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若干国家军事战略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徐继素,陈君慧 本章:2.若干国家军事战略

    军事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是战争指导者运用战争的力量和手段达成战争目的的一种艺术,它受国家所处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自然地理、国际关系等条件的制约,服从并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两极格局的出现和长期延续以及武器装备的迅速更新是决定各国军事战略的重要因素。下面介绍若干国家战后军事战略理论演变的大致轮廓。

    (1)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首次成为拥有世界上最强大军事力量的国家。在战后初期短暂的平静以后,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1947年美国政府把遏制苏联确定为国家的基本政治目标。美国外交官、遏制政策的倡导者乔治.凯南说,遏制就是要对苏联" 采取坚决的包围政策,在苏联可能危害西方国家利益的任何地方,坚决与之对抗".美苏之间的冷战从此开始。在从4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末的40多年时间里,遏制苏联一直是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也是美国军事战略为之服务的主要政治目标。在此期间,美国军事战略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遏制战略。美苏之间的冷战首先表现为在欧洲的军事对峙。在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初,美国是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但苏联在欧洲拥有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针对这一现实,美国在40年代末制订遏制战略,强调依靠核威慑和有节制的地区性常规力量遏制苏联在欧洲扩张,并在威慑失效时打赢新的欧洲战争乃至更大范围的战争。这项战略设想:一旦发生战争,将由驻欧美军和欧洲盟国的军队阻滞对方的进攻;同时由美国战略空军向对方的纵深目标进行轰炸,包括原子轰炸;尔后全面动员军事力量进行反攻。所以,这项战略基本上是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和战争期间西方国家的传统战略。

    要求核力量和常规力量并用,侧重依靠常规力量,原子弹只是作为一种威力更大的武器加以使用。为了贯彻这项战略,美国在加速发展核武器的同时保持相当规模的常规力量;与西欧国家组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并在以后几年里与从中东到东北亚的一系列国家组成若干军事联盟,力图从军事上包围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在西欧以及其他地区建立大量前沿军事基地,特别是供执行原子轰炸任务的轰炸机使用的基地。但是,这项战略超出了美国及其西欧盟国的经济能力。美国既无力在欧洲建立与苏联的常规力量平衡,也无力有效地维持庞大的军事包围圈。

    大规模报复战略。到50年代中期,美国的核力量进一步增强,开始拥有可用于实战的氢弹,原子弹的储存量迅速增加,开始装备喷气式战略轰炸机,从而具有实施洲际核打击的能力。苏联也开始拥有核武器,但美国仍拥有巨大的核优势。这些构成了美国制订新战略的基础。1953年,执政不久的艾森豪威尔政府批准了新的战略——大规模报复战略。国务卿杜勒斯解释说,新战略要求" 依靠一支强大的报复力量,用我们选择的武器,在我们选择的地方立即进行报复".所以,这项战略的实质是以核武器作为主要的威慑手段和战争手段,对任何重要的" 侵略" 都报以全面核战争,并且把对方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作为主要打击目标,以迫使对方投降。这标志着美国用核战略代替了常规战略。1954年底,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采纳大规模报复战略。这项战略把北约组织的军事力量分为两部分,即以常规力量为" 盾" ,用于阻滞对方的进攻;以核力量为" 剑" ,用于打击和战胜对方。因而这项战略也称" 剑和盾" 战略。根据这项战略,美国在50年代着重加强核力量,而把常规力量(主要是地面部队)放在次要位置上。美国决策者认为,实行这项战略可以节省维持庞大的常规力量和遍布全球的大量军事基地的费用,因而可以用较低廉的代价赢得战争的胜利,并且可以避免地面部队进行旷日持久的战斗给美军带来的重大伤亡。然而,大规模报复战略是以核垄断或压倒性核优势为前提的,一旦失去核优势,其有效性就将消失。此外,这种战略无法对付世界各地发生的中小规模的战争。50年代后期,大规模报复战略遭到美国一些战略家的非议。

