,依法由有关部门做出处理。”

    李树生指出,调查组的任务还没完成,和事故发生有关的人和事还没全部搞清楚,调查报告没有提出处理意见,这不行。俊铭同志继续牵头抓落实,善始善终。研究提出处理意见。事故发生在陵溪县,按管辖范围,该陵溪县政府处理的,由陵溪县政府决定。涉及市有关部门的由市政府处理。全部处理完后,由调查组向市委常委会作一次汇报。如果涉及市委管理的干部处分,必须报市委常委讨论决定。吃一堑,长一智。那么我们应当从这件事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政府如何加强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是重要的。事故暴露了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欣达公司买了汽车,可以不过户就上路;一个未成年人竟然驾驶一辆满载乘客的大巴,简直是拿几十条人命开玩笑;限载32人竟然坐上了39人;交通营运线路本来是公开拍卖,竟然有人批条子就行,谁这么大的权力?这背后有没有什么交易?要查查清楚!

    李树生说这番话时,目光直逼柳王明。

    事发地点开采石头,占路面三分之一,竟然没有一个标志。这些都是咄咄怪事?这不是管理问题?我们的职能部门到哪里去了?那么多穿制服的到哪里去了?这些你们调查组要一件件查清楚,依照法律法规和党的纪律条规,研究提出处理。处理结果一周内向市委常委会报告,我和王明同志将向省委省政府领导当面汇报。

    这一连串的为什么,使柳王明没有了招架之功。李树生成功地利用了一场意外的车祸,放大了市政府管理上的缺陷,自然把绳索套住了柳王明。同时也完全粉碎了柳王明借机打倒陈德珊、削弱李树生势力的企图。还几次提出处理结果要当面向省委省政府领导汇报,表面上看起来是对领导的批示有个交待。客观效果是强化了陵溪事件在领导头脑中的印象,这是柳王明最害怕、最难接受的。但李树生的做法都是桌面上说得过去的,柳王明只好“捏着鼻子喝一壶”。

    周建明从心里佩服李树生的老到。

    他看得出来,在陵溪事故处理问题上,李树生没有给柳王明一点面子,把他逼到了墙角,所以这样,当然也是要守住自己的阵容。陈德珊是新阳市老资格的县长,以“诚实、刚烈、干事、廉洁”而称著。工作政绩明显,敢于直言,也容易伤人伤己。在他眼里,对就对,错就错。脑子和嘴巴是直通的,嘴上说的就是心里想的。他佩服的人可以五体投地,瞧不起的人,天王老子也不在乎。所以,他是个“撤”不下来又“提拔”不上去的干部。他的禀性让很多人称道,但很少有人向他学习。他也是县长中唯一敢于公开在会上同柳王明叫板的,李树生几次想提拔他,都被柳王明以各种理由给堵住了。李树生也觉得陈德珊作为这样层次的干部,勇敢有为而谋略不足,很是惋惜。这次交通事故,给柳王明提供了口舌,一开始柳王明目标就很明确,直奔主题。所以,李树生也杀鸡用牛刀,亲自到现场。本来这样的交通事故,市长到了现场,常务副市长出面全权处理也是完全可以的。显然,柳王明还是差了一把火,虽然第一个到达现场,却没有找到任何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而李树生却把事故的细微末节全部弄得一清二楚。

    书记碰头会的结局也独具匠心,李树生并没有直接研究处理结果,而是书记碰头会通气。显然李树生手里握有柳王明在事故过程中的把柄,而又点到为止,把同柳王明有说不清经济关系的欣达公司亮出来了,把个人擅自写条子批准营运线路的事揭露出来,又留有余地,没有全部抖落干净。对政府在事故上的问题却毫不含糊在电视电话会上给予批评。周建明看得出,李树生是想借这件事警告柳王明,敲打他、牵制他,便于自己牢牢地控制主动权。

