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第四更。
……………………………………
“天王盖地虎”
“高柴一米五”
“宝塔镇河妖”
“高柴长不高”
只是没有想到当年当日的戏语,如今再听到已经是将近五十多年前的事了!
高柴不愧是传闻活到一百三十多岁的人,别看如今九十多了,那身子骨跑起路来,都带风,几圈下来,不仅大气都不喘,反而比他小二十来岁的东门无泽被捻的都要喘不过气,一命呜呼了。
二人吵闹了会儿,这时方才转移到正事上来。
吕荼给高柴看自己亲自设计的长安城图纸,高柴看完后,差点惊讶的眼珠子掉进肚子里。
“大…王,这是长安城?我们大齐未来的国都?”
高柴不敢置信道。
吕荼点头:“怎么,可是有哪里不对?”
高柴指着吕荼所设计的八卦放射形状的长安城图纸道:“不是有些不对,是太过匪夷所思。”
“大王,难道您不想设置城墙了吗?”
“还有您这建的长安城,那可是四面八达,条条大路皆可以通王宫,万一将来,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王宫很容易遭受到威胁”
高柴含蓄的道。
其实他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万一将来有人造反,王宫就没有关隘可守,会很容易被敌人攻占下。
吕荼看出了高柴的意思,笑道:“若是未来的天子不施仁德,建再高的关隘和雄伟的城池也没有用”。
高柴点了点头,吕荼的这个言论,对于他这种出身孔门的人很赞成。
“大王,既然如此我们就建这样八卦的长安城,只是微臣建议,围着王宫第一圈的建筑,所居者必须是卿族,第二圈是上大夫,第三圈是中大夫,第四圈是下大夫,以此类推,直到普通的士人”
高柴的这个建议,吕荼内心是有抵触的,可是左右想了想,这样更有利于保护王宫的安全,也更容易凸显王权的威严,当下也就答应了。
“另外,在王宫正门外,建一个方圆为一亩左右的广场,孤有大用”
吕荼突然想起一事补充道。
高柴看了看图纸,估摸着单这王宫,它的规模就不下于十亩土地,在正门外留下一亩广场,应该没有问题,当下道:“不知大王还有其他吩咐?”
吕荼道:“建造八卦长安城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事情可以慢慢来,不急!”
吕荼可不想在历史上留下建齐国版“阿旁宫”的恶名。
高柴笑了笑答应,心中却想:“大王你想多了,这八卦城的好处就是,先从中心建,然后慢慢的规划往外扩散,所以从本质上讲,建好王宫就算是建成了长安城”。
修建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吕荼估摸了下:如今留守在雍州郡的军士足足有三十多万人,其中二十万分给了西门豹修建齐国版的“郑国渠”,这剩下的十万,倒是可以交给高柴,让他组建人手修建长安城。
当然让兵士修建长安城,吕荼心里是过不去的,所以他给服劳役的士兵们,下了王诏,待两大工程完成后,他吕荼将按功行赏。
同时给这些士兵每月按时发放一定的钱财,钱财虽不多,但是表表心意,总比不表示强,另外还在兴建工程之地,驻扎信鹰士,帮助他们往老家寄信,以安慰军心。
齐国的信鹰士在吕荼一统天下当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吕荼把信鹰士进行了推广。
基本上齐国所治下的郡邑都有信鹰士驻扎,帮助传递消息。
当然传递消息的除了信鹰士外,还有驿道。只是驿道传递消息没有信鹰士快。
在这个家书抵万金的时代,吕荼的这个举措,无疑是最符合人心的善举。
“大王,孙驰将军捷报”
高柴刚离开,张孟谈拿着一份奏本走了进来。当他看到东门无泽嘴有些肿的时候,心下奇怪,但是他也没有多问,把奏报恭奉给吕荼。
吕荼接下奏报,看完后,是哈哈大笑:“孙武,你这个儿子真是没有生错,他如今是越来越会打仗了!”
原来捷报上说,驻扎在西散关的孙驰,遇到了来自古青藏高原的羌人袭击,起初孙驰是故意的装作打不过,引诱越来越多的羌人聚集,来攻击他,直到两个月前,羌人聚集了近乎十万人后,孙驰才漏出獠牙发动了反击,结果十万羌人,被杀三万五,被俘五万九。
乘着大胜,孙驰大军兵分三路,杀到了对方老窝,在羌人土地上掠夺了近乎七万的人口,一百万头牛羊马狗。
现在大军正在驱赶俘虏和牛羊马狗进城。
最带彩的是,孙驰还说他抓到了一群五彩神牛。奏报上还大概画了五彩神牛的模样。
吕荼看着那被孙驰画的带彩的牦牛,笑的直掉眼泪。
东门无泽和张孟谈看着吕荼竟然读着奏报读着又哭又笑,是疑惑的直挠头。
“大王,大王”
东门无泽探寻道。
吕荼深吸了口气,平复心情,笑着对着东门无泽道:“无泽,你见过如同老虎大小的狗吗?你见过传说中孤祖先太公骑过的坐骑吗?”
东门无泽惊愕。
有这么多的好物件要进雍州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关中大地,所有的人都欢呼起来。
西门豹急匆匆的从修挖沟渠的工地上跑到了吕荼身前,见了面第一句是:“大王,我要人手,我要牛羊马狗”。
吕荼看在风尘仆仆,消瘦了许多圈的西门豹,竟然一时没有认出来,这个人就是当初那位彪悍的将军。
看来挖沟渠的活,真是累人繁重!
吕荼暗叹一声,他没有拒绝:“孤给你五万俘虏,三十万头牛羊,另外孤还给你特批,凡是挖沟渠的人,每日最少三餐,每一餐,一人不得少于两个馒头,一碗大肉。”
西门豹听到吕荼如此支持他的工作,是千恩万谢,当场拍着胸脯保证道:“定然工程在三年内完成”。
吕荼却是笑着摇头道:“西门大夫,孤不在乎工期,孤在乎的是质量,此事不急,不急,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