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留下深刻第一印象的心理操纵术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杰夫 本章:第一章 留下深刻第一印象的心理操纵术

    这一章将要介绍的是如何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在给予好印象之后,要如何强化此印象,如果已令对方产生了不良印象,则在分手之前该如何使其转变为好印象的心理战术。

    1.自报姓名时最好附带其他相关词语

    所谓“记忆联合”乃是记忆术的一种,它是将想要记住的事与其他事连在一起的一种记忆方法。面对一个初次见面的人,利用此法将能加深对方对你的印象。比方说:若你姓陈,在初次介绍你自己时,你只单纯地说一个“陈”字,那么只会将很少的印象留在对方脑海里,因为姓陈的人有数十万,你又怎能希望别人对你有深刻的印象呢?因此,建议你最好在姓名之外再加上一些较易记忆的词语。如你说你是“做室内装潢的”对方马上就会记起是“室内装潢的陈先生”有人的姓氏比较特殊,所以比较能予人较深刻的印象;但尽管如此,也应在姓氏外附加一些较简单而顺口的词语,以助于对方的记忆。一位小学校长在第一次和新同学见面时总会如是说:“我姓章,‘文章’的‘章’、章鱼的‘章’,不是‘纸张’的‘张’,也不是‘脏乱’的‘脏’。”

    这样反复地说明有很大的效果,同学们以后在走廊上碰见这位校长时,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会立刻清楚而正确地喊出:“章老师,您好”等话语。

    2.初次会面时迟到最好不做辩解

    初次会面就迟到,是礼貌上的问题,不用说当然是要绝对避免的。但是,人都会偶尔估计错误或疏忽大意。

    在现实中,总会有在重要的初次会面时迟到的情况。此时我们越是认清了自己犯了礼仪上的基本规则,就越感觉到此事的重大,从而也就更焦躁。

    但是,刚一坐在座位上就马上慌慌张张地打招呼及道歉,并说出辩解的言词,这种做法并不恰当。当然,即使不是在初次见面的场合,啰啰嗦嗦地说出一段近似辩解的话也是很不好的,都会显露出没有自信的样子。

    本来对方或许会想早一点进入主题而不希望听那些辩解。

    更何况在初次见面的场合中,对方与自己之间尚未建立彼此的了解,如果凭空说出辩解的话,并要求对方的宽容,反而会给人厚颜无耻的印象。

    如果对于自己没有遵守礼仪的基本规则而造成的不礼貌真的感到很抱歉的话,那么暂且不要急着辩解,而应首先考虑对方的立场与方便,结果反而能让对方的情绪转好,进而也对自己的解释有所助益。

    先不要辩解,而诚心诚意地为自己的迟到道歉,然后询问对方是否因自己的迟到而必须改变他的计划,以及还剩多少时间等,很有技巧地进行应该做的工作,这也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而做的考虑。

    就如有人所指出的,有的人竟出乎意料地对“道歉”显示了弱的一面。与其辩解,提出理由使自己正当化,倒不如诚心诚意地道歉,这样更能使人接受,从而达到自己“恢复失地”的目的。

    3.与人会面之前应确定一项推销自我的要点

    有一次,一位想研究才能开发的人来找他的内行的朋友。他奉了公司的命令要设计一项人才培养计划,但因是外行所以感到困难,因而前来请教朋友。朋友依据基本的理论给予了他建议。但是之后他却谈起自己的理论来了。总之,他像是要推销自己的样子。若真是如此的话,最初他说“想请你听听我的意见”就好了,而用不着在最初时说是来虚心讨教的。这显然是虚伪,令朋友产生不快之感。

    不论是谁,与人会面时都是有目的的,然而,为了达成目的,一般人往往会全力以赴,努力让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很多人都会像上面的例子一般的首尾不能一贯。如果在会面之后令对方感到你是言行不一的人,或是使人印象淡薄的人,那么你所期待的目的就不能达成了。至此,如何让人在对你尚未有任何印象的时候,对你的某一方面产生印象?我们的建议是:最好在会面之前就事先想好自己的推销要点。

    4.令最初应对的人接受你,也会令最终要见的人有好印象

    一位商人外出的时候,他的妻子代替他处理电话和接待来访的客人。有趣的是,妻子本身似乎没有意识到,当商人回家之后她向他报告时,即使都是初次见面的对象,商人听起来的感觉却因人之不同而有微妙的差异。

