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勤动脑,不动心,脑子越用越聪明
我读中学的时候,学习很用功,爷爷奶奶看了都心疼,总是对我说:“读书不能太刻苦啦,要防止用脑过度。用脑过度就成书呆子了。”他们还举了很多例子,比如附近有个小伙子,是个文学青年,酷爱读书,写了很多东西,后来因投稿屡屡失败,发了疯,一直被关在家里;还有个小伙子,也是读书非常刻苦,但考了几次都没考上大学,成了书呆子了,从家里跑出来,到街上去讨饭,手里还拿着书呢。可我那时不知从哪儿听来一句话,叫做“刀越磨越快,脑越用越灵”,这不正好跟“用脑过度”的说法矛盾吗?于是我开始琢磨这个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把脑和心分开了。简单地说,脑是思考问题、存储信息的,而心是控制情绪的。有人数学成绩好,再难的题目他都能解出来,这就是脑子很灵,为什么呢?因为除了先天因素外,就是他做题目做得多啊,脑子经常在数学上转,时间长了也就灵了。我的头脑虽然在数学方面不够灵敏,但记忆力还不错,只要是我喜欢的文章,读三四遍就能背了。为什么呢?因为我经常背文章啊,越背记忆力也就越好了。康熙皇帝记忆力更好,他跟一个外国传教士一起出去打猎,看到一种鸟,就问这位传教士用法语如何称呼这种鸟的名字,这位传教士就告诉他了。三年以后,他们再次看到这种鸟,康熙竟然信口用法语说出了这个鸟的名字,这位传教士大为惊叹。康熙为什么有这么好的记忆力呢?据史料记载,康熙读书是非常用功的,对于经典,他要先读120遍,再背120遍,如此高强度的训练,练就了康熙天才的大脑。没听说他用脑过度!
那些因读书而发疯或成了书呆子的人,又是怎么回事呢?因为他们在高强度脑力劳动的同时动心了,也就是动了情绪、动了性子。那位文学青年,怀揣热烈的文学梦,但投出去的稿件都如同石沉大海,梦破了,有多大的希望就有多大的失望,心灵经受不起这样的打击,又怨又恨,可不就疯了?这是阴火性格导致的典型心系统病啊。还有那位拿着书出去讨饭的书呆子,也是心灵受打击所致,根本不是用脑过度的缘故。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仅仅是用脑而已,心不能动。也就是说,你把该学的学会,该背的背熟,就可以了,不要有心理上的压力,也不要有嫉妒心。学生心思单纯,要做到这一点是很容易的,问题出在家长身上。很多家长不能启发孩子如何用脑,如何平静地、祥和地享受用脑的乐趣;他们只会动心,见邻居家的孩子考上重点大学了,听说同事的孩子考了全市第一名,回家就开始教训孩子了:“你怎么就没有一点压力呢?”“你怎么就连一点嫉妒心都没有呢?”好像“压力”和“嫉妒心”是学习进步的动力。其实是他自己的压力和忌妒心在作怪,无处发泄。家长一动心,孩子也会动心。压力和嫉妒心,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是有促进的,但同时也给孩子的心灵增加了很大的负担。从此他就不能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了,他要把很多心思放在感受压力和嫉妒他人上:看到社会竞争激烈,他会为自己的未来忧心忡忡;看到别的同学成绩好,看到别人取得了成功,他会嫉妒。这种情绪愈演愈烈,终于造成畸形。
这种畸形人,我是经常遇见的。记得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真是无忧无虑,天天就是享受学习,享受友情与爱情,从来不考虑以后去哪里工作、做什么工作、月薪多少。但现在的大学生就不同了,我最近接触到的大一、大二或者研一的学生,都表示为自己以后的工作担忧。我的那些师弟师妹们都喜欢问:“师兄你当年是怎么学的,是如何为以后工作规划的?我怎么觉得现在学的东西对我以后找工作没有什么用呢?”这种蠢问题,当年是绝对没人问的。我的回答是:“你现在该学什么就学什么,干嘛为那么远的事情烦恼呢?”这些小孩在压力下生活惯了,高中的时候压力朝高考的方向压,一旦考上大学,要面对多元的社会了,心里的压力变得六神无主了,于是既感觉到有压力,又不知道压力往哪里使,反倒把正经的学习给耽误了。就这样,很多孩子高中的时候非常优秀,考上重点大学后却变成了一个庸人,真是可惜!
