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马革裹尸自其始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张嵚 本章:第二十一章 马革裹尸自其始

    在东汉开国的各路功臣里,有所谓“云台二十八将”之说,光武帝之子——汉明帝刘庄即位后,为了缅怀当年帮助父皇打天下的功臣们,特意将其中的28个功臣绘制成画像,列在洛阳南宫的云台。能够有幸上榜的人,都是东汉开国时期战功卓著的名臣,也是东汉时期的世家豪族,但是有一个人,他的功劳不亚于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却最终无缘上榜。

    而且这个人,在后世还是个出镜率很高的人,比如著名古典小说里,他的子孙有人盘踞河西,还出了“五虎将”中的锦马超。与此同时,他个人也曾经南征,被当地人尊奉为“木头公”,直到今天,还是我们的邻国越南崇拜的神明之一。甚至在养马、畜牧等学问上,他也有自己独特的成就,堪称通才。这个被云台所遮掩的东汉开国名将,就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

    <er">一

    马援,字文渊,东汉扶陵人。他的家世不简单,先祖是战国时期赵国大名鼎鼎的马服君赵奢,因为被赐爵位“马服君”,所以他的后人们在战国之后大都改姓了马,改姓的马家,和当年擅长骑兵战的祖先一样,从来都和马有缘分。

    马援的曾祖父马通,是汉武帝时期小有名气的骑兵将领,曾经跟随名将霍去病参加了直捣匈奴老窝的漠北之战,并因战功被封为重合侯,但是好景不长,马通因为其兄马罗斯帮助藩王谋反,遭到株连,爵位也被剥夺,此后很多年里,马家日益破落。到公元前14年马援出生的时候,起初命苦得很,家境不好,12岁的时候父亲又去世了,但没多久就时来运转。那时候正是外戚王家当权的时候,西汉政府内的权贵们遭到王家的清洗,马援的3个哥哥,都在王莽的手下做到了高官,官做大了,家庭条件也就好了起来,马援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兄长原本希望他能走文职的道路,从小为他礼聘老师教学,但马援不喜欢,偏偏对养马很有兴趣,就这么别扭了几年后,马援主动给兄长提要求,要求到北方去搞畜牧业,虽然两个兄长反对,但是马援的哥哥马况很有眼光,在这时候支持了他,并且对马援说:“你可能要到年纪很大,才会真正有成就,所以你要多多地磨炼自己。”“大器晚成”的成语,就是从此而来。

    眼看着马援就要离开家庭,去北方追求他的梦想的时候,老天似乎想让马援多点磨炼,一直支持马援的哥哥马况去世了,马援随即留在家里为哥哥守孝。整整一年,马援都吃住在哥哥的坟墓旁,其至孝之行,被人传颂,因此被举了孝廉。之后马援凭借着哥哥的庇护,投身官场后一直做到督邮,去北方搞畜牧业的梦想,一直还只是个梦想。

    一个意外的发生,让这个梦想提前实现了。王莽当权后,大力兴建土木工程,抓捕大批民夫从事劳动,马援虽然反对,却也无可奈何。一次马援受命押送一批民夫,一路上哭声震天,走着走着马援心软了,外加这个破官职,本身自己也不想干,干脆横下一条心,将民夫们统统放走,自己也策马逃走。他逃到了当时汉朝北方边地北地郡,就是今天的甘肃庆阳;此地毗邻边境,天高皇帝远,正好可以实现马援当年的梦想——搞畜牧业。

    <er">二

    马援就这样扎根边疆,以畜牧业为生。作为一个逃亡的犯官,他经营畜牧业却很有一手,当地少数民族部落林立,马援主动和这些部落接触,他从小精练武术,骑射技艺娴熟。有一次他和当地一个羌族勇士比射猎,当场弯弓搭箭,竟然一箭射下双雕,使羌族勇士大惊,送给他几十匹牛羊以表尊敬,马援就这样积累下了“创业基金”。此后他埋头发展,大力经营,值得一提的是,他虽然不爱读书,却很爱学习。这期间读的最多的一本书,就是西汉时期著名畜牧业商人卜式所著的《养猪羊法》,并且有样学样照着学,最终有所成就。不到几年的时间,他就成了北地郡最有名的畜牧业商人,家中有了上千头牛羊,并且存了上万石粮食,更值得一提的是,因他的虎威,许多流亡百姓也纷纷归附他,在他的麾下,还有上百户人家和几千人的私家军队,在当时的中国西北,他俨然一派豪强势力。

