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谁是下一个接班人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刘文辉 本章:第十三章 谁是下一个接班人

    南有华为,北有联想,两家公司一南一北,遥相呼应,都已成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名片。

    从创始人的影响力上来看,任正非和柳传志也难分轩轾。

    然而,因为在接班人问题上的不作为,任正非似乎在这个最可能影响企业基业长青的要件上落了下风。年近古稀的任正非,留给我们的最大疑团就是,他到底会为华为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接班人。

    曾经的意中人

    在华为发展早期,真正受到任正非赏识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郑宝用,一个是李一男。在很多人眼中,这两个人也是最可能成为接班人的人选。然而,郑李在技术路线、控制和反控制的竞争中彼此迷失,一位北上创业,虽然一度回归,业已失去了接班的可能;一位因身体原因逐渐淡出了华为的舞台。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办企业几乎没有任何经验,领导人如果没有特殊才能的话,很难将企业办好。

    任正非虽然是技术出身,但原本并非做通信产业,因此作为华为技术的实际负责人,郑宝用在华为技术立身的道路上功不可没。

    华为以代理起家,最初并没有专门的研发人员,而是依靠模仿,也没有设立专门的研发部门,研发项目组是挂靠在制造部门下面的。后来因为郑宝用的加入,才让华为结束了研发的混乱局面。

    郑宝用之功不仅在于他在产品研发上的贡献,而且更主要的是他梳理了华为的研发体系,让华为的研发走上了规范化运作之路。

    将数字机组从制造部门独立出来,组建中研部,都是郑宝用一手运作的。尤其是中研部的成立,是华为树立研发大旗的标志。此前,数字机组虽然成为和制造部、市场部平行的二级部门,但数字机组之外的研发力量依然挂靠在制造部下面。中研部不仅整合了全部研发力量,也让其自身成为规模最大的部门,甚至配套设置了辅助行政部门,如总体办、计划处和干部部。

    在郑宝用的带领下,华为研发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华为最主要的几款交换机产品,都是他自主或在他主持下开发成功的,比如hJD48、JK1000和CC08系列产品等。

    郑宝用不仅具备极强的开发能力,管理能力也极强,尤其在研发管理上,更是极具天赋。任正非对郑宝用极为欣赏,在其加入当年,就任命其为总工程师,负责华为的研发工作。

    郑宝用不仅能力超强,而且人缘极佳。在各类华为人或前华为人撰写的文字资料中,几乎没有关于他的负面事件。唯一一件值得商榷的,可能就是他和李一男的矛盾。

    李一男的出现,再加上李一男在研发上的突出表现和年龄上的优势,更容易让他和任正非之间形成父子一样的感情。据说,任正非当年有时会叫李一男“干儿子”,有时也亲切地称其“红孩儿”,其他员工私下里也常说李一男是任正非的干儿子。

    此后,郑宝用在研发上慢慢被边缘化。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郑宝用身上江湖气息比较浓重,虽然人缘很好,但在管理风格上和任正非大为不同,有点趋向松散。再加上郑宝用和任正非关系很近,在日常工作中对任正非不像别人那样敬重,这也让任正非有点不满。

    郑宝用曾是华为唯一的一位常务副总裁,后来居然被公司免掉了。之后,郑宝用做的工作非常零散,几乎没有独当一面的机会。一位前华为人问他:“郑总,我觉得你这几年很压抑,你是一个有能力有见解的人,应该在华为单独地挑起一些工作。可是,你现在像是在打短工一样,东一茬西一茬的,你不觉得委屈吗?”

    郑宝用叹了口气,答道:“很多人都劝我离开,但是为了华为的大局,我不能动。华为到今天不容易,很多弟兄在看着我。”

    可不幸的是,他患了脑瘤,2002年下半年被送往美国治疗,慢慢的,几乎很难再听到他的消息了。

    一位1996年加入华为的员工,刚到华为时看到中央领导到华为视察的照片,他忍不住问同事:“标题上说‘华为公司技术人员向某某中央领导汇报’的小伙子是谁啊?好像每张都有他,小伙子很牛嘛!”

