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话 惊变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张牧野 本章:第六话 惊变

    话说林中老鬼为张小辫留下了扭转乾坤的回天之策,这个法子可邪了,只待罗汉猫对着主子开口出声,劫数也就到眼前了,此时一定要回避风雨,怎么躲?有宅的进宅,没宅的进洞,不管是寺庙道观,或是民房客栈,赶紧进去把门关上,等到第二天天光一亮,这场要命的劫数就算躲过去了。

    倘若落在荒郊野岭,身边没有房屋瓦舍,就想办法钻山洞子,钻树窟窿,总之要藏在仰不见天之地。躲进去之后,不管外边山崩地裂,还是房倒屋塌,纵然有天大的动静,也要不闻不问,只管坐住了不动,不到时辰绝对不能出来,否则横祸立现,当场就会死于非命。到了那个时候,就算是大罗神仙也救不回你这条小命。

    这九只铜铸的小猫,是唐代皇宫大内里司掌时辰的古老器物,《九猫换命图》中描绘的猫子,都是依此铜猫为原型,端的灵验非凡。那猫儿眼里嵌有荧石,亮若曙星,能随着日月轮转,会在夜里依次产生明暗变幻之异;等到来日天亮之时,九对猫儿眼都会变得暗淡无光,那时就说明劫数已过,今后的荣华富贵,不求自来,高官厚禄,唾手可得。

    张小辫把那竹筒里的事物,反复看了三五个来回。他是死中得活,真好比是月被云遮重露彩,花遭霜打又逢春,心想自打出了灵州城,一路上赶前赶后,阴差阳错,恰好落脚在这瓦罐寺千年古刹之中。看来张三爷果然是命不该绝,只消在此间躲到天明,何难之有?即便是皇帝老儿下旨来传,三爷也要横了心肠一步不挪。

    张小辫是市井间的泼皮光棍出身,除却一条性命之外,再无别般牵挂,他顽赖的性子发作起来,抗旨不遵的事情也是真敢做的。心中打定了主意,他便把后殿的空棺摆好,当做一条案子,在上点了灯烛,又将那九只铜猫,按照大小模样,依次放在灯下。

    随后张小辫席地而坐,周身上下披挂整齐,洋枪短刀就放在手边,守着九只荧石铜猫,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地苦挨起来。这时天还没黑,但青螺岭里狂风骤雨,虽是在白昼里,却如同暗夜一般,风雨交作之声虽然猛烈,仍然掩盖不住古镇外边杀声阵阵。

    有许多传递军情的团勇,走马灯似的赶来飞报。原来青螺镇四周环山,只这两条道路可通岭外,雁营事先扼险据守,太平军本想趁着雨势偷袭端营,结果都被打退了下去。双方互有死伤,在战况最激烈的时候,两军在风雨中以白刃相搏,杀得分不清敌我了。

    张小辫借机充了好汉,命手下都出去助战,并且告之全营,自古“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只偷生”,张三爷就留在青螺镇中,半步不退,与全营兄弟共存亡,要是打退了粤寇,大伙一同回去请功邀赏,银子要多少有多少;倘若被粤寇杀败,咱就精忠报国,豁出去不要性命了,拼一个够本,拼俩赚一个。当初雁营的弟兄们都曾结义为盟,说好了同生死、共富贵,今天就应了前誓,死也要死在一处,埋也要埋到一起。

    张小辫说罢,就命雁铃儿把随军携带的酒肉取出,摆出一副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的架势。他神色自若,坐在棺材板子前,背后依着庙里的泥神塑像,自斟自饮起来,竟像是对四周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充耳不闻。那些在他身边的团勇见了,无不钦服,赞叹营官高义出人,今时罕有——哪晓得他还另藏了一副肚肠在心里——只是觉得张大人如此胆魄气度,视贼兵犹如无物,真显出了几分“月黑风高英雄胆,杀人放火壮士心”的绿林本色,我等在阵前交战,怎敢不用命杀敌。