    这时候已经是新朝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当年给马援的通缉令,这时候也不作数了。北地郡地处西北,尚未受到中原战火的波及,按照一般人的想法,马援要是安安心心的在西北过日子,那是很滋润的。有钱又有兵,闲了还可以打打猎解闷,日子要多舒坦有多舒坦,马援却过不惯这样的舒坦,他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畜牧业只是他的梦想起点,他真正的梦想,是啸傲沙场,建功立业。这时候,焦头烂额的王莽急需精兵良将,在听到马援的威名之后,王莽向马援抛出橄榄枝,任命他为陕西安康大尹。得到任命的马援兴奋异常,立刻将自己名下的千头牛羊和良田财富,统统赠送给了亲朋好友,尤其是跟随他征战的几千家兵们,几乎人手一份,并告知大家说“我要去建功立业,愿意跟着走的欢迎,不愿意的也随意”。结果数千家将,人人誓死效命,跟随马援雄赳赳气昂昂,奔赴了中原群雄逐鹿的战场。

    但志存高远的马援,抬头就碰了钉子,那时候的王莽已经到了穷途末路,马援安康大尹的官位还没做热,立刻就碰上“新”朝兵败如山倒,结果马援和哥哥马员不得不逃跑避难,哥儿俩一起逃到了甘州。当时甘州地区的霸王,就是此时的西州大将军隗嚣。隗嚣对才能平平的马员看不上眼,却对其弟马援青眼有加,在隗嚣的邀请下,马援成了此时西州的重要军将,多次参与西州的军事密谋,并被隗嚣委任为绥德将军。隗嚣此时偏居西北,守土自保有余,但才能有限,绝非可以倚重争天下的英主,相处没多久,马援就甚感失望,趁着作为使者出使巴蜀的机会,马援意图投奔此时割据巴蜀自立的公孙述。公孙述小时候和马援是发小,感情很深,马援这次来后,公孙述却故意摆谱,摆出做皇帝的架势接见马援,谱完摆又虚情假意,说要封马援做侯爵。当时马援的随从们都很高兴,认为这是难得的机会,马援却不以为然,他毅然拒绝了公孙述的拉拢回到甘州,随后告诉隗嚣:“公孙述是井底之蛙,难成大器,我们更应该关注东方的局势。”公孙述最后的命运,不幸被马援言中。

    在西汉灭亡之后的天下战乱中,马援之所以能得到众多枭雄的赏识,一是因为他的战略眼光。马援是一个极具战略眼光的人,对天下大势的把握极为精到,每次战争之中,都能准确把握事情最后的走势。二是马援很能打,在当时的战场上,马援是出了名的骑兵人才,不但个人骑射技术出众,而且极善兵团骑兵冲锋作战,中原争霸,骑兵就是野战里决胜的关键,谁拥有精锐骑兵将领,谁就拥有一把足够砍杀敌人的宝刀。又有眼光又能打的马援,就是当时各路英豪眼中锋利的宝刀。

    自古宝刀配英雄,马援这把宝刀,连续换了几个主子,配的不是王莽这样志大才疏的庸主,就是隗嚣这种不成气候的枭雄,再就是井底之蛙的公孙述。直到公元28年的那一天,42岁的马援受隗嚣委派,到洛阳出使,这一天对马援有重要意义,因为他终于见到了人生里第一个值得他以死相报的英杰——刘秀。

    对马援,此时志在天下的刘秀早就“神交”已久,而且当年随着马援一起逃到甘州的哥哥马员,后来几经辗转,竟然也在刘秀麾下任职,因此从马援到来后,刘秀就极为礼敬。两人之间的第一次见面,刘秀特意在洛阳宣德殿和马援相见,马援一进门,刘秀立刻迎上前去,扯着马援的手走进来,拉着亲切交谈,此举令马援大为感动,联想起上次去公孙述那里,遭公孙述“摆谱”的耻辱一幕,马援不禁问刘秀:“如今天下大乱,陛下却对臣毫无防范之心,您怎么知道臣不是刺客敌人呢?”刘秀坦然回答:“因为你不是刺客,更像个说客。”刘秀的推心置腹,令马援直言相告:“陛下恢弘大度,跟当年的高祖一样,今天见了陛下,才知道这世界上真的有帝王。”至此,马援与刘秀,这对君臣之间,从此真正开始了“宝刀配英雄”的佳话。

