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端平入洛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高天流云 本章:第十五章 端平入洛

    蔡州之战结束,塔察儿和孟珙重新强调了友谊,平均分配了战利品,包括金哀宗没有烧完的尸骨,各自回国交差去了。

    于蒙古而言,塔察儿带回来的东西很一般,全在意料之中,只需要签名查收就可以了。对南宋则不然,南宋举国上下欢庆若狂!

    金哀宗的尸骨被奉献于太庙徽、钦二帝的遗像前,算是为两位“落难”祖先报仇雪恨。孟珙还顺手牵羊抓回来金国的参知政事张天纲,赵昀派人去羞辱之:“有何面目至此。”同时祭扫河南祖宗陵园的准备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一切都预示着南宋的春天到了。

    不只是灭掉了金国,更重要的是赵昀终于亲政了。十年,整整十年的时光,他一直坐在皇帝的宝座上沉默着,一语不发,作垂拱状。

    这时,史弥远终于死亡。

    史权臣死了。对于他的死,笔者无言,南宋也无言。他做得实在太成功了,不仅让整个国家沉默,也让任何想诅咒、想痛斥的人说不出什么。他在任期间外部发生了那么多事,他都很清醒地应对了。历史证明,就像直到蔡州之役时才答应蒙古联合灭金一样,他的选择总是那么恰到好处。

    不吃亏。

    能指责他什么呢,无非是把南宋搞得更加文恬武嬉、死水一潭。可说到底,这又不是自他而始,他最多只有连带责任,不必论杀论剐地上纲上线。如果实在要给他加罪名的话,是压制。史弥远听任外部世界千变万幻,他只冷静旁观。

    现代人都知道,不能与时俱进的,只能被时代淘汰,南宋看似在紧要关头痛打落水狗,既灭了世仇,还与蒙古交好。

    其实,大谬不然。

    这些都是后话,南宋这时的主题是庆祝,是自豪。尤其是赵昀本人,他雌伏十年,早就有了自己的全盘打算,正好一一实施。第一,确立史弥远的历史地位。这至关重要,要知道他之所以能当上皇帝,完全是史弥远一手策划的,如果史弥远是错的,那么置他自己于何地?

    所以当有人弹劾史权臣时,赵昀统统不听,反而为其歌功颂德,将其树立为南宋的政坛偶像。

    反对声很快就平息了。因为史权臣的敌人本就不多,基本上都在活着的时候被他本人处理了。至于世间所有事物的估价者道学家们,也对他没什么恶感。

    史弥远一生不与道学为敌。

    于是乎,史权臣比之前的韩国戚要幸运得多。名列宋史的正臣栏,不必去与秦桧、张邦昌之流为伍。怎么样,生前身后都妥妥当当。

    真聪明也。

    赵昀也很聪明,他保全了史弥远,却狠抓史弥远的党羽。只用了很短的时间,朝廷的中下层干部成功大换血,权柄快速回到了皇帝本人手中。

    可以开始办点实事了。

    一个重要的议题摆上桌面,由一个投降的金国将领提出,简称为“据关守河”。具体指的是把南宋的国境防线从淮河、大散关一线,向北推进至黄河、潼关一线。这样北宋的三京——东京开封、南京归德、西京洛阳都会重归版图。

    如果能成功的话,会大致上恢复北宋当年的疆域。

    这太诱人了,尤其在报仇雪恨自信提升的当下。每一个南宋人都心痒难耐起来,这真的可行吗?朝中很快分成主战、主守两派,并各自列举了一大堆理由。

    主守的人是史嵩之,他有那么点私心,不愿意在他伯父之后有人迅速立功,成为新一代权臣。他说,中原早已残破,军队北进无法自给自足,完全要从南方调运。眼下南宋本就国力空虚,根本无法支撑,尤其此举是与蒙古争利,无异于虎口夺食,恐为蒙古南侵制造理由。

    平心而论,他说得有些道理。可千载一时的机遇出现了,真的要眼睁睁地放过吗?军方赵范、赵葵兄弟,新任宰相郑清之都提议当机立断,马上出兵抢地盘。

    支持他们这一观点的,是蒙古军队近期诡异的动向,他们静悄悄地向更北的北方运动,对中原大片土地视而不见。

    蒙古贵为大陆有史以来版图最广袤的国家,其领导人要下的棋实在是太大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诚然是大片土地,然而却不能始终只关注这一块区域。

    首要的世仇大敌金国被消灭,已经完成了蒙古的宏观意图。现在,他们必须得把目光投射到其他的区域里去。

    比如高丽,比如钦察。

    说来高丽纯粹是无妄之灾,它好好地在朝鲜半岛上过小日子,突然间一伙金国败兵逃了进来,紧跟着蒙古人也到了。

    高丽国王住得很偏,对市场行情却很了解。他第一时间向成吉思汗效忠,带人帮着蒙古人把金国逃兵给灭了,同时检查国库,决定每年给蒙古人上贡。这让成吉思汗很满意,高丽顺利渡过险关。可随后就被一个偶然事件打破。

    高丽的治安差了些,蒙古使者在路上被强盗杀了。高丽方面集体冒冷汗,商量的结果地球人都知道,他们理直气壮地宣称啥也不知道。恰巧当时花剌子模不顾一切向蒙古挑衅,蒙古军除少量留守之外倾巢出去西征,连木华黎都只有一万多嫡系,哪有空理会既偏又远还穷的高丽!