    却不知张小辫心里正自慌得打鼓,他是想借着酒劲儿以壮胆气,又盼着喝多了昏昏沉沉睡上一夜,等醒来满天的乌云也都散了,有道是“饮得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可他心中没底,酒喝下去也都穿肠而过了,反倒是越喝脸色越白,满头冷汗淋漓,连半分醉意也没有。以前只道是光阴迅速,容颜易老,谁想眼下的光阴,会是恁般难熬。

    张小辫自在棺材上饮酒,扔了块肉脯在地上,要与那长面罗汉猫吃,可罗汉猫却显得焦躁不安。它不饮不食,对地上的肉脯看也不看一眼,猫尾来回摆个不停,时不时地呜呜哀叫。

    雁铃儿奇道:“天底下哪有不食荤腥的猫儿,这罗汉猫可真怪了,它似是在担心什么?青螺镇瓦罐寺里……是不是要出什么大事了?”

    张小辫也有同感:“今天的雨也下得邪了,倾盆倒海般地下个不停,先前地底的群蛙蜂拥而出,也是个极为反常的征兆。不过青螺岭地势独特,周围三十里并无江河,故此从来不遭山洪侵害,想来还不至于有大水冲入镇中。”

    正说着话,一道闪电掠过,映得殿中雪亮雪亮,跟着就是炸雷霹雳之声响起,震得屋瓦梁柱都跟着颤动。一时间电闪雷鸣,就好像在半空中,擦着头皮子滚动。张小辫和雁铃儿都抬头向上观瞧,见殿顶是个穿心独梁的结构,古刹年久失修,在震雷暴雨之中,好像随时都会轰然倒塌。

    雁铃儿听这雷声响得不善,担心殿阁被雷火击中,就劝张小辫到别处躲避,可张小辫认准了林中老鬼之言,抵死也不肯挪窝,眼看着已经入夜了,现在出去肯定要功亏一篑。这天象虽然反常,但只要不离开瓦罐寺后殿半步,穿心梁砸下来也落不到三爷头上,再说身上穿着官服,还会惧怕闪电霹雳不成?三爷是铁石打成的心性,今夜索性就拿身家性命当做乾坤一掷,不等到那九尊铜猫的猫儿眼都灭了,绝不走出后殿,是死是活都认了,所谓“世事变化不定,英雄能屈能伸”。胳膊虽粗,却拧不过大腿,凡人别跟老天爷过不去,到底是生是死,只好听天公任意摆布了。

    张小辫虽然口上用强,也不免暗中忐忑,思量平生所为,绝没犯过该遭雷击的罪过。自从受了督抚大人提拔,为官从军以来,披星戴月,早起晚眠,从没有半日轻闲,带着雁营一众兄弟出生入死,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摸着良心想想,虽然从来没做像什么斋僧布施、盖塔造寺、修桥补路、惜孤念寡、敬老怜贫之类的大善举,但张三爷自问也没做过真教人皱眉切齿的缺德事。在自己手底下了结的几条性命,无不是大奸巨恶之辈,要说不敬天地、不孝父母、毁僧谤佛、糟蹋良女这些天怒神怨的恶行,可是没有半点瓜葛。张三爷满腔子都是仁义心肠,专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不得别个受难,见了就必要出手相助,倘若今日果真躲劫不过,身遭横死暴亡,兀的不屈煞我了。

    张小辫又怕自己是“前生注定今生案,天数难逃大限催”,那冥冥之中的事,谁能猜想得到?他被那一个接一个的炸雷,唬得心惊肉跳,但自道张三爷以前混得好不落魄,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只在寒窑破庙里容身,若不是得遇林中老鬼,哪有今时今日的作为?眼下只当这条小命是捡来的罢了。

