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蜀七 本章:第179节

    虽然叶舟在这些大梁朝雇员的嘴里是“老人家”,但冯玲并没有笑,她很正经严肃地冲提醒她的大姐说:“我错了。”

    大姐看冯玲认错认的爽快,只说:“你年轻,不知道这里的活多轻省,这样的日子若不珍惜,对仙人若不尊敬,这是要天打五雷劈的!”

    其他人也附和:“在我们那,这样的活计是挤破头也抢不到的,那还只是能吃饱饭!”

    “如今咱们都识字了呢!我不仅会写我自己的名字,还会写我家男人的。”

    “娃娃们过得也好,读书写字,在大梁的时候,他们哪里能识字哟。”

    “我村里的地主老爷就把他家娃娃送读书,送娃娃去科举,家里的田都快卖光了,只剩了写祖田不敢卖,可那娃娃也没考上秀才,考了个童生,我们逃难的时候那娃娃都快二十了,家里竟然连给他娶房媳妇的钱都没了。”

    “家里供个读书人,那可是要倾家荡产的。”

    可能上了年纪的人都爱忆苦思甜,她们时不时就会谈起过去的事。

    冯玲也愿意听,她自己也是苦过来的,偶尔想一想,甚至觉得在落阳基地的事可能才是一场梦。

    食不饱腹,惶惶不可终日的日子,像是上辈子的事了。

    明明来到超市以后遭遇的事情更加离奇,可离奇的事情多了,反而变得平常了。

    他们都习惯了超市里的生活,让他们再回到过往的生活中去恐怕才会觉得奇怪。

    “不过在这儿,听说普通地主都不能供娃娃读书,拜不到师傅,也没读书人开私塾。”

    “对对对,我听周围住的老婶子说,他们家孩子没拜成师,世家不收那孩子,便开不了蒙,读不成书,我看啊,大梁朝哪儿都不好,唯独这点比这里强。”

    “你们是没瞧见,就旁边不远,住了个寡妇,带着幼女,眼看着日子就要过不下去了。”有善于钻研的雇员边做事边跟其他人说:“我看她可怜,给了她一些粮食。”

    “后来咱们不是卖粮了吗,她就把家里用不上的值钱东西都拿来了。”雇员看样子很为她高兴,“如今她那女儿胖了不少,走路也有劲了!她还是聪明,买了粮自家留一半,还有一半叫家奴带出去,到远些的地方卖,又在城外买了些土地,将来就是我们走,她也不缺吃穿了。”

    “她还是读了书的!”雇员羡慕道,“怪不得聪明,脑子转的就是快。”

    “要是换成我们,肯定把粮食都自己留下。”

    抱着一箱冰淇淋回来的叶舟看她们聊得热火朝天,也就没有上前,他默默的把冰淇淋放在旁边的椅子上,通过对讲机让冯玲过去拿,分给雇员们。

    虽然他没当过员工,但也知道员工们闲聊的时候并不想让老板知道闲聊的内容。

    在这方面,叶舟一直是体贴的。

    商人们从叶舟这儿拿到货,陆续离开了临淄,但是和商人们逃离临淄不同,士人们倒是不断涌入陈国。

    这次倒不是因为陈国好当官,而是随着商人们的步伐,带出去的不仅仅有货物——还有纸。

    虽然只有用于书写的宣纸,但这已经够了,足够天下士子疯狂了。

    读书很累,这是生理意义上的累,孩子还能用沙盘练习书写,可随着他们年龄渐长,就必须学会锲字,年轻时还好,等到老年,就只能口述,让儿孙记录下来。

    而且竹简木简都不便于携带,除了能放得久些,也就没了别的好处。

    可纸虽然能被水浸湿,被火烧毁,但它便于携带也便于书写。

    只要好好收起来,保存个几年十几年也不算困难。

    还有世家子弟让人在墨迹干透后在纸面刷上一层桐油,日日观察,认为刷了桐油之后,纸保存的时间能更长。

    纸流传出去不到一个月,已经有人在纸上作画。

    “宣纸”也有了个新名字——“君子纸”。

    又过了半个月,这纸的名字又变了,变成了“仙人纸”。

    叶舟听到这些的时候差点把嘴里的茶水喷出来,他知道陈侯要给自己加码,但没想到他搬出了“仙人”,倒也不算搬,毕竟陈侯真的把自己当仙人。

    “说陈国有神仙相帮。”邹鸣看叶舟哭笑不得样子,给他递了一张餐纸,“不然解释不了那纸和从陈国流出的货物。”

    “我看几乎都所有人都信了,包括临淄的百姓。”邹鸣也觉得有些离谱,但从他的表情却看不出来。

    毕竟临淄的百姓都是见过叶舟的,也都知道叶舟是个商人。

    看了流言刚兴起,他们几乎是立刻就信了,没有半点犹豫。

    这几天甚至还有人悄悄把一些瓜果蔬菜放到超市门口,大概是有了第一个放瓜果蔬菜的,其他人很快有样学样,每天早上他们来到超市,都能看到被无数“礼物”堆满的大门。

    除了瓜果,还会有新鲜的鱼和木雕的小像。

    虽然把叶舟雕得……不那么像,但也能勉强看出是个穿着奇装异服,没有留发的年轻男人。

    倒是姿态很好,虽然脸一团模糊,可气质接近。

    叶舟一开始以为百姓们只是做做样子。

    毕竟如果是他,他是绝对不会相信平时自己身边的超市老板是神仙的。

    哪怕对方卖的是光子炮,他也只会以为对方是外星人。

    叶舟:“……”

    嗯,好像对这里的人来说,仙人和外星人差不了多少?