    <er">三

    虽然倾心于刘秀,但对在最困难时期拉了他一把的隗嚣,马援是很讲“义气”的。决定投奔刘秀后,马援做的第一个决定,就是要凭自己的努力说服隗嚣,让他从此归顺汉朝。

    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一是隗嚣与马援的关系,让马援不忍与他兵戎相见,隗嚣的知遇之恩,更让马援决定为他谋一个好出路。隗嚣并非能争天下的枭雄,而以刘秀的宽宏大度,如果隗嚣能投在他的门下,自然也能谋一个好前程;二是马援自己对刘秀所讲“西州虽偏,却西联诸羌,北邻匈奴,为国之屏障也”。在天下还没统一的时候,马援已经在为中国的国土防御做谋划了。

    所以这次出使后,马援回到西州,开始极力劝说隗嚣归顺。他也深知隗嚣的性格,隗嚣这个人,对别人的话往往是反着听的,你越要让他怎么做,他反而会“逆反”。所以当隗嚣问马援“刘秀比汉高祖如何”?马援的回答是“欲扬先抑”,他故意说“刘秀不如汉高祖,汉高祖处事喜欢无为而治,刘秀处事讲法度,而且不像汉高祖那样会喝酒”。隗嚣果然“逆反”了,当场大赞说:“照你这么说,刘秀比汉高祖强多了!”逆反的结果,就是隗嚣最终决定投降。同年十二月,隗嚣令其子隗循到洛阳做人质,并命马援护送,马援也就顺水推舟,举家迁到洛阳居住,不废一兵一卒,刘秀就这样在马援的帮助下,得到了连接丝绸之路的河西走廊。

    虽然为刘秀立下大功,也给当时的隗嚣谋到了最好的出路,但马援很快就“两头不是人了!”隗嚣到底是个心比天高的人,这么轻易地投降,他自己也不太甘心,事后没多久就反悔了,开始蠢蠢欲动,企图背叛。这时候的马援,还没有得到刘秀的任命,带着麾下的家兵在三辅地区屯田,虽然远离政治漩涡,但隗嚣的一举一动,还是瞒不过马援的眼睛。他多次写信给隗嚣,苦劝隗嚣不要轻举妄动,但越发觉得自己上当的隗嚣,反而大骂马援是叛徒。公元30年,趁公孙述攻打刘秀的机会,隗嚣悍然举兵造反,而当年促成隗嚣归顺的马援,一下子“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隗嚣造反后,马援为了表达清白,立刻上奏解释,这时候刘秀的近臣李通等人,也同样对马援非常怀疑,李通还主动请命,要求带兵包围三辅,解决掉马援的部队,刘秀到底有气度,见了马援的信后不但不疑,反而请他到洛阳商议平叛之事。马援的清白,一下子就洗清了。感激刘秀信任的马援,也积极出谋划策,他先亲自率领5000骑兵深入到河西走廊地区,凭借自己的威望,企图说服当地的羌族酋长背离隗嚣。公元32年,刘秀正式发动了讨伐隗嚣的战役,此时的隗嚣采取节节抵抗的战略,企图迟滞汉军攻势,等待巴蜀公孙述来救援,关键时刻,马援率领的骑兵部队赶到了,接连进军不利的刘秀,见到马援的到来,立刻高兴的大呼“隗嚣可破也”!马援果然没有让他失望,他立刻阐述了自己的见解,详细叙述了隗嚣防线的漏洞,为了讲明自己的思路,他用大米推成山谷等地形,对大家细致讲解,这种堆米做地形的部署方法,就是后来军队里常用的作战模型——沙盘。新发明果然有大用场,不久之后,在马援的部署下,汉军势如破竹,一举平灭隗嚣,将陇西各地再次收入囊中。

    陇西的获得,对刘秀统一天下,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这场战争的胜利,东汉得到了当时作为边防要地的河西走廊地区,不但拱卫了西北边防,更打开了南下平定公孙述,一统天下的大门。在这关键的一步中,初来乍到的马援,其实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平定隗嚣一战中大展宏图的马援,对刘秀统一天下时候的贡献,才刚刚开始。就在隗嚣势力灰飞烟灭后的第四年,即公元35年,马援终于被刘秀正式启用,得到了统军一方的权力——陇西太守。这是一个掌握陇西军政大权的要职,其统辖的属地,基本包括了原先隗嚣割据的地盘,之所以将这个职务委任给马援,一是他在此地居住多年,熟知情形;二是在当时,这是一个极其棘手,几乎没人敢干的工作。

