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金丝桌布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约翰·狄克森·卡尔 本章:第十三章 金丝桌布

    索亚又从手边的烟盒里抽出一根烟。

    “是,我有话要说,但我不明白这其中的含义,只怕我也不想搞明白。对了,我想问问,德温特说了什么令你感到蹊跷?”

    “喂,先生,别怪我没提醒你,”马斯特斯打断他,“现在是我们在提问。所以如果你——”

    “这一点性命攸关,督察,”索亚边说边擦燃一根火柴,点烟时那多毛的手背遮住了他的脸庞,“不过,你们究竟要我回答什么问题呢?”

    “基廷先生是从你这里买下这块桌布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的;但换个角度说,又不是。”他笑道,“别急,督察先生!在你像对待我的朋友加德纳一样对我步步进逼之前,先听我解释。我会原原本本不折不扣地阐述实情,而根据我对犯罪案件的细致研究,这件事律师们和警察们永远都不会明白。星期二(你想知道的不就是这一天吗?)有个自称万斯·基廷先生的人打电话到我办公室,说他想购买这件艺术品。”索亚摩挲着那块桌布的层层褶痕,“他声称,希望能立刻将它寄给沃南街三十三号的杰里米·德温特太太。”

    “记下来,鲍勃,”马斯特斯对波拉德说,“这是正事。”

    h.M.沉着脸:“你说‘自称’基廷。所以你怀疑他其实不是基廷?”

    “不,并不确定。又一个是非题。我并不惊讶,他性子很急,常常通过电话谈生意——”

    “该死,没错!他被杀之前几小时还用电话买下了一整座房子。”马斯特斯思索着,“然后呢,先生?”

    “——他说大约一星期之前他和德温特太太都在我的展柜里见过那件独特的艺术品,并深为渴慕。说实在的,他们之间的其他问题就和我半点关系也没有了。”索亚一扬眉毛,前额涌起几排皱纹,眼前仿佛覆上一层薄膜,“我没有公开邮寄,而是让我的助手怀文先生送到沃南街三十三号。后来怀文说他在门口把东西交给女仆了。只有一件事我不太放心,我拿不准那是不是基廷先生的声音。”

    “怎么说?”h.M.温和地问。

    “不知道。声音听起来更老一点。我并不是说当时就下意识产生了怀疑,而是心中隐隐觉得有点异样,仅此而已。对了,既然你们喜欢具体时间,我接到这通电话是在下午一点钟,正准备出门吃午饭。吃完午饭回来后,我决定再落实一下,就打电话给基廷,借口询问他要的东西我寄到了没有,如此云云。你也猜出我得到的答复了吧,基廷根本没打过那个电话,也没有意向做这笔买卖。”

    “所以?有点尴尬,不是吗?”

    索亚发出一声“啪!”——总算显出少许活泼的神色——烟雾在他脸庞四周缭绕成怪异的旋涡。

    “是的,两人都很尴尬。恐怕他起初还以为我在羞辱他,或者在开玩笑。自然,我也被惹恼了。他说既然东西已经寄出,在此情况下他愿意出钱购买。我说在此情况下那是非卖品。一阵愚蠢的争吵过后,他极力要求我……是的,我知道这听上去很不可思议,但他的确……要求我别让他在德温特太太面前‘丢面子’,装作是他让我寄去的就好了。我答应了,条件是他得付实价的一半。”

    h.M.眨了眨眼:“嗯。星期二晚上你向德温特提到这笔买卖时,有没有把这部分情况也告诉他?他说你是顺口谈起这笔买卖的。”

    索亚被逗乐了:“亨利爵士,你的聪明才智向来名声在外,这问题我就没必要回答了吧。我‘顺口’谈起生意,尤其是秘密的生意时口风严实得很。打个比方,医生会公开对病人的肾脏评头论足吗?旅馆主人会要求以‘约翰·史密斯夫妇’名义入住的男女出示结婚证书吗?”

    “你也是务实主义者?”

    “不,德温特才是务实主义者。我个人奉行的哲学有所不同。可现在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对,我确实对他说过基廷先生买了那块米兰桌布。我还暗示他可以发挥想象力自行理解。你能明白我的用意。有人不惜血本将一个毫无意义,甚至可能危机四伏的骗局套在基廷和我身上。是谁订购了桌布,并要求寄给德温特太太?目的又是什么?我想试探一下德温特是否知道一点内情——别误会——我想查出他到底知不知道有人把它送给了德温特太太。”

    “那么他知情吗?”

