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 酒·色·剑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费勇 本章:第1部 酒·色·剑

    ●饱经风霜

    生于乱世,

    饱尝家庭离异的辛酸,

    过早地承担生命的全部。

    古龙,原名熊耀华,祖籍江西。

    关于他的出生年代,至少有3种版本: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这个出生之谜,权当一个悬念,留给读者去想象和猜测。

    他的出生地点:香港。

    他的童年大致界于抗日战争时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间。可以说,他在一个独特的时期,在一个独特的地点度过了喧嚣而动乱的童年。

    用张爱玲的话来说,那是一个乱世。整个人类都似乎沉沦于毁灭的冲动,战争摧毁了一切的文明与宁静的家园。

    张爱玲在1943年创作的中,对于当时香港的状况有过生动的描绘:

    从浅水湾饭店过去一截子路、空中飞跨着一座桥梁,拦了这边的山。……墙是冷而粗糙,死的颜色。

    那天是十二月七日,一九四、年,十二月八日;炮声响了。一炮一炮之间,冬晨的银雾渐渐散开,山巅,山洼子里,全岛上的居民都向海面上望去,说quot;开仗了,开仗了。quot;谁都不能够相信然而毕竟是开仗了。……巴而顿道的附近有一座科学试验馆、屋顶上架着高射炮,流弹不停地飞过来,尖溜溜一声长叫,吱哟呃呃呃…,然后砰地落下地去。那一声声的吱哟呃呃呃呃撕裂了空气,撕毁了神经。淡蓝的天幕被扯成一条一条,在寒风中簌簌飘动。风里同时飘着无数剪断了的神经尖端。

    那一年,古龙大约3~5岁,他是被抱在父母的怀中,还是被父母牵着小手,混杂在躲避空袭的人群中?这种恐怖的记忆,是否成为他后来创作的源泉之一?

    至于香港,一个鸦片战争时期被英国人掠夺的渔村,一个三四十年代的繁华的都会,一个聚集了各种肤色与梦想的冒险家乐园。有一个1936年生于香港后来定居美国的诗人曾在回忆中这样提及香港:

    对于香港,我没有什么好说的。中国人奴役中国人,中国人欺骗中国人。接触的目光……要投给他们燃烧的汗,中风似的警呆:不安传透他们的器官,血脉,毛管和趾尖……我们贫乏的力量再不敢在事务间作太热切的旅行……不敢认知我们尚未认知的城市,不敢计算我们将要来到那一个分站,或分清我们坐卧的地方,我们什么也不知道,我们只期待月落的时分。

    (叶维廉)

    这就是古龙成长的时空架构。这一切的一切,映射在他年幼的目光中。在这样的年代出生、成长的人们,无疑与时代共同承受了人类史上难得的巨变与灾难。生命在飘泊之中,生命在追寻之中。

    也许,古龙小说中的两种声音与他生存的时空不无联系,一种声音是对于quot;家园quot;的呼唤,另一种声音是对于quot;希望quot;的呼唤。

    家园已在望。

    光明也已在望!

    希望永在人间!

    1949年的巨变改写了中国历史。

    国民党溃逃台湾孤守一岛;大陆上的共产党带给人民无比的理想与希望。许许多多个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航向。大时代转换中的人间悲喜剧,让人不胜感慨。

    然而,毕竟,战争结束了,人们不必再去躲避无情的炮火,也不必沦落在荒山野岭。人们可以从容地建设自己的家园。

    古龙随着他的父母迁居到台湾。经历了战争的噩梦,初享和平的气氛,已是少年的古龙,本应沐浴在家庭的温馨中。

    但是,外面的战争结束了,家庭内的战争却爆发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尤其是对于未成年的大多数人而言,家庭是港湾,父母是唯一能够依靠的人。父母在孩子的心中,也是最神圣、最崇高的形象:他们无所不知,他们宽厚仁慈,他们坚定不屈。因此,没有什么比父母之间的离异更让孩子感到寒心。感到梦的破灭。成人世界的神圣光环都会因这种离异消失殆尽,使年幼的灵魂从此疑虑重重。

    古龙的家庭并不贫困,他的父亲曾担任台北市长的机要秘书,无须为温饱发愁。如果一切平静如水,这该是一个平淡而温暖的家庭。遗憾的是父母间的感情终究不能弥合,在不断的争吵中分道扬镳。

    古龙惶恐而不安地目睹着两个亲人的分离,他将愤怒与怨恨发泄在父亲身上。于是,一场父子间的争吵接踵而至,使这个失去了父母间情爱的家庭又失去了父子之间的深情厚意。

    倔强的古龙离家出走,过早地承担了自食其力的艰辛。

    生存下去,成为最迫切的问题。天地之大,人海茫茫,却常常找不到一个容身之所,也找不到一点点亲切的关怀。

    他到处帮人打工,食不果腹,困顿潦倒,尤其在冬天,在寒风扑面的夜间,游荡在街头,无家可归。仰望稀疏的星空、苍凉的明月,等待黎明的到来。这样的心情充满了凄苦,却也饱含着不屈的向往。如同他自己在作品中描写的一个人物:

    人生的痛苦,他却已尝得大多了。但无论如何,我还活着,我还年轻,世界这么大。到处都是我可以去的地方。

    在极度的痛苦中,希望更显得诱人、美丽,她会使坚强的人更加坚强,更加勇往直前。少年的古龙,在一无所有,一无所靠中,已表现出了后来洋溢在他作品中的那种昂扬的人生情怀:永远不绝望,永远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更好,更有意义。

    在朋友的帮助下,古龙在台北浦城街找到了一处小小的落脚之地,算作是自己的quot;家quot;。他一边拼命打工,一边又含辛茹苦地念书,居然以一个流浪少年的身份读完了高中和大学。

    古龙读书的成绩还算不错,并不因打工而有所影响,可见他天赋之高。他读的大学是淡江大学,专业为英文。就在这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欧美小说。他对于文学的兴趣完全萌发,不仅读而且写,成为地道的quot;文学青年quot;。

    不幸的生活经历,落寞的精神状态,总是使一个年轻人倾向于文学的天地。因为在那一片天地里,充满了悲伤也充满了爱,还有同情和美梦,那一一片天地可以遮挡住现世的恶浊与惨痛。几乎所有的quot;文学青年quot;对于quot;为什么喜欢文学quot;这一问题,都可能回答:因为孤独。

    稿费制度是19世纪才出现的新事物。出版业的商业化使作家的写作也沾染上浓厚的商业色彩。稿费的诱惑可能摧毁文艺写作的美学品质,也可能促使文艺写作的蓬勃兴旺。此中利弊几乎非语言所能讲清。