    吃过饭,周建明回到房间,疲惫地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机,电视台正在播出电视剧《廉吏于成龙》。他眼睛在画面上,下午书记碰头会上的一幕幕从脑子里浮现。

    他在琢磨李树生和柳王明两人的心理,从今天的会议看,表面上看李树生采取守势,但暗中出手有力;柳王明则明火执仗,咄咄逼人,虽然背后有大量的活动和力量在支撑他的进攻行为,但手法是拙劣的,让人一看就明白。使周建明看不懂的是,李树生为什么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给柳王明让步。比如关于对县级班子进行考察,为换届工作做些准备,这本是市委的日常工作,也是必要的。柳王明以不影响县级班子思想稳定为由给否定了。而李树生在这样重大的问题上并没有坚持。这同他以往把握书记碰头会的风格截然不同。同他在大事面前从不马虎、从不退让的风格不吻合。他觉得这事不是那么简单,如果李树生真的要离开新阳,那当然省委领导会制止他调整下面班子,免得有离任前大动干部之嫌。既然省委领导过问了这事,为什么还要拿出来讨论?要不就是事先柳王明在上面作了工作,反映了李树生要调整干部的想法,取得了省委领导的支持,所以有足够的底气来反对调整县区班子。这两种可能都基于一个事实,那就是李树生可能离任和柳王明提任为新阳市委书记。因为在这个骨节眼上,县级班子调整这样的大事,作为未来的市委书记,柳王明必须抓在自己手里。他不能让李树生留下一帮异己力量在自己的班底里,不能让李树生在自己的道上埋地雷,这个时候无论如何要阻止李树生的行动。可这是市委的职能,要阻止这件事,除了同其它几个书记结成同盟外,只有争取省委领导的支持。柳王明正好趁这个机会摸摸省委的底,如果省委真有让他当市委书记的想法,就一定会支持他的想法,周建明想找李树生聊聊。了解李树生的真实想法,也便于自己的想法同他的思路协调一致,知道如何支持书记的工作。周建明是个组织原则很强的人,支持一把手工作,维护班子团结和班长威信,既是义务,也是责任。但支持首先要明白和理解他的意图。

    周建明住地离李树生很近,几年前他从一个县委书记的岗位上调任新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就住进了这座宾馆的四号楼。这是个小套房,离主楼有段距离,他觉得这样好。主楼来往人多,见了熟人要寒暄几句,有时候还要陪餐,耽误时间不说,弄得筋疲力尽。周建明是个言语不多、更不喜欢客套的人。由于职业的原因,他每天要面对许多套近乎的人,每天都要绕过很多语言交流中的陷阱。他以自己的精明和智慧,很少在干部问题上有过口误,让人抓住什么把柄。这个四号楼虽然破旧了点,但图个清静。李树生住在六号楼,那是一栋竣工不久新楼,离四号楼只隔一座人造假山,条件和设施当然比四号楼好得多。市委秘书长觉得两栋楼内设施相差太多,很是过意不去。几次要周建明搬到六号楼住,他都婉言谢绝。秘书长甚至搬来李树生动员他过去住,他还是没同意。他有自己的想法,就中国目前的政治体制,市委书记和组织部长理当像“夫妻”一样贴心。毫无疑问,他对李树生的工作是支持的,而且在人格上、官品上、学识上对李树生都是佩服的。他也感到李树生对他是信任的,李树生虽然当面没有对他特别的关照,更没许诺过他什么,但省委组织部的同志告诉他,李树生几次到省委组织部推荐他任市委副书记,提议要省委考虑周建明的使用,说他当了多年的常委,无论是个人德才素质和任职资历,都应当安排副书记,不能让正派人吃亏。可李树生从来没当面给他说过这事。越是这样,周建明越是敬重李树生,越觉得要对他的工作支持,越不能给他添乱。所以,除了在工作上全力支持李树生外,在处理两人关系上尽可能藏而不露,不在个人问题上、私人关系上让外界有什么口舌。正是这些考虑,他没有搬到李树生一起住,在形式上同李树生保持着距离。正是这种相互尊重和理解中结成的友谊,正是李树生个人品德和学识水平形成的人格魅力,使周建明感到更应当在关键时候帮他一把,有责任提醒他。周建明觉得今天书记碰头会开得很别扭,很窝火。他有必要同李书记说说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李树生不能软,不能表现自己处在守势,那样柳王明将会更加肆无忌惮,社会舆论和那些倚墙观望者就会一边倒。就会挫伤大多数主持正义、期望公正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新阳失去信心。一个地方正义、正气的损失,不是能用数字来衡量的。它的影响所及,也不仅仅是一个地区,而直接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作为组织部长,他了解目前干部队伍中的一些动态,可以说,有些干部在驻足观望,他们手里握着两张“船票”。一有风吹草动,他们会毫不留情的做出自己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处理任何问题都要考虑社会效果,考虑人心向背。