    “那个人好像非常急于请人帮忙的样子”;“那个人讲话的口气不太好,好像是冲着你来的”等等,都在妻子的语调中流露出来。经过妻子主观意识作用而产生的第一印象,大大地影响商人的判断。

    正因此,在这一方面颇有心得的推销员在访问客户时,首先都要努力使最初出来的人产生好印象。若是能令最初出来应对的人有好印象,也就会令你要见的最后的对象有好印象。

    5.刚开始就问清会谈所需时间,通常可以争取到更充分的时间

    在开始面谈时,问清楚到几点为止,或几分钟的时间,观察此行为的心理是将面谈导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这是礼仪上的心理战术。

    例如,刚开始与人会面、寒暄之后,就问“今天我们谈到何时您较方便呢?”

    或者,在面谈时,问“只要分钟,可能的话,能给我分钟的时间吗?”

    如此对方会感到你首先考虑的是对方的方便,进而产生良好印象。

    特别是安排短时间的面谈时,也可以将手表取下置于桌上以示关切。

    不论是谁,在心底都希望他人认为自己非常忙碌。

    这是因为一般人都有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的心理,因此即使在面谈时,也会因对方有“承蒙您珍惜宝贵的时间”的认识而感到满足。若能得到这种满足,即使谈话比预定的时间稍稍延长,也不会感到痛苦。像这种情形是很平常的。

    6.把对方名字反复应用于谈话中将会更易记住

    卓越的推销员能在只见过一次面,或是两三分钟之内即能将对方的名字正确而无误地记牢。在他们的生活里,对于一个数年前仅有一面之交的人,偶尔在街上巧遇,亦能正确迅速地喊出其名,而令对方傻眼之类的事,是屡见不鲜的。

    但在他们善用推销技巧的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努力过程,在此不一一赘述。只介绍一个比较简单而又适合一般大众的方法——在谈话中,尽可能地将对方的名字应用于其中。若你和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推销员谈话,你马上会发现:他们对于一个初次谋面的人是绝不用“你”、“科长”、“先生”、“小姐”之类的代名词的,即使是使用头衔或尊敬的词语时,也必是加上其姓氏的。如:“王科长,请问您府上哪儿啊?”“李教授的书,不论有几本我都会拜读的。”

    如上所述,在谈话中频频使用对方的姓名,一则可以加深自己对眼前人物的印象;二来也会让对方产生较亲切的感觉。

    7.感谢的话语里若能附上对方名字效果将更好

    各位一定都见过:音乐会或舞台表演结束时,演出者会面向观众,频频地更换角度与视线,嘴里说着:谢谢!谢谢!观众也因其道谢而欣喜,大家热烈地拍手叫好,直至落幕后仍未停止。为何观众的情绪会如此地高昂呢?不容讳言,歌者的表现定是可圈可点的,但其最后致谢时的动作与声音,更是使得观众觉得歌手仿佛就是向自己答谢。所以,这也可说是演出的技巧吧!

    我们平时说“谢谢”时,通常是基于礼貌而说的,但是,若你想要表达一种内心的感谢时,单只说“谢谢”无论如何是略嫌单薄的。你必须配合你的表情与声调,就好像舞台上的歌手,必须让每一位观众都感觉到:他在和我道谢呢!所以,平常道谢时要注意,最好能加上对方的名字,“某某先生,谢谢”就给人“我是和‘你’道谢”的感觉,而不是其他人。以上的解释应该很容易让读者了解道谢时加上对方名字的效果了吧!

    8.初次会面时要想办法赢得对方的好感

    曾经有这么一个趣谈:伊莉莎白女王来日本NhK访问时,负责招待她的NhK理事长野村忠夫做了一件颇令人深思的事。在他见到女王之前,曾经考虑了很久,就是如何招待这位嘉宾。于是一些有关女王的生活点滴映入他的脑海。他想到了女王的爱犬牡宾狗,浅浅的微笑马上浮现在他多日来愁眉不展的脸上。当日,他系的领带的图案上有一个和女王爱犬同种的狗,因此,女王在一见他时,即主动而热烈地迎上来和他握手。

    两个从未谋面的人初次会面时,若能稍微用心地想法子缩短两人的距离,定会引起对方的好感。如上述例子中,野村就是在事先去收集对方的各项情报,进而细细地过滤,判断出对方的好恶。但是,并不是每个初见者的资料我们都能掌握得到,在此情况下,最低限度也该知道对方的年龄、性别、职业,再想尽办法引起对方的兴趣。中年以上的人,鲜有不关心健康的;年轻的家庭主妇,鲜有不关心孩子教育的。一位先生常常会在超市内和初见者热烈地交谈,究其主因,乃由于他总是牵着爱犬一道去。宠物是一般人所共同关心的,所以,他借一只小狗,无形中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不少。