    与许多文学青年一样,古龙在亲手尝试了写作的甘苦并得到发表后,便明白了一个道理:写作不仅可以抒发胸中郁结,还可以赚到金钱。

    他的第一篇作品叫作《从北国到南国》,带着忧伤的,抒情调子的中篇小说,发表在1956年的《晨光》杂志上。

    他还写了大量的诗与散文,但渐渐地,写得更多的是小说。

    因为写小说似乎更能解决生活上的需要。

    他迷恋于写作。迷恋是一种疯狂,完全不顾及现实的条件。迷恋音乐。美术、文学的人,大抵被一般人视作愚狂,固为迷恋这些quot;玩艺儿quot;的后果常常只是:穷困。

    大学毕业后,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愿意在政府或教育界谋一份稳定的差事,养家糊口。古龙开始时大概也有过这样最正常的想法,也一度在台北美军顾问团混得了翻译这样的职务。如果他埋头做下去,也许不会飞黄腾达,但至少不会为生活发愁。

    但对于文学的迷恋,使古龙做着这样的好梦:幽静的小茅屋,竹林,小溪,阳光灿烂,在窗前或树下、溪旁读书写文章。他喜欢的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是创造文字时的那种无限快乐,因而,出乎常人的意料,他辞去了工作,在偏僻安静的瑞芳镇租了间房子,过起了自由写作人的生活。有一段时间,他过得清淡而充实。每个月都有自己的文字被印成铅字,每个月他都可以到台北市去领取稿费。钱虽不多,却也足以招待那帮狐朋狗友,大家相聚陋室,酒兴飞扬,颇有quot;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quot;的意境。

    欢乐苦短。以纯文艺作品谋生,用俗语quot;有了上顿没下顿quot;来形容最为恰当。在瑞芳镇的隐居生活中,古龙渐渐地感到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关键是钱,如果没有钱,哪有什么自由自在的生活。

    现代文明蔓延全球,又有哪一方桃花源能供人摆脱一切的羁绊?在文明的社会网络中,人无处可逃,他(她)只能凭着自己的能力,去为自己赢得一块立足之地。

    人类的青春情怀必然是文学的,恰如人们常说的:每个年轻人都是诗。当心灵未被污染的时刻,怀抱的只是对于美,对于善,对于真的无限渴望与追寻。生命可以牺牲,理想无法混灭,这是青春的诗情。

    然而,日常生活的脚步日益迫近,生存问题的严峻往往会将曾有的五彩幻梦击得粉碎。活下去,是唯一的愿望。

    所以,人们逐渐变得循规蹈矩,步步为营,走进了一座由经验、常识、掩饰,以及不加拷问的接受所构成的监牢。人们在求生的过程中渐渐地放弃了许多美丽的东西。

    作为一名文学青年,作为一名将自己的悲哀与憧憬寄托其中的文学写作者,当古龙接受出版社的建议,转向武侠小说时,他内心是有隐痛的。正如他自己所说:

    因为一个破口袋里通常是连一文钱都不会留下来的,为了要吃饭、喝酒、坐车、交女友、看电影、住房子,只要能写出一点东西来,就要马不停蹄的拿去换钱,要预支稿费。……为等吃饭而写稿虽然不是作家们共有的悲哀,但却是我的悲哀。我相信有这种悲哀的人大概还不止我一个。

    《一个作家的成长与转变》

    这种文章为quot;经国之大业quot;与quot;为稻粱谋quot;之间的矛盾,一直困扰着古龙的写作。但不管怎样,1960年左右他转向武侠小说写作时,实际上已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一举成名

    经过近十年的奋斗,

    终于杀出一片新天地,

    随之而来的是名誉与金钱。

    1960年,武侠小说已成为最流行的大众文化消费品之一。金庸、梁羽生已经名满天下,其他大大小小quot;写家quot;也各显神通,各据要津。

    古龙要想在quot;武林quot;中占得一席之地,必须找到自己的写法,自己的风格。否则,他只能成为武侠小说生产流水线上的一名操作员而已。

    开始时,他没有名气,为求发表与稿费,他当过一些名家的枪手。当然,他自己明白,这只是权宜之计。

    无论如何,要拿出大量的、独特的作品,才会让人刮目相看。古龙之所以异军突起,与他的写作之快,构思之奇不无关系。人们很难想象一个人怎么能像机器一样,每天写出那么多的文字,编出那么多的故事。

    从1960年到1963年这4年间,他就写出了14部小说:、、、、、、、、、、、、。

    这还是不完全的统计,可能还有一些漏网之鱼,无法查找。

    古龙出手迅猛,不同凡响,很快博得了台湾quot;四大名家quot;之一的称号,另三家是诸葛青云、卧龙生及司马翎。

    据说,古龙成名前有段小小的挫折。

    当时台湾的武侠小说不像现在那样,一印就是几大本,读者可以一次买来欣赏。那时候为了降低成本,一次只印四五万字,薄薄的,像地摊上的低级杂志。读者须不断地购买十几二十本,才能读完一部完整的武侠小说。

    古龙想要闯荡武林,便先写了十几万字,拿去给出版社。出版社老板一看,大为叫好,忍痛同意了古龙提出的苛刻条件:预付二十集的稿费。不想古龙领了稿费后,便渺无踪影,那篇小说的结局始终悬置,出版商看着已有的十几万字,印又不是,不印又不是,大呼上当。

    古龙因此在出版界有了恶名。有一段时间,大家不再用他的稿子。他百般无奈,只好闭门思过,埋头苦干。在被冷落中,他倒真正写出了一些好的作品,名字也开始响了起来。以至于后来,大家都知道古龙有断稿的坏毛病,但冲着他的名头,仍是有求必应。

    古龙早期的这些小说大抵带有模仿的痕迹,模仿的对象是金庸。他尚没有构成自己特殊的风格,这恐怕与他的生活条件有关。一个作家要完全靠卖文为生,难免会求量不求质。艺术创作毕竟是艺术创作,不是工业品的生产,它需要的是灵感,是沉思。即使是天才,如果不断地重复挥霍他的才华,也会有枯竭的一天。

    英国作家吉辛一生卖文为生,潦倒不遇。曾写过一本《越氏私记》,假托一位作家辛苦一生,仅能温饱,因此从不曾写过一篇自己满意的文章,一切都是糊口之作。到了晚年,横运飞来,忽得巨额遗产,从此过上富裕的舒适的生活。于是,他下定决心,开始真正写作他心中所想要写的书,不必考虑书店老板,也不必考虑读者。

