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文泽尔 本章:第七章

    杜拉斯·普鲁斯特的最终讲述——凶手是橘:

    ……

    我真恨不得我在去年的今天就已经死了,6月25日。该死,基拉斯(Gillars),这段记得剪掉!啊,是的,通话机……广播在魔术表演开始前就已中断?通知警察?好的,我们马上过来。

    伊莎贝拉(以下简称“伊”):这就是你暂拟出的小说结尾?因此,钢索艺人其实只是表面上请了病假,实际却一直潜伏着。他打算在胡安表演“成功前往魔橘国”这一预定段落时谋杀他,不让他有机会从铁链和脚镣中挣脱出来。他会将胡安直接锁入预先准备好的第二副浓烟棺材中,让他从高空坠落身亡?

    杜拉斯(以下简称“杜”):是的。看看,备用棺木中的展示道具全部多了一份,所以他就都取出来了——除了浓烟之外。但是,被捆绑得严严实实的胡安手中的橘子却不能也一并放入:那个用过了的橘烟雾弹一旦公布,火焰之角的大魔法秀便不会再是传奇。所以,钢索师将两只橘子都取走了:这样一来,警探们看到的现场就会是——大魔法师胡安在世界上最离奇、最狭小的完全密室中被杀害。而唯一可能的凶手,就是之前和魔法师一同进入,然后又彻底逃脱、消失的那只橘子!它将是绝对的、毋庸置疑的唯一凶手!一场超自然案件、异世界派遣的刺客、魔橘国的逃亡:倘若没人去说穿魔术真相,则凶手必定是橘,毫无其它可能性。至于动机,倒也很好安排:如果年代推后10年,那么,这位钢索师可能会是隐姓埋名的法尔·瓦伦庭诺(Val Valentino)……或者大师本人是法尔,而谋杀者则是隐伏在火网之上的钢索师和他的同伙们——凶手实际是激进魔术师工会的人,随时愿为捍卫不可能魔术的尊严而献身。啧,这真是惊险刺激、富有阴谋论色彩,但又合情合理的绝妙动机。

    伊:但却过分俗套了。即使最后胡安反其道而行之,杀死了一个当时理应并不在场的危险分子,并且让他代替自己成为燃烧之后面目全非、无法辨识身份的尸体——如此好莱坞化的逆转偏要搭配那种糟糕的动机:秘密结社组织、英雄主义复仇、谋杀委托、脸谱化的死者……实在是太无聊、机械、缺乏情趣了。杜拉斯,你为什么不能这样来写:比如胡安爱上了火焰之角的空中飞人芭比,然而钢索师却也疯狂迷恋着她。原本是这两人负责给胡安完成空中接应,但这次钢索师却计划以事假为由,佯装离开,让芭比一人负责。演出开始之前又悄悄禁锢住她,找人代替她上去,并打算在舞台上由自己亲自顶替胡安。可惜胡安预先得知了消息,碰巧他也正心生退意——这也是你的本意,从你最开始的叙述中就可以得知:想想那张有关“落寞背影”的照片——于是,他就将计就计杀死了钢索师,假装自己已死,将失踪的死者策反为凶手,并最终与心爱的女人一道远走高飞……看看,多么美妙!

    杜(假装并没有听):我们还是来说说那幅画……你看到的是乔治·修兰的《马戏团》——如果他像很多顽皮的艺术家那样,有着习惯将改造过的、具象化的自身藏匿于作品之中的毛病。那么,伊莎贝拉,你认为画家将自己藏在哪里?

    伊:最前面的那位?他显然是画作的第一主体……那是小丑?呃,不,那分明是领班,他左手上拿着雪茄呢!化装成小丑的领班,他在构图中的重要性无须怀疑: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右手,那并非某段黄色绸布状的道具——那是整个画面被掀起的一角!领班超脱于画面,主宰着整幅画!而小丑侏儒,他不过是藏在画面的边缘,躲在驯兽师的身后……看这些人,他们都有无数的突起,是角的形状:那些如火焰般扭曲的犄角,还有傲慢的表情……

    杜:够了。你认为是领班?那只是解答之一:和某位推崇本体论的诠释学大师所认定的意象完全一样。并且,那位权威声称自己十分熟悉修兰先生……我亲爱的伊莎贝拉,我的朋友——要知道,一切解读都是误读,即使画家本人的解读亦然——表达即是模糊,模糊即为错谬,我们不应从某种解读里期盼太多。

    伊:那么,你也总还是有一种解读,杜拉斯。

    杜:当然,不可能没有。我们刚刚都看过画册封首的画家半身像,那么明显又滑稽的山羊胡子……现在来找找看,不,我指给你看:那个狡猾的画师,他将蓄着山羊胡子的自己置于一个构图学上绝对中心的位置,却又故作含蓄地伪装为前排观众。你看这里,两位火焰之角的演员,还有白马,他们正运用十分巧妙的动作和姿势,将这一平面世界的君王供奉在一道虚拟的光环之中——他对他自己的藏身位置进行了谦虚的凸显。

    伊:你在故弄玄虚。

    杜:谁知道呢?你欺骗了所有人,但你欺骗不了自己的内心;而一旦你能欺骗自己,那么这件事便已是完全的真实。

    伊:得了吧!我对装腔作势的男人可一点也不感冒。倒不妨说说你这次的拜访经过——他们很难应付么?《橙色讲义》的评价如何?