    若是碰上一个不太了解的人,即应尽可能地找话题,新闻、日常琐事、书籍,都是很好的话题。尤其是到对方家中访问时,更应用最短时间给对方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9.欲得到对方的信任只需用平常之语

    绝大多数人在面对初识者时,常会觉得对方对自己尚无任何成见,而欲以头脑敏捷、富幽默感、具责任心的姿态来应对。但若一味地讲令人咋舌与吃惊的话,反而容易产生不实及夸张的反效果。

    这是因为:第一,用较奇特的语词,往往不太能配合自己的思想逻辑,因此易造成前后矛盾;此现象不只会暴露自己的无知,更会混淆自己的脚步,弄得杂乱无章。第二,有时是自己想出了很奇特的语词,而急于与对方“奇文共欣赏”此种情况虽说是情有可原,这种人亦可说是头脑敏捷,但却因锋芒太露而遭他人的猜疑。

    仔细观察发现,周遭受人拥戴与信赖的人,大多并不属于才情焕发、以惊人之语而博得他人喜爱的人。如有一位乡长,多年来之所以会得到人们的信赖,其主因并不是他说话有何新奇,亦非其年长之故。我们或许可以说:他只不过有着一颗平常人的心,并不借由才气及高调来震慑人,他的言谈显示出他就是一个质朴寡言的人。

    以人生严书而闻名的多产作家丁.D.马菲和介绍他《成功的人际关系》一书的L.吉卜林都曾强调过尽量不用新奇的话语,而以身旁的琐事为话题,是促进成功的人际关系之鉴。

    尤其是面对一个初识者,最好是不要刻意地显出自己的卓越,宁可让对方有个最初的印象你是一个善良的普通人。因为你若在最初时不能和他人处于共同的基础上,对方是很难对你产生好感与信赖的。若你摆出一副超人一等的架子,对方势必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待你,这种关系是很难让双方敞开心胸去接受对方的。

    10.强调相异点比强调共同点更易给人深刻印象

    前些日子见到一个商业广告,画面上出现一位巨人般的角力选手轻快地跳着踢踏舞。一向不记商业广告中商品名称的人,竟因为那位角力选手的滑稽动作而不自觉地记下了该广告的商品名称。

    这种印象之所以如此深刻,角力选手强烈的特质固然是主要因素,但超重量级的庞大身体跳着轻快的踢踏舞的意外性组合,更能加深观众的印象。因此,欲留给他人深刻印象,试着强调“相异”的特点也是方法之一。

    就拿银行经理来说吧!他们常被视为是时时挂着苦瓜脸的人物,就好像天下的人都欠他债似的。如果此时有位喜欢说笑话的银行经理,人们能不对其留下深刻的印象吗?同样地,一位平日穿着运动服、牛仔裤的电视演员,某天出人意料地穿着一套黑色西装接受访问,自然也能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否定了共同点即等于否定自己的特性,但如果能将该种“相似”配合上“相异”点,往往会产生出乎意料之外的惊人效果。

    11.借一般人或第三者之口提出相反意见不致引起反感

    初见面的场合可以说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时期,要给对方良好的印象也依赖这段时期的努力。因此,在初见面时,应尽量避免有否定对方的行为出现。要知道,直接指出对方话语中的矛盾之处,或者是当面提出与其理论相反的论调,虽然可造成相当亲密的人际关系,但有时也是破坏人际关系的主因。何况,在初见面的场合,即使基于道义向对方提出建议,对方也往往不能冷静地听取那些建议的内容并加以判断,而只是一味怀疑你的动机,以致出现反驳或反感的情形。另外,初见面的对象有时也会恐惧他人以极细微的部分否定其全面,这是因为他们尚未全面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导致的。

    总而言之,当你想对初次见面的人提出相反意见或自己的看法时,应尽可能避免当着他的面提出,因为这对当事者而言是最难以忍受的事了。反过来说,如果你能借用一般人的看法或是引用当时不在场的第三者的看法,就不致引发对方的反驳。然而,有些人却谢绝这种建议,仍一味地坚持自己的看法,认为直接陈述自己的意见较理想,因而造成了不协调的人际关系。