    这故事恐怕表达了文人们最高的梦想,也表达了古龙的梦想。

    不过,古龙生性挥霍,钱来即花,永无止境。所以,他仍然不得不写下去,不得不大量地为书商、为读者写下去,以满足他对生活的欲望。

    好在古龙在金钱的追逐之外,仍有精力与才情来考虑武侠小说的写作本身。他与金庸、梁羽生一一样,、断断不甘心武侠小说被视作quot;未流quot;,或只是消遣品。

    在古龙看来,武侠小说也可以达到伟大作家们创造的伟大境界。武侠作家也可以像的作者,的作者一样,用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悲天悯人的同情心,有力地刻画出人性,表达出主题。使读者在悲欢感动之余,还能对世上的人与事,看得更深、更远些。

    他认为日本的现代文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既保留了自己悠久的传统,又吸收了外来的精华。因此,他充满感情地提出,中国的武侠小说为什么不能?

    武侠小说既然也有自己悠久的传统和独特的趣味,若能再尽量吸收其他文学作品的精华,岂非也同样能创造出一种新风格,独立的风格,让武侠小说也能在文学的领域中占一席地,让别人不能否认它的价值,让不看武侠小说的人也来看武侠小说!

    中西、古典与现代之间的溶合,这正是古龙为自己的创作找到的路子。为什么一定要划地为牢,一定要困守在传统的武侠格局中?为什么不能通过这种传统的文学类型来表达现代的思想与情感?

    大约在1965年前后,古龙一口气创作了、、、、等作品,标志着他的武侠写作达到了新的高峰:或者说,他似乎找到了最属于他自己的东西…这也是古龙的创作力最旺盛,想象力最丰富,胆子也最大的时候。那段时期,他什么都能写,什么都敢写。

    据他自己的评价,quot;那些小说虽没有十分完整的故事,也缺乏缜密的逻辑与思想,虽然荒诞,却多少有一点味。quot;

    quot;那时候写武侠小说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写到哪里算哪里,为了故作惊人之笔,为了造成一种自己以为别人想不到的悬疑,往往会故意扭曲故事中人物的性格,使得故事本身也脱离了它的范围。quot;

    不管怎样,经过三四年的摸索,古龙终于写出了他自己的作品,就像禅师对他的门徒所言:quot;你终于找到了你自己!quot;

    无疑是值得赞赏的一部,时至今日,它也已成为古龙的代表作之一。它的故事是典型的古龙式的,它的人物也是古龙式的人物。整部小说以一个阴毒的陷阱为背景,在谜一样的气氛中展开情节。移花宫主设计杀死江枫夫妇,又领养了他们留下的双胞胎中的一个,而把另一个留给了江枫的结拜兄弟燕南天,为的是日后让这对同胞兄弟自相残杀。

    在这部小说中,古龙奉献给读者一个难忘的人物--江小鱼。在六十年代,武侠小说中的男主角大抵为正气凛然的英雄,像江小鱼这样的男主角,实在是个异数。他的行为变化多端,一会儿是君子,一会儿是小人。、他的内心又似乎充满矛盾,没有谁能够完全理解他,恐怕连他自己也难以完全了解自己。

    另外一部也笔力不弱。小说写得是少年俞佩玉的成长历程,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似乎注入了古龙自己的辛酸经历,读来非常感人。尤其是描写了一个真假颠倒的复杂世界,以及一个个谜一般的假面人物,表达了古龙内心深处很深的悲观情怀,特别引人深思。

    经过将近十年的奋斗,古龙终于杀出了一片新天地。随之而来的是名誉与金钱。

    曾经饱尝贫困的他终于摆脱了贫困。他从台北郊区的小镇搬到了台北市,住进了用他的稿费换来的豪华住宅。

    二层高的华宅、布置得极为考究。他的家人住在楼下,他自己则占领了楼上一层。在这一层的自由天地中,他随心所欲,以文字编织他心中的瑰丽想象,仿佛忘却了尘世的纷纭。

    他到处搜罗各种佳肴琼酿。打开他家中能发现一些在台北市场上根本买不到的酒,不知他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

    他书房的墙壁上,挂满了朋友送他的字画。也有时髦的hIFI唱机。电视机、录像机、电子游戏机和西洋飞镖之类的玩意。

    他为书商们写书,也为报刊提供连载的武侠小说。

    他大把大把地挣钱,又大把大把地花钱,真是quot;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quot;。

    古龙的写作没有计划,没有规则,兴之所至,毫不在乎。拖槁的恶习总是改不了,往往拿了出版社的钱,却不按时交稿。在报纸上连载,也是这样,害得报纸编辑叫苦连天,只好请人代笔。

    香港作家倪匡就替古龙代过笔,而且模仿得惟妙惟肖,活脱脱是古龙笔法。有一次,古龙断稿二十多天,全由倪匡代写,没有一个读者发现其中奥妙。

    据说,香港一家报馆请了古龙写槁,不料,古龙写到一半又quot;插蜡烛quot;,又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报馆老板恳请倪匡捉刀,怕倪匡不答应,特别强调:quot;我们专诚请倪匡先生写稿,补古龙的小说,稿费跟古龙一样。quot;

    老板的意思是古龙的稿费已很高了,与古龙quot;一样quot;应当不算亏待您倪匡了。

    倪匡听后哈哈大笑:quot;我没有兴趣捉刀,同时也想让你知道,我的稿费一向比古龙高。quot;

    另一则关于古龙断稿的趣事,是燕青先生亲眼所见并形诸文字的。

    燕青说他有一次亲眼见到香港某出版商在席间大骂古龙,因为古龙拿了钱却不交稿。古龙默默地听着出版商发完脾气,便凑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出版商像催了眠似的,拿出支票簿来,写了一张四万元台市的支票给他。古龙说了一声晚安,便把支票塞在袋里走了。

    古龙走后,出版商对燕青说:quot;我敢打赌,明天晚上,古龙口袋里剩不了一千元台市!quot;

    在当时,四万元台市绝对是大数目,在台中台南的乡村地带,能买到一间很像样的房子。古龙有本事在一天之内将这笔钱花完,而且是花在吃喝玩乐上。

    有意思的是,燕青又提到:

    这位出版商是有名的铁算盘,古龙拿了钱不交稿,还能只在耳边说几句话,便使他服服帖帖写支票,难道古龙真有催眠术?非也,非也!铁算盘甘愿张着眼睛吃亏,是因为古龙的小说销数多,是一只会产金蛋的天鹅。那个出版商恐怕这只天鹅飞走了,所以有求必应。

    看来,名为利之本这句话,是万万不错的。尤其在商业社会中,作家的名字也同商标一样,一旦被创为quot;名牌quot;,就会有神奇的商业效应。

    这对于作家而言,幸那?还是不幸?

