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贯》15根据传奇《双熊梦》改编,删去了其中巧合的情节与神明托梦破冤狱的思想,从而成了一出较纯粹的“公案戏”. 其基本情节是:无赖娄阿鼠杀死酒徒尤葫芦并盗其十五贯钱,尤的继女苏戍娟当夜因父亲戏言要卖她出走投亲,路遇客商熊友兰身上恰该带十五贯钱,昏官知县过于执于是以之为据,妄断苏熊二人盗钱、杀父、淫奔,判其死刑。清官况钟监斩时发现冤情,越权过问,在仔细查勘后发现凶手的蛛丝马迹,于是化装成拆字先生微服私访,以拆字奇招诱使真凶娄阿鼠招供、将之缉拿归案,平了苏熊二人的冤狱。
作为一出公案戏,《十五贯》体现出非常典型的民间趣味,其情节也属于这类戏“巧合成奇冤 -- 昏官冤枉无辜--清官以奇招破案”的模式。这种戏之所以受民间欢迎,当然与清官形象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其中奇案与破案的趣味性。在《十五贯》中,十五贯成了巧合的中心,苏熊二人因而被冤,真凶在一旁贼喊捉贼更使案件扑朔迷离,这样的故事很能吸引一般人的好奇心。而况钟以拆字奇招破案,更与《潘杨讼》中寇准设假阴曹审潘仁美的情节有异曲同工之处:关键不在其现实可能性,而在于这种传奇式的情节所具有的趣味性能够满足市井细民好听奇闻异事的心理。况钟以“鼠”、“窃”、“窜”及老鼠好偷油(尤)的字面与意义联想,旁敲侧击,让娄阿鼠胆战心惊中说出真话,这段心理战在剧本中写得很成功。如果站在精英立场的话,会认为这出戏荒诞无稽、一无可取,可是它之受民间欢迎正在于其于荒诞无稽中所体现出的民间趣味。
当然,公案戏中的清官,作为普通百姓在不能主宰自己命运时“幻想中的偶像”,也是这类戏受欢迎的原因。改编本《十五贯》中塑造的况钟形象,去掉了神秘色彩,增加了其内心冲突的描写。他具有“君轻民为贵”的思想,所以当犯人在刑场赴冤时他能发现疑点,但过问案情超出了他的职权范围,况且已经三审定案,能否昭雪很成问题,所以他不免犹豫,但看着犯人的冤苦,他又觉得不可草率判斩,“这只笔,千斤重,一落下,丧二命!既然知,冤情在,就应该,判断明。错杀人,怎算得为官清?”终于冒着丢官的危险,下定决心来翻案。对其心理冲突的描写使其性格有了更现实的内涵。改本对作为陪衬的昏官过于执与老官僚周枕也作了精采的漫画式描写。过于执在刚审案时时的场面,典型地表现了其草率、愚蠢、固执的性格:“看她艳若桃李,岂能无人勾引?年正青春,怎能冷若冰霜?她与奸夫情投意合,自然生比翼双飞之意,父亲拦阻,因之杀其父而盗其财,此乃人之常情。这案情就是不问,也已明白十之八九了。……”民间的爱憎,通过这些形象得到了表达。
改本《十五贯》的成功典型地体现了官方、知识分子和民间对历史的不同想象和寄托。整体来看,改本《十五贯》仍然是一出有浓厚的民间趣味、民间感情、民间意识的戏曲作品。但官方与知识分子,却对之作了“为我所用”的理解。官方从中看到了“现实的教育作用”,把它的主题解释为反对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使之可以在现实的整风运动中起到作用。象巴人这样的知识分子则从中看到了人道主义、用笔的严肃性等等。巴人的杂文《况钟的笔》16从况钟“那枝三起三落的笔”联想到他“善于在笔底下看到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并对现实中官僚主义者用笔的不负责任与恶毒作了让人悚目惊心的刻划:他们“满足于自己的高官厚禄,闭着眼睛签发文件,而又讨厌下属提出不同意见,为了去掉不顺手的干部,就故意设下陷阱叫你跳下去”. 文章得出的结论是“一个对人负责的人,一定会得到人民力量的支持,就会有大勇气;而一个得到人民力量支持的人,一定能集中群众的智慧,就会有大智慧”。 由《十五贯》联想到用笔(笔在这里象征着权力)的严肃性与人道主义精神,虽然在剧本中也有根据,但并非该剧的要旨,而是知识分子巴人的引申。这一方面有劝谏之意,另一方面也是站在知识分子的立场上批判现实。联系当时的现实,可以发现这是深有感触之言。即以批评界来说,在“扣帽子”“打棍子”式的批评盛行的年代,笔的误用造成的恶果已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在其恶性发展即大批判开路的文章中,更是到了“以笔杀人”的境地。巴人强调用笔的严肃性、“笔下有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其思想发展中有其来由,同时也有其现实所指,“况钟的笔”只不过给了他一个立论的由头而已。[[注释:]]1 引自吴晗《论历史剧》,《文学评论》1961年3期。2 参考李希凡《历史剧问题的再商榷--答朱寨同志》,《文学评
论》1963年1期。3 引自茅盾《关于历史和历史剧》,原刊《文学评论》1961年5期。4 引自舒楠《关于历史剧问题的讨论》,《人民日报》1961年4月5
日。5 引自黄秋耘《空谷足音--〈陶渊明写挽歌〉读后》,参见《黄秋
耘自选集》,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736-737页。6 参阅黄秋耘《我的文学道路》,该文为《黄秋耘自选集》的序言。7 参阅黄秋耘《quot;十年生死两茫茫quot;》,同上书164页。8 参阅颜默《为谁写挽歌--评历史小说〈广陵散〉和〈陶渊明写
挽歌〉》,《文艺报》1965年2期。9 参阅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
16--18页。 10 引自《人民日报》社论《从quot;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quot;谈起》,
1956年5月18日。 11《关汉卿》初发于《剧本》1958年5月号,后经多次修改,本教才
据《田汉文集》第7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下文所引郭沫
若语见同书357页附录郭氏信中语。 12 转引自王行之《剧作家之歌--简论话剧〈关汉卿〉》,原载《戏
剧艺术论丛》1979年第1辑。 13 《陶渊明写》,原载《人民文学》1961年11月号,本教才
据《陈翔鹤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评述。 14 同注5。 15 昆剧剧本《十五贯》,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年版,引文见该书第
30页、19--20页。 16 据巴人《遵命集》,北京出版社1957年版,引文见该书第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