    “小伙子?他不就是李一男,华为公司常务副总裁吗?!”

    当年,李一男才26岁。任正非是一个比较低调的人,而且又非常喜欢李一男,因此很多接待领导人的机会,他都让给了李一男。

    任正非如此栽培李一男当然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李一男在研发上的超强能力。李一男加入华为的时候,郑宝用已经启动了CC082000门交换机的研发。李一男加入项目组后,当即被任命为CC08万门机的项目经理,负责万门机的研发工作。在确定万门机方案时,虽然是郑宝用和李一男两人经过商讨确定以光纤来连接模块地,但是,在实际研发过程中,主要由李一男负责。

    CC08万门机在研发过程中虽然遭遇过挫折,李一男也差点因此辞职,但在万门机研发成功后,李一男的地位突飞猛进,很快就成了任正非眼中的红人,仅仅三年,26岁的他就成了公司副总裁。

    然而,如此年轻的李一男并不是凭任正非的欣赏就能获得如此地位的。实际上,很多人对李一男的评价都很高。

    (1)技术天赋

    其实,仅凭李一男在CC08万门机上的表现,就能够看出他在技术上的天赋。还有一个小故事,同样能彰显李一男在技术上的触类旁通。

    有一次,无线研究部面向客户举行技术汇报会,邀请李一男参加。此前,无线研究部和李一男没有任何沟通,汇报当天,无线研究部总工唐东风陪李一男去会场。

    李一男让唐东风拣重点给他讲讲。这个过程也就是从一楼到二楼的距离,而且这是一项新技术,李一男并不熟悉。然而,到了现场,李一男居然将核心内容阐述得非常透彻。

    经过这一次,唐东风对李一男佩服至极。按照唐的评价,如此专业的技术,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全部掌握,理解上还丝毫没有偏差,实在是一件难以置信的事。

    (2)管理能力

    李一男刚加入华为的时候就出任项目经理,刚开始明显信心不足,开会的时候甚至连话都说不清楚,手也会紧张得发抖。但没多久,李一男的工作就已做得心应手。他很年轻,在公司内部却很有权威。虽然他资历浅,年龄小,而且职务还不是最高的,但开会的时候只要李一男讲话,其他人都会很认真地听。

    在研发部门,大家都以技术论英雄,如果技术不过硬的话,是不可能获得别人的尊重的。在李一男成为研发部的负责人后,华为的光网络、智能网、接入服务器、GSM等产品接连推向市场,而且大部分都取得了成功。因为有如此强势的表现,李一男才会被很多华为人看做是任正非理所当然的接班人。

    别看李一男文弱瘦小,在管理风格上和任正非非常相似,属于强硬派,而且也喜欢训斥甚至责骂下属。但两人地位毕竟不同,作为老板,任正非的言行别人能够容忍,但李一男的言行并不能被人理解。有一次公司聚会,一位新员工给公司领导敬酒。其他领导都应付过去,到李一男的时候,李一男推托不喝,那位新员工一再坚持,李一男居然将其怒骂一顿,随后拂袖而去。

    从这一点来看,李一男虽然很有地位,但在为人处世上的确不够成熟。可以说,李一男的地位主要是靠技术实力赢得的,管理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虽然也不错,但在当时还有所欠缺。

    此后,随着华为研发能力的加强,李一男的个人作用日益减弱。不久后,孙亚芳在众多华为高管中脱颖而出,得到任正非的重用,并在1998年成为华为董事长兼常务副总裁。

    一位前华为人就认为,李一男之所以离开,起因虽然是和郑宝用闹矛盾,但根本原因还是后来和孙亚芳有了矛盾。而这一次,任正非选择支持孙亚芳而不是李一男。一向顺风顺水的李一男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于是选择了北上创业,并成为华为的直接竞争对手。