    杜:那个会长,他纯粹只是个没主见的老头儿,同他在大众面前展现出的成就完全疏离、违和。你知道,《橙色讲义》本身已经被夏哀先生接受,于是梅瑟尔也就顺理成章地去接受——他就像是夏哀·哈特巴尔公爵手下负责分发议会席位的傀儡,推荐信来得轻而易举、毫无挑战。

    伊:所以你才想到要写这篇额外的讲义?这算是一种讽刺,反讽,或者自嘲么?

    杜:但我写得并不好,我承认。你也读过了:在那个再造的梅瑟尔会长形象上,我过多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就使得署名为杜拉斯的那个人仅仅被当作叙述工具、传话筒。夏哀·哈特巴尔的人格特点也不如现实中明显。这些失当的处理造成了角色的进一步分裂……我认为,这都是需要修改的。还有结构、修辞细节,以及关于动机的说明部分,都必须再做修改。还有,对于你在我们讨论最开始时所提出的、关于对动机存在可能性进行穷举的设想,我的意见是:在创作之中,真正的动机就像波函数坍塌,一旦确定一项,其余尽皆成伪。但当你不确定时,推卸责任,波函数便在读者那里坍塌——自有一些精心或无意间设置完毕的细微之处,义无反顾地补完了唯一确定的结局,而其它可能的方向就只能在文本的地狱中诅咒世道不公了:结局是要满足结局性的,严格的功用主义……

    伊:这是废话,是投机,也是妥协。

    杜:噢,托尔斯泰曾这样谈论过自己的一个兄弟,他说他具备作家的一切才能,但却缺少成其为作家的缺点。

    伊:今天的你显得过分骄傲,这并不是个好现象……嗯,在小说里出现的54项诡计基本元素,你确实相信这是一类可以更趋于抽象和完善的穷举总结方向么?

    杜:噢,那只是小说,只是如此声称而已。54诡计元素,不过是一种老旧的分类法罢了。在小说中,我似乎也曾借众人之口声明过——只要存在并列举某一种分类,便可称之为穷举的一种表示。但穷举的方式无法穷举,因为分类法本身亦无法穷尽。因此,所谓“诡计穷尽说”本身,不过是一个短视、可笑又懦弱的谬论罢了。

    伊:好了,我想我该走了。你的大衣挂在门厅里——谢谢你,它很暖和。

    杜:很高兴你这样说……那个,或许我刚刚确实是有些太过兴奋了。伊莎贝拉,亲爱的小姐,我向你道歉,我会为你欠下身去。看看,这不是狡辩,但是——作为一个极具热情的推理小说创作者,我因为自己终于得到了我所敬仰的大师们的承认,以及偶然写出了让我自己都感到吃惊的伟大诡计而得意忘形、语无伦次了。这两件最令我感到幸福的事情,恰巧都在同一天发生,所以我……

    伊:好了。我不生气,一点也不。我只希望眼前这位杜拉斯·普鲁斯特不会是一位能被半路上的小小成就玩弄到几近溺水的先生——哈,这当然只是俏皮的说法……杜拉斯,我没有对你生气——而且,我还想要问你:下一篇,如果确实是《黄色讲义》的话,你打算怎样去写?

    杜:我的脑海中现时就有一幅画面,那是末世的场景——恐怖的妖火、大笑的亡灵。身体皆被看作虚无,而我们则被认作游魂……啧,不过是些抽象的概念。你看,不存在的部分并不妨碍某一个概念的还原。

    伊:你又来了……

    杜:没有……我至少想到格式了——你看看,我在这篇的最后也用到了现场记者报道的手法:这是为下一篇作品特意做好的铺垫。我不过是拿额外之作来练练手,所以结构上才会如此偏向实验风,并且时不时地让角色们绕过“第四堵墙”。

    伊:你打算写篇采访稿么?

    杜:不是。它将会是剧本,就和《橘色讲义》的第7节一样。

    后记

    我正想着这样一本书,它里面总共包含365种以上的诡计——我在思考这是否是一本很好的小说集。

    是的,它是的。尤其当你这样认为时。

    因此我不打算写后记或者跋了。我的诠释毫无用处,就让它们如此放肆下去吧:活泼好动的孩子总是最健康的,患多动症也不是件坏事,没必要再去约束它们什么了。

    只管读就是,不要评价;父母或邻人,除了亲近以外,你我其实都不曾读懂过它们。

    (注:费兹奇54诡计基本元素的部分:条目及注释是由远在美国的好友Fan,我的朋友深海披风,以及我本人分段翻译;注解部分全部为本人所写,和作者费兹奇其人无关)


如果您喜欢,请把《穷举的颜色讲义》,方便以后阅读穷举的颜色讲义第七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穷举的颜色讲义第七章并对穷举的颜色讲义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