    ●风行天下

    古龙的武侠小说销量之多,流行之广,

    只有金庸能和他相比。

    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古龙的创作真正达到辉煌,成为风行天下的名家。

    他的影响超越台湾地区,而与金庸、梁羽生一起被公认为现代武侠小说最有成就的三大家。

    他完成了最负盛名的楚留香系列与陆小凤系列,还有、、、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同时,从1976年开始,古龙的作品开始搬上银幕。最早被编成电影的小说是,由著名导演楚原执导。

    古龙先后将《快刀浪子》、《剑气满天花满楼》等20余部作品改编成电影。1980年,他自创quot;雪龙电影公司quot;,自任监制与导演,专门拍摄他自己创作改编的武侠作品。

    一旦与影视媒体结合,他的名字可谓无人不知。香港作家燕青在《初见古龙》中说:

    古龙的武侠小说销量之多,流传之广,看来只有金庸能和他相比,即使是不看小说的人,也常会在银幕上和荧光屏上,看到古龙的作品,若论小说被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数量之多,也只有金庸堪与比较。一曲《小李飞刀》(由改编的电视剧的主题曲)在香港与东南亚,唱到家喻户晓。有一个时期,歌星前往东南亚登台,若不唱这一首歌,观众便会大喝倒采。

    累得连台湾歌星也要连夜赶练,即使口音不正,也要唱出这一首粤语歌曲。

    若论到创作数量,港台作家中恐怕只有倪匡能与古龙相比。古龙的小说总数可能在2000万字以上,香港桂冠图书公司的quot;古龙小说专辑quot;收80多种。1995年3月珠海出版社的古龙作品集,附有一张清单,列出已在中国大陆正式出版的古龙小说共68部。

    ①苍穹神剑 ②月异星邪 ③剑气书香 ④湘妃剑

    ⑤剑毒梅香 ⑥孤星传 ⑦失魂引⑧游侠录

    ⑨护花铃⑩残金缺玉11飘香剑雨12剑玄录

    13剑客行14浣花洗剑录15情人剑16大旗英雄传

    17武林外史 18名剑风流19绝代双骄20血海飘香

    21大沙漠22画眉鸟23多情剑客无情剑24鬼恋侠情

    25蝙蝠传奇26欢乐英雄27大人物28桃花传奇

    29萧十一郎30流星·蝴蝶·剑31九月鹰飞32长生剑

    33碧玉刀34孔雀翎35多情环36霸王枪

    37天涯·明月·刀38七杀手39剑·花·烟雨·江南

    40绝不低头41三少爷的剑42陆小凤传奇

    43绣花大盗44决战前后45火并萧十一郎

    46拳头47边城浪子48血鹦鹉49白王老虎

    50大地飞鹰51银钩赌坊52幽灵山庄53圆月弯刀

    54飞刀·又见飞刀55碧血洗银枪56离别钩

    57凤舞九天58新月传奇59英雄无泪

    60七星龙王61午夜兰花62风铃中的刀声

    63剑神一笑64白王雕龙65怒剑狂花

    66那一剑的风情67边城刀声68猎鹰,赌局

    古龙在台湾quot;武林quot;排名第一,已无争议。据台湾著名武侠研究学者叶洪生调查所得,认为台湾十大武侠小说家的排名是:古龙、司马翎、卧龙生、上官鼎、诸葛青云、伴霞楼主、慕容美、孙玉鑫、柳残阳、独孤红。

    争议颇多的是金庸、古龙、梁羽生三人的排名。而这三人之中,最无争议的是金庸的大师地位。金庸的作品所表现的深厚意蕴确非古龙、梁羽生所能及,他不仅是现代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代名家。

    那么,古龙与梁羽生孰前孰后呢?这完全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古、梁二人风格不同,各有成就,代表着现代武侠小说的两极。恰如陈墨在《古龙论》中所言:

    quot;他(古龙)虽然不能与金庸并肩,但与梁羽生却可以并列、比较。quot;

    quot;不管怎样排法,古龙已是超一流的巨星高手,这已是武侠小说史上的不争之实了。quot;

    香港名作家、名主持人黄沾对古龙作了这样的评价:莫论古龙的小说是否比金庸的好,只要谈及武侠小说的流派,就不能不提古龙。

    金庸也曾说过,古龙的小说独创一格,构思奇妙,有成就。

    倪匡初读古龙的作品,惊为奇才,在香港大力推介。他认为古龙是金庸以来最好的武侠小说作家,突破传统,别具风格,浪漫激情、他自己也是这样的人,其作品刻画人性深刻,人物生动,能把传统与现代合而为一。

    小说家温瑞安则说,古龙生前死后台湾还没有可跟他相比拟的武侠小说家。他的文风简洁利落,风格创新,将传统与现代溶合,适合节奏快的现代社会,有些运用象征手法的内容更是现代社会的缩影。、古龙的武侠小说之所以能在众多名家中异军突起,自成一家,风靡天下,这是与他独特的创作手法分不开的。他本着quot;求新、求变、求突破quot;的宗旨,将情节小说变为悬念小说。还将写人,写人的命运,人的情感与性格这一文学命题应用到武侠小说中去。他曾多次说过:

    武侠小说不该再写神,写魔头,应该开始写人,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人!武侠小说中的主角应该有人的优点,也应该有人的缺点,更应该有人的感情。

    武侠小说的情节若已无法改变,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写人类的情感与人性的冲突,由情感的冲突中制造高潮和动作。

    只有人性才是小说中不可缺少的,人性并不仅是愤怒、仇恨、悲哀、恐惧,其中也包括爱与友情,慷慨与侠义,幽默与同情,我们为什么要特别着重其中丑恶的一面?