    “不。或者,至少他什么也没对我说起。我敢打赌,”索亚揶揄道,“这方面他对你也只字未提。”

    h.M.还没来得及开口,马斯特斯就插话了:

    “够了,先生!我们眼前就有一条强有力的证据,不可轻易放过。如果在基廷先生遇害前,那块桌布确实在德温特太太手里——很好,你们都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极有价值的证据,呃?那还用说。你刚才说你的助手把它带去交给了女仆,而女仆又交给了德温特太太?”

    索亚抖了抖烟灰:“想必如此,督察。但并非我亲眼所见,你的工作,我岂能越俎代庖。”

    “是我的工作没错,”马斯特斯说,“但同时那也是你的桌布。你最起码也该找德温特太太去查探一下它的去向吧?你为什么不问问她?”

    “我问了,”索亚泰然自若,“所以九点半刚过,她就有点头痛,上楼去了。”

    此时波拉德产生了一种印象:这两人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了。原因可能是两人的嗓门都很浑厚,但也有部分原因在于,房间里其他人都异常安静地端坐不动。

    “啊!原来如此。”马斯特斯小声嘀咕着,“这样拼图就完整了。好吧,先生,不过在我看来,她的回答本不该有何费解之处才对。换句话说,你也许这样问她:‘那块漂亮的桌布你还满意吗?’你有此一问并无不妥,因为东西是从你的店铺里卖出去的。而她可以回答:‘天哪,基廷先生把它送给我,真是太棒了!’——诸如此类,女人惯有的口吻。”

    “问题就出在这儿,督察。她什么都没说,她头疼。你是对的,正因如此,我才觉得整件事十分可疑;也正因如此我才会向德温特旁敲侧击。”索亚皱起眉头,“我听说你——呃——与德温特太太有过一面之缘,应该对她的行事风格也有所领教吧?”

    这句话正中要害,马斯特斯虽不满意,但还是心照不宣地默认了。索亚转向h.M.。

    “德温特证词中与那块米兰桌布以及我本人有关的问题,我已经回答过了,”他说,“不知道这能否解答你对基廷为何没有参加星期二晚上杀人游戏的疑问。告诉我:依你看,这起桌布风波是否足以构成他回避的原因呢?”

    “不。”h.M.答道。

    “同感。不能以深谙世故的标准来衡量普通人的思路。你也明白基廷对德温特太太迷恋到何种程度。如果他彻底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那么他宁可让局面演变得不可收拾,也不愿承认他其实没有为她订购这份礼物——”

    弗兰西丝一言不发,无声无息,镇静地站起身,大步走向房间的另一扇门。她看上去甚至有意控制步伐,但当她离门口只有一两步时,终于跑了起来。门在她身后关上了。

    “请原谅,”索亚十分平静地说,“上帝保佑,我本该向她道个歉才对。”

    罗纳德·加德纳的浅色眼睛紧紧盯住索亚:“非常好,不是吗?看来情况更混乱了。她听了这些话,别提多开心呢。”

    “可你阻止我了吗?”

    “没有,我——我忘了。你说话的方式会令人不由自主地倾听……”

    “尤其是我自己。好了,去安慰她吧。说不定还有别人乐意献殷勤呢。”

    “多谢,”加德纳唐突地说,“我会的。”

    他大步追了出去。这场交锋太过短促,又相当出其不意,令其余诸人都不知说什么好。索亚在言语之间显出了全新的一面,而h.M.犹如一只讳莫如深的猫头鹰,没有发表评论。还是马斯特斯挑起了新话题。

    “亨利爵士告诉我们,”总督察说,“他不在乎星期二晚上是谁从德温特家偷走了手枪,但我在乎。啊——根据刚才这些证词,如果暂且不理会加德纳先生的解释,你依旧认为把枪拿走的是加德纳先生吗?他有可能,你知道。”

    “我很有把握,不是他,”索亚答道,眉毛一扬,“你为什么这么想?”