    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任正非已经开始培养自己的儿子任平,李一男明显感觉到自己不可能接班了。一位前华为人在文章中曾提到这件事,李一男曾向他透露将离开华为的消息,此人惊讶地问:“你不是老板的接班人吗?怎么会想离开华为呢?”李一男回答:“哪里轮得到我呀。”

    2006年,华为收购李一男创办的港湾网络,李一男重回华为。但仅仅两年后,李一男再度离开。他在华为的故事,就此画上了句号。

    李一男被重用后,郑宝用渐渐被边缘化了。为了平衡两人的关系,华为围绕研发部门设立了三个分部,即产品战略研究规划办公室、中研部和中试部。

    从设立的本意来看,由郑宝用负责的产品战略研究规划办是领导李一男主管的中研部的。然而,规划办制定的产品研究方向,中研部从来都不执行。在没有任正非支持的情况下,规划办就成了虚设部门,规划办内部人员甚至自称“鬼话办”,意即没人听的意思。

    最初,郑李二人的争执主要发生在研发方向上。比如在微蜂窝无线设备方面,李一男比较倾向欧洲制式的DECt,而郑宝用则认为日本制式的PhS更有前途;在无线产品上,郑宝用看好CDMA,李一男却倾向GSM。

    作为研发部门的两位最重要的人物,如果在研发方向上不能形成统一的话,无疑是灾难性的事件。然而,郑宝用一直是公司的二把手,让他主动妥协是不太可能的,而李一男又是一个不善于沟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两人都没有主动寻求沟通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还将矛盾公开化了。

    规划办成了“鬼话办”,不是任正非有意为之,但他的责任同样不小。事后总结的时候,任正非还为此自责,甚至降低了自己当年的业绩评分,降低了薪水。

    这时候,正是李一男风头正劲的时候,任正非当然不可能遏制他的发展,因此郑宝用被换离了岗位。

    然而,没过多久,李一男也走上了郑宝用曾经走的道路。在一系列对他而言不算重要的岗位上漂泊了一段时间,最后不得不选择离开。

    有人说,从郑宝用和李一男身上可以推断,这两人的相继退出,很可能是任正非的故意为之。前期,郑宝用在公司的地位太高,而且又得人心,因此任正非推出了李一男;而当李一男坐大后,任正非先是引入IPD流程,淡化个人在研发过程中的作用,后又用孙亚芳来节制他。

    如果真的如此,我们也不能说任正非做错了。对于华为这样的大型企业来说,无论是郑宝用还是李一男,个人的地位都太过突出,很显然会影响公司的稳定发展。反观后来居上的孙亚芳,为人平和稳重了很多,而且和任正非配合得也很默契,这才是华为和任正非喜欢的领导人。

    内部挖潜

    在早期高管人员中,除了郑宝用和李一男,纪平、费敏和洪天峰三人也曾被当做任正非的接班人。在华为上一届董事会中,这三人都和任正非并列副董事长一职,重要性和地位不言而喻。然而,在最新一届董事会中,三人都已经淡出,失去了接班的可能。

    以任正非的年龄,最多再干三到五年,这就意味着除非选择空降兵,否则他的接班人只能从现有高层中选拔,时间是不允许再培养新人的。而高层的人选,不外最新一届,也就是第四届董事会名单上的人物。

    其实,作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任正非虽然没有完全退出,但孙亚芳已经算是他的接班人了。只不过很多人将孙亚芳看做是任正非的代言人,很少考虑孙亚芳作为接班人的问题。如果单从职位上来看,那么所谓任正非的接班人,就应该是接替他的总裁位置的人。

    从董事会名单看,郭平位于孙亚芳之后。郭平是华为元老,在1989年就加入华为,而且还是郑宝用的介绍人。从能力上来看,他显然不如郑宝用和李一男,发展速度也明显慢了不少。但他无疑是华为的老人,在稳定公司局面上不成问题。以他这么多年对华为的贡献和感情,将华为交到他手中,任正非应该能够放心。

