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义乌去”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吴晓波 本章:“到义乌去”

    如今,在中国许多农民商贩的心目中,义乌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地方。

    “从义乌来”,“到义乌去”,几乎便是人们奔赴致富之路的同义词。

    但是,在公元20世纪80年代以前,义乌从来就是一个毫不引人注目的小县城。它没有什么可以自豪的东西:地处浙中盆地,三面环山,狭窄的街道、低矮的木屋,1980年,全县28万劳动力,剩余劳力达15万人,人均年收入只有88元。

    今天的义乌人,被形容成具有强烈协作意识、丰富想象力和锲而不舍精神的当代农民的典范。而义乌人更愿意说t他们从来就是这样的。他们举的第一个例子,便是关于9义乌”来历的传说。

    义乌,也就是“有义气的乌鸦”。

    传说,古代有一个叫颜乌的孝子,出身贫寒,却深知礼仪,孝顺父母。有一年,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去世了,他没钱办丧事,只得在山中筑坟安葬。他日里负土堆垒,夜间通宵守坟,单薄的身子日渐消瘦。

    山上的一群乌鸦被感动了,它们纷纷衔土相助,在七七四十九天里,终于一口泥一口泥地把坟筑好了,而那群乌鸦的嘴巴也全都啄坏了。

    这个传说,多次出现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可见流传之早之广。秦始皇元年,此地定名为乌伤县,唐朝武德七年改为义乌。

    细细咀嚼,似乎真的可以从这个传说中回味出一点协作、想象和锲而不舍的意思来。

    传说很浪漫,县史极悠久,但这一切都无助于改变义乌人的命运。

    近百年来,义乌最出名的却是“敲糖换毛”。

    义乌是江南著名的产糖区,千百年来盛产红糖,同时义乌土地贫瘠,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有鸡毛肥田的习惯,俗称“塞毛”。为了收集鸡毛,农民们常常肩挑糖货担,手摇拨郎鼓,走村串乡,“敲糖换毛”。

    新编撰的《义乌县志》是这样记载的:早在清乾隆时,本县就有农民于每年冬春农闲季节,用本县土产红糖熬制成糖饼或生姜糖粒,去外地串村走巷,上门换取禽畜毛骨、旧衣破鞋、废铜烂铁等,博取微利。清咸丰、同治年间,糖担增售妇女所需之针线脂粉、髻网木梳等小商品。抗日战争前夕,本县操此业者增至近万人,并发展成为独特性行业 ——敲糖帮。

    很显然,敲糖帮便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商贩了。这些人熟悉民间,头脑灵活,吃苦耐劳,还懂点生意经,义乌人的精明和坚韧恐怕便由此遗传。

    解放后,乡村供销社收购质量较好的鸡毛供出口,敲糖郎日渐增多,在70年代前后,至少有一万余名农民以此为生。当时谁也不会想到,就是从这些整日里东奔西走的敲糖郎手中的拨郎鼓里摇出了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

    1978年,在义乌东部的二十三里乡、福田乡出现了自发的乡间集市。十多副货郎担在那里设摊,出售各色针头线脑、自制的鸡毛掸子、板刷,可以用现钱,也可以用鸡毛换购。由于价格便宜,地点固定,大大方便了四周的农民,一天下来,营业收入最多可有十多元,远胜过走村串乡“敲糖换毛”。

    一时间,歇担设摊成了新风气。

    很快,这样的摊集蔓延到了县城稠城镇,一副担子摆下来,附近马上冒出两三副,然后更多。小摊位蜿蜒而行,吆喝声渐成声浪,仅仅半年时间就发展到了二百多摊。

    自然地,一个小百货集市就呱呱落地了。

    这时,一个个让人惴惴不安的悬念也已经渐渐逼近了:

    这个小百货集市到底能开多久?

    当地政府是怎么看这件事的?

    张德力式的命运是不是也正在不远处等着这些敲糖郎?

    便是在这种如履薄冰般的氛围中,日后的“中国第一市场”上路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农民创世纪》,方便以后阅读农民创世纪“到义乌去”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农民创世纪“到义乌去”并对农民创世纪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