    他准备出门的时候,电话响了。是爱人萧琴打来的。

    “建明啊,今天打了好几个电话,你都不在,七点多还打过你房间,也没人。怎么啦亲爱的?”

    “没什么,今天开书记碰头会,晚了点。我刚吃饭了。你好吗,琴?”

    “我今天给你发了几个信息,你都没回。我都急死了,不知你在哪里。”

    “傻丫头,有什么急得,我还会去哪去?今天开了一天的会。我们的女儿好吗?”

    “女儿对你有意见,她说快两个月没见到老爸,差不多忘记你的模样了。”

    “你叫她接电话吧。”

    “她在房间看书,你别干扰她,再过两星期就中考了。”

    “你怎样了,我这段忙,也顾不上给你打电话,想你呐!真想摸摸你的脸,好吗。”

    “我和女儿都很想你,嗨—这日子——。”电话那头声音开始不对头。

    “你看你看,又来了吧?我也很想你,想抱抱你,还想摸摸——,怎样?”

    “这一段睡眠怎么样?晚上还坚持喝牛奶吗?”

    周建明长期睡眠不好,萧琴听说过,晚上睡觉前喝一杯牛奶,对改善睡眠有好处,所以常常在电话里叮嘱他。

    “基本坚持,有时也忘记。”

    “听我的,心。医生说每天睡觉之前喝一杯牛奶对胃、对睡眠都有好处,你要坚持,好吗?”

    “好,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晚上还要向李书记汇报工作。你好好照顾自己和女儿,下次回家咱们吻个够,好吗?”

    “不,你等会放下电话,我还要说说话。知道我多么想你吗,亲爱的。我不要你亲够,亲够了你就不亲我了,是吗?”

    “傻丫头,你怎么让我亲得够呢。好,你听着,把脸给我,在这里吻你一个。”周建明对着听筒给了一个响吻。电话那边传来了恋恋不舍的一声“再——见。”