    徐直军于1993年加入华为,比郭平等人稍晚了几年。他历任华为公司无线产品线总裁、战略与市场体系总裁、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公司EVP及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主任等,现在也是副董事长之一。

    徐直军个性比较鲜明,曝光率也比较高。不过他的个性有点类似郑宝用,做事绝对,不计小节,缺乏平衡。按照华为内部的评价标准,就是缺乏任正非提倡的“灰度”。2010年9月底,华为管理层正式公示,由丁耘接任徐直军分管产品与解决方案体系总裁。当时业界以为徐直军已经被架空,但从新的董事会名单来看,徐直军还没有淡出管理团队。不过从通常的董事会义务来看,徐直军没有了具体的分管业务,接班概率也就很小了。

    胡厚崑于1990年加入华为,历任华为公司中国市场部总裁、拉美地区部总裁、全球销售部总裁、销售与服务总裁、战略与市场体系总裁、公司网络安全委员会主席、美国华为董事长、公司EVP及人力资源委员会主席等职务,现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胡厚崑和徐直军一样,也是在2010年被接替了战略与市场体系总裁一职。因此,他接班的概率同样很小。

    徐文伟于1991加入华为,历任公司国际产品行销及营销总裁、欧洲片区总裁、战略与市场体系总裁、销售与服务总裁、片区联席会议总裁、企业业务BG总裁,现为华为董事会成员、企业业务总裁。徐文伟是任正非女儿孟晚舟的丈夫,按照中国文化传统来推断,仅此一点就杜绝了徐文伟接班的可能。

    剩余的几位董事会成员,都属于年龄较轻、资历较浅的,就目前来看,都还不具备接班的能力和资历。

    就此而言,在高管中能够成为接班人的,也就是孙亚芳和郭平两人。除此之外,就只能采取空降或者是子女继承父业了。

    但是,按照华为的接班人文化,空降兵基本上是不可能。“华为基本法”关于接班人的说法是:华为公司的接班人是在集体奋斗中从员工和各级干部中自然产生的领袖。这就意味着任正非的接班人应该是从内部选拔,而不会从外部引进。这样一来,由任正非的子女来接班,似乎有了很大可能。

    当然,按照华为的官方说法,在华为是不存在任正非接班人的说法的,他们谈得更多的是公司集体接班。从这个层面上看,华为的接班人就太多了,而不是太少了,那么华为总裁一职就只是象征意义了。

    女承父业或子承父业

    华为的接班人问题之所以遭到热炒,主要在于任正非有一双子女在华为上班,而炒作的焦点就是任正非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接班。

    以任正非的年龄即使还能再干几年,可培养接班人的事毕竟不是一两年就能成功的。很多国际大企业耗费数年时间培养,才能形成权力的平稳过渡,正全力在国际化道路上狂奔的华为和任正非,不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既然如此,任正非还在等什么?

    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任正非在等自己的一双子女成长起来。众所周知,任正非是IBM的推崇者,华为的主要流程体系都是继承IBM的,尤以耗资数亿元的IPD流程为最。

    IBM的创始人老沃森在位时,很多人劝他将IBM上市,但他始终不为所动,耐心等待自己的儿子小沃森成长起来。小沃森年轻时也曾让他失望,但经过数年培养,最终成功接过了老沃森的衣钵。

    对于家族企业来说,这样的交接方式无疑是最完美的。对公司员工来说,只要接班人能够很好地带领公司前进,大部分人是不会反对由子女继承的。

    果真如此的话,任正非的两个孩子谁接班的可能性更大呢?从任正非的角度来看,可能更希望任平接班,但从资历上来看,孟晚舟的概率显然更大。

    据说,孟晚舟高中毕业后就在华为做前台工作,凭借个人的勤奋,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后来居然拿下了南开大学的博士学位。孟晚舟自1993年加入华为后,历任公司国际会计部总监、香港华为财务总监、账务管理部总裁、销售融资与资金管理部总裁等职,现担任华为常务董事兼CFO。

