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抄底的方式向全球投资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周德文 本章:以抄底的方式向全球投资

    2009年,一位温州同乡找到我,想让我帮忙筹集一笔资金,他想投资金属镍。

    谈到这项投资,同乡对我说:“金属镍的价格现在在国外绝对已经到了最底部,只要我拥有足够多的资金,现在是到国外买镍和镍矿的最好时机。”

    同乡还跟我举了一个例子,他的一个远房亲戚从印度尼西亚购买了几十艘船的镍土矿,还在印度尼西亚投资了一个炼厂,眼看着全球原材料价格和远洋运费暴跌,远房亲戚已经不满足于在当地坚赞冶炼厂了,干脆将矿土采购回来,直接在国内投资建厂。

    这件事我已经从海关的朋友那里听说了。这位投资印度尼西亚的温州商人,在此之前就已经进口了超过一亿美元的金属镍和镍矿,他2009年的计划量会达到这个数目的两到三倍。

    投资镍矿意味着什么?

    当事人回应道:“比投资黄金还要保值和增值。”

    温州最大的镍贸易商、温州百润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俊晖介绍到,2009年3月的时候,镍在国际上的价格是9412美元一吨,而到了8月,还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价格就已经涨到21360美元一吨,价格涨了125%,的确“比投资黄金还要保值和增值。”

    差价越大,利润也就越大,这是人所共知的经济常识。但真正能将这一招运用到极致的,恐怕只有温州人,投资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那么,温州人投资镍的方式,有什么独到之处吗?

    有!那就是抄底。

    在温州人身上,抄底不仅仅是一种投资方式,更是一种投资思维。

    所谓“抄底”,其基本含义是:以某种估值指标衡量股价跌到最低点,尤其是短时间内大幅下跌时买入,预期股价将会很快反弹的操作策略。

    注意,这里有一个关键词——股价,也就是说,这个词来自股市,是证券市场的专有词汇。

    温州人虽然对股市不感兴趣看,但不意味着完全不关注这个领域,投资镍的方式,就是基于对“抄底”概念的准确把握,因此形成一种独特的抄底投资思维。

    以温州人对迪拜塔的投资为例,我们来见识一下温州式的“抄底”。

    众所周知,2009年11月25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第二大酋长国迪拜国的财政部对世界宣布:迪拜旗下所有的房地产公司因为债务危机,将十亿美元的债务推迟六个月。到了2010年05月27日,迪拜仍无力偿还到期的债务,只好再次声明,某些债务还要推迟三个月才能还款。此件事被称作“迪拜危机”。迪拜虽然是一个小国家,但作为全球经济链条的一部分,也深深地影响了全球的股市、债务市场,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对世界部分地区影响更是深远,如对阿联酋和美国的影响。

    由于债务问题,从某种角度上来看,迪拜的经济已经陷于低谷。在这种形式下,全球无人再敢轻易冒险再投资迪拜的楼市,其他领域也不敢轻易涉足。

    但温州人却不这么认为,别人害怕的投资项目,往往正是温州人孜孜以求的投资项目。2010年1月,当号称新的世界第一高楼迪拜楼刚竣工的时候,我就打算带一个温州团前去寻找机会。我刚透露了这个意思,马上就有20多个温州商人报名,表示对这个世界第一高楼很感兴趣。

    在温州人看来,虽然迪拜的经济还没有复苏,但我们依然很看好迪拜的经济前景。

    最直接的原因,阿联酋政府通过这件事吸取了教训,制定了一些有利于这个地区经济复苏的政策,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吸引投资商。显然,这些政策已经发挥了作用,从迪拜危机之后,迪拜楼建成之后,飞往迪拜的旅客比债务危机之前明显增加很多。

    除了这一个原因,对于我们温州人来说,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抄底。

    尽管彼时的迪拜刚刚经历过债务危机,而且有一些债务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但由于政府新出台的政策,这个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被誉为“海湾明珠”的地区,并且拥有一系列现代化配套基础设施及奢华的大规模建设的海湾中心,迟早会由于其地理位置及优越的硬件设施再度受到人们的欢迎,重新繁荣起来。基于这个美好的明天,今天的投资也是值得的。

    简言之,我认为,迪拜今天的经济虽然是萎靡的,但未来的明天注定是辉煌的,温州人宁愿在迪拜最不景气的时候投资迪拜,将来换取数倍的利润。

    当然,这需要冒很大的风险,向来不畏风险的温州人早练就了一身防范风险的能力。因此,除了投资迪拜楼,很多温州老板还试着投资迪拜的其他领域,如房产、电视台、按摩器,等等各个行业和领域,避免将“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