    周建明有一个让人羡慕的家。妻子漂亮贤惠,女儿听话又会读书。夫妻恩爱在新阳市的县委书记和县长当中是有名的。别看周建明在工作中严肃拘谨,但他骨子里的另一面却不乏浪漫柔情,对萧琴关爱有加。结婚十多年,给人印象是年轻人初恋的感觉,如胶似漆,令人羡慕。周建明比萧琴大八岁,有过轰轰烈烈的初恋。那时候,他是县政府的办公室秘书,二十五岁大学毕业,已经工作了两年,萧琴是刚刚分到机关的打字员。那年月,当秘书有写不完的材料,他单身一人,无牵无挂,天天埋头苦干,就像一台材料机器,领导报告,典型经验,情况反映,如此这般。他成了领导的嘴和脑。有了这个写材料的“机器”,自然还要有一双打材料的巧手,萧琴有这样一双巧手。机关干部一起开会,也常常说他们是“金童玉女”,最佳配对。一个会写,一个会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县政府大楼常常在午夜亮着的只有四盏灯,县长和办公室主任的,再是周建明和萧琴的。县政府的二楼是正副县长和办公室正副主任的办公室。秘书办公室在楼梯口,这种安排是独巨匠心的,一来正副县长加正副主任一十三个,二楼的东面就剩一间多,考虑周建是要写材料的,怕干扰,就单独安排了一间。二来这里都是领导,前面安排个秘书,外面来找领导得有个挡驾的,不至于一下子就捅到领导那里去。二楼西边是办公室的其它科室,财会、后勤、机要、保密、收发等,打字室在西楼的尽头。萧琴到机关上班时,周建明正加班加点,赶写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县长的总结讲话。那天他写了个通宵,拿出了初稿,看看手表已经是早上七点多了,正收拾办公桌上的稿纸、资料、报纸,把材料叠好,准备上班送给主任审查,再交打字室打印。这时楼梯响起了脚步声,由远而近,周建明希望是主任来了,趁早把材料交给他,算是卸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他侧耳听着脚步声,这声音像主任一样沉稳,但节奏要快,待脚步声快到门口时,就把门拉开,一个身材修长、眉目清秀的姑娘从门口走过,使他眼前一亮,一股少女特有的芳香扑面而来,她冲周建明一笑,使他一扫通宵的疲惫,甚至还没来得及多看一眼少女的美貌,她就飘然而过,只留了个背影让周建明慢慢回味。

    后来才知道,她是新来的打字员萧琴。后来周建明仔细看过萧琴后,才感到萧琴的美是那样让人难忘,让他在深夜转辗反侧,甚至彻夜难眠。刻在他心里那张瓜子脸,大大的眼睛透着聪慧和灵气,眼毛又长又黑,鼻子小巧流畅,小嘴线条清晰而有力度,嘴角常常挂着微笑。凝脂般的脸蛋,淡红的双唇,独特的气质使萧琴散发着独特魅力。那是个金色秋天,萧琴常常穿一件粉红色大翻领外套,映衬着她白净的脸,配着深颜色的直筒裤,高耸的胸脯和圆浑的臀,周身散发着青春少女的气息,简直就是一枚水灵鲜嫩的荔枝。工作的关系,周建明常常要同萧琴打交道,他也更感到写材料、打字的乐趣,常常自告奋勇地要求给萧琴念材料,让她边听边打。一天晚上,为了赶一份上报文件,周建明坐在萧琴对面,一字一句报给她打,把萧琴急得冒汗,鼻尖上都挂着晶晶的汗珠子。周建明趁萧琴不注意,伸出中指帮她刮去了汗珠,萧琴抬头朝他一笑,继续埋头打字。为了这,他激动了好几天。在后来长时间的接触中,萧琴对于周建明,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是一杯浓烈的酒,让他痴迷,让他疯狂,让他一日不见,寝食不安。初看萧琴,是她美貌的诱惑让他无法抵挡。一经深人了解,萧琴的聪明和气质更是让他佩服和崇拜。女人的脸蛋漂亮靠年轻,女人的气质美则需要素养滋润和岁月磨练。萧琴小小年纪,为人处事,练达周全。微笑多,话语少,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给人什么都明白的感觉。周建明尽管年龄比她大,可为人处事却远不如萧琴老到,他甚至感到,除了多读过几本书外,其他很多方面比不上萧琴。他有着强烈的自卑感,强烈的爱和强烈的自卑煎熬着周建明,他不敢面对萧琴和她的父母,不敢面对社会舆论,不敢面对机关的同事。深夜人静,周建明常常夜不能寐。他深爱着她,又没有勇气表白。他觉得她是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又觉得她是那样可望而不可及。这样矛盾的心里折磨着他,使他十分的痛苦。


如果您喜欢,请把《生死博弈》,方便以后阅读生死博弈第十三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生死博弈第十三章并对生死博弈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