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辈子吃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但奇怪莫过于土蚯冻。这是今春回厦门时,亲戚请吃饭时尝到的。他们先说是土笋冻。我问,土笋怎么会煮出胶来变成冻?才有人解释,其实是土蚯,不是土笋。啊!土蚯吗?没错。中国人什么都吃,我却第一次听说吃土蚯。土蚯冻色泽灰白,我夹了一块,加了芥末,蒜泥,生抽。它本身没什么味道,吃一口便觉得够了。后来我在鹭江宾馆顶楼的餐馆吃点心,在长桌上就摆了许多碟土蚯冻,上面还插了纸头做的小阳伞。孩子们纷纷拿回自己桌上,兴高采烈地吃,大概是贪其凉,像吃果子冻jello一样。
回家之后,我在一本《福建菜谱》里(小吃类)找到土蚯冻做法,拜读之余,认为是空前绝后的菜谱,特此转载以飨读者。
土蚯冻
原料
肥大活土蚯……五斤
精盐……五钱
制法
1.活土蚯先用海水漂洗,去掉表面泥污,然后捞出沥干盛入大瓷缸,双手用力反复揉搓挤压(或用脚踩亦可),排除土蚯肠内泥沙粘物,待土蚯表皮脱去、肠内污物去净后,再用清水冲洗揉搓六遍,沥干水分,切成一寸长段。
2.取直径与高度约一寸二分长的小茶杯一百只,放入沸水锅中汆一下,取出时揩干水分待用。
3.将切好的土蚯段放入铁锅,倒入清水淹满土蚯约一寸高,然后把铁锅放于旺火上,锅面加盖,煮沸时用手勺将土蚯连水翻搅几下,再加盖煮沸,再用手勺搅匀,使土蚯含有的胶质煮化于水中。待第三次煮沸时,加入精盐拌匀,然后分别舀入小茶杯内至五成高,凉冷五十分钟(制作时气温在摄氏二十度以下,五十分钟内便可凝结成块;而气温在摄氏二十度以上,则需放入冰箱或周围加冰块降温方能凝结)后凝结成块,脱杯即成“土蚯冻”,装入冰箱,以免溶化。吃时根据土蚯冻装盘数量,配上适量的萝卜酸、芫荽、酸花菜、荞头、海蜇皮,再酌量淋上芥末酱、芝麻酱、花生酱、乌醋、酸梅酱、蒜泥、辣椒酱、酱油、桔汁即成。
特点
此菜色泽灰白,晶莹透明,土蚯鲜嫩清脆,质地柔软淡爽,富有弹性,以佐料多味配吃称殊,是冬春季节佳品。
《福建菜谱》是一九八五年出版的,不算太旧。我的同乡现在是否仍用双手揉搓挤压,或用双脚踩大缸的土蚯以排除肠内的泥沙粘物,不得而知。处理之后,是否将之放在小茶杯里,一百只小杯?这些景象一幕一幕在我脑海里演出,有时使我晚上在床上难以入眠。
我也在一张厦门观光地图上找到厦门美味小吃的介绍:
用生长在海滩泥中俗名“土笋”的星虫熬炼冷却而成的“土笋冻”配以芫荽,芥末,蒜泥,生抽,萝酸等调味,入口独具特色,回味悠长而通窍。
我又想到同乡们在海滩泥中挖土蚯的情形。奇怪的是,我从未听父母亲提过土蚯冻的事。也许我大惊小怪,孤陋寡闻,但我认为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土蚯冻应该是独占“鳌头”的食品。至于是哪种“鳌头”,一时间也没法想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