    灵活反应战略。50年代中、后期,苏联的核力量迅速增长,已经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原子弹和氢弹,开始装备远程轰炸机和中程导弹,率先试验成功洲际弹道导弹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这些表明,尽管美国仍拥有核优势,苏联已具备对美国和其他北约组织成员国实施核打击的能力,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前提已不复存在。50年代后期,基辛格、泰勒等人提出有限战争和灵活反应的战略理论,在美国国内引发了一场战略问题辩论。1962年,上任不久的肯尼迪政府决定用灵活反应战略取代大规模报复战略。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将灵活反应战略归纳为三项原则。其一是有控制的反应原则,即把战争(包括常规战争和核战争)按规模和强度区分为若干等级,由文职当局根据威胁的程度有选择地决定防御措施和逐步升级的步骤,而不是仅仅在不进行战争和进行核大战之间进行非此即彼的决定。其二是打击军事力量原则,即核打击不仅针对对方的城市,而且针对对方的军事目标,以此保持核战略的灵活性,并促使对方也不打击美国及其盟国的城市和平民,从而在战争中维护美国的社会结构。其三是常规选择原则,即运用非核力量对付有限规模的挑战。

    根据这些原则,美国在60年代建立了洲际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和弹道导弹潜艇" 三位一体" 的核力量,形成遭到核袭击后进行有效还击的能力,即第二次打击能力,使美苏两国" 相互确保摧毁" ;增强常规力量,并建立对付游击战的特种部队,目标是在欧洲和亚洲同时进行两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并在其他地区应付一场" 灌木林火" 式的冲突,即所谓" 两个半战争".这项战略要求拥有进行各类战争的能力,主要依靠、但不仅仅依靠常规力量,即以常规力量为" 剑" ,以核力量为" 盾".北约组织欧洲盟国对此战略长期持保留态度,其理由是:苏联在欧洲拥有常规力量优势;在欧洲使用战术核武器将摧毁整个欧洲;北约组织的核武器完全由美国控制,西欧既无决定权,又无否决权。直到1967年北约组织才决定采纳灵活反应战略,但美欧之间的分歧始终未能弥合。在美苏核力量" 相互确保摧毁" 的情况下,美国的核威慑已变得更加不可信;由于常规力量严重不足,美国和北约组织灵活地选择战争类型的余地实际上十分狭小。正如基辛格后来指出,这项战略使北约组织陷入危险的境地。

    现实威慑战略。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困境之中,消耗了巨大力量却无法取胜,造成全球战略失衡;美苏两国都已拥有足够多次摧毁对方的核力量,英国、法国和中国相继拥有核力量。美国首次在与苏联的全球对峙中处于被动地位。为此,尼克松政府在政治上力图缓和与苏联的关系,在亚洲积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争取结束越南战争;在军事上,提出现实威慑战略,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收缩在亚洲的军事力量,加强在欧洲的军事力量。这项战略认为:在美苏核均势的条件下,发生全面核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因而提出准备打" 常规——战区核战争" ,即以常规战争为主要的战争样式,同时主张欧洲战区在防御阶段必要时使用战术核武器,以阻止对方的进攻;用" 一个半战争" 的设想取代" 两个半战争" 的设想,即准备在欧洲或亚洲打一场大战,同时准备在东北亚或中东、波斯湾打一场小战,到70年代末进一步明确准备在欧洲打一场大战,在中东、波斯湾打一场小战;由于常规兵器的更新和计划使用战术核武器,改变了长期以来立足于在欧洲进行长期战争的方针,设想未来的欧洲战争将是激烈而短暂的,强调北约组织在战争初期的作战能力;进一步确认打击军事目标的方针,增强核战略的灵活性。这项战略表明,美国已明确意识到它的力量是有限度的,已不能在世界各地广泛地进行军事干预,而不得不集中力量同苏联抗衡。根据这项战略,美国在70年代后期不再把中国视为" 潜在威胁".北约组织仍采用灵活反应战略,美国和西欧之间在战略问题上的分歧依旧。