    12.知道并说出对方所欲获得的评价便足以在其心中建立深刻印象

    一般而言,百货公司中向顾客推销商品的店员,或美容师、裁缝师等人,都各自拥有招揽顾客的招术,其共通点便在于他们都能迅速地洞悉顾客的心态及愿望,因此能获得良好的业绩。

    就拿一些老字号百货公司来说吧!据说那些百货公司的专柜小姐在出售洋装时,总是视顾客的身材。判断他们试穿衣服的尺寸,是胖的便自动减一号,瘦的就加大一号。顾客本身当然相当清楚自己衣服的尺寸,因此他们会立刻修正店员的判断,但内心却暗自欣喜。而店员听后,通常都不忘加一句:“对不起!您看起来实在不像是穿这个尺寸的人。”

    就这样,顾客本身虽是穿着XL号的衣服,但却为自己看起来像是穿着L号衣服的人而感到欣喜无比,而且在心中也会留下这样的印象:这个店员实在太了解我了。

    又如,美容师通常会对一些在意自己无生卷发的人说道:“您虽然不特意去烫发,却能具有如此自然波浪的卷发,真是令人羡慕。”

    被催稿的作家会因“以您写作的速度及功力,这些时间绰绰有余”而奋笔疾书。急欲爬上科长地位的职员也会因“主任也认为你升为科长将对公司有所助益”而欣喜若狂。

    以上诸例即在说明:人际关系良好的人经常会敏感地意识到对方究竟期待何种评价。换句话说,他们了解一般人往往不满足自己的现状,然而又无法加以改变,他们只能持有一种期待。因此,胖的人希望看起来更瘦,卷发的人期待他的卷发看起来更美,写作的人期望能早些交出稿件,而急欲升为科长的人虽自知这条道路的坎坷,却仍期待着实现的一天。人就是这样,往往各自持有一种幻想中的形象,希望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好的。

    因此,如果能暗中查知那种心态而想出应对的方法,人们自然会因你所具有的这种善解人意的能力而心情愉快,并更进一步地对你产生好感。总之,能够确切地把握人们这种内心期待评价的心态,即是掌握了一种不同于奉承阿谀的人际关系的技巧。

    13.倾听他人说话时加进自己的看法更能显示专心倾听的态度

    “附和”是表示倾听对方说话最简易的信号。但是,如果因其简易而随意使用这些技巧,有时会起副作用。譬如,“附和”的次数过多的话,反而会破坏说话者的说话节奏,令其感到十分厌烦。据说,广播员受训时,第一要件便是要求他们采访时勿过于附和。一些外行人来访时就常出现这种情况,或许当时他们毫无感觉,但只要事后听听自己所作的访问,相信一定会感到十分刺耳。因此,各位千万要记住,随意的附和会搞乱说话者的节奏,不能不多加注意!

    另一个副作用则是次数过多的附和会令谈话者感到一种机械化反应的恐惧。不管懂或不懂,不论自己肯定或不肯定,一味地附和对方的意见,反而会留给对方不诚实的印象,或许还会令对方失去说话的兴致。

    如果真正用心倾听他人谈话,应该会有不懂的地方、感到佩服的地方或者真正令人拍案叫绝之处。能将听者的感想更积极地表现出来,才是最好的倾听方式。

    比如,如果能在说话中加入“真的是这样子吗?”“但是,将来会很累人的吧?”“你说的是……”“为什么?”等话语,将更能留给对方深刻的印象。

    不过,为了不留给他人一味附和的印象便毫无节制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会留给对方不实在的印象,应切记在心。

    14.与对方有相同的擅长之处时仍然做个倾听者,较易贴近对方的心

    一般而言,共同的话题很容易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但是如果没有妥善安排,也极容易导致关系恶劣,须特别注意。比如,两个喜好高尔夫球的人初次见面时,往往会互相标榜自己的擅长之处,兴致高昂地谈论自己在球场上叱咤风云的情形。但是,在不知不觉中,此种情况会因“敌对”意识的抬头而演变成火爆场面,好似两人已真正在球场上一争胜负。比如其中一方主张高尔夫球可经过练习而获得进步,另一方则提出即使练习也毫无意义,彼此逐渐忘了本来的目的而陷入高尔夫球的争论中。这时如果彼此的职位差距很大的话,权力大的人往往会获得敬重;但如果彼此的地位相当,情况就十分糟糕了。

    众所周知,只要一扯到自己的专长或引以自豪的话题时,无论是谁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自我夸耀。因此,对于与自己有共同嗜好的对方,虽然有一股亲近感,但有时也会因对方态度的不同使得亲近感变成了反感。