    一连七年信使不通。

    窝阔台上任,派人一连攻下高丽四十多座城,高丽人又服了。蒙古留下七十二个官员后撤军。一年后,七十二人全部被杀,高丽人又不服了。蒙古人再打过去,很不巧,主将居然被流矢射杀了。这下子高丽人心气大增,居然冲出朝鲜半岛,杀进了蒙古人的辖区。

    这事刚好发生在公元1233年,也就是蒙、宋联手灭金时。小小的高丽人在背后舞刀弄枪,蒙古人快气疯了,他们当然得先解决这些。

    同时得兼顾钦察草原。

    术赤死得太早太突然,金帐汗国的压力大增。身在异域,不进则退,蒙古人为此召开全族大会,商量怎样解决。

    不知是出于怎样的心态,或许都是草原地貌的原因吧,蒙古人对中亚、钦察一带地区的兴趣明显比黄河、长江流域内的汉族聚居区浓厚。

    这次全族大会定下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决策,为了西方,蒙古黄金家族的所有支脉、万户以下所有那颜的长子全部聚集出征。

    引用《元朝秘史》中的原话是:“……其诸王内教巴秃(拔都)为长,在内出去的教古余克(贵由)为长。凡征进去的诸王、驸马、万千百户,也都教长子出征。这都教长子出征的缘故,因兄察阿歹(察合台)说将来:长子出征呵,则人马众多,威势盛大。闻说那敌人好生刚硬,我兄察阿歹谨慎的上头,所以教长子出征,其缘故是这般。”

    这种语言风格很有特色,元朝百年之后,到了明朝初年,朱元璋他们说话也这个味道。限于篇幅,不然把朱元璋立在太学里的一块训诫碑原文录上来,可以互相印证。

    长子西征名义上以长子中的长子拔都为主帅,实际上的前军主帅是横扫欧亚,不久前还随成吉思汗攻掠过那片土地的速不台。

    这场声势空前浩大的西征要在公元1235年才展开,可准备工作要提前很多,至少兵力都在向西方集结。

    远在江南的南宋不见得能迅速知道这些机密,但随着蒙古兵力向西集结,整个中原地带变得空虚起来的事实,却再清晰不过地展现在他们的面前。

    赵昀赞叹曰:“中原好机会!”

    宋廷决意北进,以据关守河、收复三京。为此赵昀大展帝威,办了件在宋朝前所未见的狠事。他把之前的主守派,从史嵩之开始全体罢免,都放假回家,彻底杜绝这些反对派在后方搞小动作。之后任命赵葵为收复三京的主帅,赵范为两淮制置使兼沿边制置副使,节制两淮人马,策应入洛部队。

    六月间,宋军开始了北进。打头阵的是原淮西置制使全子才,他率领万余名淮西兵自庐州出发,目的地是原北宋旧都开封。

    一路上,仿佛人间地狱。

    再没有传说中市民如织的城镇,统计中不会少于一百个人口一万至十万之间的城镇,已消失不见,沿途只有“茂草长林,白骨相望,虻蝇扑面,杳无人踪”。宋军在这样的环境里北进,不愉快,但也没有任何的阻碍,就收复了原南京归德府(今河南商丘)。

    沿途没有敌军。

    蒙古人像是消失了一样,任凭宋军进入河南。全子才没有停留,他率军直奔终极目标开封城。在他身后,主帅赵葵也尽起两淮精兵,带着众多器甲战械,向开封运动。

    先收复三京,再据关守河,这是地理所决定的必然步骤。

    全子才在七月上旬入开封。

    开封也已是一座死城。宋军鼓噪呐喊进城,城里一片寂静,回应他们的只是空旷的回音。经点查,偌大开封城,曾经出现居民百万的人间奇迹,现只剩下了不到三百户人口。这就是金国百年经营的结果,这就是蒙古人入侵之后的局面。

    仍然不见蒙古军,按说全子才应该继续进军,直抵黄河南岸,完成既定目标。可是他就此按兵不动,直到半个月之后,主帅赵葵也抵达了开封。

    赵葵大怒,既而狂怒,再而沮丧。

    大怒是因为全子才,如此良机,坐殆尽失,按律当斩。可是他巡视一圈之后,发现入城的宋军早就没有粮食了,半个多月只吃蒿草和面做的饼,这样怎么能去打仗?

