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再说说灵昆岛的故事。与温州十大市场相比,灵昆岛不是一个很出名的地方。
但是,灵昆岛几乎就是温州市场的一块活化石。
灵昆岛四面是水,孤悬江心,与温州市遥遥相望。它的方圆面积只有3.6平方公里。而在这个岛上,却聚集了200多家服装加工厂,每天生产西装近一万件,产品销往全国27个省市的500家商场。
灵昆岛,整个儿就是一个规模不小的服装专业市场。
十多年前,灵昆岛跟浙江沿海所有的小岛一样,30来户人家,靠撒网捕鱼为生,岛民们的生活贫穷、苍白而自得。
曾几何时,隔江吹来的市场风,撩动了岛民们古井般的心。
有人开始出岛了,有人弃船上岸,去那块离他们并不遥远却让他们胆怯而陌生的陆地上谋生了,这其中的甘苦不足与外人道。
过了一两年,有人回来了,带来了一手做服装的好手艺。
于是,第一家服装铺子诞生了,由于手艺好,价格低,生意竟很不错。便有邻居把自家的孩子交来做学徒。岛民是天生慷慨而爽直的,便全心授徒,倾囊而出。不久孩子就出师了。他便在师傅的铺子旁开起了铺子。
出师一个就增加了一爿服装铺,越来越多的孩子来,越来越多的铺子就开起来了,这使得灵昆岛的服装很快成了气候。
渐渐地,有外地人摆渡到灵昆岛来买服装了,他们一捆一捆地扛回去,也把灵昆岛的名声带了出去。
更多的人来了,灵昆岛陡然间热闹了起来。一些陆上的人发现岛上的“人气”居然比陆地上的还要好,便也纷纷舍近求远,把服装背到灵昆岛来卖,然后,又有服装工厂索性迁到了岛上,产供销一条龙。全在岛上完成了。
市场,就这样不经意地呱呱落地、蹒跚学步了。
我们说灵昆岛是温州市场的活化石,是基于这样的事实:
灵昆岛的市场是在家庭工厂的基石上发展起来的,而在80年代中期以前的温州,全民皆商式的家庭工业正是专业市场得以萌芽的最初土壤。
有一个称呼上的变化不太被人注意到,今天所谓温州的十大市场,其实最早被称呼为“十大产销基地”。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当时“市场”还是一个半违禁诃汇,另一方面则体现出温州市场的一大特点,那就是前店后厂,由产带销,家庭作业,合作分工。
在灵昆岛,市场正是由一家一户开始,渐渐地由点成片,便演变成了一个“专业服装岛”,并因此产生出规模效应。而在运营上,则体现了社会化的分工。
岛上的每个家庭工厂,其实并不独立完成一件服装的整个工艺。他们中间,有专门剪裁的,有专做袖子的,有专做领口的,当然也有专做成衣的,分工合作已非常地精密和默契。这种结构使得灵昆岛生产的服装精细度大大提高,成本却相对较低。
在生产之外,岛民中还自然地分化出了新的分工,有人长年在外,专门从事布料的采购,有人专事成衣的销售,有人专事运输,如此等等。
小小灵昆海岛,大大服装市场——其中,便蕴含了温州市场的全部秘密。
有资料显示,到80年代初期,温州已拥有工业品市场130多个,为浙江最多。1984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经济学家马洪在专业市场发达的乐清县做了一次“万元户情况的调查”。结果发现,该县竟有7000个万元户,占全县总户数的8%。
同年,温州做过统计,随着家庭工厂和专业市场的发展,当时温州已有70,5的劳动力从农田耕作中转移了出来。在整个农村的产值中,工副业产值已大幅度超过传统的农业产值,上升到了65%。
1994年,马洪再次谈到温州现象,他说:“温州的十大专业市场在80年代影响了整个中国市场的发育,其生动的市场机制和优秀的市场开创者曾推动了全国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