    没人敢干,是因为当地有一股没人敢打的角色羌族。

    当时陇西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羌族,而且当时的羌族分布很广,不但陇西境内有羌族部落,境外也有羌族不断侵扰,内外夹击下,当地战火连年。隗嚣在时,对羌族部落主要以拉拢为主,那时,塞外的羌族部落不断侵扰,有的甚至成群结队进入陇西平原,在当地侵占汉人土地,掠夺村庄和牧场。而且和匈奴人不同的是,羌族虽然总体实力上不如匈奴人强,但是他们画地为牢,势力分成多股,相互之间勾搭连环,且精于骑射,既彪悍又难于对付,当时对付羌族人,就好比是拳头打跳蚤,用大兵团进剿,人家见了你就跑,你追得气喘吁吁,连敌人的鬼影子都看不到,如果小分队进兵,就容易被人吃掉,所以从西汉末年开始,陇西地区的羌族叛乱侵扰越演越烈,几乎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作为东汉帝国西北的屏障,长此下去,必然是边防糜烂的局面。

    按照一般将领的作战规律,对付这样的敌人,都是见一股打一股,哪里有敌人往哪里打,但是当马援到达的时候,问哪里有敌人,得到的答案是到处都有,根本打不过来。当时骚扰陇西的羌族部落,大大小小加起来共有上百支,既有数股大部落的联合团伙作案,也有小股的分散抢劫,主要的作战方式,就是没有汉军的时候就开抢,汉军来了就开溜,汉军要追击就打埋伏。找找不到,追追不上,一不留神,还要被人打一个闷棍。和这样的对手作战,怎么打是个大问题。

    这些问题在马援看来,却一点不是问题。他本来就是擅长骑兵作战的将领,他亲自带出来的骑兵,是当时东汉帝国的最强骑兵军团,对付羌族这样的对手,他的原则也只有一个:你快,我比你更快。所以马援很快就出手了,他先是在临洮打败了先零羌,斩首数百人,给了当地各部落一个下马威,接着又直抓重点,要集中解决盘踞在浩檀的叛乱势力。这里一共集中着八大羌族部落的近十万羌兵,打败他们,也就稳定了整个陇西的局势。

    既然是重点,也就不好对付。当地的羌人不但很能打,而且还很能耍诈,以往的几路汉军,都是吃了他们的埋伏才战败的。马援更诈,汉军到后,羌军故意把大量的物资辎重散落在汉军行走的要道上,企图诱使汉军为抢辎重发生混乱,这招用在马援身上却不灵。马援带兵严格,他手下的兵,都是令行禁止纪律严明的,大堆金银财宝摆在面前,竟然眼皮都不眨巴一下,正当羌军纳闷时,突然后院起火了,原来马援早派精锐骑兵抄袭敌人后路,一下子把羌军的后方老窝给端了,结果数万羌军大乱,汉军趁机发起总攻,一举击溃敌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战斗中,马援身先士卒,每战都冲锋在前,而这时因为兵少,他带来参战的军队,总数3000人不到,却一举击溃了近十万羌军。这一战的最大意义,不在于消灭了多少敌人,而是因为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马援一下子在羌人的心中树立起“神勇天将军”的威名,从此以后,只要听到马援的名字,陇西羌人各部无不望风而降。

    马援不但能打,还很能拉。浩檀之战获胜后,马援本可以乘胜追击,继续建立战功,但他却宣布收兵,然后派使者对陇西境内的羌人部落进行招抚。慑于马援的威名,大批羌族部落不但归顺,而且在马援的授意下,给陇西境外的羌族部落捎话:只要归顺汉朝,一切既往不咎,否则就动兵消灭没商量。结果,无论陇西内外,各地羌族部落纷纷放下了武器,此后马援主动划给他们土地和农具,并派专人教习羌人耕种,帮助羌人转化为农耕生活,他还鼓励羌族与陇西汉族相处杂居,甚至互相通婚。当时陇西南面的青海乐东地区,是一个战略防御要地,但因为地处偏远,不易治理,汉帝国上下,都建议主动放弃这块国土,马援却坚决反对,他认为此地虽然偏远,但是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如果能在当地屯垦开发,必然可以供应边防钱粮,在他的力主下,3000多汉军在当地建立了屯垦基地。与此同时,马援又修缮当地水利,疏浚河道,使乐东的水流,可以灌溉整个陇西郡南部地区,河西走廊的农业从此迅速发展起来,到唐朝时,陇西已经成为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唐朝人“天下富,出陇右”的谚语,正是缘起于此时。