    古龙十分重视剖析和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大胆借鉴现代意识流以及推理小说的写作技巧。使人物形象更加深化,情节发展更加富于逻辑,作品意境更加虚实汇融,读来别有一番风味,可获得强烈的艺术美的享受。

    他最喜欢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称道其文字洗练准确、有力。古龙语言风格明显受其影响,但更具中国古典通俗小说特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古龙的作品有很多佛偈一样的短语。quot;人在江湖,身不由己quot;便是他的名言,曾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

    他爱交相运用长短句。他说:quot;长句读来如浩荡大河一泻而来,突然以短句相接,犹如一把剑把水截断,可以收到波澜大起大落的特殊效果。quot;

    古龙后期小说充满了自由发挥的情感与观念。一方面抹去了小说的历史背景,获得最大程度的创作自由;一方面使用大量符合现代读者口味的技巧,如背景切割;画面交错,镜头分摄等蒙太奇的手法,使小说幽远而空灵。既是一种诗化文体,又是一种怕人的商业文体。

    古龙才华横溢,但他缺乏节制,过于放纵。当他功成名就时,并没有放慢创作的速度。不像金庸,在成名后将他的旧作全部修订一遍,表现出很严谨的创作态度,而他仍然像从前那样大量地quot;生产quot;。他写了很多很精彩的小说,也写了很多很糟糕的小说。

    古龙是一个明显地有性格缺陷的人,同时又是一个让人感到他的缺陷有时也不乏可爱之处的人。

    他也许应该知足了,有风行天下的名誉,有豪华的住宅,还有一位贤惠的妻子。

    古龙书房中挂着陈定公先生写给他的对联,将他与他太太梅宝珠的名字嵌入联内:

    古匣龙吟秋说剑,宝帘珠卷晓凝庄。

    宝魇珠铛春试镜,古韬龙剑夜论文。

    他的太太从不干涉他的生活方式,古龙有时外出游玩三四天不归,也没有一句责怪。因为她明白,当他在外面厌倦时自然又会想起自己的家。

    娇妻与名利并没有束缚古龙的创作力。反而,在巨大的成功面前,他内心燃烧的,是更大的不满足,是更深远的孤寂。

    他只能躲在自己的房间内,有时光着身子只穿短裤,拿笔在雪白的纸上飞速疾书。惟有这样的时刻,他才依稀捕捉到一点实在。

    古龙写稿前,常常像参加隆重的仪式一样,甚至有点像参加祭礼。他会仔细地洗干净双手,换上最轻便、舒适的衣服。然后从容不迫地坐在书桌前,凝神片刻,伸手打开抽屉,拿出来的并不是笔,而是一副精美的修甲工具,把十只指甲修得干净整齐,最后才真正动笔写稿。

    写到忘乎所以时,他会离开书桌,坐在地下用一块画板写。

    他的写作速度很炔,灵感来时下笔如神,一个小时写三四千字。遇到灵感阻滞,一个字也挤不出来时,他会猛抽香烟,在一圈圈浓烈的烟雾中恍恍惚惚,企盼着文思的涌来。

    有时,他把耳朵紧贴墙壁上,屏息倾听,好像墙会告诉他该怎么写。

    他喜欢在下午5点左右开始写作,为了强迫自己快快完稿,他便邀约一些朋友一起去某个餐馆,让他们提前来他家等候,待他写完才出发。这样,他会感到一股强大的压力,不得不奋笔疾书。

    有人认为古龙的知识结构有问题,学的是外文,对于中国历史与文化只懂皮毛。与金庸、梁羽生相比,古龙的国学修养显然略逊一筹,不是二人的对手。但是,古龙的知识面极其广阔,求知欲也很强,他收集了大量珍本及其他图书资料,藏书是他家里的主要财产。博览群书,无所不看,甚至连香港天文台编的《天文年鉴》,古龙也看得津津有味。

    古龙对于中国古典诗词,则从小即喜爱,有一定的造诣。他还拜画家高逸鸿为师,学习绘画。他的书法也非平庸之作,台北的几家餐馆,至今还挂着古龙的题诗题词。他写字的习惯很特别,很多人是一边喝茶一边写字,他则是一边喝酒一边写字。

    古龙特别具有语言天赋。他生在香港,当然会讲广东话,国语不用说了,英语则是他的专业。有意思的是,他还会讲其他方言,据说他的四川话比四川佬还要地道。

    ●浪漫情史

    他与许多女人有过缠绵的经历,

    或短暂或长久,

    最终都如过眼烟云,

    随风而去。

    女人,她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神,也可以是兽。

    青春期的浪漫情怀,总是使一个女人成为神,成为童话,成为美、自由与爱等等一切的化身。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浪漫情怀转瞬即逝。

    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有时则是浪漫终身。

    于是,他们的生活、创作与异性纠葛一起,密不可分。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文学语言:

    永恒的女性引领着我们

    在一刹那间,一个女人的目光即改变了我的旨趣,决心和思绪。

    我只要一颗女人的心

    恋爱是青年人的上帝

    中国文人有quot;红袖添香夜读书quot;的说法;西方文人则有quot;灵感源泉quot;的说法。女性的美刺激,唤起了作家和艺术家的创造力。所以,罗丹、屠格涅夫、毕加索、莫泊桑、萧邦、乔治桑、海明威等人,一直到临终前仍在恋爱。

    有岛武郎曾说:

    我因为寂寞,所以创作。

    我因为欲爱,所以创作。

    我因为欲得爱,所以创作。

    创作的冲动起于爱,起于寂寞。或者,可以这样说,因为寂寞才去爱,因为爱的空虚才去创作。

    不断地追逐幻美,又不断地失望、沉沦。

    没有一个女人能够永远美丽,也没有一个女人能够永远善解人意,能够永恒地承担艺术家赋予她的纯洁与希望。

    所以,贝特丽亚只能生存于但丁的《神曲》中,却非实在的生活里。

    当爱上一个女人,不只是简单的情欲,而包含了更多的征服野心,如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等等,到头来只能空叹人生的虚幻。

    越是在得到之中,就越感到无常的悲凉。

    因为凡是美的东西都是悲哀的,当然,悲哀的东西并不一定美。

    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是文人面对风尘女子的绮丽诗想,说白了,往往只是一厢情愿。

    归根结底,女人偶尔是神,偶尔是兽,但更多的时候她只是人。

    一部,把男性对于女性的诗意想象写得淋漓尽致,也写得虚妄悲凉。

    警幻仙姑对贾宝玉说:quot;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滥淫之蠢物耳。

    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quot;

    然而,意淫与普通之淫,正如quot;爱情quot;与quot;色情quot;,只不过一字之差,原难区分。像诗人拜伦、雪莱等人,在常人看来,也只不过是放荡不羁,朝三暮四的浮浪之徒。难怪有评论家说:在他们美丽的诗篇背后,流淌着不知多少被他们糟踏的女子的眼泪。他的意思是说,那些纯洁的女孩子作了诗人的祭品。