总之,让孩子心脑皆动,既要承受学习的压力,又要承受心理的压力和烦恼,他的包袱无疑增加了一个。长此以往,必然生出厌学的情绪,只怕不仅学习搞不上去,身体也会搞垮。对此家长们不可不慎重啊!
2.四肢要动,心不能动
曾去医院看过一个同学,没得什么大病,只是因为阑尾炎,做了一个小小的手术而已。他很乐观风趣的说:“你们是来我这儿上课来啦,回去以后要记住坚持锻炼身体啊!”回来的路上闲聊,同行的人中有一个极瘦的同学说:“锻炼就能不得病?我看未必。我天天练长跑,不也还是这样瘦吗?那些运动员,练得不够吗?很多都死得比普通人还早还快。”
西方有句格言:“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但这话是古希腊时期的一句名言,那时候的人单纯,跑步就能聪明、强壮、健康了,现在不同了,现在的人烦恼多了,光靠跑步来健身,恐怕不够,光靠其他任何锻炼方式都不够。
曾有一个同事问我:“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话有没有道理?”我说:“有道理啊。”他乐了,说:“太好了!我们每天中午在外面的饭馆吃完饭回单位,还不止一百步呢!”我马上意识到他这话有问题,隐藏着健康和锻炼方面的一个误区,所以我说:“对啊,那就没用了。一定得百步走才能活到九十九啊,多一步不行,少一步也不行!”同事大为不解。我说:“饭后为什么要百步走呢?不仅仅是因为轻微的活动能促进消化,还是因为要通过散步来静心。心静下来了,全身的能量都落到脾胃里去消化事物了,这才是关键。散步的时候怎么才能静心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数数,认认真真,每走一步数一个数字,从一数到一百。这样才有效。不然,你饭后匆匆从饭馆走回单位,那是体力劳动,是消耗,不是养生。”同事又问:“那么我要是走了一百步后还没到单位,怎么办?总不能站住不走了吧。”我笑了,说:“走完一百步,你的功课就做完了,然后你该怎么走就怎么走吧,不影响。”他半信半疑,真的那样去做了。谁知还没走完一百步呢,他就说:“我感觉到我肠胃的蠕动啦,感觉食物在下降呢!肚子很快也不撑了。”而平时他是没有这感觉的。这就是心静下来的好处。我们的每一个意念都是要消耗很大的能量的,如果在刚刚吃完饭后,仍不能遏制住这些杂乱的意念,我们的消化系统获得的能量必然减少,也就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了。反之,如果我们的心念平静,那么,能量就会集中到消化系统,我们的意念也会集中到那里,能感觉到肠胃的蠕动,食物的消化,且不自觉地生出一点点喜悦,食物消化起来就又快又彻底了。
跑步的时候,也是如此。首先要静心,什么都不要去想,这样,我们的意念会集中到运动的肌肉上,及时给运动部位补充能量,强化这些部位的机能。这样的锻炼是最有效果的。如果在跑步的时候你还在想昨天工作上的事情,想今天如何安排,想着某某人那样做太不应该了,下次我该教训教训他,某某领导对我可能有意见,我得小心一点……这就是在白白增加消耗,脑子也累了,身子也累了,还不如不跑呢。
前不久,一位阴火性格太旺的朋友经过自我调整病愈后,心情非常愉快,有一天傍晚发短信来说:“我这里刚下了一场大雨,雨后的空气很新鲜,我在小区公园的小路上散步,可以自由地想很多事儿,感觉很不错。”我回复她说:“散步就散步,只管享受新鲜空气,别想事儿。”谁知她竟非常兴奋,说:“我终于知道怎么去享受生活了!安心,放下思虑,就能享受生活。”说得真是太对了!我相信她获得了一个真正快乐的雨后散步。
所以,健身运动应该与静心同步,才会有效果。这个效果有一个检测的标准:锻炼后,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状态,如果感觉头脑格外清醒敏锐,筋骨舒展有力,那么,说明我们在锻炼的时候杂念很少,是一心专注在锻炼上的;如果锻炼后我们觉得头脑昏昏沉沉,身体也略微有些疲劳,那就说明我们锻炼的时候杂念太多了,超过了身体的负荷。后一种人甚至在晨练完了以后还要睡一个“回笼觉”,因为累得实在不行,这是何苦呢?