    众所周知,最美好的投资项目,莫过于一人独占,垄断市场。即使不能做到完全垄断,也要保证竞争者最少,自己占有的市场份额最大。

    但是,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情况一般不容易出现,投资者很难拥有这样“一人独大”的机会,尤其是在法制健全、市场成熟的情况下,独占市场的几率非常小。但凡某个行业或领域被人发现存在丰厚的利润,投资者很快涌上去抢一杯羹,个人很难独占利润。

    但在特殊的情况下,当市场出现缺口,或者经济出现某种漏洞,“一人独大”的机会就很容易抓住。

    打比方说,由于2011年日本9.0级的大地震引发了核危机,人们为了防辐射偏听谣言将食盐抢购一空。如果国家没有采取强有力的手段来控制这件事,那么盐市就成了一个缺口。如果谁站出来说,我这里有几吨食盐卖。那么即使他卖20块钱一袋,我相信也会有市民出来抢购,卖食盐者就“一人独大”,控制了盐市。

    而这个卖食盐者,肯定不是在盐断货的情况下购进的几吨食盐,而是在这场危机之前,在盐最不被众人看中的时候,与现在的盐价对比来说是“最底”的时候。他这种行为,说得高尚一些,就是一种“抄底”行为。

    一边是价格的“最底”,另一边是独占市场一人独大,这其中的利润,显然是所有市场竞争中利润最大的一种投资。这种一口吞下大部分利润的投资方式,向来是温州人所追求的。

    但像迪拜危机此类的投资行为,对温州人看来其实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机会,所以一旦看见此类机会,即使冒着巨大的危险,也要顶上去试一试。可是,抄底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机会,向来视最大利润为生命的温州人,是怎样运用抄底思维的呢?

    放眼全球!努力让自己成为市场的第一发现者!

    改革开放之初,很多人跑下南方寻找机遇,温州人却“反其道而行之”,涌向北方、西北,于是今天的北京城里有了闻名遐迩的“温州村”,西北有了温州的“炒油团”。

    20世纪80年代,当人们慢慢尝试成为个体户、投资小生意时,温州人却大胆地杀向了还未,于是美国、巴西、日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国开始有温州人的身影,温州人开始有“中国犹太人”之称。

    温州人这种异于国人的投资思维,其实都是“抄底”思维的巧妙运用。

    对于北方,尤其是中国西北来说,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战略位置没那么重要,因而不被大多数人所看重,广东、深圳等地成为投资者抢夺的市场。温州却毫不在意西北的贫穷与落后,反而尝试着在宁夏投资小生意,不畏艰难地从事着最不起眼的小生意,如纽扣、电器、商标、小玩具等。不仅仅是宁夏,温州人对云、贵、川、桂、青、新、藏、宁、内蒙等战略位置不那么重要的小城市、边陲,都有投资。虽然这些投资很不起眼,但到了2000年,国家一声令下,举国“西部大开发”,西部市场一时间抢手馍馍。早已经在这里“抄底”的温州老板们,作为市场的第一批发现者,自然比别人赚取了更多的利润。

    在海外市场的投资,道理其实也是一样的。温州人作为最早将中国文化、中国特产介绍到国外的中国人,自然比后到国外投资市场的中国人更了解市场,更明白国外市场的需求,自然也更容易被外国佬所看重。所以,今天的巴黎有一条街叫“温州街”,中国别的城市暂时缺没有这个“殊荣”。

    这种首先走出去、首先放眼全球的温州式投资,虽然不像投资迪拜楼那样明显的“抄底”,但与后来者相比,由于抢先发现了市场,获利自然更多一些,因此也可以称作一种抄底。

    在股市中,究竟什么样的价格才是“最便宜”、“最底”,很难做出一个很明确的标准。但对温州人来说,抄底思维确实一种可掌控的东西。温州式的抄底,我这样归纳:

    大家不以为然的投资、暂时没有发现的投资,都属于“最便宜”、“最底”,第一个投资这种项目的人,就是在抄底,就是获取利润最大的那个。

    这样的话,我们就很好解释了温州人为什么敢于冒险、敢于全世界到处跑,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争当第一人,尽力实现“一人独大”。


如果您喜欢,请把《最牛投资客》,方便以后阅读最牛投资客以抄底的方式向全球投资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最牛投资客以抄底的方式向全球投资并对最牛投资客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