    马援在陇西太守任上一共有6年,他在任的6年,是陇西地区战火渐熄,民族仇恨消弭,汉羌两族和睦相处,经济高速发展的6年,和当年的赵充国一样,沙场上威风八面的马援,也是一个边防的建设者,他追求的,同样是国家的长治久安。马援对羌族的种种恩惠,也让他在羌族人中树立了极高的威信。公元38年,一次临洮当地发生村民为抢水而组织的械斗,当地县令以为是羌族造反,慌忙报告马援,马援不慌不忙,朗声大笑道:“笑话,有我在,羌人怎么可能造反!”大国名将的慷慨自信,千载之下音容宛然。

    <er">四

    得遇明主刘秀后,马援的主要工作,好比一个救火队员,哪里有危险往哪里冲,最难打的仗,大家都不愿意打的仗,偏偏都要派他去打。

    在陇西做了6年太守之后,马援因战功被提拔入洛阳,成为虎贲中郎将,掌握了东汉帝国的最精锐骑兵军团。之后3年里,他最主要的政绩,就是促成了东汉王朝的币制改革。此时的东汉王朝面临和西汉初期同样的局面,国家没有统一的货币铸造标准,各种钱币在市场上流通,甚至王莽“新”朝时期的货币,也在境内当作法定货币使用。早在就任陇西太守之前,马援就曾建议恢复西汉时期的货币五铢钱,但当时他的方略比较简略,因此未被刘秀采纳,从陇西回来后,马援以自己做地方官的经验,再次补充了当年的方略,将奏章仔仔细细修改后呈送给刘秀,这次他终于说服了刘秀。公元42年,东汉的官方货币五铢钱正式发行。此举改变了自西汉末期开始中国社会货币混乱的局面,东汉经济的恢复与腾飞,也与此有很大关系。事实证明,马援的眼光又一次对了。

    而这时候的马援,因为平定陇西羌族的战功,成为当时东汉政坛炙手可热的政治明星。马援除了能打外,口才也好得很,说起战斗故事来滔滔不绝。刘秀本人虽然好儒学,但同样不忘记加强武备,马援归京后,他多次专门组织皇子宗室召开大型论坛,要马援为大家讲述当年的战斗故事,每次马援都娓娓道来,凭其杰出的口才让大家听得入迷,帮助刘秀做好“忆苦思甜”教育。而且他还很善于打比喻,比如有一次,在向刘秀陈奏怎样剿灭山林叛乱者的问题时,马援打了个比方,说要剿灭山林的叛乱者,就必须打掉他们的巢穴,这就好比一个人头上生了虱子,就必须要剃掉头发,这样头上的虱子就无处藏身了。刘秀听了后很是欣赏,竟一时心血来潮做了个实验:让宫里凡是头上有虱子的太监,统统剃成光头。

    马援很快又接到了一个“救火”任务,这次的对象,是南方的交趾国,马援的任务,恰恰就是“剃头”。

    交趾国,即西汉时期纳入中国版图的南越故地,当时的领土包括今天中国的广西地区,以及越南的北部地区。在东汉时期,趁着中原变乱,这里也扯旗立国,再次成为接受汉帝国统治的南方诸侯国。刘秀在位时,交趾国的大权,掌握在当地女贵族征侧、征贰两姐妹手里。这是两个非常彪悍的女人,早就不满足接受汉帝国的管辖,一心想在南方自立为王,她们与汉帝国之间关系交恶的导火索,是因为她们主动找事,袭击广东地区的汉朝村镇,遭到了当地太守孙定的报复性还击,这正好给了她们起兵的口实。公元41年,征侧、征贰姐妹正式起兵造反,一下聚集数万人,交趾、九真等大部分地区都落入他们手中,祸不单行的是广西当地其他越族部落也纷纷摆脱汉帝国自立,一下子中原大地战火四起。

    消息传来,刘秀立刻决定出兵平叛,但这次的事情很难办,东汉的军队,大多都是北方作战,北方人居多,对于南下作战几乎没有任何经验,而且交趾地区湿热的环境和瘟疫,也让汉军极不适应。种种不利下,这自然又是一场没人敢打的仗。没人敢打,马援敢,公元42年,马援被任命为伏波将军,率部南下征讨叛乱。