    新灵活反应战略。70年代后期,苏联利用美国在越南战争后的困难处境在若干地区加紧扩大势力范围,引起美国强烈不安。1979年底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美苏之间的对抗重新加剧。80年代初,里根政府结束了60年代末开始的战略收缩,提出新灵活反应战略,力图增强美国的实力,重建对苏联的军事优势,并针对苏联的扩张,加强实战能力。新灵活反应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强调" 多层次威慑".里根政府认为,美国的基本防务战略仍然是威慑,而实战能力是有效威慑的基础。为了使苏联认识到进攻将付出高昂的代价,美国应当使用包括核力量、常规力量、后备力量、盟国力量在内的各种威慑力量,运用包括防御、升级、报复在内的多种威慑手段,发挥从前沿部队直到总统的各个级别的威慑作用。第二,改变消极防御的常规战略方针,提出" 横向升级" 的战略方针。里根政府认为,在核均势的条件下,美苏之间发生常规战争的可能性增大,但放弃了在苏联进攻的地方加以阻滞的战略方针和" 两个半战争" 、" 一个半战争" 等设想,主张在多个战区、多条战线作战,不仅要在欧洲、中东、西南亚、东北亚等地阻挡苏联的进攻,还要在苏联的要害地区和薄弱环节积极发动攻势,即在苏联进攻以外的地区使战争升级。为此,里根政府全面加强常规力量,重新调整海外军事部署。

    第三,注重核战争的实际准备,着重建立战略防御体系。里根政府强调美国决心赢得有限范围的核战争,加速更新和部署核武器,提高战略和战区核力量的进攻能力,在国内力图通过加强民防等措施提高在核战争中的生存能力。从80年代中期起,推行" 战略防御计划" ,即" 星球大战" 计划,试图凭借美国的科技和经济优势,建立以空间为基地的战略防御体系,把美苏军备竞赛引向新领域。美国决策者认为,此举将使现有的核武器失效,变美苏" 相互确保摧毁" 为美国单方面" 确保生存" ,从而根本改变美苏力量对比。

    第四,积极准备应付低强度战争。针对70年代以来苏联在第三世界干预增多的情况,里根政府决心改变越南战争以后美国不愿介入第三世界事务的局面,重建特种部队,提高对地区冲突、代理人战争、恐怖活动等低强度战争进行快速反应和紧急干预的能力。新灵活反应战略是美国在冷战时期最有进取精神的一项军事战略,有助于美国重新取得对苏联的主动地位。然而,西欧国家并不完全赞同这项强硬的战略。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和军事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从90年代初起,美国开始重新评估国际安全形势和确定战略目标。美国决策者认为:世界上已无任何国家能对美国构成全球性军事挑战,无任何国家、集团或联盟能对美国的利益构成敌对的战略态势;但在若干地区存在着可能威胁美国的既得战略利益的因素。美国的战略目标是防止潜在的战略对手或新的超级大国控制西欧、东亚、西南亚和原苏联等地区,以保持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领导作用,并且消除冲突和不稳定局面的根源。根据这些认识,美国从1990年起调整军事战略。1992年,布什政府提出名为" 地区防务战略" 的新军事战略。这项战略要求:美国在保持对原苏联地区各核国家的战略威慑的同时,加强对一些地区性军事强国的地区战略威慑,其中包括有限核威慑;在保持核威慑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常规力量的威慑作用,增强战略防御力量的威慑作用;在常规战略方面,把对付地区危机和冲突作为首要战略选择,注重提高快速反应部队和战略机动部队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远距离战略投送能力,并在若干重要地区保持一定规模的前沿军事存在;在核战略方面,也转向主要应付地区冲突和地区性军事强国,主要目标是抵销仍对美国构成威胁的原苏联核力量以及摧毁敌视美国的地区性国家可能拥有的制造和部署核武器的能力,因而将以全球核防御和有限核打击为基本出发点;努力维系、加强和扩展原有的联盟关系。美国正根据地区防务战略调整军事力量和军事部署。

    由于稳定的世界政治和军事新格局还远未形成,美国的军事战略仍在调整中。

    (2)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积聚了强大的军事力量,逐渐发展成为可以与美国相抗衡的另一个超级大国。与美国不同的是,苏联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经济与科技实力较弱,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有极大的局限性。冷战开始后,苏联强烈感到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盟的包围。在冷战期间,苏联积极争取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环境,以尽快增强经济实力,赶上和超过美国;同时竭力巩固和扩大在战争中取得的各种权益,逐步削弱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世界各地的影响。苏联的军事战略是在此基础上形成和演变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苏联军事战略最初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