    菲利普·基廷走过来,厉声说道:“喂,本杰明,自己说过的话可别不承认。总让我背黑锅,总让警察以为我的每句话都在撒谎,我已经有点受不了啦。分明是你对我说过,‘加德纳这家伙真该死,他还是把手枪带走了。我看他该不会是故意羞辱我吧?’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我对每个人都光明正大——”

    “你自然是出于好意,”索亚说,“但恕我直言,唯一的问题,就在于你是全世界精确度最低的记者。我以前就注意到了。”谈论这一“羞辱”问题似乎刺痛了他,“我记得确实说过类似的话,但我还补充了一句:‘不,不可能,因为十一点半的时候枪还在壁炉台上,而自那时起他就没进过客厅。’你也知道,督察,德温特和加德纳一起去前门时,我正站在德温特的书房门口。”

    “哎,总不能指望我事事都牢记在心吧,”菲利普嘟囔着,“我当时在找帽子。有人把我的帽子藏了起来。至少我很清楚别人干了什么。”

    索亚把烟掐灭。房间里光线越来越微弱,暗影从宽敞的窗口拂过,不断堆积的云层预示着那场本该终结酷暑、却日复一日延迟的暴风雨终于迫在眉睫。波拉德觉得自己听见了隐隐一阵雷声,震得公寓里的玻璃器皿微微颤动。

    “那么我和你又有分歧了,”索亚温和地说,“警方肯定已经询问过你这个问题。比如,你并不能确定我的行动。你无法发誓说我没偷那支枪,就像我无法发誓说你没偷一样。而且我们所有人都不敢发誓说枪不是被德温特太太拿走的,真奇怪,她似乎被彻底忽视了,原因居然是九点半之后谁也没见过她。”

    “听我说一句,先生,”马斯特斯立即评论,“你真有两下子。”

    “再举一例。基廷被谋杀的时候,我正巧没有不在场证明。那是意外情况。我几乎每天下午都在新邦德街十三号,但昨天我比平时走得早一点,四点就离开了。你知道,我正在搬家。督察,你好像对此十分惊讶,但人有时的确需要换个住处。我步行离开办公室,没人看见过。至于这意味着我有罪,抑或清白,就随你怎么解释了。”

    “索亚先生,”h.M.突然问道,“你自己对此案有什么看法?”

    “让我用另一个问题来作答吧,亨利爵士,你相信魔鬼的存在吗?”

    “不。”h.M.说。

    “啊,那可太糟了,”索亚皱起眉头,仿佛h.M.说的是与一本好书或一台好戏错身而过,“要是星期二晚上你在德温特家里该多好,也许你会改变观念。当然,我可没说一定能动摇你的看法。有的人笃信唯物主义,比如德温特。”

    “嗯哼。魔鬼出现了?”

    “是的。我指的不是‘分足先生’,也不是歌剧中身着红色紧身衣的妖物,更不是传说中样样精通的多面手,能够从《圣经》中预言自己的归宿,能够为游手好闲者提供工作,能够自给自足独善其身——这些特点令你不禁揣想它也许站在工党一方呢。不,我指的就是魔鬼。即便你没发现区别所在,或许也能感受到了。

    “督察,你似乎还在疑惑,我向德温特太太询问此事时为什么没有得到任何答案。”他举起那块闪闪发亮、波纹荡漾的金丝绒布,“我来告诉你我向她提问的时间和方式。我们大家都在同一间屋子里,我根本没机会与她单独交谈。只有杀人游戏过程中才是唯一的机会。

    “听我说。不到九点半时我们开始杀人游戏,把灯熄灭了,在黑暗中四下徘徊。然后我察觉到有些游离于我们计划之外的东西蠢蠢欲动、蓄势待发。在那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屋顶下,六个聪明、机敏、深为犯罪所陶醉的人在游荡,魔鬼便藏身其中。那种印象很难付诸实证分析,但我就是知道。我在庞贝古城体验过,在佛罗伦萨出产的酒杯上目睹过,而今又在一位都市家庭妇女的脸上与之邂逅。我试图跟上德温特太太,当晚月光皎洁,人影清晰可辨,但我把她跟丢了。

    “我偶然来到德温特的书房时,却与她不期而遇。书房有两扇窗户,都用维多利亚式的蕾丝窗帘遮住,只透进一线月光,并不明朗。一扇窗户旁的墙角有张摆着靠垫的维多利亚式沙发。我一眼望去,不由得脊背发凉。德温特太太躺在沙发上,头转向窗户一侧,微微抬起,脖颈上缠着一条绞索,在耳后打了个结,大睁着的双眼直勾勾望进我的眼底。”