    比起当年征讨羌族的摧枯拉朽,这次的征战却极不顺利。交趾军队最擅长的就是丛林战,在密密麻麻的越南热带雨林里,交趾人大打游击战,利用游击、陷阱、毒弩等方式,不断杀伤汉军,甚至马援的得力部将楼船将军段志,也在战斗中牺牲。在连遭伤亡的情况下,马援清楚意识到,再这么打下去,就算有100万人,也迟早要死光。马援脑子转得快,丛林战打不过你,现学是来不及了,但我干嘛非要和你在丛林里打?改路!随后汉军仅留小部队在正面牵制,大部队侧面迂回,从广西北部湾出发,经海路直扑交趾国,从侧翼夹击叛军,此举果然打得交趾军大溃。公元42年春,马援部在越南浪泊与交趾军展开决战,经过浴血奋战,斩首交趾军数千人,俘虏上万人。随后马援乘胜追击,终于在第二年正月俘杀叛乱头领征侧、征贰姐妹,传首洛阳。交趾大局,至此已经平定。

    大胜之后,刘秀册封马援为新息侯,并且给予了他三千户食邑。马援在这时候,再次表现出卓越的战略眼光,他认定,此时交趾只是表面平静,祸乱的根源并未解除。在获得封侯赏赐后,马援大宴诸将,席间痛哭流涕,对诸将坦言“今日有此大胜,是大家之功,却只有我一个人封侯,真是受之有愧”。一番表白,激起了众将的再战之心,随后马援派兵紧紧追击,从浪泊一直打到巨风,即今天的越南北越地区,俘虏斩杀累计5000多人,征侧的叛乱势力被彻底平定。为了收到长治久安的效果,马援每到一地都安抚百姓,甚至兴修水利,分发粮草,在越南百姓中民望很高,值得一提的是,他还修订了原先交趾法律中与汉律不同的部分,以一部新律法治理当地,后来越南的法律《越律》,就是在马援编订的律法的基础上完成的。马援在越南的努力,让他在当地享有崇高的威望,越南人尊奉他为“木头公”,直到今天,木头公依然是越南民间非常崇敬的神灵。

    公元44年秋,平定交趾的马援凯旋回京,为表彰马援的功勋,光武帝刘秀特意命马援单独乘坐一辆兵车,接受洛阳百姓的欢迎,此时他的荣耀,已经到达人生的顶峰。

    <er">五

    经过了平羌、平交趾两大战役的胜利,马援一时声望颇高,成为东汉帝国此时的第一将星。马援此时官居新息侯且位列九卿,可谓要官有官要钱有钱,封建时代武将梦想得到的一切,这时候他全都有了。此时的马援,已是58岁高龄,放在今天,也是即将退休的岁数了。功成名就颐养天年,闲来养养花种种草,貌似也是顺理成章了。

    但马援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何况此时东汉帝国的边境依然不太平,虽然南方和西北都已经平定,但正北方却战火连连,匈奴和乌桓不停地扰边。对国家边防,马援一直苦心筹谋,他在平定交趾归来时,就曾献上用交趾特产铜鼓做成的铜马,以此进谏刘秀:国家要长治久安,必须要有一支精良的骑兵,要建立精良的骑兵,首先在于选择战马。刘秀采纳了马援的建议,以马援铸造的铜马,作为选拔天下战马的模本。而征战一生的马援,也抱定了献身国防事业的决心,他曾经对好友孟翼说:“好男人就要战死边疆,用马革裹着尸体运回来安葬,岂能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沉迷于安逸的生活呢?”“马革裹尸”,就是从此而来。

    在交趾凯旋后仅一个月,马援就再次奔向了战场。当时匈奴和乌桓频繁进犯北部边疆,连汉帝国的皇家陵园也时常遭受侵扰,马援随即主动请缨,要求到边疆御敌。从公元44年十二月开始,马援带兵在雁门、代地、上谷等地巡逻,多次击败匈奴、乌桓等军队的进犯,打到后来,强悍的匈奴和乌桓骑兵,见了马援的战旗竟主动遁逃,根本不敢接战。这之后因为南北匈奴分裂,南匈奴内附,北方边疆暂时平静。劳苦征战的马援,也就暂时安居于家。

    到了公元48年,在中国湖南常德地区,发生了一场意外的战争——五溪蛮族暴动。这场暴动本来动静不算大,刘秀派武威将军刘尚前去征讨,居然被打得大败。闻听军报的马援,再次主动请缨出征,这次汉光武帝因为他年事已高,没有轻易答应。马援不服,竟当场跨上战马,在宫门外奔驰一圈,马援虽然已经62岁,却白发飘飘神采飞扬,勃勃英雄之气,让一生阅人无数的刘秀当场赞叹:“好老汉,好老汉!”当场允诺了马援的请求,公元49年,马援与中郎将耿舒、马武等人统兵4万远征常德。