    一时之间,叶舟的地位也变得超然了起来,陈侯甚至让叶舟全部用上朝的——虽然他统共也没上过几次,但每天早上,陈侯都会带着文武百官亲自走到叶舟居住的院门口,等着叶舟派人领他们进去。

    陈侯都做出了这样的姿态,再也没人敢质疑叶舟的“仙人”身份。

    而他身边的大梁朝雇员们也扬眉吐气了——之前他们不能在外人面前叫叶舟仙人,早就快憋疯了。

    雇员们更愿意和周围的百姓说话了。

    百姓们也很有眼色,他们不会找邹鸣他们说话,却很愿意和这些看着他们相似的“仆从”交好。

    “我们也是被仙人救了。”雇员跟与他关系好的百姓说,“我们那里可比你们这儿更惨。”

    “先是蝗灾,然后是干旱,北方颗粒无收,我们想逃到南方里,一路上你们是不知道,到处都是死人,人死了还不算,若是坑挖得不够深,还要被掘出来。”

    百姓奇怪道:“掘出来干什么?这是有生死大仇,掘出来鞭尸吗?”

    雇员摇头,长叹了口气:“到处都没吃的,树皮都被扒了,你说掘出来干什么?”

    百姓听懂了,他瞪大眼睛:“……吃?”

    雇员这下点了点头:“人被逼急了,什么吃不得?”

    百姓问:“你是哪一国的?”

    他怎么没听说这些年有哪一国遭遇了蝗灾干旱?

    雇员知道如今仙人已经不再是这些人眼里的商人,因此扬眉吐气,更何况邹鸣他们也没勒令他们隐瞒身份,因此雇员直说:“我们不是你这里的人。”

    百姓没听懂:“我知你们不是陈国人。”

    雇员笑道:“我们不是陈国人,也非别国人,我们是大梁朝的人。”

    百姓眨眨眼,依旧没想到别处去,只问:“可是化外之地?”

    就差没说蛮族了。

    百姓们虽然没离开过临淄,但也知道外头的蛮族很喜欢建国,不停建国然后灭亡,一个国估计只有一个村子大,实在没人把他们当回事。

    雇员:“……你知道三千小世界吗?”

    百姓点点头:“这是仙家说的。”

    雇员舒了口气,要是对方连这个都不知道,那他就实在说不下去了:“你们这里就是一个小世界,我们那也是一个小世界。”

    “我们那只有一个大梁朝,大约就是……就是你们所有国家合起来那么大。”雇员说起这个时候有些得意,但很快就不得意了——国土大些似乎没什么好得意的,这些百姓可比以前的他们过得好。

    “我们那啊,没有世家,家家户户只要有钱,就能送孩子读书,让孩子去科举。”

    百姓们对这个来了兴趣,他们立刻围过来:“科举是什么?”

    雇员被这么多人一围,突然想起了之前仙人召见他时说的话。

    仙人知道他与这附近的百姓走得近,并未呵斥他,也未阻拦他,只说若是有人问起科举,就让他细细告诉他们,不必隐瞒,也不用避而不谈。

    雇员立刻说:“考试做官!”

    百姓哗然,聚过来的人越来越多。

    临淄现在什么都不多,士子最多,士子们也围过来,有人高声问:“考试便能做官,这岂不是太儿戏了!难道文章做的好,就能当个好官吗?!”

    “正是!有些人做得锦绣文章,却当不得好官!”

    雇员立刻说:“我又不懂这个,但用了那么多年,应当是好用的吧?不然你们说怎么选?”

    士子们叽叽喳喳地说起来,最后都承认,考试做官,似乎也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雇员又说:“若是不科举,谁知道你识不识字,有没有读过书,知不知道道理?更何况考试嘛,总是要考考怎么当官,怎么治民,谢谢国策。”

    “而且当官是五年一任,各地官员都不能在一个地方待太久,以免拉帮结派,不听天子号令。”

    士子们又讨论起来:“这倒是个好主意,我看陈国今日之祸,便是世家势大。”

    “哎,陈侯虽是个好人,奈何没有铁血手腕,管不住。”

    “如果用上了这个法子,说不定能治此顽疾。”

    “看来到陈国是对了,这是陈国的选官的新法子吗?”有新挤来的士子问道。

    他们虽然来了临淄,但“相国”已经不见人了,他们没有晋升路子,原本都打算走了,这时听见科举,还以为自己又有了希望。

    早来的士子说:“可不是这么回事,是这位大哥在说话本里的故事。”

    “也不知是谁编的,真是有模有样。”

    雇员哭笑不得,好像自从他说自己是从别的小世界来的人以后,他们就默认他在讲故事了,根本不信他说的是真的。

    “不知仙人是真是假,我听人说,陈国相国便是仙人。”

    “若真有神仙,为何不去魏国?魏国可是如今傲视周室天下第一大国。”

    百姓们不满意了:“你这小子什么意思?我陈国哪里不好?我陈国人杰地灵,仙人这才愿意来我陈国落脚,你是魏人吧?魏国那么好,你如何要到陈国来?”

    那士子脸有些红,但却不愿意示弱,只说:“我不过是游阅列国,又不是来陈国为官的,我可不愿意当官!”

    别的士子:“……”

    哦,他们都忘了,他们应该表现的不想当官才对。

    不过他们憋了一会儿,还是憋不住问:“这科举的法子,陈国会用吗?”

    “若是能用,什么时候考?是只靠一次?还是考几次?要考什么?怎么才算考上了?考上了能当什么官?”

    一时之间,临淄城内轰轰烈烈的讨论起了科举是什么,科举可不可行。

    世家倒是反对——可他们现在没什么精力去朝陈侯施压。


如果您喜欢,请把《位面超市》,方便以后阅读位面超市第179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位面超市第179节并对位面超市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