    二次大战结束时,尽管苏联拥有规模庞大、经验丰富的陆军,但美国在武器装备质量上占据优势,并且处于核垄断地位。鉴于苏联所处的劣势地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斯大林在战争结束后不久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这项战略方针要求:有计划地进行各种战争准备,但不对外发动进攻;一旦遭到进攻,首先实施战略防御,并采取积极措施确保防御的稳定性,随即转入战略反攻和战略进攻,争取战争的胜利。所以,这是力求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军事对抗,以便争取时间增强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方针;也是以传统的常规军事力量(主要是陆军)为基础,准备在欧洲进行大规模常规战争的方针。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战略方针相比,这项方针更加注重战略防御,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战前突出强调进攻的倾向。这项修改是在总结苏联在战争初期失利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的。苏联认为,这种战略防御是被迫采取的,是有计划地为转入反攻创造条件的,因而是一种暂时的战略行动;随之而来的反攻是特殊、复杂的进攻形式,目的在于摧毁敌人的主要进攻集团,夺取战略主动权,为尔后的进攻创造条件;战略进攻仍将是战略行动的主要类型和实施战争的主要方法。在制订和实施这项战略方针的同时,苏联加紧研制核武器、火箭和远程轰炸机。到50年代初,苏联已拥有少量原子弹,并开始研究核武器的出现对军事战略可能产生的影响。

    1953年斯大林去世时,苏联的经济已经从战争造成的严重破坏中恢复过来并有所发展,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但经济实力仍远落后于美国。此后几年间,苏联的核力量迅速发展。1954年军队开始装备核武器,1957年发射人造卫星和洲际导弹,1960年组建战略火箭军。随着核力量的发展,军事战略发生重大变化。从赫鲁晓夫执政时起,特别是1956年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以后,在苏联领导层和苏军内部,就核武器出现后现代战争的性质、特点、作战方法等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讨论。60年代初制定出新的军事战略。新战略的主要依据是:未来的战争一旦爆发,将很快扩大为世界大战,不可能把战争保持局部化;世界大战必然具有火箭核战争的性质,即战争中的主要武器将是核武器,核武器的主要投射工具将是火箭;这种战争具有空前的毁灭性,苏联已拥有用一次核突击将美国的任何目标全部摧毁的能力;这种战争将突然地爆发,因而战争初期的作用大大提高,将决定战争的发展和结局,持续的时间则将很短暂。所以,火箭核武器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进行战争的方法。新的军事战略认为:在火箭核战争中,战略防御是十分有害的、不容采取的战略行动,防御将作为一种被迫采取的战斗行动在战役和战术范围内发挥作用;传统的、由陆军起主要作用的战略进攻也已失去意义;火箭核突击很难说是进攻性行动还是防御性行动。苏军在未来战争中的战略行动将有四类:一是火箭核突击,目的是摧毁敌方的军事经济潜力、破坏其首脑机关、消灭其战略核武器和主要军队集团,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行动类型;二是陆战场的军事行动,目的是通过进攻战役消灭敌军、夺取重要目标、占领敌国,也会发生阻止敌军入侵的防御战斗,核武器将在陆战场上起主要作用;三是对敌方核突击的防护,这对胜利地进行战争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四是海战场的军事行动,目的是消灭敌海军、破坏其海上交通线、使本国免遭来自海上的核突击,这种行动将在世界各大洋进行。根据这项战略,战略火箭军是苏军实力的基础和进行战争的主要手段。所以,可以称这项战略为" 火箭核战略".由于苏联这时还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可能从世界核灾难中得到胜利,这项战略的主要意义是阻止美国对苏联发动核袭击和提高苏联的国际地位。这项战略导致轻视常规军事力量的作用和否定常规战争的可能性,引起苏联军界的不满。