    想到这里,张小辫狠下心来,端起海碗来,“咕咚咚”灌了两口烧刀子,耳根子发热,胆气顿生,再不去理会响彻云霄的霹雳雷鸣。这阵炸雷声刚刚从头顶响过,就听殿堂神龛里一阵耸动,似乎在暗中有个什么事物,正自窸窸窣窣地移动。

    雁铃儿发觉有异,回过头去就是一箭射出,随后举灯察看。原来殿后有尊执着《生死簿》的判官泥像,脑袋都已没了,一只比猫子小不了多少的老鼠,被雁翎箭射个对穿,活活钉死在了泥簿的册页上,鲜血滴落地面,染红了好大一片。

    张小辫见是老鼠,就放下心来,称赞道:“六妹真不愧是我雁营第一神手,看来这硕鼠……”他话音未落,就见从那神龛、殿柱、墙缝,屋梁间,钻出无数虫鼠蛇蝎,其中连少见的黑头蜈蚣和夹板子也有。也不知这些东西平时都藏在哪里,更不知此刻是为了哪般,它们就好似预感到大祸临头一样,没头没脑地只顾往殿外逃窜,把那长面罗汉猫也给吓得不轻,避之唯恐不及,立刻腾起身形,无声无息地跃上了棺材。

    张小辫和雁铃儿两人也都慌了手脚,手拨脚踢,总算是把殿内的虫鼠蛇蚁都赶散了。说着话就已是后半夜了,天上雷声渐收,山里的大雨也止住不下了,由于战况险恶,驻守在瓦罐寺里的兵勇都被派去助战,偌大个庙宇中只剩他们二人一猫,除了殿外偶尔有几声蛙鸣,四周再也没有半点响动,静得连根头发落在地上都能听得真真切切。

    二人听不到岭子上的交战之声,心知雁营多半已经杀退了粤寇,这一阵又不知折了多少兄弟,雁铃儿黯然不语。张小辫见到窗外的天光隐隐放亮,耳中隐隐听得金鸡唱晓,不觉竟已到了黎明时分,急忙去看九尊铜铸的小猫,发现猫儿眼里嵌的荧石色泽如灰,都变得暗淡无光了。

    张小辫自道捡回了性命,虽然吃了些惊恐,却终归是死里逃生了,脑中的这根弦子都快绷断了,至此方才长出了一口大气,自言自语道:“都说人是苦虫,看来这话是半点不假,活人只有享不了的福,却没有受不住的罪,这一夜过得好不艰难,总算是被三爷熬到头了。”他也惦念着雁营里的一众弟兄,心里翻翻滚滚的感慨万端,也说不上是喜是忧。他伸了一个懒腰,收起洋枪和寸青短刀,张口吹熄了棺材上的蜡烛,随后抱起那长面罗汉猫,叫上雁铃儿,一脚踢开房门走到外边。

    可张小辫刚刚走到庭中,就猛然发觉事有蹊跷,恍惚之状荡然无存,心里边也清醒过来了,这天色何曾亮了?外边浓云墨染,天黑得跟锅底似的,几乎是伸手不能见掌。

    张小辫全身如触寒冰,颤了一个不住,霎时间三魂缥缈,七魄幽沉,嘴里叫声“见鬼了”。他知道劫数根本未过,急忙抓住雁铃儿的手,转身就往回跑,不料刚一回头,就发现在身后的黑暗中,悄然无声地戳着一个人影,距离近得几乎是脸贴着脸了。那身影如鬼似魅,绝然不是活人,好似阴魂附体般紧跟在背后,半点生气也无,若不是张小辫猛然转身向后,哪里能够亲眼得见。如此一来,可就把他回天保命的退路给断了,这正是“屋漏偏逢连阴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毕竟不知瓦罐寺中究竟生出什么变故,且听下回分解。


如果您喜欢,请把《贼猫》,方便以后阅读贼猫第六话 惊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贼猫第六话 惊变并对贼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