    大概,在常人眼中,古龙也只不过一介好色之徒。至于他内心的寂寞与忧愁,只有他的读者与朋友才能体会。

    古龙在大学期间旷课大多,一度辍学。原因无他,为了一个女人。

    他们相遇在台北的一个舞厅,一个嘈杂的晚间。一个是满怀理想与忧伤的青年才子,一个是楚楚动人的风尘少女。覆水难收。

    在瑞芳镇的陋居,他们同居,度过了一段甜蜜的时刻。

    还生下一个儿子,取名熊小龙,后改名郑小龙,,长大后成为台湾的柔道高手。

    结局是注定的:分手。

    古龙迷恋上另一位舞女,名叫叶雪,她的名字似乎暗示着她的清雅与洁净。

    又一次相同的心路历程。同居。如胶似漆。爱的结晶--一个男孩。然后又是分手。

    这时,一个女高中生闯进了他的视野。中学生自然与舞女大不相同,纯朴典雅,是古龙梦中的小天使。他一见倾情,难以自拔,而且第一次想到了归宿,想到了责任。于是,他以婚姻--最古老而又最神圣的爱情承诺--向她表明了自己的心意。这个女孩子就是古龙的第一任妻子梅宝珠。

    她应当算得上理想中的妻子。她是古龙的崇拜者,绝对依顺自己的丈夫,生活上又是持家的能手。她性格沉稳、忍让。

    然而,在她生下3个儿子以后,他们的婚姻开始产生裂痕。再贤慧的妻子也无法长久地忍受丈夫在外拈花惹草,或者总是与狐朋狗友鬼混而不回家。

    古龙的弟子丁情说得对:quot;古大侠生性就是个浪子,所以根本不适合婚姻生活。quot;

    他们最终还是分手。古龙想要一个家,但有了一个家,他又时时逃出这个家。

    离婚后,他没有立即考虑婚姻,而是真正过起了浪子的生活。就像他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所说:只要有美女与美酒,无论如何,人生总是值得活下去的。

    他不羁地挥洒他的才华,也无忌地挥霍他的情爱,以及沉溺于酒乡。而写作,却一如既往地灵感如泉涌,佳作不断。生活与幻景,真真假假,他似乎不能分辨,不知道生活是小说,还是小说是生活。

    他与许多女人有过缠缠绵绵的经历,或短暂,或长久,或出于冲动,或出于爱慕。最终都如过眼烟云,随风而去。

    人们说:他每篇小说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但他小说中的女人总是那么扑朔迷离,若隐若现。

    看来,古龙是充满失落感的。女人并没能拯救他,而是使他更深地感到了世界的缺憾与不可知;人到中年万事休。这是古代人的说法,对于古龙,中年仍是热烈的,仍是想象的。实际年龄永远混灭不了他的内心的青春火焰。

    当又有一位女高中生无意中出现时,他久已沉伏的温情与家恋又蠢蠢欲动,难以自禁。他第二次结婚,妻子就是于秀玲。据说不但漂亮,而且文静,是典型的江南少女。

    她爱好文学,通过阅读小说而知道古龙,因为喜欢他的作品而爱上他本人。爱情与崇拜混合,偶像与实际形象混淆。这样的爱情华丽浪漫。

    她为古龙带来许多欢乐和勇气。

    她陪伴古龙走完最后的生命历程。

    古龙临终前对她说:quot;真对不起你,也对不起那些爱过我的女人。quot;

    她回答:quot;只要你知道了,今后我们会生活得很愉快。quot;

    可惜,没有了quot;今后quot;。

    quot;今后quot;是永远的分离。

    古龙仅有的两次婚姻,都如昙花一现。至于其他的女人,到底有多少个真正曾经印人他的心底,或者,有多少个成为他灵魂深处的最爱,就像李寻欢对于林诗音那样?没有人知道。一种永久的隐秘。

    古龙不是英俊的男人。不要说英俊,连端正都谈不上。

    他与金庸、梁羽生站在一起,金庸气度不凡,笑而含威,颇有大师神采;梁羽生则从容不迫,温文儒雅,颇有名士气韵;而古龙,却是土头土脑,傻样兮兮,十足一个quot;猪肉佬quot;(广州话quot;屠夫quot;的意思)。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貌不惊人的男子,却吸引了许多妙龄少女,风流万千。有人认为是古龙有才华,有人则认定古龙有钱。

    钱当然是一个好东西,当然也是令许多女人芳心大动的东西。古龙确实肯为女人花钱,花起来如流水,可以在一个晚上花掉他半本书的版税。

    但深知古龙为人的丁情却说:古大侠对美女的魅力就在于他的quot;寂寞quot;。和古龙深交过的女孩子,都知道古龙是一个多么寂寞的男人。周为他内心寂寞,追求新奇,他爱过的女人委实不少,但能长久相处的几乎一个也没有。

    他临终前感伤他说过另一句话:quot;怎么我的女朋友一个都没有来看我?quot;

    他追求美女,企图找到精神的慰藉,但如同在沙滩上种树,注定开不出花朵,也结不出果实。

    古龙是一个生命欲望强盛的人。他蓬勃的向往与情感,需要不断地找到投射的对象。然而,世上多的是凡人,有多少女孩子能够担当得起这种浪子的情爱?

    当一个人疯狂地追逐外在的某种对象,如女人时,往往是他自己迷失自我的表征,或者是他内心缺乏安全感的表征。他要寻求的并不是对象本身,而是他自己的影像。就像夸父逐日,永远不可能追到,而是要在炎热中耗尽生命的每一分活力。

    古龙事业显赫,意满志得,快活潇洒,然而,心灵深处却弥漫着不可救治的悲观与苦闷。

    他生前最爱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小李飞刀》中的主题歌,其中有两句:quot;人生几许失意,何必偏偏选中我?quot;

    古龙不爱音乐,更不喜欢听歌,可是,每当酒酣耳热之际,他却常常要人唱这首歌。可见他心中充满悲凉失意之情。

    正因为如此,古龙的风流韵事,与一般浪荡子的所作所为,似乎有了不同的色调,多少带点诗的飘逸与哀怨。

    ●纵酒狂歌

    他的哲学里似乎没有

    浅斟细品这一套,

    他是要纵酒狂歌才会过瘾的人。

    酒,一种奇特的饮料。

    据说,几千年前的大禹时代,仪狄发明了酒。他献给大禹,大禹非常喜欢,但又隐隐忧虑。也许,大禹的喜欢与忧虑,意味着他感到了:酒能够使人趋于神,也能使人趋于魔;能够使人力量倍增,也能使人萎靡堕落。