    1964年勃列日涅夫执政后,苏联的军事力量继续增强,70年代初实现了与美国的战略核力量均势。苏联的军事战略理论也逐步发生变化。变化之一是对核战争的态度更加谨慎。从60年代后期起,由于核武器数量的增加和战略预警系统的建立,苏联军界认为,对方发动先发制人的突然袭击已不会使其得到决定性的优势,也不会使其免遭巨大的破坏和杀伤,摧毁性回击将是毫不迟缓和不可防备的。出于这种认识以及国际局势的缓和,苏联在70年代中期以后提出核战争的危险已经减少或推迟,但仍继续认为火箭核大战是未来战争的主要样式,火箭核武器是进行战争的决定性手段,强调核战争持续的时间可能" 相对持久" ,核战略的出发点应是准备进行并赢得长期的核战争。变化之二是更加注重常规战争。勃列日涅夫执政后不久,就改变了赫鲁晓夫主张的轻视常规战争的观点。70年代初苏联进一步明确提出:未来战争的样式既可能是核战争,也可能是常规战争;既可能是世界大战,也可能是局部战争;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发生常规世界大战;但在东西方直接发生武装冲突的可能性有所减少的情况下,局部战争的作用明显提高;常规战争仍将以核武器为后盾并可能发展为核战争,局部战争亦如此。苏联对常规战争态度的变化,是与世界上频繁发生局部战争以及60年代初美国军事战略的类似变化相联系的。经过调整的苏联军事战略准备打各种样式和各种规模的战争,可以称之为" 核与常规战略".根据这项战略,苏联的军事力量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在欧洲常规力量对比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苏联一再正式强调其军事战略具有明确的" 防御性质" ,但苏联军方人士普遍认为,在未来战争中的军事战略将是坚决的、积极的、进攻的。所以,苏联军事战略的进攻性与防御性的问题引起有关国家的关注。

    80年代初,苏联对核战争的看法发生进一步变化。勃列日涅夫提出,核战争可能意味着人类文明的毁灭,在核战争中取胜的想法是丧失理智的,并明确排除先发制人的战争、" 第一次打击" 和" 有限核战争" 的概念。1982年6 月,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承担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义务。但苏联强调,如果遭到核袭击,将给对方以" 毁灭性回击".这些观点和承诺是在美苏关系又趋紧张、苏联经济日渐困难、苏联在欧洲拥有常规力量优势并继续部署核武器的情况下提出的,是苏联军事战略发生重大变化的前奏。

    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苏联开始推行全面的重大改革。戈尔巴乔夫提出" 新的政治思维" ,主张变革东西方关系,使之由" 军事政治对抗" 转向" 进行最广泛和互利的合作".80年代后期,美苏军备控制谈判取得重大进展,苏联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全面改善。在此背景下,苏联在1986年制定" 新的军事学说".苏联认为:新学说具有" 单一的防御目的性" ;首要任务是防止战争,包括防止核战争和常规战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将军事力量保持在" 合理的足够" 的水平上,即在东西方军事力量实现低水平战略平衡的基础上保持可靠的防御能力。根据新的军事学说,苏联对军事战略进行重大调整。苏联认为: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战争的威胁已经" 推迟" ,但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苏联必须做好" 反击侵略" 的准备。在对核战争的准备方面,由于美国不放弃核威慑,苏联将继续发展核力量,以防止美国打破既有的战略平衡;继续进行核备战,以在遭到核攻击时进行" 回击" ,即争取用强大的" 第二次打击" 力量达到防止战争的目的。在对常规战争的准备方面,军事行动的基本类型是" 非进攻性防御" ,这要求排除先发制人和突然袭击的作战方法,把军事行动限制在本方领土内;将通过常规力量防止常规战争的发生,并在遭到常规进攻时给对方以" 反击".这实际上是与核威慑相联系的常规力量威慑。由于军事战略的变化,苏联在80年代末削减军事力量,减少在国外的驻军,宣布将从国外撤回全部军队。这次军事战略的调整尚未完成,苏联就于1991年底解体。这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形成的世界军事格局的终结。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军事遗产,包括核力量和常规力量。由于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和原苏联境内各共和国独立,俄罗斯已不再具有原苏联那样广阔的防御空间。由于剧烈的政治和经济变动,俄罗斯的总体实力远逊于原苏联,已不是能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90年代初以来,俄罗斯认为:世界大战的直接威胁已经消除,地区性冲突成为对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仍存在着发生大规模战争和核战争的潜在危险;所以,俄罗斯的安全环境已有根本改善,但仍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俄罗斯强调:不将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联盟视为自己的敌人;其安全构想的主要政治目的是防止战争,基本点是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集体安全体系,建立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 安全伙伴关系" ,以及维持亚太地区军事平衡。俄罗斯的军事战略正在形成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确保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边境安全,不发动战争或以战争相威胁;强调俄罗斯没有" 全球任务" ,将主要防止和应付局部战争和地区性冲突,侧重打中、低强度的战争;实施有重点的防御,积极建立强大的快速反应部队,争取在短期内解除冲突;重视机动作战,把机动防御作为防御作战的主要样式;保持最低限度的核军备,维持核大国地位,由全球性威慑核战略转向以足够的核力量和核回击能力为手段的地区性威慑核战略;发展战略防御体系,争取建立攻防兼备的核打击体系。俄罗斯军事学说和军事战略的调整将对世界军事格局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