    比起历次出征之前的志在必得,眼光出众的马援,这次却早预感到了即将到来的危险,在出发之前,他对好友杜暗坦言了自己的担忧:“这次跟随我征战的有好多权贵子弟,如果他们处处掣肘,南征一战恐怕就难打了!”事情果然再次被他言中了,以一种极其悲伤的方式。

    比起马援历次出征的局面,五溪之战,貌似是最容易打的。论艰难困苦,远不如当初南征交趾,论对手的彪悍程度,也不如匈奴与羌族,但这又是最难打的,因为这次配属马援作战的,都是贵族勋贵的子弟,大多不是他的亲信部将,打起仗来自然上下政令难调,果然这场战争一开始就蒙上了阴影。大军到达湖北的时候,为了走哪一条路进入五溪的问题,马援和中郎将耿舒发生了冲突,作为一名军中的晚辈和下属,耿舒仗着自己功臣子弟的身份,竟然当众和马援大吵大闹,结果大军在吵闹中寸步难行,不得不上报刘秀裁决。最后虽然刘秀表态支持马援,但这场战争的最大困难也凸显出来,马援这次统帅的,是一支根本不听命于自己的军队,还有一群骄横跋扈的贵族子弟们,连选择哪一路进兵这种小事,都遭到这群少壮派军官的抵制,又怎能保证他们可以在战斗中令行禁止,奋勇冲杀呢?

    饶是如此,马援还是迎难而上了,就像他当年在陇西带兵一样,他所做的依然是以身作则。军队打仗,他冲在最前面,和敌人相持,他经常不顾危险,亲临第一线侦查敌情,至于饮食起居也极其简朴,当兵的吃什么他就吃什么,其爱兵如子的做派,很快赢得了上下将士们的心,全军上下一心,接连击败五溪蛮兵,大军推进到五溪蛮族的巢穴——壶头山地区,就在战争即将再次以胜利而结束的时候,意外却发生了——马援病倒了。

    马援这个病,按照现在医学的说法就是风湿,病根在他当年征讨交趾的时候就落下了。凯旋之后的这几年,他一直没有得到休息,等到南征五溪的时候,又遭遇南方酷暑天气,以至于迅速复发了,经历过战场上多次生死时刻的他,这次身体再也难以支撑了,他就像一个燃烧殆尽的火把一样无情的熄灭下去。公元49年三月,一代名将马援,在平五溪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之前,溘然病逝于军中,当年“马革裹尸”的豪言,竟然因此一语成谶。

    但马援至死没有想到的是,他征战一生,为国捐躯的结局,不但没有为他赢得尊重与荣宠,相反,使他在他死后陷入到一场风波中。

    <er">六

    马援在五溪战场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可以感动4万汉军将士,却感动不了小人——比如耿舒之流。

    耿舒很有来头,他是东汉开国名将峙侯耿翕的弟弟,说起来,耿家和马援是颇有渊源的。马援当年在三辅屯垦的时候,做的就是耿翕的副将,两人之间配合得也非常不错,这个耿翕也是东汉开国名将里非常有名的一个,在刘秀争天下的关键时期,正是他带兵平定山东,鼎定了当时的天下大局。在整个东汉开国战争中,耿翕共夺取州郡46个,城池300多个,是云台二十八将中战功最卓著的,刘秀曾称赞他为“韩信第二”。但哥哥英雄,弟弟耿舒却是混蛋,马援病倒之后,耿舒就写信给哥哥“打小报告”,污蔑马援用兵不利,说马援临阵畏敌,指挥不利,导致前线战局陷入困顿。不明真相的耿翕立刻将此事奏报给汉光武帝刘秀,开国第一名将的话,刘秀自然是相信的,立刻派自己的女婿——中郎将梁松去责备马援,并命令他收缴马援的指挥权,当梁松赶到前线的时候,马援已经病逝于军中了。