    又如,在麻将牌桌上故意让对方获胜往往是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的秘诀,如果此时你动不动即显现出争胜负的心态,将会使彼此的关系恶化,甚至闹得很不愉快。

    如此一来,不论你如何煞费苦心,也无法消除你在对方心中所留下的坏印象了。

    总而言之,当你与初次见面的对象有一致的专长且引以为自豪的话,切记尽量扮演一个忠实听众。

    15.初次见面时忽略对方所犯的小过错往往有很好的结局

    有位商人为了争取客户,一天中拜访了好几家公司,接待他的人多半是科长之类的人物,但其中有一家公司却是由主任出面接待的。当然,根据公司规模、体制的不同,接待来宾的人可能是科长,也可能是主任,并没有什么了大惊小怪的。问题是,当天在他拜访过数家公司,双方互相递上印有职衔的名片后,他仍将这位主任误以为是科长,因此在商讨过程中始终以“科长”来称呼对方。

    当他回到公司后,将收到的名片逐一整理才发现这个错误,不觉内心一紧,匆匆忙忙地打电话道歉,但那位主任却不介意地说:“噢!那回事,你不必放在心上。”

    诸如此类的情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甚至连小孩的学习及礼仪教养等都是一样的情形,老师、父母秉持尊重小孩自尊心的原则,让他们自己发现过错,会比直接指责来得有效果些,更何况这种做法还可使亲子、师生的关系更为融洽。

    相信大家都曾有过这种经验:当你和初次见面的人会晤犯了小过错时,对方若直接中断话题指出的话,必定使场面弄得十分尴尬,双方都感到不愉快。这是因为被指责的一方往往会因羞愧而感到狼狈不堪,并且还须努力地恢复原来的情绪。

    因此,前面曾提过的那位主任所采取的态度称得上贤明过人。如果当时他所采取的方式是直接指责的话,那位受指责的商人在羞愧之余一定会将自己所犯的过失摆在一旁而从心底里怀恨那位主任,认为他简直是“鸡蛋里挑骨头,胸襟狭隘,不值得合作。”

    当然,在此并不是强调任何人犯错都不应该加以指责,而是说应视事情的严重性,该指正的地方仍有指责的必要。

    总之一句话,对于一些无关紧要、无伤大雅的过失,应尽量不予计较,尤其是在与人初次见面的微妙人际关系中更应妥善处理。如此一来,不但能避免一时的紧张,还会有很大的收获。

    16.初次见面时应少用“因为”“所以”

    一般人在开会迟到时往往会以“因为车子抛锚,所以迟到了”“正好碰到交通阻塞,所以迟到了”等理由来搪塞,推诿迟到的过错。这种理由根本不够充足。因为这就好像昭示与会人士“其迟到的原因全是因为车子抛锚、交通阻塞,自己无任何不当之处。”

    因此,如果碰到这种情形,首先应避免使用“因为”、“所以”这样的说法,其次对于“迟到”应采取不提及或暧昧的态度,才能使气氛较融洽。换句话说,避免使用“因为”、“所以”等越描越黑的说法,可使表现更为婉转。

    这种暧昧性的说法最常出现在微妙的人际关系上。

    因此,初次见面的场合如果能真正活用之,必能得到莫大的助益。

    试想,初次见面时原本毫无任何嫌弃的双方,如果因为一方的坚持说理使得人与人接触成了次要的,不是成了本末倒置、事理不分了吗?一般而言,初次见面的双方如果竞相说理,往好处想或许两人会因结论的一致而更亲密。但若是情况正好相反,那么彼此之间的对立也就自此产生。

    无论如何,在初次见面时过多使用“因为”、“所以”等用语,往往会因话中有棱有角,无意中引起他人的反感或警戒心。

    17.想尽力推销自我时应诉诸对方的“四觉”

    在选举场合中,常见到一些候选人为了推销自己,不但不断地利用自己的知名度,还兴起了所谓的“握手战术”这种战术不仅可透过彼此皮肤的接触,加深选民与候选人之间的亲密感,更可说是一种借由对方的“手”来使其记住自己名字的心理技巧。