    (3)法国

    在冷战期间,大多数西欧国家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东欧国家是华沙条约组织成员。由于这些国家分别严重依赖美国和苏联的保护,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军事战略实际上分别是美国和苏联军事战略的延伸。主要的区别是,美苏两国作为超级大国,其军事战略具有全球的性质,而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军事战略所涉及的范围主要局限于欧洲。在北约组织欧洲成员国中,英国和法国在60年代相继建立了独立的核力量。英国长期与美国保持特殊关系,其防务政策、军事战略、包括核战略,基本上与美国协调一致。法国从50年代末起奉行独立的防务政策,1966年退出北约组织军事一体化机构,并形成相对独立的军事战略。

    1958年戴高乐重新在法国执政。1959年11月,戴高乐宣布," 法国的防务必须属于法国" ," 法国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为自己的利益并按自己的方式保卫自己。" 这标志着法国将奉行独立于美国和北约组织的防务政策。

    戴高乐认为,在核时代,是否拥有独立核力量是衡量国家独立性的标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地位的标准。所以,独立的核力量是独立的防务政策的基础。1960年法国爆炸成功第一个原子装置;1964年建成第一代核力量战略空军;到1971年,弹道导弹潜艇和陆基中程导弹先后研制成功,形成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

    戴高乐制定的法国军事战略的核心是核威慑。由于法国军事力量较弱,他主张采取" 以弱慑强" 的核战略,把核威慑建立在直接使用战略核力量进行报复的基础上,即一旦法国" 生死攸关的利益" 受到威胁,就动用战略核力量进行报复。这项战略同60年代初美国主张的逐步升级的灵活反应战略是不一致的。为了突出法国作为全球大国的地位,戴高乐提出" 针对全世界的、全方位防御" 的战略思想,主张不把法国核力量朝着一个方向,即不对准预先确定的一个敌人。他还提出" 民族庇护所" 的理论,将法国核威慑的庇护范围仅限于本国领土;将未来欧洲战争中北约组织可能在西德境内进行的防御战斗称为" 第一战役" ,将在莱茵河以西的法国边境和法国本土进行的战斗称为" 第二战役" ,主张法国军队只参加" 第二战役" ,从而把法国从统一的北约组织欧洲战场中分割出来。这些战略理论使法国的军事战略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美国和北约组织。

    60年代末,法国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以后,欧洲局势发生变化。这些促使法国从戴高乐执政后期开始酝酿调整军事战略。

    70年代中期吉斯卡尔——德斯坦执政时,法国放弃" 全方位防御" ,代之以针对苏联的" 单向防御" ;用" 扩大的庇护" 理论取代" 民族庇护所" 理论,把法国的防务圈扩大到欧洲及其邻近地区;主张对使本土受到最直接威胁的地区进行干预,不再置身于欧洲" 第一战役" 之外,而使法军作为第二梯队参加欧洲"前沿战斗" ,从而" 间接地保护" 本土;为适应" 扩大的庇护" 的需要,在保持核威慑的同时,强调发展常规力量。经过调整的军事战略,既坚持" 以弱慑强"的核威慑,又照顾到欧洲战场的全局;既坚持独立的防务,又加强了同北约组织的军事合作。