    这个来责备马援的梁松,其实也是个和马援颇有渊源的人。他的父亲梁统是马援的好友,论起来,他该管马援叫一声“世伯”,但对这个“马世伯”,梁松嫉恨很久。马援得罪他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梁松平日里以嚣张跋扈著称,并且时常带着马援的侄儿马严四处瞎搞,马援得知后,给侄儿写信,将他狠狠地骂了一顿。此事被刘秀得知后,把梁松叫来狠狠地训了一顿,两人的梁子就这么结下了。此外马援为人慷慨豪爽,是百分百的硬汉性格,梁松凭借着其刘秀女婿的身份,平时目中无人,马援却不吃他这一套。有一次马援和梁松见面,梁松向他行礼,马援却泰然处之,别人问为什么,马援说:“我和他的父亲是好友,现在如果和他行平辈礼,这不是乱了纲常辈分吗?”就为这一句话,梁松彻底恨上了马援,“世伯”的关系也不顾了。此时虽然马援已死,梁松却连死人也不放过,串通了耿舒等人联名诬陷,硬说马援贪污受贿,并说他趁着南征的机会,曾经搜刮了一车珠宝回来,这一状告得相当狠,光武帝刘秀对马援很是欣赏,而且他为人以宽厚著称,却有一件事情不能容忍——贪污。果然事情上奏后,刘秀勃然大怒,当场下令收回了马援的侯爵位。结果,马援的遗体被运送回洛阳后,家人竟不敢公开安葬,只能草草找了一块坟地掩埋。丧礼上,马援平时的好友纷纷躲风头,大多不敢来吊唁。刘秀还不罢休,竟然将马援的妻儿子侄们用草索捆了,押到宫里来问罪,当着众大臣的面,将梁松的奏折摔给他们全家——一代名将马革裹尸,竟遭如此折辱,诚为可叹。

    诬陷的把戏,在马家亲属们看到奏疏后,却很快被揭穿了。原来,马援在南征交趾的时候,因南方湿热的天气患上了风湿病,这个风湿病也从此伴随他此后的一生,后来为了治病,就从南方买了一车形状似珍珠的药材回来,就这么指鹿为马,被说成是珍宝。明白原委的马夫人,此后6次上书刘秀申诉冤情,并且请求马援的好友帮忙,当时马援的许多高官好友都纷纷回避,唯独一个和马援交情不深的小官朱子勃大胆上书,陈诉马援冤屈。刘秀到最后也弄明白了事情原委,但处罚令已经下去了,倘若收回,皇家面子何在。爱面子的刘秀,虽然之后正式安葬了马援,但是马援的爵位和清白,却始终没有恢复。这桩冤案,一直到刘秀去世后,才由刘秀的儿子汉明帝刘庄给予平反。但之后刘庄立云台二十八将时,因马援是自己的岳父(马援的女儿是皇后),并未将他列进去,他的爵位,一直到了汉章帝在位时才恢复,公元78年,汉章帝册封马援为“忠诚侯”,这时距离马援去世,已经过去了整整29年。

    马援死后,其家族的处境一度非常凄惨,马援生前奉行“君子不党”的原则,从不倚仗权势拉帮结派,而且教导子孙要低调清白做人。但他不拉帮结派,也就得罪了想和他拉帮的权贵们,马援虽然沙场风光,家庭生活却很不幸,他的两个儿子马克卿和马慧卿先后夭折,妻子马夫人悲伤过度,从此卧病在床。幸运的是,马援有一个好闺女,他的女儿马氏(姓名已经失传)当时才10岁,就主动主持起了家中的事物。但这个曾经显赫的侯爵之家毕竟破落了,连当年和马家定亲的家族们也纷纷退婚。早熟的马氏,经其堂兄马严的上奏,得以入东宫侍奉太子,从小深得马援真传的马氏,虽是女儿身,行事却颇有其父之风,为人朴实宽厚,很快得到了太子刘庄以及皇后阴丽华的宠爱,被册立为太子妃。比起马援从小不爱学习,这位马姑娘却是一个学问渊博的人,不但漂亮,而且学识丰富,精通春秋楚辞,凭这些优势,她终于在皇宫里站住了脚,等到汉明帝刘庄即位后,她被册封为皇后,成为了母仪天下的人物。此后她兢兢业业,为汉明帝刘庄教化太子,并且以身作则,约束马家宗族,一生建树颇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德皇后,去世后被尊为明德皇后。巧合的是,就在马氏被册封为皇后的那一年,当年诬陷马援贪污的驸马爷梁松,因为私自接受郡县贿赂,被汉明帝下狱,不久后病死于狱中,小人恶报,确实来的很“巧”。


如果您喜欢,请把《不容青史尽成灰·两汉卷》,方便以后阅读不容青史尽成灰·两汉卷第二十一章 马革裹尸自其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不容青史尽成灰·两汉卷第二十一章 马革裹尸自其始并对不容青史尽成灰·两汉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