    狂怒是为了运粮。

    计划中由京湖区域运送的粮草迟迟不到,经查是因为某些人的小动作。是史嵩之,这个北进的反对派哪怕被停职了,仍然在搞风搅雨,教唆京湖制置司在运粮上阳奉阴违,着实该杀!

    可是转瞬间赵葵又变得沮丧。关于运粮,也许是史嵩之暗中下绊子,可一路北行,走的是什么路他比谁都清楚。

    那根本不是人走的路。

    在蒙、金战争中,蒙古人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决开了黄河寸金堤,黄河泛滥成灾,道路水深至腰,有时甚至会淹没脖颈,健壮的士兵带着军械走都万分艰难,更何况牛马人力所拉的运粮车?!这不是谁能用鼓动教唆就能达到的阻挠,更不是谁能用鼓动命令就能克服的困难。

    还能继续北进吗?

    理智点,应该让军队休整了。可三京已复其二,黄河近在眼前,只差临门一脚的事,谁能舍得这千载时机?赵葵命令立即挺进洛阳,就此把黄河南岸的要塞都占领,之后再休整也不迟。宋军旋即以徐敏之为监军,率领一万三千人进取洛阳;杨义领兵一万五千为后援,搜尽开封城,为他们各自携带了五天的口粮。

    粮食,再一次成为了最重要的战略物资。

    七月末,徐敏之进入洛阳城。至此,宋军拼尽全力,终于达到了原定目标,所差的只剩下一座潼关了。可他们再也没办法前进一步,连在原地生存都是件高难度的事。洛阳城里一粒米都没有,有的只是蒙古军刚刚撤走的各种迹象。

    一阵寒风在宋军心头掠过,洛阳城里的蒙古军去了哪里?

    很快,消息传来。作为后援部队的杨义在洛阳城外被蒙古军偷袭,一万五千人死伤殆尽,近一半落入滚滚洛水之中,杨义本人仅以身免。蒙古军终于出现了,直接把入洛宋军分成两段,入城的画地为牢,野外的尽数歼灭,至此宋军进退两难。

    每一个宋朝大兵都清楚了眼前的局势。蒙古人之所以大量撤军,让出整个河南区域任凭南宋北进,完全是挖了个大坑。千载一时的机会要不要,不要,那是两百余年的盼望,谁舍得;要,就会像眼前这样,战线漫长,无法供给,主动送上门去,让蒙古军各个击破。

    而蒙古军只需要一支编制很小的部队,就足以实施这个计划。

    八月一日,洛阳城里的宋军终于绝粮。绝粮的意思是所有能吃的都已经吃光,包括战马。第二天,宋军决定撤退。

    洛阳距开封不远,距南宋边境很远,可徐敏之根本不敢向开封撤,那会把火引向己方大部队,而所谓的大部队也早就筋疲力尽。

    徐敏之率部向南突围,蒙古军追击百余里,宋军死伤惨重,很多与其说是战死的,不如说是疲劳饥饿而死。主将徐敏之身中箭伤,在三百余名残兵护拥下苦战七天,终于逃回南宋边郡光州。

    消息很快传到开封,赵主将最初决定立即增援,可部下们劝他正视现实,别说开封城里的宋军到底有多少战力,光是洛阳城的条件,就会让它变成个填不满的坑。趁现在没饿到徐敏之的程度,马上后撤吧。马上的意思是,第二天一早立即启程。

    消息很慢才传进临安。

    南宋的皇帝陛下忙着把先前颁发的各种嘉奖令,甚至派去河南祭奠祖陵的指令都收回来。之前一直是进展、喜报,谁知道形势急转直下,宋军已经一溃千里。更加郁闷的是,后方的粮食此时终于运进了河南境内,可是再也运不出来了……

    这件事发生在南宋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进军的终点站是洛阳,史书称之为“端平入洛”。行动持续了近两个月,以轻率出师始,以仓皇败退终,留下的是一片荒唐可笑的印象。临安城里刚刚开始亲政的皇帝啊,您还真是天真、纯洁、可爱。

    事后盘点一下,端平入洛有三个直接后果:第一,物质伤害。南宋国防力量被急剧削弱,军民死伤十余万人,近百万石粮草遗留在敌境,战械辎重损失无数;第二,心理伤害。南宋由刚刚的联蒙灭金提升的士气瞬间全没了,从此彻底丧失了与蒙古主动争胜的心气,变得被动消极起来;第三,给了蒙古南侵的合理借口,连起码的道义之争都彻底输掉。


如果您喜欢,请把《如果这是宋史(拾)·南宋卷3·大结局》,方便以后阅读如果这是宋史(拾)·南宋卷3·大结局第十五章 端平入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如果这是宋史(拾)·南宋卷3·大结局第十五章 端平入洛并对如果这是宋史(拾)·南宋卷3·大结局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