    80年代初密特朗执政后,再次调整军事战略。密特朗不同意" 扩大的庇护"理论,坚持把核威慑的范围限制在法国本土,而不卷入法国境外发生的、法国控制不了的任何行动。他把这种核战略称为" 自我防御战略".与此相适应,法国还不承担参加欧洲" 前沿战斗" 的义务,特别是不在冲突一开始就参加到联盟防御体系中去,但也不排除在必要时与盟国并肩战斗的可能性。

    冷战结束后,欧洲的安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90年代初,密特朗再次调整军事战略,主张从准备全面战争转向准备对付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从对付现实威胁转向对付潜在威胁,从对付单一威胁转向对付多种威胁。经过调整以后," 多向防御" 战略取代了" 单向防御" 战略,重点是防范来自中东和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威胁;" 严格足够" 的核战略取代了" 以弱慑强" 的核战略;在坚持核威慑的前提下,将核打击目标由城市逐步改为有选择的军事目标;以远距离快速干涉为重点的作战方针取代了本土防御,以便在" 国门之前已无敌人" 的情况下及时处理远离本土的危机。90年代初以来,法国还积极推动独立于北约组织的欧洲联合防务,主张西欧联盟成为欧洲联盟的防务机构,开始组建象征性的欧洲部队,同时努力协调与北约组织的关系。法国防务政策和军事战略的调整仍在进行中。

    (4)中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大规模的国内革命战争。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乱,进入和平建设的时期。在长达22年的国内革命战争和反侵略战争中,形成了以人民战争理论为核心的毛泽东军事思想。这一思想出现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产生于使用相对落后的军事装备和军事技术进行革命战争的环境中,在当代世界军事思想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在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和弱小国家反抗侵略的斗争中具有广泛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大国,但经济落后,长期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提出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原则,争取在相对和缓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经济建设,同时积极推进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1956年3 月,在毛泽东领导下,中国确定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制定这项方针的目的,是有效地防御外来侵略。它要求:在平时,加强战争准备,采取积极措施制止或推迟战争的爆发;战争一旦到来,就以持久的人民战争,打破敌方的速决企图,以积极的作战行动,逐步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以便尽早转入战略反攻,并发展为战略进攻,彻底打败敌人。

    此后的几十年间,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中国在防御方向、作战形式等方面都有变化和发展,而" 积极防御" 作为一个完整的战略方针,始终没有改变。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仍然是经济和军事实力相对较弱的国家,在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仍然把人民战争的理论作为现代条件下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根本指针。

    从50年代中期起,中国开始发展独立的核力量。1964年研制成功原子弹,1966年研制成功中程弹道导弹,1970年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80年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作为拥有独立战略核力量的少数国家之一,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时就宣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60年代中期越南战争扩大和中苏关系恶化,特别是60年代末中苏之间发生边境冲突以后,中国提出立足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全国一度处于应付大战的直接威胁的临战状态,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长远的国防建设产生严重影响。

    70年代末以后,中国对世界形势作出新的判断。中国认为:两个超级大国都拥有能够毁灭对方的军事力量,处于均势,但都不拥有绝对优势;世界上和平的力量、制约战争的力量不断增长;因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发生世界战争是可能的,在一定条件下大战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和平时期的国防建设,除了为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做必要的准备以外,还要建设威慑力量以遏制战争,推迟战争,争取避免大的战争和重视为各种局部战争、军事冲突做准备。根据这种判断,在邓小平推动下,中国在1985年提出进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从应付大战直接威胁的临战状态真正转向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建设大局下进行正常的和平时期国防建设。由于实行这一战略性转变,中国在80年代中期裁减军队员额100 万,更加注重军队的质量建设,注重全面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和国防总体实力;在军事战略上,从单纯考虑全面大打和世界战争,转向在不放弃努力推迟和遏制大战的情况下,重视研究对付局部战争的作战方针和进行必要的准备。

    冷战结束后,虽然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在亚太地区仍存在若干地区问题,但中国面临的总体安全环境有所改善。在国防建设方面,中国努力适应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要求,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不断增强总体国防实力,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如果您喜欢,请把《世界当代军事史》,方便以后阅读世界当代军事史2.若干国家军事战略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世界当代军事史2.若干国家军事战略并对世界当代军事史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