    从入职时间来看,孟晚舟有足够的资历接班。但从工作经历来看,孟晚舟的履历太过单一,基本上没有脱离过财务这条主线,对诸如研发、市场、人力资源等工作缺乏经验。

    对华为这样的国际化企业来说,领袖绝对不应该是一个专才,而更应该是一个全才。以任正非的视野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也有能力培养一个更为全面的孟晚舟,之所以没有如此行事,很有可能是他没打算将孟晚舟培养成接班人。

    但让人怀疑的是,在最新一届高管名单中,任平并没有出现在其中。如果任正非真打算让任平接班的话,那么孟晚舟或许会作为过渡人物为任平铺平道路。当然,即便让其他人过渡,以任氏家族在华为的力量,也足以保证最终权力的交接。

    在最新一届董事会中,孟晚舟和徐文伟占据两席,任正非的弟弟任树录则是新一届监事会成员。任正非在位期间,完全还有机会提升任氏家族人员在华为管理班子中的排位。

    其实也难怪人们怀疑任正非的动机,任正非对任平的培养的确不遗余力。在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任平被安排到华为工作,先后在市场部、采购部和中试部等部门工作,积累了不少基层工作经验。

    任平的性格和任正非有几分相似,据说他曾向李一男推荐了一位朋友,但被拒绝,居然拍着桌子大骂了一顿。以李一男当年的地位,年轻时候的任平敢于如此,肯定是小霸王一样的角色了。

    时任中试部总裁的李晓涛在任平调出中试部时,曾给任正非写了一份《关于任平在中试部工作的总结》的报告。任正非为此特意写了一封感谢信给全体高层,感谢大家对任平的栽培。

    很显然,李晓涛对任平在中试部工作的重视,是受到任正非赞赏的,他的感谢信也表明他对任平的栽培。然而,那时候大家都还没意识到任正非要培养任平,因此基本上没什么人作出回应。

    2010年下半年,华为内部时有人事变动的消息传出,徐直军和胡厚崑都是在那个时期被接替分管业务的。更为轰动的消息是,华为将以每股30元的价格回购孙亚芳的股份,“分手费”高达10亿元。这件事一度甚嚣尘上,逼得华为不得不发表官方声明平息事件。此后不久,华为高调发布了董事长孙亚芳参加胡锦涛主席访问法国期间的中法经贸合作项目签字仪式,以此来证明传言的不实。

    然而,舆论并没有就此平息,甚至有媒体披露了这次事件的背景。据说,在2010年国庆节前的一次EMt会议上,任正非提议任平进入EMt,遭到以孙亚芳为首的众多高管的强烈抗议,但任正非立场比较坚定。此后不久,纪平、费敏、洪天峰等几位老人就淡出了管理团队,而徐直军和胡厚崑的具体分管工作也被取代,再加上随后传出的孙亚芳即将离职的消息,导致事件愈演愈烈。

    事情过去一年多了,董事会也经过了调整,孙亚芳依然保留董事长一职,但其他经过调整的高管基本失去了事实上的权力。虽然任平未能进入华为的核心管理层,但从权力制衡的角度来看,应该说任平今后上位的阻力要小多了。

    目前,任平是深圳市慧通商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这家公司和华为关联极大,很多服务都是面向华为开展的。综合各方面信息,慧通商务应该是整合了部分华为内部创业的资源,经过重组而成的。

    任正非如果打算让任平接班的话,按理说不应该让他脱离华为独立发展,毕竟这样一来虽然有机会培养任平独当一面的能力,但毕竟疏远了和华为员工的关系,不利于培养任平和高管团队的默契。

    华为正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发力,尤其针对美国人对华为神秘感的质疑,已经开始加大信息的透明度。按目前的发展态势,要不了多久应该就会有更确切的消息,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如果您喜欢,请把《华为狼道》,方便以后阅读华为狼道第十三章 谁是下一个接班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华为狼道第十三章 谁是下一个接班人并对华为狼道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