    这真是一种危险的物质。

    quot;李白斗酒诗百篇quot;。酒醉唤起诗兴,唤起神奇的灵感。

    正如尼采描述的:

    我们在这短促的一瞬间真的成了万物之源本身,感到它的热烈的生存欲望和生存快感……纵使有恐惧与怜悯之情,我们毕竟是生灵,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众生一体,我们就同这大我的创造欢欣息息相通。

    当一个人的生命力受到强烈刺激从而最高限度的调动起来的时候,才能最充分地感受生命。不管这种刺激本身是痛苦还是快乐,只要它有效地使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就是享受。

    英雄气概总是酒气相随。孔融在《难魏武帝酒禁书》中说得慷慨激昂:quot;尧非千钟,无以建太平;孔非百斛,无以堪上圣。樊哙解厄鸿门,非彘肩厄酒,无以奋其怒;赵之厮养,东迎其王非引厄酒,无以激其气;高祖非醉斩白蛇,无以扬其灵;袁盎非醇醒之力,无以服其命;定国非酣饮一斛,无以决法令……quot;

    照他的说法,历代丰功伟业,都是借着酒劲而得以成就。

    不过,中国历代的英雄,似乎都能豪饮。从《三国》里的关羽、曹操、张飞到《水游》里的武松、林冲、鲁智深等等,数不胜数。

    quot;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quot;酒也是苦闷的象征,是绝望的遁逃蔽,是片刻的忘却。就如古龙小说中的人物所说:只有内心忧郁、愁苦的人才会不顾性命地喝酒。

    古龙的好朋友倪匡说:有钱不花有什么意思,喝酒不醉有什么意思?

    古龙也嗜酒,是一个真正的酒徒。他喝酒的时候,绝不绕舌,只是专注于大口大口喝。燕青对此有深刻印象:

    与古龙相识,已有许多年了!初见古龙时,是陪一位香港出版家到台北去。由于这位出版家经常介绍台湾武侠小说家的版权,十几位武侠小说家联合作东道主,在梅子餐厅吃宵夜,我也忝陪末席。

    在这一群武侠小说家中,有诸葛青云、卧龙生、萧逸、孙玉金、高庸、忆文、曹若冰、慕容美……等等。他们在席上谈笑风生,语惊四座,有一个人却默不作声,只是酒来必干,自得其乐。

    个沉默不作声的人,引起我的注意,因为他长得五短身材,却是头大如斗。尤其是喝酒时。头一仰,便是一杯,那种豪迈酒量,使我看得暗暗心惊。

    古龙家的客厅里有的是酒,据他自己说:quot;我的许多名酒,世界名酒事典里都还没有。quot;

    古龙未成家前,喜欢出入酒坊;成家后,开始收藏形形色色的酒,既可畅饮,又可玩赏。

    他收藏的酒造型独特,千奇百怪。仅马形的酒就有好几瓶,大炮三尊,还有马车形的、汽车形的、电话形的、大象形的、小鸟形的、金字塔形的、犀牛形的、字典形的……

    各形各类,让人叹为观止。

    古龙认为,最平凡的就是最了不起的,所以,他的好酒全都用普通的酒瓶装着,深藏不露。

    他说:quot;好看的酒不一定好喝。quot;

    他说:quot;最好的酒样子都是最简单的。quot;

    散文家林清玄曾以隽永的文字,记下了他与古龙豪饮的动人情景:

    一个醉人的寒夜。

    古龙与我在他家的酒台上醉眼相对,……。

    那时我们已经饮过了两瓶黑牌的强尼走路。

    是凌晨两点--该走路的时候了。

    我们都不能安稳的走路。

    像是古龙小说中决战千里的侠客,在偶然间遇到了高手,双方蓄势待发不能发招,我终于悟到他小说中高手对招时的不拖泥带水,双方一亮剑,便已见真章。

    那一日我最后败在古龙的酒下,口吐黄箭,不省人事。白日纵酒,夜里且放歌,古龙的酒和他的武侠,他的人一样,果然名不虚传。

    古龙说:quot;你应能为你的对手骄做。quot;和古龙喝酒真是爽快的事,他的哲学里似乎没有浅斟细品这一套,他是要纵酒狂歌才会过瘾的人。他说:

    quot;浅斟细品最大的通病是废话大多,枝节大多,人物大多,情节也大多。quot;他的酒可以印证他的武侠。

    酒后有真言,古龙醉酒的时候告诉我,他的生命他的为人和他的武侠所追求的就是干净利落四个字。

    如果我写一手好字,我倒想送一幅对联给他:

    酒醉南山猛虎,

    侠惊北海蚊龙。

    提到收藏的酒,就仿佛提到他笔下的武侠人物,古龙的眼中有一种神秘的光。

    传闻中,古龙和酒似乎是分不开的,传闻总是有误。

    古龙也用不着辩解。

    含蓄的人,也许他的生活一直是平淡的,要到喝了酒后,血液才沸腾起来。

    狂放的人不必喝酒,血液就已经沸腾。我们一趋近,他全身就是热气,这种热气非关酒色,而是本质。没有这种本质的人,以为那就是酒色了。

    古龙之所以为古龙,这就是了。quot;我不是圣贤豪士,我只有一腔热血。quot;古龙说。

    古龙写的也是一腔热血。

    于是,我们可以理解quot;一腔热血只卖给识货的人quot;那种抛头洒血无所顾·情的意境。

    朋友,要与有热血的人交;酒,要与有热火的人喝;恋爱,要与有热血的人谈;死,要为有热血的人死。

    因为,有热血的人才是虎虎有生气的。

    有热血的人才是不落俗套的。

    有热血的人才是有冲突,有高潮的。

    古龙喝酒,痛快淋漓,与武侠小说中的英雄同出一辙。

    还有英雄少不了的美女,古龙无愧于大侠的称号。

    但是,古龙只会论quot;剑quot;,却并不会真正使剑,也不会拳脚功夫。

    他笔下的主人公武艺高强,身手不凡,他自己却只是一介书生。

    1970年,在台湾北投的一家餐馆,他遇上一伙无赖之徒,他们心怀叵测,硬是要为他敬酒,他断然回绝。不料,其中一个歹徒摸出一把扁钻向他扎来,他匆忙举手遮挡,扁钻直扎得虎口血喷。