    除了索亚的声音,昏暗的房间里可谓一片死寂。

    “当然,先生们,道理很简单。有人在游戏中‘谋杀’了她,她正等着规定的时间一到,便可放声尖叫。但我完全没把什么道理放在眼里。那一幕情景半明半暗,朦朦胧胧,隐隐约约,恍如一梦,又好似一个预言。我小声对她说:‘你有个朋友今天下午送来一件精美的礼物。你从他那儿收取礼物有多长时间了?’

    “我无意夸大其词,但我有一种印象,除了那一时刻,我从未离死亡如此之近。等等!别误会!危险并非来自德温特太太,和她毫无关系。她就像一个漂亮的布娃娃,又像一个假人;而散发出威胁的那个东西,或者那个人,或者随便什么都行,却藏在我身后的某个地方。

    “我又说了几句,然后她按规则尖叫起来,其他人应声而至。灯亮了,房间又回复如常。”

    这时,走廊里突然传来尖厉的门铃声,打断了索亚那有如催眠术般的叙述。四周的气氛也为之一变。菲利普·基廷走到门口,通报说男仆阿尔弗雷德·巴特利特以及侍者.格拉斯通·霍金斯前来接受询问,于是一切又回到正常轨道。此外,还有一封给h.M.的信,是福利奥特小姐从白厅寄来的。

    “偶尔听听鬼故事也没关系,先生,”马斯特斯快活地对索亚说,“亨利爵士和我早就习以为常了。但证据方面则不然。同时我还要警告你,在真实谋杀发生的时间,德温特太太拥有坚如磐石的不在场证明。”

    “督察先生,看来我得多费唇舌解释解释,我并未影射德温特太太是凶手。”

    “你喜欢她?”

    “相当喜欢。”

    “那么德温特先生呢?他怎么样?他似乎口风非常紧,而且,私下里说一句,我很想知道昨天下午五点他在干什么……”

    “这我可以告诉你。”索亚笑容可掬地说。

    “洗耳恭听。”

    “他当时坐在警察局长的办公室里。”

    马斯特斯很少在执行公务时口出污言秽语,这是为数不多的一次。他只恶狠狠地吐出一句脏话,而索亚那礼貌的诙谐神态不曾消退分毫。隐隐的雷声再次惊动了屋里的玻璃器皿,天色更为阴暗,已很难看清东西。马斯特斯看了看h.M.,他正撕开“棒棒糖”寄来的信封。

    “你是对的,”马斯特斯对他说,“有人正在嘲笑我们……索亚先生,你能确定你所说属实?”

    “不。很不巧,我没和他在一起。但我想德温特不至于撒这种谎。你可能听说了,他正谋求重新调查达特利一案。”

    “原来如此,是为了达特利一案啊。我有数了。那么,先生——”马斯特斯指了指索亚——“你不觉得奇怪?达特利先生遇害时,旁边的茶杯上有孔雀羽毛图案;基廷先生遇害时,旁边的桌布上也有孔雀羽毛图案;而这两件东西都来自你的店铺?”

    “我自然大为震惊,”索亚不无刻薄地答道,“但如果你想让我解释清楚,我也无能为力。”

    “你是否听说过一个名叫‘十茶杯’的秘密团伙?”

    索亚猛然抬头道:“又是老一套,督察先生?不,闻所未闻。但如果确有其事,我一点都不意外。我曾听人提过一星半点——”

    “随便什么消息来源都可以,”马斯特斯边说边怀疑地看了看菲利普·基廷——菲利普使劲点头——然后又转向索亚,“是这样,这种奇谈怪论究竟隐藏了什么含义,令我们深感困扰——如果它的确有什么含义的话。孔雀羽毛、禁止吸烟什么的,特别是那些阴森森的茶杯。我们听说有个‘宗教性质’的社团,可茶杯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你就不能赌一把,猜猜看?”

