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邵荃麟心有余悸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李向东王增如 本章:3、邵荃麟心有余悸

    在反右派斗争中,中国作协的党组书记是邵荃麟,但斗争的真正领导人却是副书记刘白羽,他才是周扬所信任倚重的力量。

    与邵荃麟私交甚好的黄秋耘说,在反右派运动中,邵荃麟起的作用极小,他当时自身难保,因为在整风中间他和夫人葛琴去浙江鼓励大鸣大放,鼓励文艺界给党提意见。

    张僖说,邵荃麟到杭州,不光发动大家鸣放,自己也带头说了一些鸣放的话,引起浙江省委的不满。有一天,林默涵在党组会上说,浙江省委向中宣部提出,邵荃麟在杭州“点火”的讲话有问题,他告诉郭小川,马上叫邵荃麟回北京。

    大概邵荃麟比较缺少党内政治斗争的经验,他身上更多的是坚定不移执行党的指示。

    邵荃麟是1953年初,从中宣部教育处处长的岗位来到中国文协的。当时丁玲正在汤岗子温泉疗养,这个消息是周扬写信告诉她的。同年《人民文学》七、八月号合刊上,邵荃麟接替茅盾出任主编,10月文协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邵荃麟任副主席,并担任新一届党组的副书记。1956年12月,他接替周扬出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这个职务一直持续到1965年8月,接替他的是刘白羽。

    邵荃麟比丁玲小两岁,比周扬大两岁,但入党比他们两人都早,他是1926年,周扬是1927年,丁玲则是1932年。他长期在国统区领导党的文化工作,写过文艺理论文章,翻译过马列主义文艺理论书籍。

    黎之谈到反右斗争之前对邵荃麟的印象:“他是个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个非常诚恳执著的人。除了工作他似乎没有别的爱好。生活要求简单,据说上班时他的夫人葛琴得把香烟和手绢装到他口袋里。他烟瘾很大,但一讲起话来烟也忘了抽,点上火吸一口就丢到烟缸里,我很为那一支支浪费的‘中华牌’而可惜。面对着作协工作中的复杂情况他不时也流露出忧虑,但他相信以他的正直无私,对党的忠诚,是会把工作作好的。每一次党组会他都作有准备的系统的发言,一丝不苟地处理每一件经手的工作。他的身体那么瘦弱,体不胜衣,我为他的工作精神所感动,也为他的健康担心。”

    邵荃麟身体不好,1928年就患过肺病,又坐了三年国民党的监狱。1962年8月,中国作协在大连召开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他在会上多次发言,针对着文艺创作中题材单调、人物概念化的倾向,提出描写中间状态的人物,因此被诬为鼓吹写中间人物,先是受到批评,又在“文革”中受到批斗,1971年含冤而死,时年只有65岁。他女儿邵小琴写的纪念文章中说,“文革”期间他被关押,夜里肺气肿加重,不停地咳嗽,他抓住同居一室的黄秋耘的手,以微弱的声音说:“你替我想想,这些年来,我有什么地方对不起党?”

    邵荃麟是一个悲剧人物,正直,诚实,忠实于党,却不为“组织”所器重,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而“十七年”间文艺战线的领导工作,就是要敢斗善斗。黄秋耘评价他说:“邵荃麟是一个很正统的中国共产党人,他也有很多教条主义的东西,但同时呢,他对中国传统的人情世故那一套东西,也摆脱不了。”“邵荃麟待人处事主张通情达理,要与人为善,不要苛求于别人。”“他主要的一个矛盾,就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正直的良知,和正统的马列主义之间的矛盾。”

    当时中国作协党组和中宣部的几个领导里头,郭小川对林默涵、刘白羽很佩服,觉得他们“是周扬的左右手,是文艺界的干才”,对邵荃麟却“不那么佩服”,觉得他讲话罗嗦,“林默涵也常常说他‘好表现’、‘一讲就是几小时’,但对他的大的方面,仍然是相信的。”(《检讨书》)


如果您喜欢,请把《丁陈反党集团冤案始末》,方便以后阅读丁陈反党集团冤案始末3、邵荃麟心有余悸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丁陈反党集团冤案始末3、邵荃麟心有余悸并对丁陈反党集团冤案始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