    通常,当我们想记住某些事物时,往往会动用所有感觉器官。但大部分的人想自我推销时却只诉诸对方的视觉及听觉,也就是说,人们忽略掉了还可以利用的嗅觉和触觉。很多人一定还记得赫鲁晓夫对初次见面的人往往像多年的老友一般脸贴着脸紧紧地拥抱的样子,这不过是为加深自我印象所使用的一种赫鲁晓夫式的触觉推销法罢了。最近几年的选举中,一些候选人经常遍访民众,握手问好,即是除视听觉之外,再运用触觉来加深自我印象的方法。如果能再加上香水、花露水等诉诸嗅觉的方法,将更具效果。女性的香水不仅仅是一种化妆用品,也可说是为让男性留下深刻印象的小道具。总之,为留给他人深刻印象,请充分活用人人具有的“四觉”。

    18.脸部的表情比服装更重要

    有位人物评论家前往拜访某一位企业界名人。约定的时间到了,该企业界名人却让秘书小姐传话给正在接待室等候的人物评论家,希望他能再等分钟。分钟后那位企业界名人出现了,他抱歉地说道:“我一直都在召开重要会议,生怕与你初次见面时仍以会议中严肃的表情面对你,让你认为我是个不和善的人而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为了不失礼,只好让您久等以恢复心情,回复我惯有的和善表情。”

    这虽然是个小故事,但却明白地道出一个事实:人的心灵无论怎么隐藏掩饰,仍然会形诸于外,在表情上显露无遗。因此,如果想留给初次见面的人一个好印象,那位企业界名人的顾虑是有必要的。然而,一般人到达约会场所时,往往只检查领带正不正、头发乱不乱等服装打扮上的问题,却忽略了表情的重要性。同样是照镜子,请检查自己的表情是否和平常不一样,如果过于紧张的话,不妨试着对镜中的自己傻笑一番。

    19.对方如果开始看表,请做好结束这次会面的准备

    一般初次见面的场合中,如果有一方想结束话题时,往往会有看手表等不为对方察觉的无意识动作。如果能早一点发觉并了解此种动作所代表的意思而善加应对,必能留给对方一个美好的印象。但是,一般人经常会忽略这些不易察觉的小地方,仍旧一味地喋喋不休,使得对方反感。因此,当我们看到交谈的对方突然焦躁地看手表,或者是望着天空并询问现在的时刻时,应尽早结束话题,让对方明了你不是一个毫无头脑的人,你清楚并尊重他的决定,如此才能留给对方好印象。

    20.分手时将感想说出来更能使对方加深印象

    相信大家都曾有过这种经历:兴高采烈地拜访朋友,在回家时还在考虑是否到其他地方时,大门便砰然关上,以致前面所受到的热烈款待都前功尽弃,心情也顿然恶劣起来。或许这仅仅是友人不小心所致,但自己却仍耿耿于怀,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受欢迎。

    像这样在分手的短暂时刻便改变了面谈的全体印象的例子并不算少。而一位演艺人员的做法令人至今难忘。

    那位演艺人员十分谦虚,使对方在交谈中能尽兴畅所欲言。最后她作了结论:“听了您的话,使我获益匪浅,对我今后的演艺事业也将有极大的助益。真是太感谢您了。”

    虽然对方从此以后不曾再见到那位演艺人员,但其所作的道别却深深刻在他的心里了。

    像这样,只要将当时的感想稍微做个结论,就能留给他人深刻印象。

    在正常的言谈中如果常使用夸大的言词,往往会使人讨厌,令人瞧不起。但是如果在会谈结束时,毫不介意地使用,一定很容易引起对方的注意。

    21.会面之后立刻寄出信件可强化对方印象

    有人请一位专家针对青少年问题做些分析。当时,许许多多的与会人士发表高见,二三天后专家却接到了组织者的谢函,其他的出席者也都收到了,而且根据对象的不同,内容也各自有异。而最令人感动的是他还针对大家发表的内容提出了他的看法。

    之所以提出这件事是想说明:如果想留给初次见面的人深刻的印象,信具有很大的作用。因为一般人往往见面归见面,见完面就等于什么事都完了,根本不会想到要寄信来加深对方的印象。殊不知,在初次见面后,寄封信来个“售后服务”可以使对方复习脑中所存在的印象,而复习能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但是,如果那种记忆已逐渐消失时才加以复习就不具任何效果了。因此,为加深印象,信应在会面后立刻寄出,使得会谈的内容与会谈中对方脑中所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


如果您喜欢,请把《一分钟心理操纵术》,方便以后阅读一分钟心理操纵术第一章 留下深刻第一印象的心理操纵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一分钟心理操纵术第一章 留下深刻第一印象的心理操纵术并对一分钟心理操纵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