3.睡眠,静心扫除一天的杂念
人忙忙碌碌地度过了一天后,心里涌起的念头何止千万,它们对人体造成的各种影响、破坏是难以估量的,所以,到了晚上,我们就需要睡觉,让心安静下来,进入没有无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全身得到了真正的休息,因纷繁思绪和运动而造成的破坏也会被修复,产生的毒素也会被排出。
睡眠有程度的深浅,即有深度睡眠和浅度睡眠。刚睡着的时候,是浅度睡眠,易做梦,易被惊醒,这说明我们的心还没有完全安静下来,身体活跃的部分还很多;等进入深度睡眠后,就不会做梦,不易被惊醒了,而且,体温会下降,心跳会减速,呼吸会变得深长缓慢。人体的组织修复、机体排毒工作都是在这时候进行的。
所以,睡觉不仅是为了解除身体的疲劳,更重要的是缓解精神的疲劳,修复精神活动给身体带来的一切破坏,扫除精神活动在身体内产生的毒素。它让精神完全闭合起来,以便关门打扫,等第二天早上我们起床的时候,又会神清气爽,精神百倍了。正如我们一早出门,发现街道上干干净净,面貌一新,这是清洁工人晚上辛勤劳作的结果。
为什么睡眠必须在晚上进行呢,因为夜晚属阴,是人体的闭藏期,此时,我们精神的活跃程度降低,更容易静下心来,于是容易进入深度睡眠。白天则不然,白天属阳,人体全身的细胞都是活跃的,精神活动也处于相对亢奋状态,所以,一般人白天不容易进入深度睡眠,哪怕再累,白天睡觉都容易醒。由此又引出一个更为严肃的问题了。
我的很多朋友都是从事比较自由的脑力劳动,比如学者、作家、自由职业者,他们不用朝九晚五地上班,能够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他们中间十有八九是“夜猫子”,就是晚睡晚起,晚上三四点才睡觉,有的甚至要奋战一个通宵,白天睡觉,下午才起床。若要问为什么,他们都会说:“晚上心静,读书、写作效率高。”其实我也有这种经验,以前我何尝不是这样呢?但这样一来,白天的时间就无所事事了:中午起来,把中饭当早饭给吃了,下午心里很散,看书写作都没精神,只得出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见见人什么的,晚上回来后,才能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事,一直做到很晚才睡。后来,我才明白,晚上心能静下来,是为了睡觉的;在其他时间段,睡觉的质量都不如这个时候高。也正是因为我们的心气太浮躁了,思绪太纷繁了,所以我们才感觉白天看书学习静不下心,非得掠夺晚上睡觉的时间不可。这样下去,长期得不到高质量的睡眠,对身体是极为不利的。“早睡早起,长命百岁。”这句朴素的话里蕴涵的养生之道的确是太多了。
4.静坐与发呆
静坐的要领是尽量做到没有杂念,但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很多初学静坐的人都说:“我平时也没什么杂念,怎么静坐时杂念一个接一个?”其实,我们平时的杂念也非常多,甚至比静坐的时候多好几倍,只不过我们没能反观自身,所以没能觉察到而已。静坐的时候,心静下来了,所以每出现一个杂念都会引起足够的注意。就像空气里飞满灰尘,我们看不见,而在从外面射进来的一束光柱中,我们可以看到无数的灰尘在飞扬。一旦发现自己心里又起了一个念头,就要马上用心,不要再让这个念头继续下去,也不要让这个念头转变成其他念头。所以说,静坐,其实就是训练我们熄灭各种念头。即使做不到万念俱寂,只要用心去熄灭杂念,以后杂念自然就少了,不但再静坐的时候杂念少了,而且在平时杂念也会少得多。这对我们的身心是非常有好处的。
也许有人要问:发呆的时候不是也没有任何念头吗?发呆是不是有和静坐同等的功效呢?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我们发呆的时候,念头是很多很多的,心被念头控制住了,不管别的了,于是浑身都呆了,不动了,这就是发呆。当你把一个发呆的人唤回过神来,问:“想啥呢?”他一般会说:“什么都没想。”其实他想了很多,只是都不值得说或者不知从何说起而已,甚至,连他都忘了自己想些啥了,那些念头像走马灯似的跑过,他自己也没能记住。
发呆是很伤人的,它意味着一个人的杂念繁多到了让这个人停止一切其他活动的地步。托尔斯泰小说中的那些妓女,终日无所事事,有时发呆能长达一两个小时,终日昏沉、疲倦,状态极差。
如果说,发呆是在静静中放纵自己的思绪,让杂念肆无忌惮地奔腾,那么,静坐则是在静静中收束思绪,遏止杂念,这是相反的活动,绝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