    不会武功,却勇气迫人。

    他的臂上,他的掌上,一道道疤痕,是他空手抓武士刀留下的纪念。每当酒会时他会撩起袖子,展示给朋友们欣赏。

    古龙的性格完全是侠士的性格,是一个真正的酒徒的性格。他正直、刚猛、健谈、豪爽,正如他自己一篇小说的标题:绝不低头。

    对于生活在窘困之中的人们,特别是对那些病残孤儿,古龙总是怀着无限的恻隐之心。

    古龙也有过流浪的经历。他童年时穷得没鞋子穿,多次发誓:来日有钱,一定要买双最好的鞋子穿。

    当他首次存够了钱,足以买鞋时,突然发现路边一个断腿的孤儿。他是那样慨叹万分,放弃了自己的心愿,而把钱给了那个孤儿。

    他生前曾默默地为孤儿院大量捐款。他死后,朋友们征得古龙妹妹同意,将他的著作收入绝大部分捐赠给慈善机构。

    古龙交游广阔,十分好客重友情。中国人爱说:文人相轻。可是古龙与同行们友情甚笃,特别是与倪匡相交数年如一日,肝胆相照,传为文坛佳活。

    丁情说:古大侠虽然不能缺少女伴,可是他常常为了朋友,而舍弃他的心爱的女人。他总认为女人可以再找,朋友知己却是难寻。

    古龙身边每天都有朋友。人们都说,与他在一起,听他那博学、独到、诙谐、机智的谈吐,是极大的快乐。

    他性喜热闹,最怕孤寂,尤其是离婚后,他害怕逢年过节。这时,他总要提前打电话邀约远近朋友前来作客。单身汉是非去不可的;不是单身汉,许多人往往吃完饭再来古龙家欢聚过节。

    豪放的古龙,热爱朋友,热爱美酒,热爱美女,也热爱生活。

    ●英年早逝

    离开尘世,

    返回本来,

    他在人间只逗留了四十八年。

    古龙成名很早,但死得也早。

    有人说他死于酒色,但他明知是慢性自杀,为何不加以节制呢?

    一个人如果沉溺于酒,必定有他伤心的事,而伤心的人必定是多情的人。

    这是古龙自己的说法。

    自古多情空遗恨。

    明知无可奈何,却还要抓住不放,还要苦苦追求。

    如同花朵,过于灿烂地开放,反而更迅速地凋谢。

    也许古龙并不这样看。人生在世,该当痛快,如不痛快,活到一百岁又有何趣?

    浪漫诗人拜伦说:甘愿轰轰烈烈短命地死,不愿平平庸庸长久地活。

    古龙常年酗酒,过量的杯中物损害了他的肝脏。步入中年后,健康日益不佳,一方面由于他的纵情酒色,另一方面又因为几次家庭破裂,生活没有规律,终于导致肝硬化晚期发作。

    他住进医院后,在朋友的劝导下,戒了半年酒。但身体稍稍好转,便又恢复了过去的神勇,终因肝昏迷再次入院。

    古龙平时以酒当水,成箱地购进quot;xoquot;白兰地,花在酒上的钱不计其数。酒来就干,头一仰就是一大杯。但在写作时是例外,却是滴酒不沾。就像楚留香与人比武时绝不沾酒。

    他写作时喜欢抽烟。右手握笔,左手执烟,一根接一根,抽个不停。写一个通宵、可以抽掉两包香烟。

    烟与酒一样,也能蚕食人的生命。

    晚年的古龙,仿佛已经菲薄人生,悟透生死,将什么都已看得很淡。本来,他如果愿意动手术,也许还能多活几年,但他坚决不愿做手术。

    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病情缓解,又耐不住寂寞,坚持要出院。而且,他再次酗酒,导致食道破裂。

    1985年9月21日,古龙终于安详地闭上了他的双眼。

    从此不再有欢乐,也不再有悲痛,从此永远安详而宁静。

    他的朋友和学生丁情在《古大侠的最后一剑》中,记载了古龙临终前的情景:

    对于酒的执着,大概没有人能比得上古大侠、他三番两次的因酒而住院,换了别人,早已怕酒怕得要命了。可是我们的古大侠却照喝不误。

    为什么呢?

    是因为他已中了酒毒?

    还是不怕死?

    抑或是他借酒来逃避什么?

    这些问题,没有人能回答出来,就连和他走得最近的我,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我只能说:quot;古大侠的压力太大了,到了末期,他大概也已想通了,已大彻大悟了。quot;

    这些长久堆积下来的压力,已不是他所能承担的,既然如此,他又何必一味的承受下去呢?

    所以临死的前几天,他又开始纵情喝酒。醉了睡,醒了又喝,又醉,又睡,又喝……

    古大侠的独特豪性又见了。

    在这几天之内,古大侠曾在一个夜深人静时,突然问了我一句话,问了一句他从来不会说的话!

    quot;小乌龟,你猜我死了,有没有人会为我落泪?quot;

    经不起他的又纵情喝,他的食道终于又破裂了,终于又大量出血了。

    ……他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quot;怎么我的女朋友都没有来看我呢?quot;

    说完这句话,古大侠就昏迷了。一直昏迷了两天,到21日下午6点6分,终于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

    他死后,生前友好为纪念这个quot;酒国烈士quot;,特意花了30万台市购买近50瓶quot;XOquot;白兰地,陪同古龙羽化到另一个世界。

    他的好友倪匡,写了一篇备受称道的quot;讣告quot;,将古龙的一生,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也将朋友们的怀念,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的好朋友古龙,在今年九月二十一日傍晚,离开尘世,返回本来,在人间逗留了四十八年。

    本名熊耀华的他,豪气干云,侠骨盖世,才华惊天,浪漫过人。他热爱朋友,酷嗜醇酒,迷恋美女,渴望快乐。三十年来,以他丰盛无比的创作力,写出了超过一百部精彩绝伦、风行天下的作品。开创武侠小说的新路,是中国武侠小说的一代巨匠。他是他笔下所有多姿多采的英雄人物的综合。

    quot;人在江湖,身不由己quot;。如今摆脱了一切羁绊,自此人欠欠人,一了百了,再无拘束,自由翱翔于我们无法了解的另一空间。他的作品留在人世,让世人知道曾有那么出色的一个人,写出那么好看之极的小说。

    未能免俗,为他的遗体,举行一个他会喜欢的葬礼。时间:七十四年十月八日下午一时,地址:第一殡仪馆景行厅。人间无古龙,心中有古龙,请大家来参加。


如果您喜欢,请把《古龙传奇》,方便以后阅读古龙传奇第1部 酒·色·剑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古龙传奇第1部 酒·色·剑并对古龙传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