    “猜不着。先生,这东西对我来说太——太——平凡了。一只茶杯能有多大害处?能蕴涵什么深意?一听到‘茶杯’这个词,我第一反应是家中温暖的炉火,一杯加了许多糖和牛奶的好茶,还有其他普通物件。它和危险、谋杀之类完全不沾边。而现在这东西简直让我想起——从前亨利爵士和我在曼特林勋爵那里发现的那个丑陋的银盒子……”

    “一点不错。喂,喂,”索亚突然话锋一转,“马斯特斯先生,看来你的想象力真是波澜不惊,唯有交叉的匕首或是血淋淋的双手才能令你联想到邪恶与罪行。但请再思考一下,你了解茶叶的历史吗?”

    “茶叶的历史?不。除了……等等!南肯辛顿博物馆那份关于茶杯的报告中提到的部分。我把它带来了。‘当然,它们其实并不是茶杯,因为茶叶直至十七世纪中叶才引入欧洲。’”

    “这里面有问题,督察。你那份报告的意思是(任何参考文献也都会持相同观点),直至那时茶叶才在欧洲普及。佩皮斯的著名论断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误导。其实早在1517年中国开始与葡萄牙和意大利进行贸易时,茶叶便被从中国引入欧洲,那么那些茶杯的出产时间就不足为怪了,只不过茶叶当时还不曾广泛流传而已。难道你没想到,你眼中可口的日常饮品,一度曾被视为隐秘、危险的异邦毒药?难道你不了解,甚至到了18世纪初叶,茶叶还在英国引起一场轩然大波?有位医学作家发誓,茶叶的危害性绝不下于鸦片。难道你没听说,即便时至今日,在致幻功效方面,绿茶还与勒法努的小说比肩齐名?”

    马斯特斯微微变色。

    “喂,听我说!”他反驳道,“先生,你该不会想告诉我,远在16世纪时,一群意大利人联合成立了一个秘密团伙,目的仅仅是效仿缝纫妇女协会的那群女士,在一起喝喝茶?我才不相信。”

    “你那天马行空的脑袋很难接受吧?”见马斯特斯小声嘀咕个没完,索亚用指甲点点脑门,“嗯,放宽心,督察先生。那种茶叶和你所认识的任何一种都相去甚远。如果我所料不错,那是用鸦片调味过的茶叶。你有没有读过加德纳写的游记《吉卜赛路标》?他在巴西北部发现了一个规模很小的葡萄牙殖民地,历史十分古老,近亲通婚;他们就用鸦片来给茶叶调味。我不知道有什么秘密从四百年前的里斯本、米兰或者托莱多悄然渗出,在现今的伦敦重见天日。我也不知道所谓‘十茶杯’是怎么回事,更不知道他们有什么仪式。但我知道一点:在1525至1529年间,也就是制造那些意大利珐琅茶杯的年代,南欧地区的宗教裁判所异常活跃。至少有四次,以十人为一组——五男五女——被他们判处绞刑和火刑,审判的细节从未公之于众。好好想想。”

    波拉德瞥了一眼h.M.。自从收到办公室寄来的那封信开始,h.M.就一言不发。他坐在那儿,一手遮住眼睛,对索亚所说的一切充耳不闻,以至于他那几乎凝固了的身影令人甚为不安。这时他终于把手从眼前移开。

    “我肯定睡着了,”h.M.说,“马斯特斯,鲍勃,到外面走廊里来,我有话说。”

    他喘着气,笨重地挪到公寓的走廊里,另外两人也跟了出来。h.M.关上门,掏出一张信纸,上面是他的秘书的笔迹:“这是在今天早上第一批邮件中寄来的,可你没有查看邮件。我想你最好读一读。”走廊尽头透进灰蒙蒙的光线,照出了接下来那几行打字机打出的文字,马斯特斯总督察不禁迸出一声浑浊的怒吼。

    八月一日星期四晚上九点三十分整,在兰开斯特公寓五号将举行一场“十茶杯”聚会。诚邀亨利·梅利维尔爵士莅临指教,欢迎携带任何同伴随行。

    波拉德再也看不清了,因为窗外已彻底暗了下来,连一个雷声的招呼也没打,连一点热身都没做,瞬间便豪雨倾盆,暴风雨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如果您喜欢,请把《孔雀羽谋杀案》,方便以后阅读孔雀羽谋杀案第十三章 金丝桌布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孔雀羽谋杀案第十三章 金丝桌布并对孔雀羽谋杀案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