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来的,是原本就在宫中的内常侍。
两人在宫中原也是常见到的,武正翔和他打过招呼,得知帝后一家正在里面相聚,他也识相的等在外面。
宫中这非同寻常的一夜,他自然也嗅出了不寻常的意味。
能做到内侍省的掌事太监,也是大有本事之人。该什么,不该什么,他心头门清。
当下,则和武正翔站在殿前,不咸不淡的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事。
第二个来的是范翰林。
他学问不错还懂得做人,见状也不问缘由,和他们站在一起等着宰相出现。
朱自厚年纪大了,庆隆帝特许他在皇宫内坐轿。但毕竟离得最远,当他气喘吁吁的爬上宣政殿前的台阶时,日晷已经移了一格。
众人齐聚,唱礼太监拉长声音朝里面通报。
殿内,庆隆帝已经将该交代的事情,交代给曹皇后和太子。
其实在这两年间,对太子该教的他已经教过,眼下不过是如同平常百姓人家一样,叮嘱一些老人家都牵挂的事情罢了。
曹皇后本来想让太子妃等人把皇孙都抱来给他看看,庆隆帝却不必了,免得他走得越发牵挂。
这时,中书令、范翰林、内常侍、掌玺太监都到齐了,他便开始口述遗旨。
第一条,便是传位圣旨,他大行之后,由太子继位。紧跟着是一系列的诰封,宗室、勋贵、朝臣各安其命。
然后,是对他身后事的安排,从简从朴,勿要惊扰民间。这是出于他一向的爱民之心。
对他留下来的后妃,也各有安排。无子嗣者在太庙出家为尼,有成年皇子者跟随皇子前往封地就藩。其余人等,比照先帝惯例。
因有了这两年的平稳过渡期,朝局稳定,逆贼伏诛。庆隆帝也没有再多别的嘱咐,再留下了一道处置汝阳王的圣旨。
更多的封赏,将留给太子登基之后进行。
范翰林在书案上运笔如飞,一道又一道圣旨被他草拟出来。他不愧是两榜进士,典故文章信手拈来,只略略打了腹稿,也未见他做过修改,辞藻端丽庄重,挥笔而成。
待庆隆帝看过,由吴光启加盖玉玺、朱自厚加盖用印,内常侍将圣旨制好,收集起来。
在殿中,圣旨就像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被生产出来。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庆隆帝将武正翔封为武安侯,三代之后降等袭爵,并允他自立门户,赏赐京中府邸一座。同时,免去骁骑卫指挥使一职,晋其三品云麾将军为二品大都督虚衔。
武正翔领旨谢恩。
这是庆隆帝对他的一片拳拳爱护之心。
这两年多来,庆隆帝和太子的相处比前面二十多年都要紧密。看出了他表面宽仁,内心多疑的脾性。
只不过,对帝王来,多疑并不是什么坏事。要紧的是,他具备治国驭下的才能。
庆隆帝看得清楚,以太子的能力,治理一个太平盛世不是什么难事。但论阴谋诡道,他则大大不如。莫是卫明尘和武正翔二人,昭阳公主也比他强上许多。
但是,堂堂帝王,何须习这诡道?
所以庆隆帝才制定了计策,将卫明尘一举成擒,至少可保接下来高芒百年安稳。
这其中唯一对不住的,就是武正翔了。但这件事,也只有武正翔才能和他配合默契,到最后的大获全胜。
到底,庆隆帝的心仍旧是偏向自己的儿子。在明明知道做完这件事,太子对武正翔只会越发忌惮,甚至会除之后快的情况下,他仍然做了。
为的,还不就是给太子登基扫平道路,谋一条康庄大道吗?
待他眼睛一闭,再有别的事情也实在是管不了,儿孙自由儿孙福吧。但在他眼皮子底下的事情,焉能不伸手管上一管。
所以,这道圣旨剥夺了武正翔的骁骑卫指挥使一职,赏其爵位加封二品虚衔,这其中有几重意思。
看起来,武正翔终于从忠国公府的庶子,获得了自己的身份地位,跻身勋贵行业。其实,却是丧失了实权,候位虚衔只是荣耀。
这种旨意,落到满京城明白人的眼中,就知道他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他年纪还轻,瞬间,便从人生巅峰跌到了低谷。原本是手握实权的二品武将,一下子成为了只有爵位的勋贵。
当然,似他这样年轻就成为侯爷,也称得上皇家恩宠。但比之他过往,却是没法相比。
但只有武正翔心头明白,庆隆帝这样做只不过是对他的略微补偿而已,同时也让太子对他少上几分杀意。
一个空有富贵荣华的侯爷,对太子没有任何威胁。又有庆隆帝的恩旨护身,只要太子脑子没出毛病,就不会再和他计较。
且不武正翔心头暗自思量,随着一道道旨意的下达,庆隆帝的精力眼看着衰弱下去。就算苏良智就守在身边,又用了百年老参掉着命,也愈发不行了。
太子扑到庆隆帝脚下,悲声道:“父皇,您就好好歇着,别再费心神。”他如何不明白,庆隆帝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他?
庆隆帝大口喘了几下,强撑着口述完最后一道圣旨,看着他道:“盛儿,别辜负了我的期望。”
太子一阵猛点头,“父皇放心,儿臣一定做到!”
“爱民……如子,爱护手足姐妹……”庆隆帝欣慰的笑了:“这一点,你比我强。”
太子握住他的手,感受到他的虚弱无力,不由悲从中来。在他的心中,父皇就是如一般的存在,那么强大勇武,令他敬佩。
曾几何时,他衰老成这个样子?
庆隆帝看着他,用最大的力气握了他一下。江山后继有人,他也有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先帝了。
他的唇角含着满意的笑容,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父皇,父皇!”
感受到庆隆帝的手无力的松开,太子悲恸呼唤。
众人齐齐色变,苏良智上前一步,心的探了庆隆帝的鼻息,双膝跪下道:“陛下,驾崩了!”
曹皇后掩面而泣,吴光启老泪纵横。
殿内众人纷纷跪下,顿时哀哭声阵阵,悲痛欲绝的气氛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